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3
上篇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总论 3
第一章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 3
第一节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 3
(一)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的前提条件 3
(二)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 6
(三)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 8
第二节我国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道路 10
(一)对农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0
(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4
(三)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我国的胜利建立 18
(一)社会主义物质技术基础的内容 19
第三节社会主义的物质技术基础 19
(二)加快社会主义物质基础建设的重要性 21
本章的现实意义 22
第二章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特征 25
第一节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 25
(一)生产资料所有制的一般理论 25
(二)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一般特点 28
(三)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本形式 32
第二节社会主义生产实质 36
(一)社会主义生产目的 36
(二)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手段 39
(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 41
第三节按劳分配 43
(一)按劳分配的涵义…………………………(二)按劳分配中所体现的资产阶级式权利 44
(三)按劳分配的客观必然性 47
第四节社会主义计划经济 51
(一)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51
(二)社会主义是计划经济 56
(三)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的统一 58
本章的现实意义 60
第三章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63
第一节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与经济模式 63
(一)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63
(二)社会主义经济模式 67
第二节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的核心问题 69
(一)集权与分权的实质 69
(二)对两种经济模式的分析 71
第三节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改革 76
(一)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 76
原因 76
(二)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性质与检 76
验改革成败的标准 76
(三)改革是一场深刻的革命变革 77
本章的现实意义 78
第四章社会主义历史地位及其发展的阶段性 80
第一节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 81
第二节社会主义必然过渡到共产主义 83
(一)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必然性 83
(二)实现共产主义的基本条件 83
(一)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阶段性 86
第三节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阶段 86
(二)我国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87
本章的现实意义 90
下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95
第五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资所有制结构 95
第一节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 95
(一)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的涵义 95
(二)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的特点 96
(三)正确认识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 96
第二节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98
(一)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形式 98
(二)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补充形式 108
(一)社会主义公有制占主体地位的涵义 113
第三节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113
(二)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的重要意义 114
(三)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主体地位,批判私有化 114
本章的现实意义 117
第六章社会主义企业 120
第一节社会主义企业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120
(一)社会主义企业的性质和基本特征 120
(二)全民所有制企业的地位和作用 122
(三)增强企业活力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 124
第二节社会主义企业和国家之间的关系 125
(一)全民所有制企业的生产资料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 125
(二)全民所有制企业实现“两权”分离的形式 131
第三节全民所有制企业的内部关系 133
(一)全民所有制企业中的厂长(经理)负责制 134
(二)全民所有制企业的民主管理制度 135
第四节全民所有制企业之间的相互关系 137
(一)全民所有制企业之间的互助协作、平等互利关系 137
(二)全民所有制企业之间的竞争 138
本章的现实意义 141
第七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运行机制 143
第一节计划机制与市场机制 143
(一)计划机制与市场机制的性质 143
(二)计划机制与市场机制的功能 146
(三)计划机制与市场机制的关系 148
第二节计划经济与计划调节、市场调节 149
(一)计划经济与计划机制 149
(二)计划经济与市场机制 151
(三)“计划经济和市场调节相结合” 152
第三节我国经济管理体制 153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运行的特定 153
条件 153
(二)我国经济管理的具体形式 154
(三)三种管理形式的运用 155
本章的现实意义 156
第八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消费品的分配 159
第一节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形式 159
(一)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原因 159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收入的性质 161
(三)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 165
第二节商品经济条件下的按劳分配 166
(一)商品经济中按劳分配的特点 166
(二)按劳分配的实现形式 168
第三节社会主义的共同富裕 172
(一)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目标 172
(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是社会主义共同富裕必由之路 173
(三)克服平均主义,防止和纠正社会分配不公 175
本章的现实意义 178
第九章社会主义的经济效益 181
第一节社会主义经济效益的涵义及其提高的 181
途径 181
(一)经济效益的一般涵义 181
(二)社会主义经济效益的涵义 182
(三)社会主义的宏观经济效益及其提高的途径 184
(四)社会主义的微观经济效益及其提高的途径 186
第二节社会主义企业的资金及其运动 188
(一)社会主义资金的本质 189
(二)社会主义企业资金的运动 189
(三)社会主义企业资金的有效使用 190
第三节社会主义企业的成本与赢利 194
(一)社会主义企业的成本 194
(二)社会主义企业的赢利 195
本章的现实意义 197
第十章社会主义的商品流通与市场 199
第一节社会主义商品流通的地位和作用 199
(一)社会主义商品流通存在的必然性 199
(二)社会主义商品流通的基本特征 203
(三)社会主义商品流通的地位和作用 205
(一)商品流通正常运行的内在要求和我国旧流通体制的矛盾 210
第二节我国社会主义流通体制的改革 210
(二)流通体制改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211
第三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市场 215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市场特征 215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市场体系 217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市场机制 218
本章的现实意义 220
第十一章社会主义的货币流通与信用 223
第一节社会主义的货币流通 223
(一)社会主义的货币流通与商品流通的 223
关系 223
(二)社会主义货币流通渠道 224
(三)社会主义的货币流通规律 226
(一)社会主义信贷的性质和作用 232
第二节社会主义信贷的性质和作用 232
(二)社会主义的利息 233
第三节社会主义银行 235
(一)社会主义国家银行的本质和职能 235
(二)社会主义银行体系 237
本章的现实意义 238
第十二章社会主义国民收入的分配与财政 240
第一节社会主义国民收入及其形成 240
(一)社会主义国民收入的涵义 240
(二)创造社会主义国民收入的劳动 242
(三)国民收入增长的途径 243
(四)关于国民生产总值 244
第二节社会主义国民收入的分配 246
(一)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 247
(二)国民收入再分配 248
(三)正确处理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关系 249
第三节社会主义财政 252
(一)社会主义财政的本质和职能 252
(二)税收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作用 255
(三)国家预算和财政收支平衡 257
本章的现实意义 258
第十三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对外经济关系 261
第一节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必 261
然性 261
第二节我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基本方针和 266
原则 266
(一)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贸易 269
本形式 269
第三节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基 269
(二)利用外资和引进技术 273
第四节我国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和开放区 276
(一)经济特区 276
(二)沿海开放城市和开放区 278
本章的现实意义 279
第十四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再生产和经济发展 281
第一节社会主义再生产 281
(一)社会主义再生产的特征 281
(二)社会主义再生产的类型 283
(三)两大部类比例关系 284
(四)生产资料优先增长 285
(六)社会主义国家是再生产过程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286
(五)三次产业的比例关系 286
第二节社会主义经济增长 288
(一)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288
(二)经济增长因素 289
(三)社会主义经济的适度增长 291
第三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的道路 293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的任务 293
(二)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些特点 294
(三)我国的经济发展战略 299
本章的现实意义 299
第十五章社会主义国家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 303
第一节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 303
(一)宏观经济调控的含义 303
(二)宏观经济调控的中心问题 304
(三)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平衡与 306
失衡 306
第二节实现宏观经济调控手段的体系 308
(一)宏观经济调控手段 308
(二)进一步加强我国宏观经济调控体系的建设 311
第三节宏观经济政策 313
本章的现实意义 321
结束语坚定信心,为共产主义的最高理想而奋斗 324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现代世界历史的大趋势 324
社会主义制度是在自身基础上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制度 326
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328
后记 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