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1
第一章美的摇篮 1
一、中华文化的特点 1
二、多民族国家的形成 5
三、汉化——民族融合的凝聚力 7
四、和亲推进了民族文明的进程 11
五、汉族——主华的主体民族 16
六、汉文化——中华文明的摇篮 19
七、中华民族文化的第一曲 34
八、“五”字的探秘 36
九、阴阳说与中华文化美 38
第二章儒学与美 46
一、人类自我优越的族类本质 47
二、中华民族的史前辟体 50
三、中华民族的国家与家庭的群体性特征 53
四、孔子思想产生的历史根据 56
五、儒家思想的现实精神 59
六、 “仁”字的原始观念及儒学化 61
七、 “仁爱”的社会安定性因素 63
八、天命观与中国文化 65
九、鬼神论与中国文化 70
十、儒家思想的历史命运 74
第三章审美理想 81
一、关于“美”字的考辨 82
二、鲍姆嘉通给《美学》命名的本意 84
三、美感产生于欲望的满足 85
四、劳动创造了美并使人获得了审美资格 86
五、灵与人生“大欲”——理想的关系 90
六、审美理想的早期艺术表现 93
七、”希望与鼓舞”是审美理想的真魂 108
八、审美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 112
九、审美理想的形式及其表现形式 118
十、审美理想是完成美育的核心 131
十一、美育与诸种教育的关系 133
第四章中和美论 147
一、审美理想的时代性 147
二、审美理想的民族性 160
三、民族审美理想的亲记方式 161
1.“比德”是中华民族审美理想的亲记方式 161
2.“比德”方式集萃 162
3.“比德”审美理想个性化 165
四、中庸思想与民族审美理想 167
1.中庸观念的产生 168
2.中庸观念与原始辨证思想 169
五、中和美论的理性价值 171
1.中华民族性格——中和性 172
2.民族性格的灵魂——“至诚” 176
1.化悲剧为喜剧的审美模式 176
六、大团园的审美理想的特性 177
2.形成大团园审美模式的两种力量 180
七、中和之美与中国式爱情的美学表现 183
1.中国式爱情文学的特征 183
2.中国古代爱情诗的艺术典型 186
3.爱情与中国式人伦关系 195
4.“美人”形象及其理想寄托 197
八、审美理想的阶级性——“忠君”之美 199
1.中国农民的集权主义思想 199
2.清官、酷吏及其艺术表现 202
3.“忠君”之美的艺术表现 205
4.《离骚》中的忠君意识 206
5.《水浒传》与忠君观念 207
6.诗圣杜甫的思君意识 212
九、中和美论和当代开拓精神 216
1.中和性格的美学表现——“忍” 218
2.中和性格美的艺术典型 220
3.中和理想的民族性与审美解放 229
十、蔡元培与中和主义 230
1、群伦美的理想 232
2.中和主义与社会发展 234
3.中和主义的辨证内蕴 235
4.中和主义与倾向性 237
2.原始思维形态 239
1.原始思维产生 239
一、人类思维简史 239
第五章审美思维论 239
3.原始形象思维的表现形式 240
4.原始形象思维产物 241
5.抽象思维产生 243
6.当代思维研究前景 244
7.古代宗教六通说与特异功能 246
二、关于多维世界的思考 251
三、 “无限”在思维领域内的魅力 259
1.“道”是什么? 264
2.怎么去命名“道”呢? 265
3.什么是“大”的内涵呢? 266
4.关于“大音希声”及“大象无形” 267
5.天地有大美 271
6.神仙及仙境美 273
四、中国式艺术思维 281
1.“象”、“形”、“形象” 282
2、具象物的抽象化 284
3.模糊思维意与象 286
4.关于艺术思维的概念系列 292
五、解梦与艺术美 294
1.直是与想象 294
2.梦与艺术美 296
3.解与艺术美 301
第六章意境美论 306
一、视觉思维与意境 306
2.视觉思维中的审美联觉 307
1.视觉思维的本质 307
3.视觉思维中的审美心理背景 308
4.视觉思维的构象产物—意境 310
二、境界与意境 310
三、唐代法佛论与意境 313
四、意象—境声论 317
五、兴趣—意声论 318
六、神韵—意声论 323
七、王国维与意声论 326
八、意境审美论 327
1.文学的原质 328
2.关于意声的评价和形态分析 329
3.关于艺术家的研究 332
4.意声创造 340
九、伟大的半成品 345
第七章禅思与审美 354
一、佛教传播的魅力—汉明市因梦术法 354
二灾难是佛教传播的土壤 358
三、佛教为什么胜过道教 359
四、佛极教乐世界与艺术美 364
十一、诗佛王维与诗教静美 366
五、佛教—精致的哲学 368
六、佛教曾是人才荟萃的处所 372
七、般若与禅学 377
八、禅与禅宗 381
九、禅定机锋与艺术思维 388
十、中国文人与禅 392
十二、禅与妙悟 399
一、文学创作动机的审美研究 404
1.鲜明的创作动机 404
第八章运美成文 404
2.金钱与文学创作动机 412
3.中国古代的段酬—润笔 413
4.感情动机与文学创作 415
5.痛苦、意与文学创作动机 417
二、写作中感情状态的研究—畅神 421
1.美感辨 424
三、美感与美感形式研究 424
2.变化与形式美 425
3.体裁—形式美的依范 428
四、文学本品效应的美学评价 437
1.接受美学的延生 437
2.接受美学的内容及评价 438
3.玩味—中国式的鉴赏 440
4.重新认识该者的概念 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