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法概论》PDF下载

  • 购买积分:9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冯又松著
  • 出 版 社: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1
  • ISBN:7810515713
  • 页数:152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章 导论 1

一、书法和写字 1

二、笔法、墨法、字法和章法 2

三、学习和创作 7

第二章 章法研究的对象 8

一、幅式 8

二、布局 8

三、题款 9

四、钤印 9

第三章 分行布白 11

一、分行布白 11

二、行气 12

三、管领映带 14

四、乌丝栏 15

五、中心线和重心线 17

二、笔势 18

一、说势 18

第四章 章法之势 18

三、节奏 19

四、破 19

五、章法之势 21

(一)斗方 25

(二)条幅 25

(三)条屏 25

一、章法10种幅式及其艺术特色 25

第五章 章法分类 25

(四)对联 26

(五)中堂 34

(六)横幅 34

(七)匾额 35

(八)扇面 35

(九)长卷(手卷) 37

(十)册页(卷轴) 37

三、行书和草书章法及其艺术特色 39

二、正书和隶书章法及其艺术特色 39

四、甲骨文章法及其艺术特色 46

五、篆书章法及其艺术特色 47

六、简书章法及其艺术特色 47

七、疏章法和密章法及其艺术特色 47

八、独字和少字数章法及其艺术特色 51

第六章 款识 52

一、上款 52

二、下款 53

三、长款与穷款 54

四、跋语 55

五、款救 57

六、款识的题写位置 57

七、题款的书体 58

八、题款的用词 59

一、时间的题署类型 60

第七章 纪年与时间的题署 60

二、干支纪年的别称 61

三、月的别称 61

四、旬的别称 62

五、日的别称 62

第八章 印章 64

一、款印简史 64

二、印章的种类 64

三、钤印的一般原则 66

第九章 郊法自然 68

一、历代书法名家效法自然的艺术观 68

二、历代书法名家效法自然的艺术实践 69

第十章 章法举要 72

一、少字数章法 72

(一)墨宝(行书) 董其昌 73

(二)登楼(草书) 杨再春 74

(三)龙(草书) 冯又松 75

二、中堂 76

(一)毛泽东词《清平乐·会昌》(篆书) 张永明 77

(二)吴均与朱元恩书(篆书) 张永明 78

(三)经锄堂杂志(隶书) 邓石如 79

(四)四言(楷书) 冯又松 80

(五)万泉流水小桥东(楷书) 冯又松 81

(六)养天地正气(行草) 于右任 82

(七)宋人绝句(行书) 启功 83

(八)泼墨为山皆有意(行草) 杨再春 84

(九)观操守在利害时(行书) 林则徐 85

(十)《登金陵凤凰山》(行书) 杨再春 86

(十一)启功句(行书) 杨再春 87

(十二)李白《黄鹤楼》(行草) 冯又松 88

(十三)陆游句(草书) 冯又松 89

(十四)流水无心亦高洁(草书) 冯又松 90

三、条幅 91

(一)柳宗元《江雪》诗 张永明 92

(二)五言诗《隶书》 王福庵 93

(三)崔珏《座右铭》(楷书) 戴熙 94

(四)观帖论书(行草) 王铎 95

(五)云烟(行草) 杨再春 96

(六)崔国辅诗三首(行书) 杨再春 97

(七)《读传灯》诗(草书) 傅山 98

(八)王安石 诗(草书) 梁致章 99

(九)辛弃疾 词(草书) 冯又松 100

四、对联 101

(一)七言联(篆书) 杨沂孙 102

(二)龙门长联(篆书) 邓散木 103

(三)七言联(隶书) 黄京仁 104

(四)七言联(隶书) 徐惟琨 105

(五)琴对(隶书) 徐秉绶 106

(六)七言联(隶书) 伊秉绶 107

(七)七言联(楷书) 华世奎 108

(八)七言联(楷书) 姚孟起 109

(九)七言联(行楷) 季芝昌 110

(十)七言联(行书) 郑板桥 111

(十一)七言联(行书) 张大千 112

(十二)五言联(行书) 康有为 113

(十三)七言联(行书) 杨再春 114

(十四)六言联(草书) 邓散木 115

(十五)四言联(草书) 林散之 116

五、横幅 117

(一)江山如此多娇(篆书) 黄苗子 118

(二)八言联(篆书) 张永明 119

(四)黄州寒食帖(行书) 苏东坡 121

(五)匾额2幅(行书) 沙孟海 122

六、扇面 123

(一)长风万里送归雁 黄苗子 124

(二)七言绝句(隶书) 俞樾 125

(三)诗二首(行楷) 邓廷祯 126

(四)文章天巧(行书) 花长 127

(五)五言长律(行书) 英和 128

(三)千章百砚之斋(隶书) 伊秉绶 129

七、斗方 129

(一)石壁挂藤通篆意(行书) 蒙子军 130

(二)山河(草书) 杨再春 131

八、手札 132

(一)寒光帖(行草) 米蒂 133

(二)当年七夕笑牵牛(草书) 毛泽东 134

(三)作字以精气神为主(草书) 李志敏 135

九、古帖 136

(一)史颂敦 137

(二)散氏盘铭文(局部) 138

(三)《兰亭序》 王羲之 139

(四)《中秋帖》 王献之 140

(五)《伯远帖》 王珣 141

(六)《祭侄文稿》 颜真卿 142

(七)渔父破子 苏东坡 149

参考书目 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