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引论 1
(一)中国农村工业化之路 1
(二)新情况还是老问题 6
(三)确定研究框架 9
二 传统农村社区的转型 13
(一)定义社区 13
(二)中国传统农村社区 20
(三)传统农村社区的转型 32
(四)乡镇企业、基层组织与社区转型 39
三 苏南乡镇企业的缘起 46
(一)苏南农村经济的传统 46
(二)初期社队企业 48
(三)原始积累问题 55
(四)苏南模式的形成 60
四 乡镇企业投资主体的演变 66
(一)社区所有制 66
(二)温州模式特式形成 70
(三)投资主体的多元化过程 75
五 乡镇企业的运行 81
(一)乡镇企业的扩张状况 81
(二)企业内部经营机制概况 87
(三)企业与职工 97
(四)隐含产权与乡镇企业的利益分配 101
六、乡镇企业与农村经济机会 106
(一)乡镇企业带动的非农经济机会 106
(二)亦工亦农 109
(三)关于离农倾向 114
(四)以工补农 118
七 土地对苏南农民的作用 123
(一)工资率的比较 123
(二)生活方式与农业参与 130
(三)土地的核心作用是保障 131
(四)土地保障作用与农业发展 136
八 社区公共物品问题 143
(一)改革开放后农村的公共物品问题 143
(二)苏南农村社区公共物品 147
(三)社区公共资源积累的制度性安排 154
(四)基层社区领导的行为与公共资源积累 161
(五)收入分配的社区平衡机制 164
九 社区非制度因素与乡镇企业的互动 172
(一)土政策 172
(二)民间信用 179
(三)社区企业群落 186
(四)家族化与泛家族影响 190
(五)地方法团主义 193
十 村民生活方式与农村第三产业 198
(一)家庭消费水平 198
(二)盖房子,还是盖房子 202
(三)泥潭中的农村第三产业 207
十一 农村传统保障机制的演变 211
(一)农村传统保障机制 211
(二)家庭保障能力 214
(三)转型期与生活风险 221
(四)富裕农村的贫困问题 225
(五)家庭养老与应对大病风险 229
(六)传统保障机制与农村发展 241
十二 乡镇企业与社区保障 241
(一)社会区保障:概念与缘起 241
(二)苏南农村社区保障的基本状况 245
(三)乡镇企业与社区保障 251
(四)权宜保障 258
(五)认识社区保障的局限 269
(一)苏南农村环境问题简述 274
十三 苏南模式与农村环境 274
(二)乡镇企业与环境污染 277
(三)农业与生活污染 284
(四)社区环境管理与群众共同参与 289
十四 总结:三农问题、苏南模式与其发展前景 292
(一)阶段的成功模式 292
(二)社区所有的实质 295
(三)生产要素凝固化及其后果 300
(四)消融二元结构冰山 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