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甘宁边区史纲》PDF下载

  • 购买积分:19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梁星亮,杨洪,姚文琦主编
  • 出 版 社: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2
  • ISBN:9787224101324
  • 页数:688 页
图书介绍:陕甘宁边区,亦称陕甘宁革命根据地,是1935年10月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在原西北革命根据地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陕甘宁边区是中共中央和红军长征胜利的落脚点,是抗日战争的出发点,是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局部执政的实验区。陕甘宁边区与其他根据地相比,有代表性和特殊性,它的建设时间之长、内容之广泛、影响力之强,都是其他根据地所不及的。陕甘宁边区史的研究,既是中共党史研究领域的老课题,也是新课题。早在延安时期,边区就有不少研究边区史的著述,但由于这些成果历史的原因,许多新的史料没有征引,许多研究成果没有吸收,边区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内容也相对较少。随着中共党史研究和中国近代史研究的深入,一批新的学术成果不断推出,新的档案不断刊布,有必要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新的视角对陕甘宁边区史进行研究,形成一部新的陕甘宁边区史研究的著作,以对边区史有所深化。

第一章 西北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到陕甘宁边区的改制 1

第一节 西北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和发展 1

一、大革命失败后的陕西政局 1

二、中国共产党在陕西地区领导发动的武装起义 5

三、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和发展 16

四、陕北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和发展 31

五、西北革命根据地的统一和发展 40

第二节 中国革命大本营奠基西北 50

一、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长征落脚西北革命根据地 50

二、中共中央对陕北错误“肃反”的纠正 59

三、红军东征、西征与红一、二、四方面军会师西北 63

四、西北革命根据地的历史地位 67

第三节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与国内和平局面的出现 73

一、瓦窑堡会议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的制定 73

二、中共对东北军、西北军的争取与西北大联合局面的形成 75

三、西安事变的爆发及其和平解决 79

第四节 工农苏维埃政权向抗日民主政权的转变 86

一、瓦窑堡会议精神在西北根据地的贯彻 86

二、国共两党关于陕甘宁边区改制的谈判及苏维埃政权向特区政权的转变 90

三、中共全国代表会议与中共陕甘宁边区第一次代表大会的召开 93

四、陕甘宁边区选举制度的确立与第一次民主选举 95

第二章 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及各项建设的肇始 99

第一节 陕甘宁边区政府正式成立 99

一、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形成 99

二、陕甘宁边区政府正式成立及行政组织与区域 101

三、陕甘宁边区参议会成立及第一届第一次参议会 105

四、《陕甘宁边区抗战时期施政纲领》的颁布 112

五、边区双重政权局面的形成和结束 115

第二节 保卫陕甘宁边区和安定社会秩序 118

一、八路军后方留守处、留守兵团和边区其他军事组织的建立 118

二、保卫河防与打退日军进攻 124

三、陕甘宁边区的反“磨擦”斗争 128

四、剿匪锄奸与安定边区社会秩序 135

第三节 陕甘宁边区的政治建设 138

一、边区中共组织的建设 138

二、边区各级抗日民主政权机构建设 143

三、边区各界群众团体组织的建立 145

四、边区的法制建设 153

五、边区党政联席会议的召开 157

第四节 陕甘宁边区的经济建设 160

一、休养民力与发展农业 160

二、边区的工商业 162

三、边区的盐业和交通运输业 165

四、边区金融和财政体制的初步形成 168

第五节 陕甘宁边区的教育文化建设 172

一、抗战爆发前边区的文化教育状况 172

二、边区干部教育水平的提升 174

三、边区国民教育的普及 181

四、边区社会教育的发展 184

五、边区文化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的召开 187

第三章 陕甘宁边区在困境中巩固和发展 191

第一节 陕甘宁边区困难局面的出现 191

一、皖南事变及其形势 191

二、日军和国民党顽固派加剧对边区的封锁 195

三、边区连年的自然灾害及其影响 197

四、边区战胜困难的各项对策 200

第二节“三三制”新型政权在陕甘宁边区的建立 202

一、“三三制”建政原则的提出 202

二、“三三制”政权的民主选举 205

三、“三三制”政权在边区的建立 209

四、中共与非党人士民主合作制度的初步形成 213

五、“只见公仆不见官”的边区政府 215

第三节 《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的颁布和边区第二届一次参议会 220

一、《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的颁布 220

二、《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的内容 222

三、边区第二届一次参议会的召开 226

四、毛泽东《关于陕甘宁边区参议会》的演讲 229

第四节 陕甘宁边区的“精兵简政” 232

一、“精兵简政”政策的提出 232

二、边区的三次精兵简政 236

三、《陕甘宁边区简政实施纲要》的颁布 239

四、边区精兵简政的主要成效 243

第五节 陕甘宁边区的大生产运动 246

一、大生产运动的缘起和指导方针 246

二、大生产运动在边区的广泛开展 251

三、大生产运动的丰硕成果及历史意义 257

四、大生产运动中的劳模群体和劳模精神 259

第六节 陕甘宁边区的整风运动 268

一、整风运动在边区的开展 268

二、西北局高级干部会议的召开 271

三、边区整风过程中的审干与“抢救”运动 274

四、边区整风运动的成就和经验 277

第四章 陕甘宁边区各项建设的全面发展(上) 280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经济体系在边区初步形成 280

一、边区发展经济的基本方针和政策 280

二、建立和发展公营经济 282

三、扶持和发展合作社经济 288

四、保护和发展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301

五、发行边币与稳定金融 303

第二节 减租减息政策在边区的贯彻 307

一、抗日战争时期边区的土地状况 307

二、减租减息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309

第三节 边区教育科技卫生体育事业的发展 316

一、边区各类教育事业的发展 316

二、边区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 327

三、边区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 333

四、边区体育事业的发展 341

第四节 边区人民新文化的大繁荣 347

一、延安文艺座谈会的召开 347

二、文学艺术的新发展 353

三、新闻出版和科学研究的新成就 359

四、边区文教工作大会的召开 363

第五章 陕甘宁边区各项建设的全面发展(下) 367

第一节 陕甘宁边区的军事建设 367

一、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司令部成立 367

二、边区的“拥军优属,拥政爱民”运动 370

三、粉碎国民党顽固派对边区新的进攻 377

四、边区周边的军事统一战线工作 382

第二节 陕甘宁边区的社会改造 385

一、移风易俗,改造社会旧习 385

二、优待难民、移民 393

三、边区的社会保障及成就 399

四、改造“二流子” 406

第三节 陕甘宁边区的对外关系 412

一、边区对外关系的基本政策 412

二、边区交际处的成立和活动 415

三、外国友人在边区 419

四、美军观察组在延安 428

五、爱国侨胞在边区 435

第六章 陕甘宁边区迎接抗日战争的胜利 441

第一节 陕甘宁边区二届二次参议会召开 441

一、边区二届二次参议会的召开 441

二、毛泽东发表《一九四五年的任务》 445

三、边区各界人民响应和拥护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 447

第二节 中共七大在延安召开 450

一、中共七大的筹备与召开 450

二、陕甘宁边区与中共七大召开 457

三、边区学习和贯彻中共七大精神 460

第三节 陕甘宁边区人民迎接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462

一、边区支援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对日反攻 462

二、边区发起筹备召开中国解放区人民代表大会 465

三、爷台山反击战的胜利 469

四、边区各界庆祝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473

第七章 陕甘宁边区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477

第一节 抗日战争胜利后边区的形势与任务 477

一、抗日战争胜利后时局和中共争取和平民主的方针 477

二、陕甘宁边区的形势与任务 481

第二节 陕甘宁边区各界的反内战、争民主运动 485

一、边区各界声援国民党统治区的爱国民主运动 485

二、边区各界民众公祭“四八”烈士 489

三、加强边区周边的统战工作与国民党军的反内战起义 493

第三节 陕甘宁边区民主政治的新发展 499

一、边区的第三次民主选举 499

二、边区第三届一次参议会的召开 505

三、《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的颁布 509

四、军政人员的复员与精简机构 511

第四节 陕甘宁边区军民加紧自卫战争的准备 513

一、边区军事力量的精简与整编 513

二、边区军民的练兵运动 514

三、边区的生产与减租、查租 519

四、《五四指示》与边区《征购地主土地条例》的颁布 523

第八章 陕甘宁边区军民以自卫战争粉碎国民党的军事进攻 527

第一节 陕甘宁边区军民反对国民党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 527

一、全面内战的爆发和边区的形势 527

二、边区民众的参军支前热潮 530

三、挫败国民党军夹击边区的斗争 534

第二节 延安保卫战和中共中央转战陕北 538

一、国民党军对陕北的“重点进攻”和边区自卫战争的部署 538

二、延安保卫战 542

三、中共中央、毛泽东转战陕北的历程 545

第三节 青化砭、羊马河、蟠龙战役的胜利 552

一、青化砭战役的胜利 552

二、羊马河战役的胜利 553

三、蟠龙战役的胜利 555

四、真武洞祝捷大会 558

第四节 人民解放战争内线反攻的胜利 560

一、中共中央小河会议 560

二、西北人民野战军的建立 563

三、榆林、沙家店等战役的胜利 565

四、边区群众性的游击战争 568

第五节 陕甘宁边区的土地改革、整党和新式整军运动 570

一、边区土地改革运动的广泛开展 570

二、边区的整党运动 573

三、西北野战军的新式整军运动 576

第九章 陕甘宁边区迎接新中国的建立 583

第一节 陕甘宁边区发展的新阶段 583

一、中共中央十二月扩大会议的召开 583

二、边区学习贯彻中共十二月会议精神 586

三、边区参议会、边区政府扩大联席会议的召开 589

第二节 西北野战军转入外线作战和延安光复 592

一、宜川、瓦子街战役的胜利 592

二、中共中央机关和毛泽东东渡黄河,前往华北 597

三、西府、陇东战役与延安光复 599

四、西北野战军进军关中 604

五、陕中战役与西安解放 608

第三节 陕甘宁边区区域的扩大和各项建设的恢复 611

一、边区人民战胜“胡祸”与天灾的斗争 611

二、边区行政区域的扩大 613

三、边区各项建设的恢复 615

四、边区参议会常驻议员、政府委员与晋绥代表联席会议的召开 618

五、边区党政军机关进驻西安 619

六、边区人民支援解放战争 622

第四节 解放大西北 625

一、扶眉战役的胜利 625

二、解放甘肃、青海、宁夏 628

三、进军河西走廊 633

四、国民党新疆当局和平起义 635

第五节 西北军政委员会成立和陕甘宁边区历史使命的完成 637

一、西北人民庆祝新中国的诞生 637

二、毛泽东给延安和陕甘宁边区人民的《复电》 640

三、西北各省筹备新生人民政权 642

四、西北军政委员会成立 645

第十章 人民共和国在陕甘宁边区奠基 649

第一节 陕甘宁边区的历史地位 649

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圣地 649

二、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政治指导中心 651

三、新型和谐社会的典范 654

四、延安精神的家园 656

第二节 中共中央和中共领导人对陕甘宁边区建设的领导和指导 659

一、对边区政治建设的领导和指导 659

二、对边区经济建设的领导和指导 661

三、对边区军事建设的领导和指导 663

四、对边区文化建设的领导和指导 665

五、对边区干部队伍的培养和教育 667

第三节 陕甘宁边区建设的历史经验 669

一、坚持与时俱进开创新民主主义制度 669

二、坚持把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制定政策的依据 671

三、坚持建设清正廉洁和人民满意的政府 673

四、坚持培养和造就德才兼备的优秀干部队伍 676

五、坚持把党的组织建设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 678

主要参考文献 682

后记 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