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中国足球的支点(代序) 1
第一章 足球统计学 1
一、国情·球情·统计学 1
二、中国足球人口:众乎?寡乎? 2
三、是金字塔,还是瓶颈? 5
四、中国足球人口的地域分布 7
五 、中国足球投资:多乎?少乎? 9
六、“精英”足球与群众足球--两种价值 12
第二章 技战术--败因百家谈 17
一、国队将帅兵败谈球(高丰文·中国足球队的总结·傅玉彬·吴群立) 18
二、国内专家的鸣放(苏永舜·曾雪麟·年维泗·陈成达·张宏根·张路·梁清) 22
三、外国人眼中的中国队(金铸成·新加坡记者·捷克教头·英国教头) 32
四、小结与反省 34
第三章 训练与管理--新旧观念之更替 38
一、高强度与磨时间 38
二、强对抗与“姑娘球” 41
三、讲评--悟性的开发 43
四、节奏--上乘之足球修养 44
五、风格--成熟的标志 45
六、机会--青年球员的生命线 47
八、12分钟跑--动力的睛雨表 49
七、伤病--为什么要提倡坚持? 49
九、管理--作鲧的后代,还是禹的子孙? 52
十、走训--可以推广吗? 56
第四章 动力--星陨绿茵场 58
一、敬业感的丢失 59
二、难圆球星梦 61
三、兴趣的衰减 62
四、收入--为什么激发不起动力? 63
五、一间房难倒英雄 65
六、刘国江的三段论 67
七、感情资源 68
第五章 围绕常设国队的论战 72
一、局外人挑起的争论(郑也夫·梁清·高小军·竺义功) 74
二、局内人的困惑与思考(傅玉彬·吴群立·曾雪麟·李应发·年维泗·高峰会议) 82
三、洋教头之间的交锋(贝肯鲍尔·洛巴诺夫斯基) 86
四、小结与反思 87
第六章 体制向何处去 91
一、职业足球 91
二、业余足球 94
三、专业足球 95
四、赞助的开发与职业化的摸索 99
五、先易后难 103
六、无妨搞点半专业 104
一、历史的沿革 106
第七章 赛制改革,投石问路 106
二、赛制的现状 107
三、得不偿失的全运会 109
四、贬值与萎缩了的甲级联赛 110
五、比赛场次太少 112
六、训练与比赛脱节 113
七、失去了归属感就失去了观众 114
八、赛制改革的方案设想 116
九、票房分成的方案设想 120
一、暗渡陈仓,“路李”联袂南下 124
第八章 流动 124
二、一纸空文,山东队难阻李强 126
三、得主变失主,李应发失人不失度 127
四、流落塔希提岛的华人球星 129
五、转会规定的重大缺陷 132
第九章 归宿 135
一、专业球员的去从 135
二、球员的扩大再生产 136
三、体育是文化吗? 137
四、专业运动员--体育文化的传播者 139
五、再谈去从 142
第十章 少足,希望中的忧虑 144
一、三杯赛,揠苗之竞赛 144
二、芦城与红石口--封闭的摇篮 148
三、趣味--最不受重视的因素 151
四、钱该谁来花? 152
五、寸土寸金地 153
六、谁当孩子王? 155
第十一章 足球喉舌 158
一、天桥艺人的启示 158
二、足球新闻人的身份--主角还是配角? 160
三、请问新闻人:你比观众强在哪里? 162
四、呼唤中国体育的大手笔 164
附录一 足球的美学价值 166
一、粗野与精巧的结合 166
二、大场面与小场面的结合 168
三、长时间与一瞬间的结合 169
四、战略与战术的结合 169
五、实力与运气的结合 171
附录二 足球观众--社会的一面镜子 173
一、疯狂的球迷和“官办啦啦队” 173
二、体育--一条发泄情感的渠道 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