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学史》PDF下载

  • 购买积分:10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李志平等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9
  • ISBN:7117033398
  • 页数:201 页
图书介绍:

绪论 1

一、医学史与医史学 1

(一)医学史及其分类 1

(二)医学史的创立与发展 2

(三)医史学 2

二、学习医学史的意义 2

(一)医学史是定向与选题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背景知识 2

(二)医学史是了解现代医学发展特征,提高认识与实践自觉性的重要途径 3

(三)医学史是学习唯物辩证法的重要渠道 3

课程 3

三、医学的起源 3

(二)宗教对医学的影响 3

(一)原始医药产生的背景 4

(二)外科学的改进 5

(二)医学起源学说的论争 5

上篇 世界医学史 7

一、古埃及医学 7

(一)纸草文献中的医药学记录 7

第一章 古代奴隶制社会的东方医学 7

(二)早期人体生理、病理的认识 8

二、西南亚两河流域的医学 9

(一)宗教与早期医学 9

(二)天文学与小宇宙论 10

(三)严酷的医学法典 10

三、古印度医学 10

(一)宗教与早期的医学典籍 11

(二)早期的人体与疾病观 11

(三)精细的外科技术 11

(四)名医与医师地位 12

(五)今日印度医学三种体系并存的历史渊源 12

(二)古代自然科学的一船发展历程与古希腊医学的分期 14

第二章 古代奴隶制社会的西方医学 14

一、古希腊医学 14

(一)概况 14

(三)早期的医学 15

(四)全盛的期的医学 15

(五)亚历山大利亚时期的医学 19

二、古罗马医学 21

(一)古罗马概况 21

(二)早期罗马医学 21

(三)蓬勃发展时期 22

(四)罗马医学的高峰——盖伦时期 25

(五)罗马医学的特点 28

一、宗教思想与经院哲学及其对医学的影咱 30

(一)宗教的兴起 30

第三章 中世纪的欧洲医学 30

二、中世纪疾病大流行及其防治措施 32

(一)鼠疫 32

(四)其他 33

(二)麻风 33

(三)梅毒 33

三、中世纪医学的发展 34

(一)医院的建立和发展 34

(二)医学教育的兴起与作用 35

(三)经验医学的继续发展 36

四、医学由迟滞定向复兴的动因 37

第四章 中世纪东方医学的勃兴 39

一、拜占廷帝国的医学 39

(一)医院、药房的发展 39

(二)高等医学校的建立 39

(三)主要医家 39

二、阿拉伯医学 40

(一)保存和发展古代医学成就 40

(二)沟通交流欧亚医学 40

(四)涌现出一批杰出的医家 41

(三)发展药物化学 41

一、医学从经验向实验转变的历史条件 43

(一)文艺复兴运动及对古代文明的重新发现 43

(二)资本主义生产发展对自然科学的带动作用 43

第五章 近代实验医学的奠基 43

(三)新的科学思想和方法的产生 44

二、人体解剖学的建立 45

(一)古代与中世纪解剖发展概述 45

(二)近代解剖学的复兴与艺术 45

(三)人体解剖学的建立 45

三、生理学的奠基 46

(一)哈维以前对血液运动的探索 46

(二)哈维血液循环理论的最终建立 47

(二)马尔皮基 48

(三)虎克 48

四、显微镜的发明与应用 48

(一)詹森父子发明显微镜 48

五、新的医学学派的形成 49

(一)物理医学学泥 49

(四)雷文虎克 49

(二)化学医学学泥 50

(三)活力论医学学派 50

六、临床医学的进展 51

(一)对传染病病因的初步认识 51

(三)临床教育的进步 51

第六章 近代医学的专门分科和深入发展 53

一、影响医学发展的两大主要因素 53

(一)机械唯物主义对医学科学的影响 53

(二)科学技术领域的迅速发展 54

二、基础医学的分科发展 56

(一)形态学 56

(二)机能学 58

(三)病原生物学和免疫学 60

三、临床医学的进展 66

(一)诊断学的改进步 66

(二)治疗学的进步 68

(三)外科学的突破性进展 68

(四)产科学的独立和发展 71

第七章 现代基础医学的主要成就 74

一、人体微观结构的研究与形态学的发展 74

(一)琳巴系统的解剖学研究 74

(二)神经系统的形态学研究 75

(三)临床应用解剖学的发展 77

二、维生素的发现与现代营养学的发展 77

(一)维生意的发现 77

(二)营养学的研究 79

三、激素的研究与现代内分泌理论的发展 80

(一)激素的发现 80

(二)现代内分泌理论的建立和更新 82

四、分子生物学的建立与人类基因组计划 83

(一)分子生物学的建立 83

(二)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提出和实施 86

五、现代免疫学的研究与发展 88

(一)抗体形成理论的研究与更新 88

(二)现代免疫化学的发展 89

(三)其他成果 90

第八章 现代临床医学的主要成就 93

一、诊断技术的进展 93

(一)X射线诊断技术 93

(二)心电图诊断技术 93

(三)心脏导管插入术 93

(四)脑电团诊断技术 94

二、内科学的主要进展 94

三、外科学的主要进展 97

(一)麻醉学的现代发展 97

(二)现代心胸外科的发展 98

(三)移植外科学的突破和发展 99

(四)现代显微外科的发展 100

四、妇产科学的主要进展 101

五、儿科学的主要进展 103

第九章 现代科学校术重大成果在医学上的应用 106

一、科学技术革命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 106

二、现代科学技术重大成果的引进与应用 107

(一)电子计算机在医学上的应用 107

(二)现代电子显微技术在医学L的应用 109

(三)核技术在医学上的应用 109

(四)激光技术在医学上的应用 109

(五)超声技术在医学上的应用 112

(一)医学科学的精细分化 115

(二)医学科学的交错综合 115

一、分化与综合双向发展 115

第十章 现代医学发展的主要特点 115

(三)医学科学的整体网络化趋势 116

二、医学模式的转变 118

(三)生物医学模式 118

(四)生物医学模式的局限性及其转变 118

(五)生物—心理—社会B学模式建立的意义 120

(一)健康观的转变 121

三、医学观念的转变 121

(二)死亡观的转变 122

四、医学研究方式的新发展 123

(一)由分门别类的研究向综合性研究发展 123

(二)由静态定性的研究向动态定量研究转变 123

(三)由单纯重视实验到更为注重理论思维 123

(四)研究方法的不断改进 124

五、医学科学的社会化趋势显著 124

(一)医学社合同性的加强 124

(二)医学研究的合作和交流规模在不断扩大 125

六、生命科学的研究趋势 126

(一)生命科学的研究方向 126

(二)生命科学的发展趋势 126

附录 生理学或医学诺贝尔奖简表 128

下篇 中国医学史 134

第一章 中医学的古代自然哲学基础 134

一、元气学说及其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134

(一)元气学说的形成与发展 134

(二)元气学说的内容 135

(三)元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135

二、阴阳学说及其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137

(一)阴阳学说的形成与发展 137

(二)阴阳学说的内容 137

(三)明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138

(一)五行学说的形成与发展 139

三、五行学说及其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139

(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140

(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141

第二章 中医学的奠基著作《黄帝内经》 143

一、《内经》的脏象学说 143

(一)对脏贿生理和病理的认识 143

(二)对脏腑组织整体联系性的认识 144

二、《内经》的病机学说 145

(二)病因学方面的成就 146

(一)发病学方面的认识 146

(三)病变机理方面的认识 147

三、《内经》的诊法学说 148

(一)对望诊的研究总结 148

(二)对闻诊的研究总结 148

(三)对问诊的研究总结 148

(四)对切诊的研究总结 149

(三)因势利导的原则 150

(二)标本缓急的原则 150

(一)三因制宜的原则 150

第三章 中医本草学和方剂学的历史发展 152

一、药物和方剂的起源 152

(一)药物的起源 152

(二)方剂的起源 152

二、《黄帝内经》的药学理论及组方原则 153

(一)《黄帝内经》的阴阳五味理论 153

(二)(黄帝内经)的君臣佐使组方原则 153

四、中古时期本草学与方剂学的历史发展 157

(一)中古时期本草学的历史发展 157

(二)中古醋期方剂学的历史发展 159

五、近现代本草学和方剂学的飞跃发展 160

(一)近现代本草学的飞跃发展 160

(二)近现代方剂学的飞跃发展 160

一、中医脉诊的萌芽与形成 162

(一)扁鹊——脉诊的创始人 162

第四章 中医脉诊的历史发展 162

(二)《黄帝内经》的四种诊脉法 163

(三)精于肪诊的汉代医家淳于意和郭玉 164

二、中医脉诊的系统规范化 165

(一)王叔和《脉经》——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 165

第五章 中医临床医学的历史发展 169

一、中医内科学的历史发展 169

(一)中医内科学的萌芽与形成 169

(二)第一部中医内科学专著——《伤寒杂病论》 170

(三)金元四大家的争鸣与内科杂病学的进展 172

(四)温病学说的形成、发展与外感热病学体系的完善 174

二、现存最早的外科、伤科、妇产科、儿科专专著的产生 175

(一)现存最早的外科专著的产生 175

(二)现存最早的伤科专著的产生 176

(三)现存最早的妇产科专著的产生 176

(四)现存员早刚L科专著的产生 176

(二)在中西医结合申提高临床疗效 177

三、现代中医临床医学成就 177

(一)运用现代科学(包括西医学)技术方法阐明中医临床疗效的原理 177

第六章 中医针灸学的历史发展 179

一、针法和灸法的起源 179

(一)针法的起源 179

(二)灸法的起源 179

二、《黄帝内经》的经络学说与针灸疗法 180

(一)经络系统及循行分布 180

(二)经络的生理、病理及临床应用 180

三、现存最早的针灸学专著《针灸甲乙经》与针灸医学的普及提高 181

(一)皇甫诸的生平及(针灸甲L经)的成书 182

(二)《针灸甲乙经》的内容及贡献 182

(三)《针灸甲乙经》与针灸医学的普及提高 182

四、针灸钢人——世界医学教育史上的创举 183

五、《针灸大成》——针灸学史上的总结性著作 183

(一)杨继洲的生平及《针灸大成》的成书 183

(二)《针灸大成》的内容、贡献与特点 184

六、现代针灸医学的复兴、飞跃及走向世界 185

(一)针灸医学在现代的全面复兴和科学飞跃 185

(二)世界范围内“针灸热。的兴起 186

第七章 中西医汇通与中西医结合 188

一、近代西医的传入 188

(一)第一次西方医学的传人 188

(二)西方医学第二次传人及影响 189

二、近代中西医汇通与论争 192

(一)早期的汇通思想 192

(二)近代中西医汇通代表人物及理论 193

(三)近代中西医论争 194

三、现代中西医结合的发展 197

(一)中西医结合方针的建立和发展 197

(二)中西医结合的成就 199

主要参考书目 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