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前言 1
前论 7
第一章中国古代多种并存的文字范式 13
第二章仓颉文字 23
第三章甲文是形声字吗——兼论“六书” 43
第一节象形字(象形、指示、会意三体) 43
第二节假借字 63
第三节形声字 72
第四章商周文化 82
第五章中国历史的黑洞与文化的繁荣 128
第六章《春秋经》、三《传》、《国语》的成书 141
第一节《春秋经》的成书 141
第二节《左传》的成书经过 156
第三节《公羊传》的成书经过 170
第四节《谷梁传》与《国语》的成书经过 172
第七章从黑洞里走出来的《诗经》附论《楚辞》与“乐” 179
第一节《诗》的祭歌挽歌性质总说 179
第二节《诗》的祭歌挽歌性质百例 214
第三节《诗》杂说 271
第四节关于《楚辞》的宗教性质 281
第五节说“乐” 294
第八章《易经》的成书经过及庖牺文字 300
第一节庖牺字与八卦的的关系 300
第二节出土器物上的刻划非“数卦”论 322
第三节古代数名解诂 331
第四节再论干支的原始义 354
第五节相关诸问题 358
第六节《周易》成书经过 369
第九章从黑洞中走出来的《尚书》 383
第一节《尚书》的成书经过 383
第二节《尚书》的宗教性质 389
第十章先秦诸子的渊源 438
第一节前论 438
第二节论《老子》与原始宗教的关系 445
第三节论《老子》书与《周易》的关系 451
第四节道教源流 471
第五节论儒家与原始宗教的关系 479
第六节论墨家与原始宗教的关系,兼论诸子 492
第十一章清代及“古史辨”派学者的历史过失 520
第一节前论 520
第二节人类思想的多元与“疑古迷途” 522
第三节古史辨派与“层累造成的古史观” 528
第四节古文《尚书》不伪 541
第十二章中国上古社会及君臣们 551
第一节中国古代的社会性质与禅让 551
第二节古君臣名义疏证 554
第三节古代祭天权的禅让 575
第四节天子称号的由来 584
第五节巫觋制 596
第六节巫觋民主制 600
第十三章上古传说的宗教结构兼论中国上古无图腾制 606
第一节上古传说的宗教结构 606
第二节论中国上古无图腾制 621
第十四章上古王号中所涵容的宗教精神 626
第一节我们所关心的理论模式 644
第十五章上古社会的变迁与宗教的关系 644
第二节夏桀、商纣亡国的原因 646
第三节古人为何常迁都 662
第十六章上古书难读的原因 674
第一节原始文字不能完全记录语言 674
第二节文字变化造成的困难 677
第三节口传失误造成的困难 683
第四节方音与雅言的隔阂 684
第五节历代古音研究,自乱阵脚 686
第十七章宗教、祭祀与古文化的关系 696
第一节五服制 697
第二节星空分野 699
第三节宗教文化 700
第十八章余论 705
第一节儒家解释体系 705
第二节上古中外交通 715
第三节余下的诸问题 751
第四节随想录(99条) 755
本书英文提要 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