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伦理学探究》PDF下载

  • 购买积分:1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傅华著
  • 出 版 社:北京:华夏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2
  • ISBN:7508027841
  • 页数:374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章 西方生态伦理学研究概述 1

一、西方生态伦理学的发展历程 1

二、人类中心主义学派:西方生态伦理学的主潮 7

(一)以墨迪为代表的“现代人类中心主义” 7

(二)以帕斯莫尔和麦克洛斯基为代表的“开明的人类中心主义” 10

(三)以诺顿为代表的“弱式人类中心主义” 11

(四)以什科连科为代表的“现代社会实践的人类中心主义” 14

(五)人类中心主义生态伦理学的基本观点 15

三、自然中心主义学派:西方生态伦理学的新潮 16

(一)动物解放/动物权利主义流派 16

(二)生物中心主义流派 20

(三)生态中心主义流派 24

(四)自然中心主义生态伦理学的基本观点 32

四、对西方生态伦理学的总体评价 34

(一)西方生态伦理学的合理性 34

(二)西方生态伦理学的局限性 36

第二章 我国学者评介西方生态伦理学概况述评 40

一、我国学者研究西方生态伦理学的三个阶段 41

(一)引进和移译阶段 41

(二)评介和研究阶段 43

(三)整合和创新阶段 45

二、我国生态伦理学者争论的主要问题 49

(一)关于生态伦理学的学科性质问题 50

(二)关于生态伦理学的研究对象问题 51

(三)关于人与自然之间是否存在伦理关系问题 52

(四)关于自然的价值问题 52

(五)关于自然的权利问题 54

(六)关于生态伦理学的理论基础问题 55

(七)关于生态伦理的主体问题 56

(八)关于“走进”还是“走出”人类中心主义的问题 57

三、我国学者评介西方生态伦理学中存在的问题 60

(一)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生态伦理学研究缺乏力度 60

(二)对西方生态伦理学的利己主义本质缺乏深刻的评析 62

(三)对我国传统生态伦理思想评价过高 65

(四)理论研究与环保实践有待于进一步结合 66

第三章 人与自然的关系 69

一、“人”与“自然”的含义 70

(一)“人”是什么 70

(二)“自然”是什么 73

(三)“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含义 76

二、人与自然的关系 78

(一)从本体论的角度看,人是自然的产物 78

(二)从实践论的角度看,人与自然是对象性关系 80

(三)从人的发展角度看,人与自然的关系实质上是人与人的关系 84

三、人类在自然界中的地位和使命 88

(一)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两种说法 88

(二)人类是自然的主体 92

(三)人类的使命 95

第四章 生态伦理学本质上是一门应用伦理学 104

一、生态学与伦理学的区别与联系 105

(一)生态学的本质特征 105

(二)伦理学的本质特征 108

(三)生态学与伦理学的关系 110

二、生态伦理学的理论性质 112

(一)生态伦理学的研究对象 112

(二)生态伦理学的理论基础 116

(三)生态伦理学本质上是伦理学而不是生态学 122

三、生态伦理学与传统伦理学的关系 125

(一)生态伦理学与传统伦理学的区别 125

(二)对“伦理学边界扩展”论的辨析 128

(三)生态伦理学:一门新兴的应用伦理学 132

第五章 人与自然之间不存在伦理关系 139

一、“伦理关系”的内涵和适用范围 140

(一)“伦理关系”的社会内涵 140

(二)“伦理关系”的适用范围 145

二、人与自然之间不存在伦理关系 146

(一)自然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中介 146

(二)能否把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升为主体之间的关系 150

(三)“人与自然的伦理关系”的实质 154

三、自然中心主义者的误区 159

(一)基本观点:人与自然具有伦理关系 159

(二)理论误区:三大“理论依据” 163

(三)对自然中心主义者几种观点的辨析 167

第六章 自然的价值及其实质 172

一、“价值”的含义、本质和适用的范围 173

(一)“价值”的含义 173

(二)“价值”的本质 177

(三)“价值”的适用范围 182

二、自然价值的成及其主体 185

(一)自然价值的含义 185

(二)自然价值的分类和构成 187

(三)生态价值的历史意义 191

三、关于自然的“内在价值”问题 193

(一)自然中心主义者的观点 193

(二)“内在价值”的本来含义 198

(三)自然中心主义者在价值问题上的失足 201

第七章 关于自然的“权利”问题 208

一、自然权利论:三大学派及其理论依据 209

(一)什么是“自然的权利” 209

(二)自然权利论的理论依据 214

(三)自然权利的特征 217

二、“权利”的含义、实质和适用范围 219

(一)作为科学概念的“权利”的含义 219

(二)权利主体与权利客体 223

(三)“权利”概念的适用范围 226

三、自然权利论者:三大误区 229

(一)混淆两种不同性质的“扩展” 229

(二)割裂权利主体与道德主体的关系 233

(三)归谬:维护自然权利的最好办法就是消灭人类 236

第八章 生态伦理的主体(上):解构“传统人类中心主义” 243

一、“人类中心主义”:一个价值命题 244

(一)人类与自然关系的两重性:自然关系与对象性关系 244

(二)对“人类中心主义”的两种诠释:本体论和价值论 246

(三)“人类中心主义”是一个价值命题 248

二、“传统人类中心主义”的解构 250

(一)“人类中心主义”的三种形态 250

(二)“传统人类中心主义”的特征和历史功过 253

(三)“传统人类中心主义”的解构 257

三、人类中心主义不可超越 260

(一)自然中心主义者对人类中心主义者的诘难 260

(二)人类中心主义者对自然中心主义者的反驳 265

(三)结论:人类中心主义不可超越 272

第九章 生态伦理的主体(下):重构“现代人类中心主义” 276

一、重构科学形态的“现代人类中心主义” 277

(一)时代的要求 277

(二)“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的逻辑规定 278

(三)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的实践条件 285

二、世界共同体的任务 288

(一)建设世界共同体和普世生态伦理准则 288

(二)维护发展中国家的生态利益 291

(三)敦促发达国家承担治理全球生态环境的主要责任 294

三、我国对全球生态环境和全人类的伦理义务 297

(一)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和内涵 297

(二)我国可持续发展的三个伦理问题 300

(三)可持续发展的伦理规范 306

第十章 关于生态伦理学研究的两种方法论比较 311

一、两种方法论:自然主义还是历史唯物主义 312

(一)人类中心主义与自然中心主义的方法论特点比较 312

(二)生态伦理学研究:生态学方法还是唯物史观 314

(三)生态伦理学研究:科学思维还是价值思维 317

二、关于思维的辩证法问题 322

(一)关于概念的确定性和灵活性问题 322

(二)关于“主客二分”问题 327

(三)关于人类认识的局限性和自然发展的无限性问题 332

三、正确对待“生态世界观” 335

(一)“生态世界观”与“传统世界观”的区别 335

(二)“生态世界观”的合理性 338

(三)坚持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 341

四、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伦理学的基本原则 346

(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 347

(二)坚持以中华民族为本位的价值主体论 349

(三)必须批判继承古今中外优秀的生态伦理思想 351

(四)必须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为基础 354

本书主要参考文献 360

后记 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