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农业机械工业》PDF下载

  • 购买积分:17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当代中国》丛书编辑部编辑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8
  • ISBN:7500403224
  • 页数:597 页
图书介绍:

总序 3

凡例 3

前言 杨立功 3

第一编 概论 3

第一章 新中国成立前的历史回顾 3

第一节 中国农具制造历史悠久 3

第二节 旧中国农业机械制造能力非常薄弱 10

第一节 初创阶段 16

第二章 新中国农业机械工业的发展历程 16

一、增补旧式农具和制造推广新式农具 17

二、发展维修力量和制造机引农具 20

三、发展动力机械和着手仿制拖拉机 22

第二节 建立制造和修理体系阶段 23

一、“大跃进”时期农业机械工业的建设 23

二、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建立农业机械工业的初步基础 25

第三节 在“文化大革命”的逆境中前进 30

一、政治动乱对农业机械工业的严重破坏 30

二、“左”的错误干扰了农业机械工业的健康发展 32

三、广大科技人员和职工群众努力工作,取得了不少光辉业绩 34

四、乍暖还寒,“左”的错误又延续了两年多时间 35

第四节 在调整改革中前进阶段 37

第三章 主要成就和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 42

第一节 建成具有相当水平的农业机械制造和修理体系 42

一、农机制造力量迅速增长 42

二、农机修造企业遍布城乡 43

三、科研教育事业有了相应发展 43

一、装备了农业 45

四、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农业机械销售服务网 45

第二节 为农业、工业、交通、国防等提供了大量技术装备 45

二、为工业、交通和国防等提供了大量内燃机和拖拉机 46

第三节 农业机械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47

一、提高了农业的抗灾能力 47

二、促进了农业增产增收 49

三、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 50

四、加快了畜牧业和水产养殖鱼业的发展 51

六、提高了农村运输机械化程度 53

五、成为大面积推广农业先进技术的手段 53

七、加速了农村劳力从单纯种植业向多种经营转移 54

八、有利于提高农村文化科学水平和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56

第二编 农业机械工业的建设与生产 61

第一章 农机工业的规划与基本建设 61

第一节 改造原有企业,建设专业农机制造厂 65

一、改造修配式企业为正规的制造企业 66

二、充实、加强农机具和内燃机的制造能力 69

三、开始建设现代化的拖拉机制造厂 70

第二节 从追求速度到讲求实效 74

一、加强配套农具厂、配件厂、农机修理网的建设 75

二、调整主机厂规模、按已形成能力组织小成套和小批量生产 77

三、变“大而全”为“小而专”,组成以拖拉机、内燃机为中心的专业协作网 79

第三节 贯彻全国农机化会议精神加快建设步伐 83

一、中央和地方重视农机工业,各类产品的生产能力有了较大的增长 84

二、在“以地方为主”的方针下,地方农机工业得到快速发展 85

三、计划失控,重复建设,造成了浪费 88

四、“三线”建设有得有失 90

一、根据农村需要,调整产品结构和企业结构,扩大服务领域 92

第四节 调整改革,以内涵为主进行技术改造 92

二、压缩基本建设规模,集中力量保证重点建设 94

三、逐步转向以内涵为主的技术改造 95

第二章 农机工业的生产与管理 101

第一节 农机工业生产的成就和效益 101

一、农机生产高速增长 101

二、农机生产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103

第二节 农机工业生产组织和管理 105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建立起社会主义的计划管理体制和相应的规章制度 105

二、“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期间管理工作步履艰难 109

三、一九七七年到一九八四年进行整顿、改革、管理工作健康发展 113

第三章 农机工业的科学技术事业 129

第一节 科研机构 130

一、科研机构的初建 130

二、科研机构的发展与调整 130

三、遭受严重破坏 132

四、整顿、改革和发展 133

五、形成科研体系 136

第二节 产品开发 138

一、传统农机具的改良,新式农机具的选型 138

二、家机具的研制,动力机的选型定型 141

三、发展系列和成套产品 145

四、调整产品结构,恢复科技成果奖励制度 147

五、产品门类基本齐全 148

第三节 制造技术 151

一、标准化工作 159

第四节 标准化与技术交流工作 159

二、技术引进和技术交流工作 163

三、学会工作 164

四、科技情报工作 166

第五节 取得的成就和面临的任务 167

第四章 农机工业的教育事业 170

第一节 职工教育的发展和成就 171

一、以扫除文盲和技术培训为中心的初期发展 171

二、贯彻调整方针,突出重点,稳步提高 173

三、发展全员培训,提高职工队伍的素质 176

第二节 农机工业的学校教育 181

一、农机学校教育与农机工业同时起步 181

二、农业机械部成立,加速了学校教育的发展 182

三、新时期学校教育的新发展 185

第五章 产品销售与为用户服务 193

第一节 销售服务的体制、方法和制度 193

第二节 农机商品的购销管理 198

一、农机需要计划管理 199

二、农机商品的分配和订货 200

三、农机商品购销管理和销后服务 203

第三节 搞活销售企业的经营管理 209

一、不断完善经济责任制,搞好两个文明建设 209

二、开展清仓利库工作,调整库存结构 210

三、应用ABC分析法,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211

四、改革销售收费标准,使企业有合理收入 212

五、加强现代化管理,扩大经营服务范围 213

一、农机产品出口的发展过程 216

第一节 出口 216

第六章 出口授外和国际经济技术合作 216

二、农机产品出口的特点和优势 220

三、整顿出口产品质量,加强技术服务 223

四、实行工业贸易结合,改善经营管理 224

五、组织农机具出国展览扩大影响 226

六、对农机出口贸易的展望 227

第二节 授外 229

一、为部分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力所能及的经济技术授助 229

二、较好地贯彻执行了对外授助政策 230

第三节 国际经济技术合作 232

一、受援建设第一拖拉机制造厂与聘请苏联专家 232

二、同联合国有关机构联合举办国际会议,广泛进行科技交流 233

三、开办培训班,为发展中国家培训农业机械技术人才 234

四、与联合国合作的经济技术合作项目 236

第三编 农业机械工业的主要行业 241

第一章 拖拉机行业 241

一、第一个拖拉机生产基地的建设 242

第一节 拖拉机行业的形成和壮大 242

二、一批骨干拖拉机制造厂的成长 251

三、建设内地拖拉机制造厂 255

四、各省市积极建设地方拖拉机厂 256

五、走“选、改、创”的路子,努力发展新产品 260

六、贯彻“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 263

七、努力缩小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 265

第二节 拖拉机行业的成就与贡献 266

一、大中小型拖拉机厂配套发展 266

二、成批大量地生产大中小型拖拉机 269

三、产品性能、质量不断提高 270

四、科研系统已初具规模 272

五、为农、林、牧、副、渔业的生产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273

第三节 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今后发展方向 276

第二章 内燃机行业 278

第一节 内燃机制造业的建立 279

一、旧中国以修配进口机器为主,发展缓慢 279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恢复与改造 281

第二节 内燃机工业体系的形成 288

一、开发了一代内燃机新产品 290

二、企业自制设备,进行技术改造 294

三、整顿产品质量,扩建重点企业,调整企业布局 296

第三节 在曲折中发展 298

一、扩大了生产能力 298

二、开发了一批新产品,推广应用了一些新材料、新工艺 300

第四节 健康发展的新阶段 302

一、调整企业方向,加强经营服务 302

二、推行全面质量管理,狠抓产品质量 303

三、适应市场需要、调整产品结构 306

四、扩大对外技术交流 310

五、对一批重点企业进行技术改造 310

六、内燃机生产大幅度增长 311

第五节 主要成就与贡献 312

一、初步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内燃机工业体系 312

二、内燃机行业的技术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314

三、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 319

第三章 拖拉机内燃机配附件行业 324

第一节 由进口转向国内制造 325

第二节 初步形成相对独立的行业 327

一、重点投资,集中建设一批配附件专业厂 329

二、整顿企业加强管理,提高配附件质量 330

三、配附件厂与主机厂定点协作,互相促进 331

四、实行分级管理,发挥两个积极性 332

第三节 改善布局,增加生产能力 333

一、继续新建和扩建了一批大中型配附件厂 334

二、成立专门机构,狠抓关键短线配附件的生产 335

三、统一产品图纸和标准,提高产品质量 336

四、产品分配办法由统一分配改为上调量,保证援外和重点机型的需要 337

第四节 调整改革取得的成绩 338

一、由强调地区自给、自成体系转变为加强横向联系,发展专业化协作,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338

二、由主要靠新建和扩建,转变为对老厂进行技术改造,初步形成生产科研综合能力 340

三、由片面追求产值产量的增长,转变为狠抓产品质量和品种,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正在缩小 342

四、由确定上调量、调剂余缺,转变为灵活多样的销售形式,保进产销进一步结合 343

第一节 人畜力排灌机械的发展 347

一、新中国建立前简易提水工具发展概况 347

第四章 排水灌溉机械行业 347

二、新中国建立后半机械化排灌机具发展情况 348

第二节 动力排灌机具的发展 350

一、整顿已有产品,制订产品发展规划 351

二、添补品种缺门,发展系列产品 355

三、贯彻调整方针,提高产品质量 358

第三节 排灌机械行业的成就 360

一、形成了相当规模的制造力量 360

二、行业科研力量不断加强 361

四、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362

三、品种规格较齐全,能满足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需要 362

第四节 今后任务 364

第五章 耕作种植机械行业 366

第一节 行业的建立与发展 366

一、半机械化农具为主阶段(一九四九至一九五七年) 366

二、机械化农具与半机械化农具同时并举阶段(一九五八至一九六五年) 370

三、机械化农具为主阶段(一九六六至一九七八年) 374

四、调整产品结构,提高技术水平阶段(一九七九至一九八四年) 380

一、形成了较大的生产能力 385

第二节 取得的成就 385

三、已形成较完整的科研体系 386

二、产品品种比较齐全 386

四、一些关键零部件的制造工艺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387

五、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387

第三节 经验与展望 388

一、要尊重客观规律,因地制宜地推广农机具 388

二、不能重主机轻配套,拖拉机和配套农具要同步发展 389

三、处理好耕种机械与农经、农艺等的关系 390

一、从发展适用的产品抓起 393

第六章 收获机械行业 393

第一节 收获机械制造业的建立与发展 393

二、建立专业收获机械制造厂 399

三、提高产品质量,不断开发新产品 401

第二节 收获机械行业的主要成就 404

一、建成了一定规模的收获机械制造行业 404

二、发展了多种产品 405

三、改善了工艺装备条件 405

四、形成了科技力量,产品水平逐渐提高 406

五、为“龙口夺粮”提供了大量装备 407

第二节 进一步提高行业水平 407

一、积极开发缺门产品 407

二、加强市场研究 408

三、提高协作件水平 408

四、提高制造技术水平 409

第七章 植物保护机械行业 412

第一节 行业的形成与发展 412

一、新中国植保机械行业的建立 414

二、植保机械行业的巩固与发展 415

三、十年动乱对植保机械行业的破坏及其后的恢复工作 419

四、一九七九年以来的大发展和出现的新问题 420

第二节 主要成就 422

一、建成了由中小型企业组成的植保机械制造业 422

二、产品品种增多,新产品不断涌现 422

三、骨干厂的工艺装备和制造技术达到较先进水平 424

四、形成了一定的科研、教学力量、行业科技水平有了提高 425

五、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大量植保机械,对抗御病虫灾害,争取农业丰收作出了积极贡献 426

第三节 今后的发展 428

一、加速行业的整顿和技术改造,改变厂多分散的局面,提高行业的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 429

二、根据市场需要,积极开发新产品 429

三、继续加强基础件、配套动力的技术攻关,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和使用寿命 430

第八章 畜牧机械行业 431

第一节 牧机行业的发展和现状 432

一、行业的现状 432

二、行业的三个发展阶段 434

第二节 牧机产品的开发 439

一、饲料加工机械 439

二、畜禽饲养机械 441

三、草原建设与保护机械 443

四、牧草及青贮收获机械 445

五、畜产品采集与初加工机械 447

六、风力机械 449

七、畜牧运输机械 450

一、活跃的技术服务工作,促进了牧机产品作用的发挥 451

第三节 牧机行业的贡献 451

二、机械化养鸡设备的推广,对解决城市鲜蛋供应起了重要作用 453

三、饲料加工机械促进了中国饲料工业的发展 454

四、牧业机械的推广,正在改变着中国草原畜牧业靠天养畜的落后面貌 454

第四节 发展前景 456

第九章 农副产品加工机械行业 461

第一节 行业的形成与发展 461

一、粮食加工机械 466

第二节 主要产品的发展与成就 466

二、棉花初加工设备 472

三、小型榨油机械 476

四、茶叶加工设备 477

五、薯类加工机械 482

第三节 积极开发新产品 484

第十章 农村运输机具行业 487

第一节 制造半机械化运输工具 488

第二节 发展各种机动运输工具 491

第三节 广阔的前景 497

第十一章 农业机械修造行业 501

一、新中国建立初期的农机修理厂 502

第一节 农机修造行业的发展 502

二、有计划地建设农机修配网 504

三、建设全国县农机修造网 511

四、农机修造厂的调整和改革 514

第二节 农机修造行业的成就 521

一、修复大量农业机械,保证农机充分发挥效能 521

二、围绕推广农业新技术,创制出一批新机具 522

四、为农机制造业增添能力,成为主机制造厂协作配套的亲密伙伴 523

三、为乡镇企业提供了部分装备,培训了大批技术工人 523

五、革新修旧工艺,创制修理专用工艺装备和设备,不断提高修理水平 524

第三节 坚持改革,探索前进 525

结束语 531

后记 540

附录 农机工业大事年表(一九四九年十月至一九八四年) 542

彩色插图目录 571

人名索引 576

英文目录 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