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微生物学》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英)B.Henderson等著;陈复兴主译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1
  • ISBN:780157270X
  • 页数:270 页
图书介绍:本书内容包括细菌的致病因子、细胞因子生物学、细胞因子和细胞因子网络与疾病的关系,诱导产生细胞因子的细菌脂多糖和其它分子的生物学特征,以及它们作用于细胞因子网络而对机体产生的影响,如何通过调控细胞因子来治疗疾病等。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背景 1

第二节 在健康和疾病时细菌与宿主的相互作用 2

第二章 细菌和感染性疾病 6

第一节 引言 6

第二节 细菌超微结构 6

一、细菌细胞包膜 6

(一)胞质膜 6

(二)细胞壁 7

(三)分枝杆菌的细胞壁 9

二、细胞表面附器 9

(一)鞭毛 9

(二)菌毛 9

(三)接合性菌毛 9

(四)纤丝 9

三、细胞表面相关组分 9

(一)荚膜 9

(二)粘层 10

(三)S层 10

第三节 人体正常菌群 10

一、皮肤 11

二、口腔 12

三、呼吸道 12

(一)前鼻孔 12

(二)鼻咽 12

(三)口咽 13

(四)下呼吸道 13

四、胃肠道 13

(一)胃 13

(二)小肠 13

(三)大肠 14

五、泌尿生殖道 14

(一)泌尿道 14

(二)阴道 14

第四节 细菌和疾病 14

一、宿主-细菌干扰的类型 14

二、正常微生物区系成员引起的疾病 15

(一)突破上皮屏障 15

(二)干扰正常宿主功能的外源性生物体 15

(三)细菌向不构成正常微生物区系的部位转移 15

(四)肿瘤的药物或放射治疗所致的免疫系统抑制 15

(五)外源性病原体感染后导致宿主防御损害 16

(六)抗生素对正常微生物区系成分的清除 16

(七)未知的促进因素 16

三、外源性感染 16

第五节 疾病分类 17

一、不常伴有组织侵袭的感染 17

(一)局限于粘膜表面的感染 18

(二)局限于皮肤的感染 19

二、伴有组织侵袭的感染 19

(一)与外毒素产生有关的感染 19

(二)不涉及外毒素产生的感染 19

第六节 小结 20

第三章 细菌毒力因子 24

第一节 粘附 24

一、细菌粘附素 24

(一)凝集素 24

(二)脂磷壁质 25

(三)蛋白质 25

(四)疏水蛋白 25

(五)糖类 25

(六)脂多糖 25

二、粘附机制 26

三、粘附后事件 27

第二节 侵入 28

一、整合素结合起始的侵入 28

二、不通过整合素结合起始的侵入 29

三、侵入和细胞因子的合成 30

第三节 体内生长 30

第四节 克服宿主的防御机制 31

一、非特异性防御机制 31

(一)与皮肤和粘膜表面有关的机制 31

(二)与基础成分有关的一些机制 32

二、特异性防御机制 34

(一)与皮肤和粘膜表面有关的一些机制 34

(二)与基础组织有关的一些机制 34

第五节 细胞和组织损害 35

一、直接损害宿主的细菌产物 36

(一)外毒素 36

(二)细胞外酶 37

二、作为自损诱导物的细菌产物 39

(一)非免疫性产物 39

(二)免疫病理性产物 39

第六节 细菌毒力因子的调节 40

第七节 小结 42

第四章 细胞因子、体内称态、网络和疾病 54

第一节 引言 54

第二节 什么是细胞因子 56

一、细胞因子命名 57

二、依据细胞因子结构的分类 62

三、依据受体结合的细胞因子分类 63

第三节 细胞因子的生物学作用 64

一、细胞因子与细胞间的相互作用——生物学因果关系 64

(一)IL-1对细胞的作用 66

(二)细胞因子引发的细胞 67

二、产生细胞因子的细胞群 68

三、刺激细胞因子合成的因子 69

第四节 细胞因子受体和细胞因子诱导的信号发放 69

一、免疫球蛋白超家族受体 70

二、受体酷氨酸激酶(PTKs) 71

三、Ⅰ类细胞因子受体 72

四、Ⅱ类细胞因子受体 73

五、蛋白质丝氨酸/苏氨酸激酶 73

六、TNF受体家族 74

七、G蛋白偶联细胞因子受体 75

八、可溶性细胞因子爱体 75

第五节 细胞因子在天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中的作用 75

一、在急性期反应中所涉及到的细胞因子 77

二、获得性免疫与天然免疫间的相互作用 79

(一)T细胞亚群与感染 80

(二)Th1/Th2淋巴细胞的产生 83

(三)Th1/Th2反应平衡的调控 83

三、感染时细胞因子反庆的遗传调控 84

第六节 细胞因子网络:一个综合作用体系 85

第七节 小结 88

第五章 脂多糖:结构和功能 97

第一节 引言 97

第二节 内毒素和LPS研究的历史背景 98

一、发现和检测 98

二、内毒素/LPS的演化 99

三、内毒素的结构研究 99

四、LPS/内毒素的免疫化学 100

第三节 LPS的结构和合成 100

一、脂质A的合成和结构 101

二、LPS/的多糖结构和功能的关系 104

(一)核心区 104

(二)O-牧异性侧链 105

三、脂质A结构和功能的关系 107

(一)二糖结构和必要条件 109

(二)糖磷酸化 110

(三)异头碳的立体化学 110

(四)酰基链 110

四、脂质A结构和细菌的生活方式 111

第四节 LPS的大分子结构 111

第五节 小结 112

第六章 脂多糖和细胞因子:错综复杂的网络 120

第一节 引言 120

第二节 内毒内和细胞因子研究的历史 120

第三节 LPS的生物活性 123

第四节 LPS受体 124

一、细胞表面LPS受体的研究 124

二、LPS受体确实存在吗? 126

三、脂多糖结合蛋白 126

四、CD14:一个LPS受体或一个准受体 128

(一)CD14表达的调节 129

(二)可溶性CD14 131

五、LPS、LBP、CD14和CD14受体间的相互作用 132

第五节 LPS诱导跨膜信号发放 135

第六节 小结 138

第七章 细菌和细胞因子 153

第一节 引言 153

第二节 病毒对细胞因子网络的控制 154

第三节 细胞因子基因剔除和对正常微生物区系的反应 158

一、细胞因子基因剔除和感染 159

二、细胞因子剔除后肠道炎症反应的解释 160

第四节 与LPS不同的基他细菌的细胞因子刺激性分子 162

一、通过CD14刺激细胞因子合成的细菌分子 163

(一)细胞表面多糖 163

(二)肽聚糖 163

(三)肽聚糖片段 164

(四)磷壁酸 164

(五)分枝杆菌脂阿拉伯甘露聚糖 165

(六)CD14的作用 166

二、诱发促炎性细胞因子合成的细菌细胞因子诱导分子 167

(一)脂质 167

(二)蛋白质 167

(三)作为细胞因子诱导物的细胞外蛋白质 173

三、能抑制促炎性细胞因子网络的细菌蛋白质 180

第五节 小结 183

第八章 细胞因子的药理调控 204

第一节 引言 204

第二节 治疗性调节 :从何处干预 205

第三节 细胞因子的药理调控 207

一、细胞因子受体拮抗剂的研制 207

(一)多肽类拮抗剂 207

(二)IL-1受体拮抗剂 208

(三)小结 210

二、可溶性细胞因子的中和作用 210

(一)结合蛋白和可溶性受体 210

(二)细胞因子中和性单克隆抗体 211

第四节 细胞因子合成、加工和释放的抑制 212

一、细胞因子诱导的抑制 212

二、抑制细胞因子的合成 215

(一)细胞因子合成的非特异性低分子量抑制物 215

(二)寡核苷酸类细胞因子抑制剂 217

(三)细胞因子加工的抑制 218

第五节 作为治疗药靶的细胞因子信号传导 219

一、磷酸二酯酶抑制剂 220

二、Tk抑制剂 220

三、丝氨酸/苏氨酸激酶 221

第六节 拮抗物细胞因子 221

第七节 细菌因子 222

第八节 小结 223

第九章 细菌与细胞因子在健康和疾病中的相互作用:一种新的推理 240

第一节 引言 240

第二节 细菌-细胞因子相互作用的传统认识 241

第三节 调控素、病毒因子、细菌因子和微生物因子 244

一、调控素 244

二、病毒因子、细菌因子和微生物因子 246

第四节 细胞因子和正常微生物区系 248

一、正常微生物区系与突主上皮间的相互作用 250

二、CD14与细菌因子/调控素间的相互作用 253

第五节 细胞因子、其他宿主因子和细菌间的相互作用 254

一、细菌生长的调控 254

二、细胞因子能否控制细菌过度生长 255

三、抗生素肽和正常微生物区系 256

第六节 微生物自身免疫 258

第七节 小结 259

附:本书常用英文缩写汉译 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