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一、浣溪沙 敬和柳亚子、毛泽东同志(代序) 1
二、沁园春共产党颂 1
三、认清国情识规律 3
四、两个主要矛盾 4
五、双重革命任务 4
六、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特点 5
七、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过程 6
(一)中英鸦片战争 8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 8
(三)中法战争 8
(四)中日甲午战争 8
(五)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8
八、南京条约 8
九、南京条约外祸延 9
一○、鸦片战争——历史转折点 10
一一、天津条约 11
一二、北京条约 12
一三、沙俄乘火打劫 13
一四、中法新约 13
一五、马关条约枷锁沉 14
一六、辛丑条约大祸根 15
一七、沙俄侵略东北 16
一八、五次战争危害深 17
一九、洋务运动 18
二○、赞龚自珍 20
二一、赞林则徐 21
二二、赞魏源 22
二三、林邓同心退英军 23
二四、赞关天培 24
二五、三元里抗英 25
二六、赞定海三总兵 26
二七、赞裕谦 27
二八、赞陈化成 27
二九、赞海龄 28
三○、赞洪秀全 28
三一、太平天国革命运动 31
三二、镇南关大捷(赞冯子材) 38
三三、三赞黄海保卫战 39
(一)赞定远号(丁汝昌、刘步蟾) 41
(二)赞致远号(邓世昌) 41
(三)赞经远号(林永升) 41
三四、赞康有为 41
三五、赞梁启超 43
三六、赞谭嗣同 44
三七、赞严复 45
三八、戊戌维新运动 46
三九、义和团运动 48
四○、赞詹天佑 50
四一、赞冯如 51
四二、赞章炳麟 52
四三、赞邹容 53
四四、赞陈天华 54
四五、赞徐锡麟 55
四六、赞秋瑾女侠 56
四七、赞黄兴 57
四八、黄花碧血悼忠魂 58
四九、孙中山颂 59
五○、辛亥革命龙腾飞 63
五一、旧民主主义革命失败的历史教训 65
五二、窃国大盗袁世凯 66
五三、护国运动 68
五四、赞蔡锷 69
五五、府院之争和张勋复辟 70
五六、护法运动 71
五七、北洋军阀反动统治 73
五八、工人阶级 74
五九、新文化运动 75
六○、十月革命 75
六一、五四运动 76
六二、民主革命分水岭 78
六三、马列学说成主流 79
六四、五四精神永发扬 80
六五、中国共产党诞生 81
六六、中国共产党二大 82
六七、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 83
六八、国共合作 84
六九、五卅运动 85
七○、省港大罢工 86
七一、北伐战争谱新篇 87
七二、汉浔工人夺回英租界 89
七三、上海第三次工人武装起义 90
七四、农民运动创奇功 91
七五、《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92
七六、《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93
七七、帝国主义干涉中国革命 94
七八、反革命政变的预演 95
七九、“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96
八○、大革命失败原因 97
八一、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 98
八二、斥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 99
八三、国民党新军阀的分裂 100
八四、国民党新军阀反动统治 101
八五、蒋桂冯阎中原大战 102
八六、四大家族 103
八七、南昌起义 104
八八、八七会议 105
八九、秋收起义 106
九○、广州起义 107
九一、井冈会师红旗扬 108
九二、中国共产党六大 110
九三、农村革命根据地 111
九四、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112
九五、星火燎原 114
九六、古田会议 115
九七、土地革命路线 117
九八、第一次反“围剿” 118
九九、第二次反“围剿” 119
一○○、第三次反“围剿” 120
—○一、斥王明“左”倾冒险主义 121
一○二、遵义会议 122
一○三、万里长征 123
一○四、斥张国焘右倾分裂主义 126
一○五、“九·一八”事变 127
一○六、“一·二八”上海抗战 128
一○七、东北抗日联军 129
一○八、华北事变 130
—○九、“一二·九”运动 132
一一○、瓦窑堡会议 133
一一一、西安事变 135
一一二、卢沟桥抗战 136
一一三、淞沪会战 137
一一四、杨惠敏泅渡献国旗 139
一一五、平型关大捷 140
一一六、忻口战役 141
一一七、血战台儿庄 142
一一八、民族英雄张自忠 143
一一九、《论持久战》 145
一二○、斥王明新投降主义 146
一二一、革命三大法宝 148
一二二、《新民主主义论》 148
一二三、百团大战 150
一二四、皖南事变 151
一二五、狼牙山五壮士 152
一二六、敌后抗日民主根据地 154
一二七、整风运动 155
一二八、大生产运动 156
一二九、中国共产党七大 157
一三○、共产党三大作风 158
一三一、中间集团的抗日民主运动 158
一三二、抗日战争颂歌 161
一三三、抗战胜利后的国际形势 162
一三四、抗战胜利后的国内形势 163
一三五、抗战胜利后我们的方针 164
一三六、重庆谈判 165
一三七、“一二·一”血案 166
一三八、政协会议 167
一三九、李闻惨案 168
一四○、赞李公朴 169
一四一、赞闻一多 170
一四二、国统区政治经济危机 171
一四三、保卫延安 172
一四四、盂良崮战役 173
一四五、战略进攻 174
一四六、第二条战线 175
一四七、上海摊贩斗争 176
一四八、抗议美军暴行 177
一四九、上海“二·九”惨案 178
一五○、民变运动和抢米风潮 179
一五一、台湾“二·二八”起义 180
一五二、“五·二○”惨案 182
一五三、辽沈战役 183
一五四、淮海战役 184
一五五、平津战役 185
一五六、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186
一五七、《论人民民主专政》 188
一五八、人民解放战争 189
一五九、新中国诞生 190
一六○、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190
一六一、抗美援朝 192
一六二、土地改革 193
一六三、镇压反革命 193
一六四、“三反”、“五反”运动 194
一六五、过渡时期总路线 195
一六六、对资改造的伟大胜利 196
一六七、“一五”计划的经济建设成就 197
一六八、中国共产党八大 199
一六九、毛泽东颂 201
一七○、《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203
一七一、“左”倾错误危害(一) 204
一七二、“左”倾错误危害(二) 206
一七三、赞《十二条》 207
一七四、中共八届九中全会 208
一七五、七千人大会 209
一七六、赞纠“左”政治措施 210
一七七、中共八届十中全会 211
一七八、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212
一七九、三届人大 213
一八○、斥批判《海瑞罢官》 214
一八一、“左”倾错误危害(三) 215
一八二、《五·一六》通知 216
一八三、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 217
一八四、上海“一月风暴” 218
一八五、赞二月抗争 219
一八六、中共八届十二中全会 220
一八七、中国共产党九大 221
一八八、中共九届二中全会 222
一八九、“九·一三”事件 223
一九○、声讨卖国贼 224
一九一、批林整风 226
一九二、批判极左思潮 227
一九三、中国共产党十大 228
一九四、斥“批林批孔”运动 229
一九五、四届人大 230
一九六、排除干扰搞整顿 231
一九七、主席批评“四人帮” 232
一九八、斥“批邓” 233
一九九、追怀周总理 233
二○○、周公颂 234
二○一、天安门事件 235
一○二、敬悼毛主席 236
二○三、痛失三翁 237
二○四、怒斥江青 238
二○六、林江反革命集团犯罪特点 240
二○七、“文革”十年浩劫 241
二○八、“文革”的深刻教训 242
二○九、揭开拨乱序幕 243
二一○、中共十届三中全会 244
二一一、中国共产党十一大 245
二一二、五届人大 247
二一三、真理标准讨论 248
二一四、华国锋功过 249
二一五、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250
二一六、新时期的总任务 251
二一七、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52
二一八、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253
二一九、社会主义民主建设 254
二二○、建设四化强国的正确道路 255
二二一、赞《邓小平文选》 257
二二二、赞四项基本原则 258
二二三、赞十三大基本路线 259
二二四、中华,腾飞 260
二二五、赞李大钊 262
二二六、赞宋庆龄 263
二二七、赞邓演达 265
二二八、赞鲁迅 267
二二九、赞刘少奇 269
二三○、赞朱德 271
二三一、赞陈毅 273
二三二、赞贺龙 274
二三三、赞董必武 277
二三四、赞叶挺 278
二三五、赞刘伯承 280
二三六、赞彭德怀 286
附一大事年表歌诀 291
附二 《中共党史》导言 306
三、党史学习目的 308
二、党史主要内容 308
附三 《中国革命史》教学改革初探 308
一、党史研究对象 308
附四赞《中国革命史述评诗》 316
后序 323
后记 324
二○五、喜除四害 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