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1
第一章 大学生创造学概述 5
第一节 大学生创造学的含义和内容 5
一、 创造的含义 6
二、 创造活动的含义 10
三、 创造行为的含义 12
四、 创造学的含义 18
五、 大学生创造学的含义 19
六、 大学生创造学的内容 22
一、 大学生创造学的对象 23
第二节 大学生创造学的对象和体系 23
二、 大学生创造学的体系 24
第三节 大学生创造学的地位和作用 26
一、 大学生创造学的地位 26
二、 大学生创造学的作用 29
第四节 大学生创造学的原则和方法 31
一、 大学生创造学的原则 31
二、 大学生创造学的方法 34
一、 创造学发展的过程 39
第五节 大学生创造学的诞生和发展 39
二、 创造学发展的现状 48
三、 创造学发展的趋势 53
第二章 大学生创造本质的剖析与研究 58
第一节 大学生创造本质的理论依据 58
一、 大学生本质的内在含义 58
二、 大学生创造本质的内在含义 65
第二节 大学生创造本质的动态考察 73
一、 纵向考察大学生群体的发展规律 73
二、 横向求证大学生本质的动态特征 76
第三章 大学生创造心理的探索与调适 84
第一节 大学生心理发展特征 84
一、 自我意识逐步成熟 84
二、 智力水平达到高峰 87
三、 情绪体验日益丰富 89
四、 意志品质不断发展 90
五、 人生态度基本形成 91
第二节 大学生创造心理发展特征 92
一、 生理因素 92
二、 心理因素 94
三、 品德因素 95
第三节 大学生创造心理的调适 99
一、 大学生创造心理障碍的调适 99
二、 大学生创造心理品质的调适 103
第四章 大学生创造思维的强化与发展 110
第一节 大学生创造思维的特点和形式 110
一、 大学生创造思维的特点 111
二、 大学生创造思维的形式 120
一、 大学生创造思维的结构 136
第二节 大学生创造思维的结构和实质 136
二、 大学生创造思维的实质 138
第三节 大学生创造思维的方向和过程 142
一、 大学生创造思维的方向 142
二、 大学生创造思维的过程 157
第四节 大学生创造思维的升华和评价 161
一、 大学生创造思维的升华 161
二、 大学生创造思维的评价 164
一、 大学生创造思维的训练 165
第五节 大学生创造思维的训练和提高 165
二、 大学生创造思维的提高 171
第五章 大学生创造意识的激发与巩固 174
第一节 大学生创造意识的特点与作用 174
一、 意识的本质与作用 174
二、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本质与特点 181
三、 大学生创造意识的本质与特点 192
第二节 大学生创造意识的激发与巩固 194
一、 人格的含义与特点 200
第一节 大学生创造人格的本质与特点 200
第六章 大学生创造人格的塑造与完善 200
二、 气质的含义与特点 202
三、 性格的含义与特点 204
四、 人格、气质和性格的相互关系 207
五、 大学生人格的含义与特点 208
六、 大学生创造人格的含义与特点 209
第二节 大学生创造人格的塑造与完善 212
第七章 大学生创造行为的引导与深化 218
第一节 大学生创造行为的本质与特点 218
一、 行为的本质与特点 219
二、 大学生行为的本质与特点 223
三、 大学生创造行为的本质与特点 228
第二节 大学生创造行为的引导与深化 234
一、 树立创造的观念 234
二、 激发创造的动机 236
三、 磨练创造的意志 238
四、 掌握创造的方法 239
第一节 创造力的涵义与内容 241
一、 创造力的涵义 241
第八章 大学生创造力的开发与提升 241
二、 创造力的内容 244
第二节 创造力的特点和分类 248
一、 创造力的特点 248
二、 创造力的分类 251
第三节 创造力的普遍性和可开发性 252
一、 创造力的普遍性 252
二、 创造力的可开发性 257
第四节 开发大学生创造力需遵循的原理 260
第五节 开发大学生创造力需掌握的方法 265
第六节 开发大学生创造力需注意的问题 266
一、 创造力和智力 267
二、 创造力和知识 270
三、 创造力和能力 271
四、 创造力和动机 274
五、 创造力和个性 279
六、 创造力和意志 286
七、 创造力和情感 289
第七节 开发大学生创造力需克服的障碍 293
一、 内部心理障碍 293
二、 外部环境障碍 294
第九章 大学生创造型人才的造就与培养 296
第一节 大学生创造型人才概述 297
第二节 大学生创造型人才结构 300
第三节 大学生创造型人才品质 303
一、 要有崇高的理想 304
二、 要有求实的态度 312
三、 要有创新的精神 315
四、 要有广阔的视野 319
五、 要有雄伟的胆魄 321
六、 要有顽强的毅力 323
一、 积极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创造个性 325
第四节 大学生创造型人才培养 325
二、 积极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创造意识 326
三、 积极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创造能力 329
四、 积极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创造环境 331
第十章 大学生创造教育的贯彻与实施 334
第一节 大学生创造教育的含义和内容 334
一、 大学生创造教育的含义 334
二、 大学生创造教育的内容 338
一、 大学生创造教育的意义 344
第二节 大学生创造教育的意义和目标 344
二、 大学生创造教育的目标 347
第三节 大学生创造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350
一、 大学生创造教育的途径 350
二、 大学生创造教育的方法 355
第四节 大学生创造教育的条件和实施 360
一、 大学生创造教育的条件 360
二、 大学生创造教育的实施 374
第一节 知识经济的内涵与特点 378
第十一章 知识经济对大学生思维创新的促进 378
一、 知识经济的内涵 379
二、 知识经济的特征 381
第二节 知识经济的影响与作用 384
一、 知识经济的影响 385
二、 知识经济的作用 388
第三节 知识经济对大学生思想创新的促进 393
一、 培养大学生知识创新的能力 395
二、 构建大学生知识创新的系统 397
第十二章 信息时代对大学生创造成才的帮助 399
第一节 信息时代的内涵与特征 400
一、 信息时代的内涵 400
二、 信息时代的特征 403
第二节 信息技术的影响与作用 406
一、 信息技术的的影响 406
二、 信息技术的作用 408
第三节 信息时代对大学生创造成长的帮助 414
一、 信息技术对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影响 414
二、 信息技术对大学生创造成长的帮助 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