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绪论 1
第一章 教育心理学的性质、作用、历史和方法 1
第一节 教学、教师和教育心理学 1
第二节 教育心理学的性质和作用 9
第三节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 13
第四节 教育心理学的科学研究方法 16
第二章 教育与心理发展 25
第一节 心理发展的实质及其与教育的一般关系 25
第二节 认知发展理论与教育 31
第三节 语言获得和发展的理论与教育 39
第四节 个性和社会化发展理论与教育 42
第一节 学习的性质、意义和作用 47
第三章 学习的一般概述 47
第二部分 学习心理 47
第二节 学习与脑 50
第三节 学习的分类 55
第四节 学习理论概览 58
第四章 行为--联想主义的学习理论 65
第一节 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学说和华生的行为主义 65
第二节 桑代克的联结主义 67
第三节 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学说 68
第四节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74
第五节 认知行为矫正 76
第五章 认知的--组织的学习理论 79
第一节 格式塔学习理论 79
第二节 托尔曼符号学习论 80
第三节 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81
第四节 奥苏贝尔的认知结构同化学习理论 86
第五节 学习的信息加工论 92
第六节 智力活动按阶段形成的理论 94
第七节 从认知主义到建构主义 97
第六章 学习与迁移 106
第一节 迁移的概述 106
第二节 有关迁移的理论和研究 108
第三节 影响迁移的因素 117
第四节 促进学习迁移的教学原则 118
第七章 学习动机 120
第一节 学习动机概述 120
第二节 学习动机理论 124
第三节 影响学习动机形成的因素 131
第四节 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 133
第三部分 几种不同类型的学习 139
第八章 概念和原理的学习 139
第一节 概念的学习和教学 139
第二节 原理的学习 144
第九章 问题解决、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 150
第一节 问题解决 150
第二节 批判性思维 167
第三节 创造性思维 173
第十章 学习策略 180
第一节 学习策略概述 180
第二节 认知策略 186
第三节 元认知 197
第四节 学习策略的应用 201
第十一章 品德形成与培养 207
第一节 德育心理学概述 207
第二节 前苏联德育心理研究状况 209
第三节 道德认知的形成过程及培养 212
第四节 道德情感的形成及培养 216
第五节 道德行为的形成及培养 218
第六节 学生品德不良的矫正 220
第四部分 教学心理 225
第十二章 教学设计 225
第一节 设置教学目标 225
第二节 选择教学形式 234
第三节 设置教学环境 242
第十三章 有效的教学 247
第一节 有效教学概述 247
第二节 有效教师的特征 250
第三节 针对不同课题的有效教学 252
第四节 针对不同类型学生的有效教学 263
第十四章 学生的个别差异与因材施教 275
第一节 学生的个别差异概述 275
第二节 学习方式差异 278
第三节 因材施教的心理学问题 289
第四节 特殊儿童教育的心理学问题 292
第一节 课堂管理的一般概述 297
第十五章 课堂管理 297
第五部分 课堂管理心理 297
第二节 课堂管理设计 303
第四节 课堂气氛对学生学习的影响 316
第三节 处理严重的问题行为 317
第十六章 教师心理 319
第一节 教师的角色 319
第二节 教师的专业品质 322
第三节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 329
第四节 教师的评定 332
第五节 教师的成长和培养 340
第十七章 学习测量 345
第一节 测量的定义及分类 345
第六部分 学习的测量与评定 345
第二节 标准化测验 350
第三节 能力与成就标准化测验 354
第四节 适用于学校的其他测验 361
第五节 标准测验分数的解释 364
第六节 测验的新进展 369
第十八章 课堂评定 373
第一节 教育评定概述 373
第二节 课堂评定 375
第三节 教师自编测验 380
第四节 非测验的评定技术 392
第五节 评定结果的报告 395
第六节 关于评定的研究与思考 398
参考文献 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