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
一、黄河--中国的母亲 1
(一) 鸟瞰黄何 2
(二) 无可争辩的地位:中国古人类的发祥地 5
(三) 农业文明的曙光 7
(四) 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12
二、黄河儿女遍中华 20
(一) 黄帝与夏的传说 20
(二) 商周时期:早期的外迁 22
(三) 秦汉的开拓和移民 24
(四) 南迁的序幕 27
(五) 永嘉南渡和向边疆的迁移 29
(六) 怛罗斯的战俘和安史之乱后的南迁浪潮 34
(七) 靖康南迁和金元时的外迁 37
(八) 移民东北和南迁的余波 43
(九) 各族人民的大熔炉 44
(十) 黄河儿女的贡献 48
三、黄河之水天上来 51
(一) 导河积石 52
(二) 重源伏流 53
(三) 亲历河源 59
(四) 探寻河源 63
(五) 测定正源 69
四、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71
(一) 大庆关沧桑和洛水、汾水入河之谜 71
(二) 变化莫测的下游河道 74
(三) 分流湖沼何处觅 89
五、俟河之清,人寿几何 104
(一) 世界最大的黄土高原:黄河泥沙的来源 106
(二) 下游悬河:泥沙堆积的杰作 107
(三) 中游来沙,暴雨助虐 109
(四) 干支流的下切和侧蚀 114
(五) 沟壑的发育和原的缩小 118
(六) 从统万城的兴废看沙地的扩展 119
(七) 平原飞沙何处来 122
(八) 森林的消失 126
(九) 八百年安流谁创造 133
六、大禹的后人 140
(一) 大禹治水 141
(二) 战国筑堤,河道固定 143
(三) 瓠子堵口 145
(四) 贾让的“治河的三策” 148
(五) 王景治河 150
(六) 高超合龙 153
(七) 贾鲁河的来历 155
(八) 潘季驯“束水攻沙” 159
(九) 靳辅和陈潢的贡献 164
(十) 近代水利学家的代表--李仪祉 167
七、黄河万古流 169
(一) 黄河能长期安流吗? 170
(二) 黄河能变清吗? 172
(三) 黄河流域能保持繁荣吗? 173
(四) 黄河文明能复兴吗? 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