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册 379
第十六章 慧能《坛经》的性净自悟说 379
第一节 心、自心、本心与自本心 380
第二节 性、自性、本性与自本性 383
一、《坛经》“自性”概念的性质 386
二、《坛经》“自性”概念的功能 387
第三节 心地性王与心性同一 391
第四节 自心是佛与本性顿悟 393
第十七章 荷泽宗的灵知心体说 396
第一节 灵知 397
第二节 佛性与佛心 403
第三节 禅门三宗心说 407
第十八章 石头宗的灵源皎洁说 414
第一节 心灵湛圆 415
第二节 心地自然 422
第三节 性理归宗 428
第四节 无心合道 431
第五节 无情说法 435
第六节 一心为宗 437
第十九章 洪州宗的平常心是道说 443
第一节 平常心是道与触类是道 444
第二节 清净本心与见闻觉知 453
第三节 即心即佛与非心非佛 455
第四节 心即是佛与无心是道 460
第五节 有情无佛性与无情有佛性 467
小结 471
第二十章 临济宗的—念心清净与无事是贵人说 474
第一节 心清净与自信心 475
第二节 见闻觉知与全体大用 479
第三节 “无事”与“无”字 483
第四节 菩提心与忠义心 490
第五节 清净心与一心法界 491
第二十一章 儒、佛心性思想的互动 496
第一节 儒家心性思想的历史演变 497
第二节 学术思想重心的共同转轨 500
一、儒家人性论与佛教学术思想重心的转移 500
二、佛教心性论与儒家学术思想重心的定位 501
第三节 自心地位的突出与心性本体的确立 502
一、重视现实人心与自心地位的突出 502
二、真心本体说与心性本体的确立 503
第四节 心性思想内涵的调整互补 508
一、性善恶之辩与性有善恶论 508
二、生静心知与性静性觉 510
三、真妄净染与心性二元 514
四、忘心无境与无心无著 515
第五节 心性修养方式方法的吸取容摄 516
一、“极高明而道中庸”与“平常心是道” 516
二、尽心知性与明心见性 518
三、情染性净与灭情复性 519
四、识得本心与发明本心 520
五、顿悟与神悟 521
六、禅定与静坐 522
第二十二章 道、佛心性思想的互动 524
第一节 道家对佛教心性论的影响 524
一、道与禅 526
二、自然与自性 534
三、无为而无不为与无修而修 538
四、静观、得意忘言与禅悟 541
第二节 佛教对道教心性论的影响 545
一、轮回果报与形亡性存 546
二、万法皆空与忘身无心 548
三、心生万法与心为道体 552
四、明心见性与修心炼性 558
余论一 心性论:中印佛教思想的重要同异点 564
一、中印佛教心性思想之同 564
二、中印佛教心性思想之异 566
余论二 心性论:儒、道、佛三教哲学的主要契合点 571
第四编 宇宙论 577
小引 579
第二十三章 中国佛教的宇宙结构论 586
第一节 宇宙图式论 587
一、《经律异相》的天地说 587
二、《法苑珠林》的三界说 590
三、《法界安立图》的宇宙图式说 594
第二节 宇宙时间观 602
一、《经律异相》的三界成坏说 602
二、《法苑珠林》的劫量说 603
三、《法界安立图》的四大千劫量说 607
第二十四章 中国佛教的现象论 612
第一节 僧肇的物不真论和物不迁论 615
一、“假号不真”的物不真论 615
二、“动静未始异”的物不迁论 624
第二节 天台宗的诸法即实相说 631
一、实相的意义、内容与表述 631
二、诸法即实相 636
第三节 法相唯识宗的三自性说与三类境说 642
一、三自性说:存在的三种形态 643
二、三类境说:现象的三种类别 645
第四节 华严宗的事事无碍论 648
一、事事无碍的界说 648
二、事事无碍论的内容 650
三、事事无碍论的哲学底蕴与逻辑性格 656
四、事事无碍论的理论基础与中国特色 662
第五节 镇澄对僧肇《物不迁论》的批评 666
一、性空与性住 668
二、法住与性住 674
三、性空与实性(佛性) 677
第二十五章 中国佛教的本体论(上) 680
第一节 印度佛教本体论略述 680
一、本体“实有”说 681
二、本体性空说 684
三、本体心识说 689
第二节 中国佛教本体论形成的本土思想背景 698
一、中国固有本体论思想概述 698
二、中国佛教本体论形成的途径 705
第三节 气本原说的认同与扬弃 708
一、气与“四大” 708
二、气与因果报应及神不灭 710
三、气与心 711
第四节 道体说的牵附与会通 714
一、以道家之“道”为佛教之“道” 714
二、从“道亦虚空”到“虚空为道本” 716
三、道体遍在与无情有佛性 718
第五节 本无说的兴起与终结 720
一、东汉三国时代的本无思想 720
二、本无宗的本体思想 723
第二十六章 中国佛教的本体论(下) 730
第一节 法性实在论的确立与转向 730
一、慧远的法性实在论 730
二、鸠摩罗什对法性实在论的批评 734
三、法性实在论的理论转轨 736
第二节 “理”思想的拓展与演进 740
一、中国哲学“理”范畴简述 741
二、竺道生的理佛说 742
三、天台宗的理具说 746
四、华严宗的理体说 751
五、禅宗的理事不二说 753
第三节 心本原说的创立与发展 761
一、心本原说的提出 761
二、东晋时代心有无义之争辩与心本体说之滥觞 766
三、《大乘起信论》的一心二门说 768
四、地论师与摄论师关于心识本原之论辩 774
五、天台宗的心本说 777
六、华严宗的真心本原说 783
七、禅宗的自心本原说 7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