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1
前言 1
绪 论 1
第一章现代西方经济学概述 1
第一节现代西方经济学的源流 1
一、历史的回顾 1
二、新古典综合派 4
第二节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分类 6
一、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 6
二、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7
三、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 10
第三节现代西方经济学的方法 11
一、数量分析 11
二、均衡分析 12
三、边际分析 13
四、经济模型 14
本章小结 15
本章小结 15
二、经济学的出发点 17
第一节资源的稀缺性 17
第二章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7
一、经济学的定义 17
三、任何经济社会的基本问题 19
第二节资源配置的抉择 20
一、生产可能性曲线 20
二、生产可能性曲线特点及其用途 22
三、机会成本 25
第三节资源配置的机制 27
一、自然经济 27
二、市场经济 28
三、计划经济 29
四、混合经济 30
微观经济学 34
第三章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34
第一节需求与供给 34
一、需求 34
二、供给 38
一、均衡价格的决定 41
第二节均衡价格的决定与变动 41
二、需求与供给的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 43
三、均衡价格的运用 45
本章小结 49
第四章弹性理论 50
第一节需求弹性 50
一、需求价格弹性 51
二、需求价格弹性与收益的关系 54
三、需求的收入弹性 57
四、需求的交叉弹性 58
五、价格预期弹性 59
第二节供给弹性 61
第三节蛛网理论 63
本章小结 67
第五章消费者行为理论 69
第一节基数效用和消费者需求 69
一、欲望与效用 69
二、总效用和边际效用 71
三、消费者均衡 73
四、消费者剩余 76
第二节序数效用和无差异曲线 78
一、无差异曲线 78
二、消费者均衡 81
三、收入和价格变动的影响 83
本章小结 87
第六章生产要素的投入和组合 89
第一节生产要素的投入 89
一、生产函数 89
二、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91
三、生产要素合理投入区域 93
四、规模经济收益原理 95
第二节生产要素的最佳组合 98
一、生产要素最佳组合的原则 98
二、等产量曲线与等成本曲线确定生产要素 101
最佳组合点 101
本章小结 106
第七章成本与收益理论 108
第一节成本 108
一、外在成本、内在成本和正常利润 108
二、成本分类 111
第二节收益 120
第三节利润最大化原则 124
本章小结 126
第八章厂商均衡理论 128
第一节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厂商均衡 128
一、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 128
二、完全竞争条件下厂商的均衡价格 129
和均衡产量 129
二、完全垄断条件下价格和产量的决定 134
一、完全垄断的含义 134
第二节完全垄断条件下的厂商均衡 134
第三节垄断竞争条件下的厂商均衡 137
一、垄断竞争的条件 137
二、垄断竞争条件下的均衡 138
第四节寡头垄断条件下的厂商均衡 141
一、寡头垄断的含义 141
二、寡头垄断下的价格和产量 141
三、寡头垄断市场与其它市场类型的比较 143
本章小结 143
第一节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 145
第九章分配理论 145
一、生产要素服务的需求 146
二、生产要素服务的供给 148
三、生产要素服务价格的确定 149
第二节劳动和工资 150
一、完全竞争下工资的决定 150
二、转移工资收入和经济租金 152
三、完全竞争下的工资差别 153
四、非竞争下的工资和工会的作用 155
一、对资本的需求 158
第三节资本和利息 158
二、利息率的决定 161
三、利息的功能 162
第四节土地和地租 163
第五节利润 164
第六节洛伦茨曲线和收入均等 166
一、洛伦茨曲线 166
二、收入均等政策及检验 168
本章小结 170
一、产出等于收入 172
第一节产出等于收入 172
第十章国民收入的核算 172
宏观经济学 172
二、产出是增值 173
第二节收入的流量 175
一、存量与流量 175
二、两部门经济 176
三、三部门经济 177
四、四部门经济 178
第三节收入的核算方法 179
一、支出法 180
二、收入法 181
三、生产法 182
第四节收入核算中的五个总量 183
一、五个总量的定义及其关系 183
二、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185
本章小结 187
第十一章国民收入的决定 189
第一节储蓄、消费和投资 189
一、消费函数 189
二、储蓄函数 192
三、消费倾向与储蓄倾向的总体验证 193
四、投资函数 198
第二节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 201
一、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构成 201
二、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 202
第三节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的一般化 206
一、三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 206
二、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 208
本章小结 211
一、储蓄与投资的矛盾 214
第十二章国民收入的波动 214
第一节国民收入的波动 214
二、注入与漏出的作用 215
三、国民收入的调节 218
第二节乘数理论 220
一、乘数的概念 220
二、乘数的公式 222
第三节加速原理 224
一、定义及几个有关概念 224
二、举例说明加速原理 225
本章小结 228
第十三章就业理论 230
第一节社会就业量的决定 230
一、就业理论的出发点 230
二、社会就业量的决定 231
第二节 凯恩斯以前的国民收入自动达到充分 232
就业均衡的学说 232
一、萨伊定律 232
二、利息率自动调整储蓄和投资 233
第三节凯恩斯的就业理论 235
一、凯恩斯的有效需求原理 235
二、均衡不一定是充分就业均衡 236
三、通常情况下的均衡是小于充分 237
就业的均衡 237
四、非自愿失业概念 243
第四节资产阶级经济学就业理论的错误 244
本章小结 247
第一节 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关于“通货膨胀” 248
的含义 248
第十四章通货膨胀理论 248
第二节资产阶级通货膨胀理论 250
一、需求拉动通货膨胀论 251
二、成本推动通货膨胀论 255
三、供求混合推动通货膨胀论 258
四、结构性通货膨胀论 260
第三节 通货膨胀与失业的关系 262
——菲利普斯曲线 262
一、菲利普斯曲线的含义 262
二、菲利普斯曲线的破产 264
第四节资产阶级经济学通货膨胀理论的错误 265
本章小结 267
第十五章经济周期理论 269
第一节经济周期的阶段和类型 269
一、经济周期及阶段 269
二、经济周期的长度和类型 272
第二节经济周期的原因 274
第三节 卡尔多的经济周期模型 277
第四节 乘数与加速数结合的经济周期模型 280
本章小结 287
第一节财政政策对国民收入的调节 289
第十六章宏观财政政策 289
一、财政政策的调节作用 290
二、政府乘数 292
第二节财政政策的内在稳定器和斟酌 293
使用的财政政策 293
一、财政政策的内在稳定器 293
二、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 295
第三节财政赤字与公债问题 297
一、财政赤字 297
二、公债问题 300
本章小结 305
第十七章货币、银行与存款创造 307
第一节货币供给 307
一、货币的种类 307
二、货币的职能 309
三、货币供给 310
第二节货币需求和货币数量论 312
一、货币需求 312
二、货币数量论 314
一、现代银行制度的性质和作用 318
第三节银行制度与存款创造 318
二、银行的资产和负债 320
三、存款创造的过程 325
本章小结 329
第十八章 中央银行与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 332
第一节中央银行 332
一、中央银行的职能 332
二、中央银行的结构 333
三、中央银行的资产和负债 335
第二节货币政策 336
一、货币政策的三件主要武器 337
二、货币政策的五件次要武器 343
三、应用货币政策的问题 345
本章小结 346
第十九章宏观经济政策的综合 349
第一节 货币分析和收入分析的综合 349
一、货币政策和收入决定 350
二、财政政策和收入决定 352
三、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互相配合 353
一、商品市场的均衡 356
第二节商品市场与货币市场的均衡 356
二、货币市场的均衡 358
三、两种市场的同时均衡 360
四、IS—LM分析的意义 360
第三节相机决择与综合经济政策 363
一、相机决择与政策组合 363
二、菲利普斯曲线的运用 365
第四节 “滞胀”分析与新的政策 367
一、关于失业与通货膨胀並存的原因 367
二、关于解决“滞胀”的政策 369
本章小结 371
第二十章国际贸易理论 373
第一节当代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础 373
一、简引 373
二、绝对利益理论 375
三、比较利益理论 376
四、需求强度方程式 383
第二节生产要素的比例 385
一、假定条件 385
二、基本要点 386
三、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 390
四、里昂惕夫之谜 393
第三节国际贸易政策 395
一、关税及其效应 395
二、最适当的关税 400
三、出口津贴与抵销关税 402
四、比较利益理论的评价 403
本章小结 407
第一节国际汇兑 408
一、外汇与外汇市场 408
第二十一章外汇与国际收支调整 408
二、外汇市场的职能 412
第二节汇率的决定 416
一、即期汇率与远期汇率 416
二、汇率的决定 416
三、决定汇率的基础 418
第三节国际收支调整 424
一、进出口弹性 424
二、利息率与资本流向 426
四、汇率与资本流向 428
三、商品与资本流动的反向运动 428
本章小结 431
第二十二章经济增长理论 433
第一节哈罗德——多马模型 434
一、哈罗德—— 多马模型的理论基础 434
二、哈罗德—— 多马模型 435
第二节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论 440
一、罗斯托学说的主要理论观点 441
二、罗斯托经济成长阶段论的分析方法 442
三、罗斯托的政策主张 443
第三节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 444
一、库兹涅茨对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 445
与结构问题的分析 445
二、肯德里克对全部生产要素生产率的分析 447
三、丹尼森对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 448
第四节零经济增长理论 452
一、零增长理论的形成及基本观点 452
二、零增长理论的依据 453
三、世界增长模型的建立及其政策 456
本章小结 459
第二十三章发展经济学 461
第一节发展经济学的兴起 461
一、发展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 461
二、发展经济学的特点 464
三、我们为什么要研究发展经济学 465
第二节发展经济学的主要理论 466
一、发展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466
二、经济发展与人口 468
三、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 471
四、经济发展与资本形成 474
五、经济发展与技术 477
第三节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战略 479
一、“大推进”、“全线进攻” 479
和“不平衡”发展战略 479
二、“赶超”战略 481
三、农业发展战略 482
四、外贸发展战略 485
本章小结 489
后记 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