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1
目 录 1
概 述 1
第七节分宜电厂职工医院 (21 3
(九)财务收支 (11 3
编写说明 3
大事记 7
第一章组织机构 20
第一节党组织 20
第二节行政管理机构 21
一、机构设置沿革 21
二、领导更迭 22
三、事业经费 26
第三节群团组织 30
一、团组织 30
二、工会 31
三、卫生工作者协会 31
四、学 会 33
五、红十字会 36
第一节防疫机构、网点设置 38
第二章卫生防疫 38
一、新余市卫生防疫站 38
二、全市卫生防疫网点分布 44
第二节卫生防疫检验 46
第三节环境卫生 47
第四节食品卫生 49
六、巡回医疗 (1 52
第五节学校卫生 55
第六节职业病防治 65
第七节地方病防治 67
第八节传染病防治 72
一、妇幼保健机构人员情况 (1 74
第九节爱国卫生 89
第三章医疗保健 93
第一节医疗机构 93
一、市人民医院 94
(一)建置沿革 94
(二)科室设置 95
第六章厂矿医疗 (1 97
(三)领导更迭 97
(四)人员病床 100
(五)医事活动 104
(六)医药设施 106
(七)院房建设 111
(八)医院制剂 112
二、市中医院 117
(一)沿革概况 117
(二)领导更迭 118
(三)科室设置 119
(四)人员病床 120
(五)设 备 122
(六)医事活动 122
(七)药材加工和制剂 123
(八)财务收支 124
三、分宜县人民医院 126
四、分宜县中医院 127
五、乡、镇卫生院 127
(一)沿革概况 127
(二)医疗设施和医技水平 140
(三)财务管理 141
六、皮肤病防治所 142
七、村级卫生组织 143
八、个体开业 144
第二节医疗制度 145
一、免费医疗 146
二、公费医疗 147
三、统筹医疗 149
四、劳保医疗 150
五、合作医疗 150
第三节干部保健医疗 153
第四章中医 155
第一节中医事业的发展 155
一、民国时期的中医事业 155
(一)新余县中医诊疗所 155
(二)私立新余中医学校 156
(三)私立新余中医针灸学校 157
二、建国后中医事业的发展 157
第二节执行党的中医政策 162
第三节中医队伍的发展 163
第四节中医专著与民间验方的收集整理 164
第五节…医案 166
第六节西医学习中医与中西医结合 172
第五章妇幼保健 173
第一节概况 173
第二节保健机构 174
二、妇幼卫生事业费 174
三、房屋建设及医药设备 175
(一)院房建设 175
(二)医药设备 179
第三节妇女保健 179
一、新法接生推广 179
二、妇女“五期“保护“两病”的普查与防治 182
第四节儿童保健 187
第五节计划生育技术指导 193
第一节概述 197
第二节新余钢铁厂职工医院 206
第三节江西钢厂职工医院 208
第四节花古山煤矿职工医院 209
第五节江西二化职工医院 211
第六节新余纺织厂职工医院 212
第八节铁坑铁矿职工医院 213
第七章药品管理 215
第一节药政管理 215
一、法规、条例 215
二、毒麻药品管理 216
第二节药品检验 217
一、药检机构的建立 217
二、检验项目 221
一、药材资源及分布概况 222
第三节药材 222
二、药材(品)生产与加工 228
(一)药品生产 229
(二)药材加工炮制 229
三、药材经营 232
四、药品价格管理 240
第八章医教与科研 241
第一节医教概况 241
一、新余县卫生学校及卫生进修学校 243
第二节卫生学校 243
二、分宜县卫生学校和卫生进修学校 244
三、分宜妇产科大学 244
四、新余市卫生学校和新余市卫生干部进修学校 244
第三节函授教育 245
第四节科 研 245
一、科研情况 245
二、省级以上论文 246
陶杰三 257
赵辉 257
第九章人 物 257
第一节人物传 257
张振球 258
李为连 259
谢克毅 260
艾凤起 261
第二节人物表 262
一、新余市卫生系统出席省以上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表 262
二、新余市医药卫生人员名录 264
第十章附 录 273
一、关于县城和平镇及和平农业生产高级社各项卫生(包括环境、行业卫生)管理暂行规则 273
二、新余县人民委员会《关于开展消灭“四害”动员令》 277
三、新余县农村基层卫生组织的设置和管理方案 280
四、新余市卫生局(63)卫字第14号关于颁发“新余市行业卫生管理办法”的通告 284
五、新余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县城公共卫生管理的布告》 288
六、抚州、宜春、吉安三地区十县一市1982年抗疟联防协议 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