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蓄学新论》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魏永祜,税尚永合著
  • 出 版 社: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3
  • ISBN:7561619340
  • 页数:293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章 总论 1

第一节 储蓄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 1

一、把储蓄作为一门学科来研究 1

二、储蓄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 3

三、储蓄学研究的指导思想和方法 6

第二节 马克思关于储蓄的论述——储蓄理论的基石 7

一、从货市的职能看储蓄存在的客观必然性 7

二、储蓄的来源及范围 9

三、储蓄的职能作用 11

四、储蓄银行的性质 14

第三节 中国传统储蓄理论的基本论点——“节约储备” 16

第四节 改革以来储蓄理论研讨争论情况简述 19

第二章 储蓄产生和发展的客观规律性 24

第一节 储蓄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条件及主要形态 24

第二节 货币的二重性和货币储蓄的二重性 26

第三节 国民收入分配决定储蓄的来源和速度 28

第四节 消费与储蓄的良性循环是储蓄发展的内因和动力 33

第五节 物价与利率水平调节储蓄发展的趋向和稳定 40

第六节 人口一制约储蓄发展的总规模和平均水平 44

第三章 商品经济条件下储蓄观念、理论的新发展 52

第一节 新动态新思考 52

第二节 储蓄观念的新突破 54

一、价值观念增强 55

二、金融资产意识形成 57

三、“节约”内容的新发展 59

四、储蓄要求向更高层次发展——由生活备用型向享受型发展 60

第三节 储蓄理论的新发展 61

一、一个新论点——不应把储蓄作为结余购买力看待 61

二、如何看待储蓄是“笼中虎”论? 65

三、怎样理解和对待储蓄的数量和适度? 69

四、储蓄起到“负作用”吗?——对一段历史的评说 71

五、储蓄的经济效益和资金使用方向 76

六、储蓄发展的新趋势,新战略——储蓄分流与多元结构 82

第一节 储蓄的基本职能 87

第四章 对储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的再认识 87

第二节 储蓄的性质 90

第三节 储蓄的具体作用和地位 93

第五章 贯彻储蓄政策原则和《储蓄管理条例》 99

第一节 制订适合我国国情的储蓄政策 99

第二节 四项原则是贯彻储蓄政策的具体体现 107

第三节 树立法律观念,贯彻《储蓄管理条例》 112

第一节 利息的性质和作用 124

第六章 储蓄利息和利率 124

一、储蓄利息的性质 127

二、储蓄利息的作用 129

第二节 储蓄利率制订的依据 129

一、利率与储蓄的关系 130

二、西方储蓄利率决定理论 132

三、影响储蓄利率的因素 134

第三节 储蓄利率的管理和改革 137

四、储蓄利率的制定依据 137

一、加强对储蓄利率的管理 138

二、深化利率制度的改革 140

第七章 强化和转换储蓄经营机制 140

第一节 优化储蓄方式和服务方式 140

一、储蓄方式的设置和优化 140

二、优质服务——储蓄发展和竞争的主要手段 147

第二节 储蓄经营的监督机制和激励机制 155

一、严密管理,强化监督机制 156

二、深化改革,增强激励机制 159

第三节 储蓄发展的社会机制 162

一、发挥宣传舆论作用 162

二、运用社会力量,构成社会办储蓄的格局 163

第八章 储蓄的管理 168

第一节 管理的性质和管理观念 168

一、什么是管理 168

二、管理观念及基本要求 170

第二节 储蓄管理的对象和内容 171

一、业务管理 171

二、帐务管理 172

三、劳动管理 173

四、财务管理 173

第三节 储蓄管理的方式 174

一、管理工作制度建设和规范化 174

二、采取科学管理方法 175

三、进一步探索储蓄所管理体制的改革 184

第九章 强化信息传导机制——加强调查研究与信息工作 184

第一节 开展调查研究的必要性和主要内容 187

一、开展调查研究在新形势下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187

二、调研工作的目的 189

三、调查研究的主要内容 190

一、典型调查 191

第二节 储蓄常用的调查方法 191

二、专题调查 192

三、普遍调查 193

四、问卷调查 193

第三节 储蓄调查研究中常用的分析计算方法 194

一、储蓄分析计算一般常用的基本方法公式是对比分析法 194

二、在分析储蓄存款总额式各储种的存期和周转变化情况时常用以下公式 199

三、储蓄率的计算 200

一、准备阶段 201

第四节 调查研究的具体步骤作法 201

二、实施阶段 203

三、总结阶段 204

第五节 储蓄调查研究的重点 205

一、存款升降原因的分析研究 205

二、储户意向的调查 206

三、群众收支水平和消费状况的调查 208

四、大额存款支取去向的调查 209

一、储蓄信息工作的特点和必要性 210

第六节 储蓄的信息工作 210

二、储蓄部门开展信息工作的有利条件和信息来源 212

三、开展信息工作的方法和网络 213

第十章 储蓄利息计算的理论和方法 217

第一节 利息计算的主要规定 217

一、一般规定 218

二、定期储蓄存款利息的计算规定 219

三、活期,定活两便储蓄利息的计算规定 221

一、存期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223

第二节 利息计算的基本公式和方法 223

二、积数——计算利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27

三、零存整取计息公式及定额息 234

四、积零成整本利和与利息的计算 241

五、活期储蓄利息的算法及查算表编法 246

六、复利 247

七、保值补贴 250

一、整存整取利息的计算 260

第三节 定期性存款利息计算实例分析 260

二、零存整取利息的计算 264

三、存本取息和整存零取利息的计算 272

第十一章 外国储蓄的理论和经验 280

第一节 西方储蓄理论主要流派 280

一、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定理论 280

二、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假定理论 281

三、杜生贝的相对收入假定和“关系集团”分析法 282

四、莫迪利尼亚的生命周期理论 283

第二节 日本的储蓄 284

一、日本储蓄增长的社会环境 285

二、日本的储蓄形态及心态 286

三、日本发展储蓄的政策措施 288

第三节 德国的储蓄 289

一、德国储蓄银行的体制 289

二、德国储蓄的新形式 290

三、德国对银行管理人员和职员的培训 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