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1
第一章药理学总论 1
第一节概述 1
一、药理学的概念 1
二、学习药理学的目的 1
三、怎样学习药理学 1
第二节药物的作用 2
一、药物的基本作用 2
二、药物作用的方式 2
三、药物作用的原理 5
第三节药物的体内过程 7
一、吸收 7
二、分布 8
三、生物转化 10
四、排泄 11
五、药物的消除和蓄积 12
第四节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14
一、药物方面的因素 14
二、机体方面的因素 16
三、给药方法方面的因素 18
第五节药物的制剂 21
第二章作用于传出神经系统的药物 25
第一节概论 25
一、传出神经系统的递质及分类 25
二传出神经系统的受体、受体分类及其生理效应 27
三、传出神经系统药物的分类 29
第二节缩瞳药 30
第三节散瞳药 34
一、升压药(血管收缩药) 38
第四节抗休克药 38
二、解除小动脉痉挛药(血管扩张药) 46
第五节治疗重症肌无力的药物 54
第三章局部麻醉药 58
一、局部麻醉药的作用 58
二、局部麻醉药的临床应用 59
三、常用的局麻药 60
第四章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 65
第一节镇静催眠药 65
一、苯二氮?类 65
二、巴比妥类 68
三、其它类 71
第二节抗癫痫药 74
第三节抗震颤麻痹药 79
一、抗精神病药 82
第四节抗精神失常药 82
二、抗抑郁药 86
第五节镇痛药 89
第六节 中枢兴奋药 95
一、主要兴奋大脑皮层的药物 95
二、主要兴奋延脑呼吸中枢的药物 97
第五章解热镇痛抗炎药 100
第一节概述 100
第二节常用的解热镇痛抗炎药 101
第三节其它抗炎抗风湿药 104
第四节解热镇痛药的复方配伍 105
第六章作用于心血管系统药 108
第一节治疗慢性心功不全药 108
一、强心甙 108
二、血管扩张药 116
一、心律失常发生的原因 118
第二节抗心律失常药 118
二、抗心律失常药的作用和分类 119
三、常用抗心律失常药 121
第三节抗心绞痛药 131
一、硝酸酯类 131
二、β受体阻断剂 135
三、钙拮抗剂 136
第四节抗高血压药 139
一、中枢性抗高血压药 141
二、交感神经末梢阻滞药 142
三、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144
四、血管扩张药 146
五、利尿药 147
七、抗高血压药的使用原则 149
六、血管紧张素Ⅰ转化酶抑制药 149
第五节降血脂药 153
一、抑制脂类生物合成药 154
二、影响胆固醇及胆酸吸收药 155
第七章利尿药和脱水药 157
第一节利尿药 157
一、强效利尿药 157
二、中效利尿药 160
三、低效利尿药 161
第二节利尿药治疗水肿的应用 162
第三节脱水药 163
第八章抗过敏药 167
第一节抗组胺药 167
第二节钙盐 170
第九章作用于呼吸系统的药物 173
第一节镇咳药 173
一、中枢性镇咳药 174
二、外周性镇咳药 175
第二节祛痰药 176
第三节平喘药 178
一、肾上腺素类 179
二、茶碱类 182
三、M胆碱受体阻断药 184
四、肾上腺皮质激素类 184
五、抑制过敏介质释放药 185
第十章作用于消化系统药 191
第一节助消化药 191
第二节抗酸药 193
第三节胃酸分泌抑制药 196
第四节增强粘膜防御机能的药物 197
第五节 胃肠解痉药 198
第六节止吐药 199
第七节泻药 201
一、容积性泻药 201
二、接触性泻药 203
三、润滑性泻药 204
四、泻药的临床应用与注意事项 204
第八节止泻药 205
第九节利胆药 207
第十节治疗肝脏疾病的辅助药 207
一、治疗肝炎和肝硬化辅助药 207
二、治疗肝性脑病的药物 210
第十一章子宫兴奋药 220
一、垂体后叶激素 220
二、麦角生物碱 222
三、前列腺素 223
第一节抗贫血药 225
一、铁剂 225
第十二章作用于血液和造血系统药 225
二、叶酸类 226
三、维生素B12 227
第二节抗凝血药和止血药 229
一、抗凝血药 231
二、止血药 234
第三节血容量扩充剂及调节盐类与酸碱平衡药 240
一、血容量扩充剂 240
二、调节盐类与酸碱平衡药 242
第十三章维生素 249
第一节水溶性维生素 249
一、B族维生素 249
二、维生素C和路丁 252
一、维生素A 254
第二节脂溶性维生素 254
二、维生素D 255
三、维生素E 256
第十四章激素类药物 260
第一节肾上腺皮质激素 260
一、糖皮质激素 260
二、盐皮质激素 269
第二节甲状腺激素及抗甲状腺药 272
一、甲状腺激素 272
二、抗甲状腺药 274
第三节胰岛素和口服降血糖药 280
一、胰岛素 280
二、口服降血糖药 283
第四节性激素类药物 286
一、雌激素类 287
二、孕激素类 288
三、雄激素类和同化激素类 289
第十五章计划生育用药 293
第一节主要抑制排卵的避孕药 293
第二节主要阻碍受精的避孕药 294
第三节主要干扰孕卵着床的避孕药 295
第四节人工流产和引产药 296
第十六章抗微生物药 300
第一节概述 300
第二节抗生素 303
一、青霉素类 304
二、头孢菌素类(先锋霉素类) 310
三、红霉素类 312
四、氨基甙类 314
五、多粘菌素类 320
六、四环素类 321
七、氯霉素 324
八、其它抗生素 326
九、抗真菌药 327
第三节抗病毒药 331
第四节磺胺类和甲氧苄氨嘧啶 333
一、磺胺类 333
二、甲氧苄氨嘧啶 339
第五节主要用于泌尿道感染的合成抗菌药 342
第六节抗结核病药和抗麻风病药 344
一、抗结核病药 344
二、抗麻风病药 349
第七节抗菌药的合理应用 353
一、合理选择抗菌药 353
二、抗菌药的联合应用 354
三、抗菌药物的预防应用 354
四、肝、肾功能与抗生素使用的关系 357
一、酚类 359
第八节消毒防腐药 359
二、醇类 360
三、醛类 361
四、酸类 361
五、卤素类 362
六、氧化剂类 363
七、重金属类 364
八、染料类 365
九、表面活性剂(清洁剂)类 366
第十七章抗寄生虫病药 368
第一节抗疟药 368
一、疟原虫生活史及抗疟药作用环节 370
二、常用抗疟药 371
第二节抗阿米巴病药 376
一、抗肠内阿米巴病药 377
二、抗肠外阿米巴病药 378
三、抗肠内和肠外阿米巴病药 379
四、治疗阿米巴病的选药原则 380
第三节抗血吸虫病药、抗黑热病药和抗丝虫病药 382
一、抗血吸虫病药 382
二、抗黑热病药 386
三、抗丝虫病药 387
第四节抗肠虫病药 390
一、抗肠线虫药 390
二、抗绦虫药 393
三、抗肠虫药的选药原则 394
第十八章抗恶性肿瘤药 398
第一节概论 398
一、细胞增殖动力学 398
二、细胞增殖动力学与抗恶性肿瘤药分类的关系 399
四、细胞增殖动力学理论指导下的合理用药原则 400
三、抗恶性肿瘤药的一般不良反应 400
第二节抗代谢药 401
第三节生物碱类药 404
第四节烷化剂 405
第五节抗癌抗生素 409
第六节其它类药 412
第十九章影响免疫功能的药物 418
第一节免疫抑制药 418
一、免疫抑制药的适应证及用药原则 418
二、免疫抑制药的共同不良反应 418
三、常用的免疫抑制药 419
第二节 免疫增强药 420
第二十章特殊解毒药 423
第一节 有机磷酸酯类中毒的解毒药 423
一、胆碱酯酶复活药 423
二、M受体阻断药 424
第二节 金属与类金属中毒的解毒药 425
第三节 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和氰化物中毒的解毒药 427
第四节 氟乙酰胺中毒的解毒药 429
第五节 香豆素类中毒的解毒药 430
第二十一章 药物的相互作用与配伍用药 433
第一节药物在体外的相互作用 433
第二节药物在重要组织器官中的相互作用 434
一、药物在消化道中的相互作用 434
二、药物在体液中的相互作用 435
三、药物在肝脏中的相互作用 436
四、药物在肾脏中的相互作用 437
第三节 药物效应之间的相互作用 438
一、药物的协同作用 438
二、药物的拮抗作用 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