目录 1
序 1
前言 1
第一章山区农村庭院经济的概念与起源 1
第一节 山区农村庭院经济的概念 2
一、山区的概念 2
二、农村的概念 3
三、庭院的概念 4
四、山区农村庭院经济的概念 6
第二节 山区农村庭院经济的属性 7
一、宏观经济属性 7
二、微观经济属性 8
第三节 山区农村庭院经济的起源 10
一、与家庭而伴生 10
二、在院落中发展 11
三、在实践中升华 12
第二章山区农村庭院经济的地位与作用 15
第一节 山区农村庭院经济的地位 15
一、政治地位 16
二、经济地位 17
三、生态地位 18
四、社会地位 19
第二节 山区农村庭院经济的作用 20
一、产业结构调整的“动力源” 20
二、农民脱贫致富的“起跳板” 22
三、开发农村智力的“大学校” 23
四、转移剩余劳力的“蓄水池” 24
五、促进农业转轨的“加速器” 25
六、保护生态平衡的“调节器” 26
第三章山区农村庭院经济的特点 29
第一节山区农村庭院资源的特点 29
一、人力资源的特点 29
二、气候资源的特点 30
三、土肥资源的特点 31
四、生物资源的特点 31
第二节 山区农村庭院生态的特点 33
二、多级生产共存 34
一、人类与生物共生 34
三、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同在 35
四、农业生态和人类生态并存 35
五、物质、能量、信息密集 36
第三节 山区农村庭院经营的特点 37
一、决策的自主性和生产的独立性 37
二、利益的直接性和财富的永久性 38
三、经营素质的适应性和方式的灵活性 39
四、面积小型化 40
五、项目多样化 40
六、经营集约化 40
七、产出高效化 41
第四节 山区农村庭院产品的特点 41
二、小中见大 42
一、为卖而产 42
三、少中有多 43
四、慢中见快 44
五、窄中有宽 45
第四章山区农村庭院经济发展的条件 46
第一节 山区农村庭院经济发展的社会条件 46
一、改革政策的号召力 47
二、历史传统的惯性力 48
三、城乡协作的流动力 50
第二节 山区农村庭院经济发展的自然条件 51
一、人地矛盾的张力 51
二、生态问题的压力 53
一、农民致富的动力 57
三、资源丰富的引力 57
第三节 山区农村庭院经济发展的经济条件 57
二、市场开放的拉力 58
三、投入增加的推力 59
第四节 山区农村庭院经济发展的技术条件 61
一、乡土人才的创造力 61
二、技术推广的促进力 62
三、技术教育的渗透力 63
第五章山区农村庭院经济的类型 65
第一节 山区农村庭院经济的区域类型 65
一、高山型 66
二、中低山型 66
第二节 山区农村庭院经济的市场类型 67
四、丘陵型 67
三、高原型 67
一、城区型 68
二、近郊型 69
三、边远型 69
第三节 山区农村庭院经济的经营类型 70
一、园林型 71
二、专业型 72
三、综合型 72
四、生态型 73
五、科技型 73
六、设施型 74
一、平面间套型 75
第四节 山区农村庭院经济的结构类型 75
二、立体分层型 76
三、房顶利用型 77
四、循环多用型 78
第六章山区农村庭院经济开发的模式 81
第一节 山区农村庭院经济经营内容上的模式 81
一、种植式 82
二、养殖式 82
三、加工式 83
四、服务式 84
第二节 山区农村庭院经济生态技术上的模式 87
一、主体结构式 87
二、循环开发式 89
三、综合利用式 91
四、巧用时间式 93
第三节 山区农村庭院经济集约方式上的模式 95
一、劳动密集式 95
二、资金集约式 96
三、技术密集式 96
四、信息密集式 97
第七章山区农村庭院经济开发的效益 99
第一节 山区农村庭院经济开发的经济效益 99
一、增加了农户收入 99
二、高于大田经济效益 100
三、多渠道获得收益 102
第二节 山区农村庭院经济开发的生态效益 105
二、延长了食物链,提高了转化率 106
一、美化了家园,优化了环境 106
三、促进了资源开发,缓解了人地矛盾 107
四、拓宽了肥源,培植了土壤 108
五、减少了水土流失,保护了生态平衡 109
第三节山区农村庭院经济开发的社会效益 109
一、创造了物质产品,活跃了城乡市场 110
二、用足了剩余劳力,提高了劳力素质 110
三、推动了“三化”生产格局的形成 111
四、促进了科技推广,加速了技术普及 112
第八章 山区农村庭院经济发展的问题分析 114
第一节 山区农村庭院经济经营管理中 114
存在的缺陷 114
一、缺乏整体规划和合理布局 114
三、贪多求大,管理粗放 115
二、不求实际,盲目上马 115
四、结构单一,综合效益差 116
第二节 山区农村庭院经济的发展受思维方式 117
的禁锢 117
一、观念更新进度慢,商品经济不发达 117
二、人们对庭院经济的认识不足 118
三、农民消费行为不当,影响资金和人力的素质积累 119
第三节 山区农村庭院经济的发展受资金 120
匮乏制约 120
一、山区农村人民还十分贫困 120
二、山区农村庭院经济开发的资金短缺 121
一、山区市场发育迟缓,不够完善 122
设施的约束 122
第四节 山区农村庭院经济的发展受基础 122
二、山区能源开发滞后 123
三、山区服务网络残缺,功能低下 124
四、山区的社会事业落后,人口素质低 125
五、山区农村庭院经济的固定资产积累少 126
第五节 山区农村庭院经济的发展受自然环境 126
影响 126
一、山区地域差异大,难以均衡发展 126
二、山区邮路交通闭塞,经济信息不灵 127
三、山区居民点分散,产品不集中 128
四、山区自然灾害严重 129
局限 131
一、农民负担问题 131
第六节 山区农村庭院经济的发展受社会环境所 131
二、行业不正之风问题 132
三、农村剩余劳力盲目转移问题 132
第九章促进山区农村庭院经济发展的一些办法 133
第一节为山区农村庭院经济发展创造宽松环境 133
一、提高对山区农村庭院经济发展的认识 133
二、鼓励和引导发展山区农村庭院经济 135
三、加强山区农村庭院经济发展的政策研究和实施 136
第二节 科学描绘山区农村庭院经济发展的蓝图 138
一、科学制定山区农村庭院经济发展规划 138
二、科学布局山区农村庭院经济发展空间 140
一、巧用资源,多种经营 141
二、巧用空间,多层经营 141
综合效益 141
第三节 科学利用山区农村庭院,提高庭院经济的 141
三、巧用时间,多维创收 142
四、巧用食物链,多次增值 143
第四节增加投入提高山区农村庭院的产出水平 143
一、增加资金和物资的投入 143
二、增加科技和智力的投入 144
三、利用闲暇时间,增加劳力投入 145
第五节加强社会服务体系建设,为发展山区 146
农村庭院经济排忧解难 146
一、加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 146
二、加强生产资料服务体系建设 147
三、加强流通服务体系建设 147
四、加强信息服务体系建设 148
五、加强资金服务体系建设 149
六、加强保险服务体系建设 149
第十章山区农村庭院经济发展的趋势 150
第一节 山区农村庭院经济发展的规律 150
一、庭院经济的发展符合基本经济规律 151
二、庭院经济的发展适应生产力水平的规律 152
三、庭院经济发展中的等价交换规律 153
四、庭院经济发展中的分配动力规律 154
五、庭院经济发展中的勤劳致富规律 154
第二节 山区农村庭院经济发展的阶段性 155
一、经济萌芽阶段 156
三、商品经济阶段 157
二、自然经济阶段 157
四、生态经济阶段 158
第三节 山区农村庭院经济发展的趋向 159
一、经营政策宽松化 159
二、经营素质集中化 160
三、经营管理企业化 161
四、经营性质商品化 161
五、农、工、贸—体化 162
六、集团经营群体化 162
七、投入转向集约化 163
八、经营水平科技化 164
九、经营形式专业化 164
十、小院模式大田化 165
参考资料 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