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刘叔成 1
文艺学美学发展走向之我见(代前言) 1
第一章 导论——思考文艺学问题的有关背景 15
一 关于文艺学定义的几点辨析 16
二 80年代以来我国文学实践的启示 22
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为文学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 31
四 从走向世界文学的进程来看现阶段的中国文学 35
第二章 20世纪世界文学理论概观 39
一 注重作家方面的“表现”理论 41
二 注重作品本体的“形式”理论 47
三 注重读者方面的接受理论 57
四 世界文学理论发展的特点和趋向 68
第三章 中国文学理论所面临的选择 77
一 关于中国文学理论发展道路的回顾 78
二 20世纪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发展历程的反思 81
三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启示 85
四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 90
第四章 文学本性界说 96
一 意识形态说辨析 96
二 “阶级斗争工具”说探源 104
三 意识形态本性说剖述 108
四 摹仿说、形象认识说漫评 115
五 情感表现说再评价 122
六 结论 128
一文学与反映论 131
第五章 文学的审美本质 131
二 人对现实的艺术掌握 142
三 人对现实的艺术掌握的基本特征 151
第六章 审美意象系统 160
一 意象考辨 161
二 审美意象的静态分析 175
三 审美意象系统的动态结构及其类型 185
第七章 文学意象——以语言为媒介将审美意象符号化 191
一 语言是一种符号 193
二 语言的表义性、表象性、表情性 198
三 语言与其他符号系统之比较 208
四 审美意象作为符号 210
第八章 文学意象的构成层面 215
一 文学意象的外形式——音义层面 218
二 文学意象的内形式——结构层面 228
三 文学意象的载体——景象层面 241
四 文学意象的意蕴——意味层面 259
第九章 文学意象中的自由创造精神 269
一 自由创造的本质 269
二 美的发现——意象的受孕 277
三 人生哲理探求——意象内涵的发掘 281
四 选择创作方法——意象自由生发之原则 284
五 熔铸形式——意象外在形式的凝定 289
六 风格——意象的特殊品格 291
七 文学接受中的自由创造 293
后记 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