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第一章 概论 1
1.1 离心泵的优点及其发展概况 3
1.2 往复泵和转子泵的优点及其发展概况 4
1.3 设计上的诸参数 6
1.3.1 流量 6
1.3.2 扬程 8
1.3.3 转速 12
1.3.4 功率 13
1.3.5 泵的口径 14
1.4 泵的分类及其型式 15
第二章 泵应用者所需的理论(一) 21
2.1 比转数 21
2.1.1 泵的相似 21
2.1.2 比转数的意义 22
2.1.3 比转数Ns与叶轮的型式 24
2.1.4 比转数Ns与泵的尺寸 25
2.1.5 比转数Ns与泵的最高效率 27
2.1.6 比转数的应用 28
2.1.7 比转数Ns的计算图表与换算图表 30
2.2 泵的扬水理论 31
2.2.1 蜗壳泵及透平泵叶轮的理论 32
2.2.2 轴流泵叶轮的理论 39
2.2.3 导流装置 48
2.3 泵内的各种损失 53
2.3.1 机械摩擦损失 54
2.3.2 轮盘摩擦损失 55
2.3.3 泄漏损失 55
2.3.4 水力损失 56
2.3.5 轴流泵内的各种损失 58
2.4 泵的特性 59
2.4.1 流量与扬程的关系 59
2.3.6 比转数与各种损失的关系 59
2.4.2 流量与效率的关系 60
2.4.3 泵的特性曲线 61
2.4.4 泵特性曲线依转速的变化 64
2.4.5 选择泵的用图 66
2.5 送水管路的阻力 68
2.5.1 管路各部分的水头损失 68
2.5.2 管路的阻力曲线 72
2.6 离心泵流量的调节 73
2.6.1 改变转速的流量调节 73
2.6.2 借助闸阀的流量调节 74
第三章 泵的构造部件 76
8.1 泵体 78
8.2 泵的叶轮 84
8.3 泵轴 87
8.4 泵的轴向推力 87
3.4.1 轴向推力的产生 87
3.4.2 离心泵轴向推力的平衡方法 89
3.4.3 多级离心泵轴向推力的平衡方法 91
3.4.4 开式叶轮的轴向推力 93
3.4.5 轴流式及混流式叶轮的轴向推力 94
3.5.1 承受径向载荷的轴承 96
3.5 轴承 96
3.5.2 承受推力载荷的轴承 99
3.5.3 球轴承及滚子轴承 100
3.5.4 轴承的密封装置 103
3.6 密封填料及密封垫 104
3.6.1 密封垫 105
3.6.2 密封填料 107
3.6.3 机械密封 115
3.7 泵各部件的材料 119
3.7.1 泵体的材料 119
3.7.2 其他零件的材料 121
4.1 一般离心泵 122
第四章 各论 122
4.2 轴流泵 126
4.2.1 一般轴流泵 126
4.2.2 动叶可调轴流泵 129
4.2.3 卧式泵和立式泵 132
4.2.4 水泵尺寸的选择和用途 133
4.2.5 安装与运转 134
4.3 混流泵 135
4.3.1 一般混流泵(带有导叶的) 135
4.3.2 蜗壳式混流泵(带有蜗形室的) 138
4.4.1 高压透平泵 140
4.4 多级泵 140
4.4.2 高压蜗壳泵 142
4.4.3 多级双蜗壳泵 143
4.4.4 筒式(双筒)高压泵 145
4.4.5 对于锅炉给水泵的考虑 146
4.4.4.6立式多级透平泵 148
4.5 深井泵 149
4.5.1 传动轴式深井泵 149
4.5.2 潜水电机深井泵 154
4.5.3 空气升液泵 157
4.5.4 带有喷射泵的离心泵 159
4.5.5 喷射泵 160
4.6 特殊液用离心泵 163
4.6.1 热水、药液及粘稠液用泵 164
4.6.2 泥浆泵及砂泵 178
4.6.3 吸泥泵 180
4.6.4 纸浆泵 183
4.6.5 排污泵 185
4.7 潜水电泵 191
4.7.1 土木工程用潜水电泵 191
4.7.2 农业及水道用潜水电泵 193
4.8.1 结构和名称 195
4.8 旋涡泵 195
4.8.2 工作原理及泵的特性 196
4.8.3 汽蚀 200
4.8.4 用途 201
4.9 自吸式泵 202
4.10 供暖用泵 205
4.10.1 真空供暖泵 205
4.10.2 冷凝给水泵 208
4.10.3 热水循环泵 209
5.1 汽蚀 213
5.1.1 汽蚀的发生 213
第五章 泵应用者所需的理论(二) 213
5.1.2 泵内的低压区 216
5.1.3 泵的汽蚀余量(有效吸上扬程NPSH) 217
5.1.4 伴随汽蚀发生的现象(以泵特性的变化为主) 219
5.1.5 汽蚀发生的界限(泵必需的NPSH) 223
5.1.6 汽蚀的防止 225
5.2 喘振 227
5.3 泵的腐蚀和磨损 230
5.3.1 腐蚀 230
5.3.2 由于汽蚀的腐蚀 233
5.3.3 磨损 235
5.4 离心泵的逆转及逆流特性 236
5.5 泵起动及停止时的过渡现象 237
5.5.1 泵的起动特性 238
5.5.2 水击 242
5.6 泵的并联与串联运转 264
5.6.1 并联运转 266
5.6.2 串联运转 274
5.6.3 双吸式离心泵的特异性能 276
5.7 泵的特性与切割叶轮的关系 277
5.8 泵特性与液体的温度、密度(比重)、浓度及粘度等的关系 281
5.8.1 泵特性与液体温度的关系 281
5.8.2 泵特性与液体比重的关系 281
5.8.3 泵特性与液体浓度的关系 282
5.8.4 泵特性与液体粘度的关系 288
5.9 吸入空气时泵性能的下降 291
5.10 模型试验 293
5.10.1 效率换算式 294
5.10.2 流量与扬程的换算式 297
5.10.3 由实物泵的统计而得的换算式 297
5.11 输送特殊液体管路中的水头损失 299
5.11.1 输送粘性液时的水头损失 299
5.11.2 输送造纸用纸浆时的水头损失 305
5.11.3 输送含泥、砂及煤等混合液时的水头损失 309
6.1 转子泵 318
第六章 转子泵和往复泵 318
6.1.1 转子泵概述 319
6.1.2 一般工业用外齿轮泵 322
6.1.3 外齿轮泵 326
6.1.4 内齿轮泵 332
6.1.5 螺杆泵 335
6.1.6 叶片泵 341
6.1.7 挠性转子泵 343
6.2 往复泵 345
6.2.1 可准确调节流量的泵 346
6.2.2 隔膜泵 347
6.2.3 高压油泵 348
6.3 液压泵、液压马达及液压传动装置 362
6.3.1 各种型式液压泵的比较 362
6.3.2 液压马达 364
6.3.3 液压传动装置(与扭矩变换器的比较) 367
6.3.4 液压机械的运转 370
6.4 湿式真空泵 372
6.4.1 那什型真空泵 372
6.4.2 挨尔摩型真空泵 378
6.4.3 罗茨型真空泵 379
第七章 泵型式的选择 382
第八章 泵的安装与运转 387
8.1 安装 387
8.1.1 安装方法 387
8.1.2 管路安装的注意事项 389
8.1.3 吸水池设计注意事项 393
8.2 运转及操作注意事项 394
8.3 故障及其处理 397
附录(日本工业标准) 400
(一)离心泵和轴流泵的试验方法(JISB-8301) 400
(二)泵流量的测定方法(JISB-8302) 420
引用文献 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