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人口发展的回顾 1
一、1990年人口现状与特征 4
二、人口总量的变化 14
三、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 25
第二章 人口年龄、性别、构成及人口老龄化 32
一、人口年龄、性别构成状况 32
(一)总人口年龄、性别构成的变动 32
(二)分性别的人口年龄构成变动 37
(三)分年龄别人口性别比的变动 39
(四)人口年龄、性别构成的地区差异 42
二、人口老龄化 46
(一)老年人口的现状及特点 46
(二)人口老化过程和发展趋势 56
(三)老年人口的就业和养老问题 56
第三章 婚姻与家庭 61
一、人口婚姻状况及其特点 61
(一)未婚人口状况 62
(二)有配偶人口状况 64
(三)丧偶人口状况 66
(四)离婚人口状况 67
(五)人口婚姻状况的地区差异 69
二、家庭规模与家庭结构 71
(一)家庭规模 72
(二)家庭结构 76
三、婚姻、家庭与生育 81
(一)婚姻与生育 81
(二)家庭与生育 84
四、婚姻、家庭变化与社会经济 86
(一)影响人口婚姻变化的社会经济因素 86
(二)家庭变化与社会经济因素 87
第四章 人口文化素质 90
一、文化构成状况 90
(一)不同时期人口文化构成的变化和发展 90
(二)不同地域人口文化构成的差异 91
(三)不同年龄人口的文化构成 93
(四)人口文化素质的性别差异 95
(五)人口文化素质的城乡差异 97
(六)人口文化素质的行、职业差异 98
二、文化素质与教育 103
(一)教育规模的发展状况 103
(二)教育结构的变化状况 106
(三)影响人口文化素质的几个问题 111
三、文化素质与人口控制 113
(一)提高人口文化素质是控制人口增长的有效途径 113
(二)人口控制成效影响制约着人口文化素质的提高 118
(三)大力提高落后地区人口文化素质,促进人口再生产良性循环 119
四、文化素质与经济发展 119
(一)人口文化素质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 119
(二)人口文化素质与经济发展相互适应状况 122
(三)大力办好教育事业,提高全民文化素质,以适应现代经济的高速发展 125
第五章 生育水平与人口控制 127
一、生育水平现状及变化特点 128
(一)总和生育率现状及其变化特点 128
(二)分年龄育龄妇女的生育状况及变化特点 131
二、影响妇女生育水平的因素 135
(一)群体规模及年龄结构因素 135
(二)妇女的文化教育与社会参与因素 135
(三)政策因素 138
(四)经济因素 139
三、人口控制的效果与难点 142
一、人口死亡率的变化及特点 150
第六章 死亡水平与平均预期寿命 150
(一)建国以来人口死亡水平的变化 151
(二)80年代以来人口死亡率变化特点 152
(三)死亡率的性别变化特点 157
二、死亡率的地区差异 159
(一)死亡率的地域差异 160
(二)死亡率的城乡差异 161
三、影响死亡率的因素 164
(一)影响死亡率的直接因素 164
(二)影响死亡率的间接因素 167
(一)平均预期寿命及其变化 172
四、人口平均预期寿命 172
(二)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的地区差异 174
第七章 人口分布与城镇化 177
一、人口分布状况 177
(一)人口分布的省际比较 177
(二)人口的自然区域和行政区域分布 179
(三)人口城乡分布状况 181
(四)人口分布的发展变化 183
二、人口城镇化 185
(一)人口城镇化发展的现状及特点 186
(二)影响城镇化发展的因素 191
(三)人口城镇化发展的趋势 197
第八章 人口迁移流动 204
一、人口迁移状况 204
(一)省内人口迁移 206
(二)省际人口迁移 214
二、流动人口现状 224
三、人口迁移流动对社会经济产生的正负效应及发展趋势 226
一、少数民族人口数量及分布 231
第九章 少数民族人口 231
二、少数民族人口性别、年龄构成 235
三、少数民族在业人口行职业构成 238
四、少数民族人口生育状况 241
五、少数民族人口婚姻家庭 244
六、少数民族人口文化素质 246
七、少数民族人口迁移 247
第十章 劳动力资源的构成与配置 250
一、劳动力资源的构成与分布 250
(一)劳动适龄人口的数量及变化 250
(二)劳动适龄人口的性别年龄构成 251
(三)劳动适龄人口的文化素质 253
(四)劳动适龄人口的区域分布 255
二、劳动人口的在业状况 256
(一)在业人口数量及在业程度 256
(二)在业人口的年龄性别构成 257
(三)在业人口的行业构成 259
(四)在业人口的职业结构 263
(五)行业内的职业人口分布 266
(六)在业人口的产业结构 269
(七)在业人口的文化素质 271
三、不在业人口状况 274
(一)不在业人口的数量及分布 274
(二)不在业人口的不在业原因 275
(三)市镇待业人口状况 276
四、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280
(一)合理调整和优化人口的在业结构 281
(二)积极引导、扶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282
(三)增加教育投资,提高劳动力的整体素质 284
第十一章 人口与资源环境 286
一、人口与粮食 286
(一)粮食增长与人口增长的历史分析 287
(二)粮食与人口平衡的紧张关系 289
(三)解决人粮矛盾的途径 292
二、人口与能源 293
(一)全省能源的数量及其分布 293
(二)能源消费现状 296
(三)对未来能源消费的预测 297
三、人口与其他资源 301
(一)人口与土地、水、森林、矿产资源的关系 301
(二)土地资源的分布及利用 303
(三)水资源分布及利用情况 306
(四)森林资源分布及利用情况 310
(五)矿产资源分布及利用 312
(六)自然旅游资源 313
四、人口与环境 317
(一)人口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317
(二)城镇人口增长与环境污染 318
(三)环境发展趋势 319
(四)环境治理和保护情况及其措施 321
第十二章 人口与消费 325
一、人口与消费 325
(一)人口与消费水平 326
(二)人口与消费结构 331
(三)缓解人口与消费矛盾的途径 337
二、人口与积累 339
(一)人口与积累规模 339
(二)人口与积累构成 342
(三)农户积累的状况 346
三、人口的分母效应制约经济发展 348
(一)人均经济水平明显偏低 348
(二)人口总量超出经济承载力的理论证明 350
一、人口预测方案的确定和参数的选择 352
第十三章 人口前景展望 352
二、本世纪内人口前景展望 355
三、本世纪内人口的主要构成 361
(一)总人口的性别年龄构成 361
(二)几种特殊年龄段的人口构成 362
四、2000-2030年人口增长展望 368
五、本世纪末的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展望 372
(一)人口与国民经济 372
(二)人口与粮食 373
(三)人口与教育 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