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1
第一章 色度学原理 11
1.1 光的物理基础 11
1.1.1 光的特性 11
1.1.2 光源 11
1.1.3 不透明和透明物体的颜色 13
1.2 人眼的彩色视觉 14
1.2.1 人眼的功能 15
1.2.2 光谱灵敏度 15
1.2.3 彩色视觉的模型 16
1.2.4 三基色学说 17
1.2.5 彩色细节的辨认 18
1.3 配色实验和色度图 19
1.3.1 配色 19
1.3.2 色度图 21
1.4 彩色的度量及表示方法 24
1.4.1 光流,亮度及有关物理量的单位 24
1.4.2 色度学的三色系统 25
1.4.3 任意辐射分布的三色系数 30
1.4.4 彩色空间 31
1.4.5 标准基色量系统 31
1.4.6 等色调波长和光谱彩色纯度 34
1.4.7 色度计算 36
第二章 彩色电视摄像设备 39
2.1 彩色电视摄像设备的基本要求 39
2.1.1 彩色电视的传送原理 39
2.1.2 对于摄像设备的色度学要求 39
2.1.3 对传输特性的要求 45
2.2 彩色电视摄像机 48
2.2.1 工作原理 48
2.2.2 结构和各部分的作用 49
2.2.3 彩色摄像机的各种型式 55
2.2.4 新的发展 58
2.2.5 演播室照明 59
2.3 用于透明和不透明图片的彩色图像发生器 60
2.3.1 透明彩色图片的飞点扫描 60
2.3.2 不透明彩色图片的飞点扫描 69
2.3.3 使用摄像管的彩色电视电影和幻灯片的析像 72
第三章 彩色全电视信号的产生 74
3.1 基色信号的编码 74
3.1.1 问题的提出及其解决方法 74
3.1.2 频谱交错 76
3.1.3 调制信号的选择 77
3.1.4 色差信号的产生,矩阵电路,加法器 79
3.1.5 色差信号的频带限制 80
3.1.6 传输时间的平衡 82
3.1.7 矩障电路,可平衡延时的带宽限制电路 83
3.2 彩色信息对副载波的调制 86
3.2.1 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方法 86
3.2.2 正交调制 87
3.2.3 NTSC制的正交调制法 88
3.2.4 NTSC制对微分相位失真的敏感性 90
3.2.5 PAL制的调制技术 91
3.3 彩色副载频的选择 93
3.3.1 NTSC制 93
3.3.2 PAL制 95
3.4.1 平衡调制器 98
3.4 PAL调制器的具体电路 98
3.4.2 调制器的箝位 100
3.4.3 彩色副载波的预制 101
3.4.4 已调信号的叠加,带宽限制 102
3.5 彩色全电视信号的组成 103
3.5.1 亮度信号、色度信号和同步信号的混合 103
3.5.2 测试信号发生器,矢量显示仪 106
3.5.3 相位同步 108
3.5.4 开关矩形波与场同步脉冲间的关系 109
3.6 几个彩色全电视信号的混合 110
3.6.1 概述 110
3.6.2 几个彩色全电视信号的相位平衡 111
3.6.3 各编码器中电子开关的同步 114
第四章 彩色电视节目的内存 116
4.1 在磁带上记录彩色电视信号 116
4.1.1 对录像系统的要求 116
4.1.2 录像装置信号通路的方框图 118
4.1.3 调制系统 119
4.1.4 线性失真的影响 121
4.1.5 非线性失真和干扰频率的影响 123
4.1.6 速度调制的影响 124
4.1.8 彩色录像的信杂比 125
4.1.7 磁头的调整 125
4.1.9 PAL制中录像装置的特点 126
4.2 在影片上拍摄彩色电视节目 127
4.2.1 概述 127
4.2.2 彩色胶片的基本结构 127
4.2.3 影片乳胶的性质 131
4.2.4 影片尺寸和影片加工方法的选择 134
4.2.5 彩色影片的最佳析像条件 134
4.2.6 照明的配置 136
第五章 演播室到发射机的彩色电视信号传送 138
5.1 用无线电中继通道传送 138
5.2 用同轴电缆传送 139
5.3 转播发送 141
5.4 用转发机发送(转换频道) 142
第六章 电视发射机(或转发机) 144
到电视接收机的彩色电视信号传送 144
6.1 电视发射机的工作原理 144
6.2 彩色全电视信号的预制 148
6.3 彩色电视发射机的振幅频率特性 150
6.4 彩色发送中的群延时特性和脉冲建升特性 151
6.5 彩色电视对发射机线性特性的要求 154
6.6 对接收机非线性正交误差的预校正 156
6.7 各种发射机用于彩色发送时的比较 158
6.8 用电视转发机传送彩色电视 159
第七章 彩色电视信号电波的传播问题 161
7.1 米波和分米波段(VHF和UHF)电波传播的性能 161
7.1.1 无失真传播 161
7.1.2 绕射 163
7.1.3 多径接收 165
7.2 反射波对彩色电视的影响 167
7.2.1 对亮度信号的影响 167
7.2.2 对彩色信号的影响 169
时的相互干扰 172
7.3.1 同频道以及邻频道间的干扰 172
7.3 电视发射机之间在发送彩色电视信号 172
7.2.3 波纹干扰 172
7.3.2 混置频道间的相互干扰 173
第八章 彩色电视接收机 174
8.1 基本结构 174
8.2 图像重现部分 174
8.2.1 使用三个黑白电视显像管重现彩色图像 174
8.2.2 荫罩式彩色电视显像管 177
8.2.3 其它彩色电视显像管 188
8.2.4 荫罩式显像管的图像重现电路 191
8.3 解码器 199
8.3.1 工作原理和基本结构 199
8.3.2 亮度信道 200
8.3.3 标准PAL制接收机的色度信道 202
8.3.4 解码器的矩障 212
8.3.5 同步信号和辅助信号 214
8.3.6 电子开关 217
8.3.7 简单PAL制接收机 219
8.3.8 新型的PAL制接收机 219
8.4 高频部分,中频部分和伴音部分 220
8.4.1 频道选择器 221
8.4.2 中频放大器和解调器 221
8.4.3 伴音部分 226
8.4.4 自动增益控制 227
9.1.2 甚高频波段 228
9.1.1 特高频波段 228
第九章 彩色电视接收机电路的分析 228
9.1 调谐器 228
9.2 中频放大器 232
9.2.1 中频放大器的通频带曲线 234
9.2.2 群延时特性 235
9.2.3 调整 235
9.3 伴音部分 236
9.4 亮度信道 238
9.5 色度信道 240
9.5.1 色度信号放大器 240
调整电压的产生 241
9.5.2 彩色同步信号的脉冲控制,彩色自动控制电路上 241
9.5.3 彩色副载波发生器 243
9.5.4 PAL制开关 243
9.5.5 PAL制输入放大器,消色器 243
9.5.6 延时解调器,同步解调器 245
9.6 矩阵,视频末级放大 245
9.7 彩色显像管的电路 247
9.8 脉冲分离级 248
9.9 水平偏转,高压的产生 249
9.9.1 保护电路 251
9.11 会聚电路 252
9.10 垂直偏转 252
9.12 电源部分,自动去磁 254
第十章 彩色电视的制式 256
10.1 彩色电视的制式 256
10.2 顺序制彩色电视 257
10.2.1 场顺序制彩色电视 257
10.2.2 行顺序制与点顺序制彩色电视 259
10.3 目前采用的兼容制彩色电视 261
10.3.1 NTSC制 262
10.3.2 PAL制 264
10.3.3 SECAM制 267
10.4 目前采用的兼容制彩色电视的比较 270
10.4.1 兼容性 270
10.4.2 良好接收条件下彩色图像的质量 271
10.4.3 杂波与干扰对彩色图像的影响 271
10.4.4 信号失真的影响 272
10.4.5 回波的影响 272
10.4.6 演播技术中的问题 273
10.4.7 接收机的性能 273
10.5 其它的兼容制彩色电视 274
10.5.1 兼容制彩色电视信号可能的传输方式 274
10.5.2 其它几种兼容制彩色电视的介绍 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