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1
第一部分 妇科知要 1
一、妇科病辨证论治概述 1
(一)病因病理 1
(二)辨证要点 3
(三)论治概要 7
二、妇科常见疾病 11
(一)月经病 11
(二)带下病 20
(三)妊娠病 21
(四)产后病 24
(五)妇科杂病 29
(一)月经先期 32
一、月经病 32
第二部分 医案 32
(二)月经后期 33
(三)月经过多 35
(四)月经过少 39
(五)痛经 40
(六)闭经 45
(七)崩漏 47
(八)逆经 52
(九)临经头痛 55
(十)经行寒热 57
(十一)经行腿痛 58
二、带下病 60
(一)白带 60
(二)黄带 60
(三)黄白带 61
(四)赤白带 62
三、妊娠病 63
(一)妊娠恶阻 63
(二)胎漏 69
(三)滑胎 71
(四)子肿 73
(五)妊娠风热感冒 74
(六)胎位不正 77
(七)妊娠盗汗 79
(八)妊娠吐血 80
(九)子瘖 81
(十)子烦 82
(十一)妊娠哮喘 83
(十二)妊娠疟疾 83
(一)产后头痛 84
四、产后病 84
(二)产后温病 85
(三)产后风寒感冒 89
(四)产后湿热蒸汗 90
(五)产后梅核气 91
(六)产后风疹 92
(七)产后乳痈 93
(八)产后泄泻 96
(九)产后出血 97
(十)产后腹痛 98
(十一)产后浮肿 99
(十二)产后阴吹 100
五、妇科杂病 101
(一)乳头溢血 101
(二)乳汁自出 103
(三)不孕症 104
(四)阴挺 109
(五)阴痛 111
(六)阴痒 112
(七)脏躁病 113
六、其他 114
(一)血淋 114
(二)小便不禁 115
(三)遗尿 115
第三部分 经验方和常用方 117
一、经验方 117
(一)养血调气汤 117
(二)痛经方 118
(三)崩漏(甲)方 118
(四)崩漏(乙)方 119
(五)带下(甲)方 120
(六)带下(乙)方 120
(七)玉门散 121
二、常用方 122
(一)清经汤(傅青主女科) 122
(二)两地汤(傅青主女科) 122
(三)丹栀逍遥散(内科摘要) 123
(四)归脾汤(济生方) 124
(五)温经汤(妇人大全良方) 124
(六)八珍汤(正体类要) 125
(七)定经汤(傅青主女科) 126
(八)举元煎(景岳全书) 126
(九)先期汤(女科准绳) 127
(十)四物汤(和剂局方) 128
(十二)万氏犀角地黄汤(万氏妇人科) 129
(十一)过期饮(女科准绳) 129
(十三)龙胆泻肝汤(和剂局方) 130
(十四)参苓白术散(和剂局方) 131
(十五)柴胡舒郁汤(冰玉堂方) 131
(十六)调肝汤(傅青主女科) 132
(十七)开郁二陈汤(万氏妇人科) 132
(十八)右归丸(景岳全书) 133
(十九)清海丸(傅青主女科) 134
(二十)完带汤(傅青主女科) 135
(二一)易黄汤(傅青主女科) 135
(二二)香砂六君子汤(和剂局方) 136
(二三)半夏泻心汤(伤寒论) 137
(二四)丁香柿蒂汤(证因脉治) 137
(二六)泰山磐石散(景岳全书) 138
(二五)黄芩汤(伤寒论) 138
(二七)寿胎丸(衷中参西录) 139
(二八)保阴煎(景岳全书) 140
(二九)全生白术散(全生指迷方) 140
(三十)钩藤汤(妇人大全良方) 141
(三一)生化汤(景岳全书) 141
(三二)荆防败毒散(医学正传) 142
(三三)银翘散(温病条辨) 143
(三四)止带方(世补斋·不谢方) 144
(三五)清营汤(温病条辨) 144
(三六)身痛逐瘀汤(医林改错) 145
(三七)补气通脬饮(女科辑要) 146
(三八)通乳丹(傅青主女科) 146
(三九)毓麟珠(景岳全书) 147
(四十)甘麦大枣汤(金匮要略) 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