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基础篇 3
第一章 中医学中肝脏的结构与功能 3
第一节 肝的解剖形态 3
第二节 肝的生理功能 4
第三节 肝与组织器官 8
第四节 肝与其他脏腑的关系 9
第五节 肝的现代研究 12
第六节 中医学与西医学中“肝”的异同 15
第二章 现代肝脏病的中医学基础 21
第一节 现代肝脏病与中医藏象学说 21
第二节 现代肝脏病的中医病因 31
第三节 现代肝脏病的中医病机特点 36
第四节 肝脏病的辨证要点 41
第五节 肝脏病的治疗原则 42
第六节 肝脏病的预防 45
第七节 肝脏病的调养 47
第八节 肝脏病的饮食疗法 49
第九节 肝脏病常见病机及常用治法的现代研究 51
第三章 肝脏病常用中药及方剂的药理 61
第一节 常用中药的药理 61
第二节 常用方剂的药理 106
第四章 现代肝脏病的中医证侯学 142
第一节 胁痛 142
第二节 黄疸 145
第三节 积聚 152
第四节 膨胀 158
第五节 纳呆 164
第六节 郁证 168
第七节 血证 173
第八节 昏迷 181
第九节 泄泻 186
第十节 腹痛 190
第十一节 发热 195
第十二节 癃闭 201
中篇 临床篇 209
第五章 病毒性肝炎 209
第一节 急性病毒性肝炎 213
第二节 慢性病毒性肝炎 222
第三节 重型肝炎 234
第四节 淤胆型肝炎 243
第五节 其他病毒引起的肝损伤 248
附:庚型和输血传播病毒性肝炎 252
第六章 自身免疫性肝病 255
第一节 自身免疫性肝炎 255
第二节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260
第七章 药物性肝损伤 267
第八章 乙醇性肝损伤 272
第九章 脂肪肝 277
第十章 遗传性肝病 283
第一节 肝豆状核变性 283
第二节 血色病 288
第三节 肝糖原累积病 292
第四节 半乳糖血症 295
第五节 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 298
第十一章 肝硬化 300
第十二章 门静脉高压症 316
第十三章 肝硬化腹水 323
第十四章 肝肾综合征 332
第十五章 肝性脑病 340
第十六章 肝脏肿瘤 346
第一节 原发性肝细胞癌 346
第二节 胆管细胞癌 369
第三节 转移性肝癌 371
第十七章 肝血管病 374
第一节 肝血管瘤 374
第二节 门静脉血栓形成 377
第十八章 肝囊肿病 383
第十九章 胆汁淤积 387
第一节 急性肝内胆汁淤积 387
第二节 妊娠性反复发作性肝内胆汁淤积 390
第三节 良性反复发作性肝内胆汁淤积 393
第二十章 感染性肝病 396
第一节 细菌性肝脓肿 396
第二节 阿米巴肝脓肿 399
第三节 血吸虫病 403
第四节 肝包虫病 411
第五节 华支睾吸虫病 414
第二十一章 其他内科疾病引起的肝损害 418
第一节 溃疡性结肠炎与肝损害 418
第二节 克隆病与肝损害 422
第三节 糖尿病与肝损害 425
第四节 肾脏病与肝损害 429
第五节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与肝损害 432
第六节 淤血肝 437
第二十二章 肝脏疾病与营养 440
下篇 进展篇 451
第二十三章 基础研究 451
第一节 分子生物学基础及其在中西医结合肝病研究中的应用 451
第二节 中医药对肝脏血液循环的影响 455
第三节 中医药对肝脏胆红素代谢的影响 461
第四节 中医药对肝脏病免疫功能的影响 464
第五节 中草药与肝损伤 470
第二十四章 临床基础及临床研究 474
第一节 肝气虚的基础及其在现代中医肝脏病研究中的意义 474
第二节 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癌的中医发病学及其基本病机演变 478
第三节 慢性肝炎的分级与分期 485
第四节 中医药抗肝损伤和促进肝细胞再生的作用 490
第五节 中医药抗肝炎病毒的作用 502
第六节 重型肝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 519
第七节 中医药治疗重症淤胆型肝炎 528
第八节 中医药治疗脂肪肝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535
第九节 中医药抗肝纤维化治疗的基础与临床 540
第十节 肝硬化的病机与辨证论治 554
第十一节 中医药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与作用机制 561
第十二节 中医药抗肝细胞癌变的作用与机制 566
附篇 587
附一 临床肝功能检查 587
附二 肝脏的形态学检查 599
第一节 腹腔镜与肝活检 599
第二节 超声波检查 604
第三节 CT检查 611
附三 肝脏病中抗生素的选择应用 615
附四 对现代中医肝脏病学的若干思考 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