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一 3
序二 4
序三 5
概述 9
大事记 17
第一章 建置 35
第一节 沿革 35
附:故安丰县、成德县与东晋后侨置郡县 40
第二节 区划 42
第三节 区乡镇简况 50
第二章 自然环境 69
第一节 地质 69
第二节 地貌 74
第三节 气候 77
第四节 水文 81
第五节 土壤 植被 82
第六节 植物 动物 84
第七节 自然灾害 85
第三章 人口 91
第一节 人口变动与分布 91
第二节 人口构成 93
第三节 人口素质 95
第四节 职业与生活水平 96
第五节 姓氏 98
第六节 计划生育 104
第一节 农业生产关系 111
第四章 农业 111
第二节 农业生产力 118
第三节 农作物 121
第四节 农作物保护 127
第五节 农业科研机构与农场、站 130
第六节 农村副业 137
附:屯田、农业学大寨 139
第五章 林业 143
第一节 发展变化 143
第二节 资源 145
第三节 营林 护林 147
第四节 林业科技 150
第五节 林场 苗圃 151
第六节 苇柴业 153
第六章 水产畜牧 159
第一节 水产资源 159
第二节 畜牧 164
第七章 水利 171
第一节 塘 水库 涵闸 171
附:安丰塘灌区 173
第二节 河湖治理工程 181
第三节 灌区及配套工程 191
第四节 提水排灌 199
第五节 管理 204
第六节 防汛 除涝 抗旱 211
第一节 工业发展概况 219
第八章 工业 219
第二节 电力工业 223
第三节 农机工业 227
第四节 造船 建材 229
附:工业水泥技改和质量检验 232
第五节 化工 233
第六节 卷烟工业 234
第七节 纺织 服装 236
第八节 食品 饲料 237
第九节 家具 衡器 242
第十节 印刷及其他 243
附:寿县印刷厂简介 243
第一节 陆路交通 247
第九章 交通 247
第二节 水路交通 259
附:古渡记略 263
第三节 运输 267
第四节 交通管理与公路养护、绿化 276
第十章 邮电 281
第一节 机构 281
附:正阳关分局 282
第二节 邮政 284
第三节 电信 286
第十一章 城乡基本建设 291
第一节 县城建设 291
第二节 镇市建设 294
第三节 乡村建设 299
第四节 建筑业与基建 300
第五节 房地产管理 301
第二十章 商业 306
第一节 经营体制与企业 306
第二节 商品流通 314
第三节 商品购销 317
第四节 饮食服务业 329
第五节 对外贸易 332
第六节 名特土产 334
附:汪伪政权统治下寿县城关地区商业概况(1940~1945) 337
第十三章 粮油经营 341
第一节 经营管理体制 341
第二节 粮油计划收购与计划供应 343
第三节 粮油市场与国营议价购销 353
第十四章 工商管理 357
第一节 管理体制 357
第二节 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58
第三节 工商行政管理 359
第四节 标准计量管理 364
第五节 物价管理 366
第十五章 财政 371
第一节 管理体制 371
第二节 财政收支 375
第三节 财政监督 385
第四节 企业财务 386
附:汪伪统治下的寿县财政概况 388
第一节 税制 393
第十六章 税务 393
第二节 田赋 395
附:公学田产租 400
第三节 农业税 401
附:国有土地租 405
第四节 工商税 406
附:地方捐摊 425
第十七章 金融 431
第一节 机构 431
第二节 货币 436
附:汪伪中央储备银行券 439
第三节 金融管理 440
第四节 存款与储蓄 442
第五节 信贷 446
第六节 保险 448
第七节 银行代理业务 449
第十八章 党派群团 455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 455
第二节 中国国民党 469
附:三民主义青年团(三青团) 470
第三节 民革 民盟 471
第四节 群众团休 471
附:同乡会、会馆 479
第十九章 人大 政协 483
第一节 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483
第二节 人民代表大会 484
第三节 人民政协 488
第二十章 政府 493
第一节 寿州州署 493
附:凤庐分防同知署 494
第二节 民国县政府 495
附:民国时期要事录存、国民参议会、汪伪寿县县政府 497
第三节 寿县人民政府 499
附:正阳市人民政府、安丰县人民委员会 502
第四节 基层政权 516
第二十一章 公检法司 521
第一节 公安 521
第二节 检察 531
第三节 审判 533
第四节 司法行政 536
第二十二章 民政 541
第一节 优抚 541
第二节 复员退伍军人安置 543
第三节 生产救灾 545
第四节 社会救济 547
第五节 社会福利 549
第六节 婚姻登记 殡葬改革 551
附:保嫠所 553
第二十三章 人事 劳动 558
第一节 人事 558
第二节 劳动就业 562
第三节 工资 569
第一节 兵役 577
第二十四章 军事 577
第二节 驻军 581
第三节 地方武装 585
第四节 寿县人民武装部 587
第五节 民兵 589
第六节 战事纪略 592
第二十五章 文化 603
第一节 楚文化 603
第二节 文学艺术 611
第三节 图书档案 643
第四节 新闻广播电视 646
第五节 文物胜迹 649
第六节 文化事业单位 677
第一节 儒学教育 685
第二十六章 教育 685
第二节 现代学校教育 690
第三节 师范教育 704
第四节 职业教育 706
第五节 成人教育 710
第六节 学校教育管理 714
第七节 勤工俭学与集资办学 718
第二十七章 科学技术 723
第一节 机构团体 723
第二节 科技情报 724
第三节 农村能源开发利用 725
第四节 科技成果 726
第五节 科技管理 731
第一节 医药卫生机构设置 735
第二十八章 医药卫生 735
第二节 医疗 737
第三节 疾病防治 739
第四节 公共卫生 741
第五节 妇幼保健 742
第六节 医药管理 744
第二十九章 体育 749
第一节 学校体育 749
第二节 群众体育 750
第三节 体育比赛 751
第四节 运动员的培育与体育设施 753
第三十章 民俗 宗教 757
第一节 民俗 757
第二节 宗教 764
第三十一章 方言 773
第一节 语音 773
第二节 词汇 777
第三节 语法 789
第三十二章 人物 799
第一节 传略 799
第二节 简介 839
第三节 烈士表 846
附录 865
一、前志溯源 865
二、前志序跋 867
三、编修寿县志文件摘录 878
修志始末 8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