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师新百科 小学教育卷》PDF下载

  • 购买积分:18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柳斌主编;朱小蔓卷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2
  • ISBN:7500066546
  • 页数:605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一部面向广大小学教师的综合性工具书,内容涵盖广泛。包括教育理论、教学经验等,不仅是教师与教育工作研究者的参考用书,也是教师培训与学习的理论用书。

教育科学 1

教育基本理论 1

前言 1

凡例 1

总序 1

目录 1

认识小学儿童,认识小学教育 1

条目分类目录 1

教育基本理论 1

教育学 4

小学教育学 6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7

当代教育的发展趋势与特点 10

教育本质 13

教育的要素 15

教育的形态 16

传统教育 18

现代教育 18

制度化教育 19

终身教育 21

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23

中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25

中国教育目的 26

中国教育方针 27

全面发展的教育 28

学制 30

现代学制类型 31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学校教育制度 32

五四学制 34

六三学制 34

弹性学制 35

学制改革的趋势 35

教育活动的意义 37

教育活动的性质 38

教育活动的类型 39

教育过程 40

教育的社会发展功能 41

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 44

教育的个体享用功能 46

信息化与教育 47

国际视野与教育 48

知识经济与教育 49

多元文化与教育 50

全民教育与小学教育 51

义务教育与小学教育 52

学习化社会与小学教育 53

素质教育与小学教育 54

主体性教育与小学教育 56

情感教育与小学教育 58

个性化教育思潮与小学教育 60

科学人文主义教育思潮与小学教育 61

全纳教育思潮与小学教育 63

小学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65

小学教育的性质 66

小学教育的地位 67

小学教育的作用 68

小学教育的培养目标 69

小学教育内容 70

小学教育与家庭、社区教育 70

小学教育与幼儿教育的衔接 72

中国儿童教育思想的演进与发展 73

中国小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76

外国小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78

小学儿童 82

小学儿童 82

小学儿童 82

遗传 82

成熟 84

潜能 84

环境 85

学校教育 86

活动与儿童的发展 87

文化与儿童的发展 89

儿童文化 89

主干家庭 90

核心家庭 90

单亲家庭 91

父母教养方式 91

父母的过度保护 94

父母的态度转变行为 94

母爱剥夺 94

学习中的非智力因素 95

竞争与合作 96

儿童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发展 97

儿童体格的发展 98

小学儿童学习的特点 99

小学儿童学习的衔接 101

小学儿童注意的发展 102

小学儿童观察力的发展 104

小学儿童记忆的发展 105

小学儿童口头言语的发展 106

小学儿童识字能力的发展 106

小学儿童阅读理解能力的发展 107

小学儿童内部言语的发展 108

小学儿童元记忆的发展 109

小学儿童元理解的发展 111

小学儿童元学习能力的发展 111

小学儿童时间概念的发展 112

小学儿童空间概念的发展 113

小学儿童辩证思维的发展 114

小学儿童数概念的发展 115

小学儿童问题解决策略的发展 117

小学儿童经济概念的发展 118

小学儿童生命概念的发展 118

儿童的权威认知 119

小学儿童观点采择的发展 121

小学儿童创造力的发展 123

小学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 125

小学儿童意志的发展 127

小学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 128

小学儿童性格的特点 132

独生子女的人格特征 133

小学儿童绘画的发展 135

小学儿童音乐能力的发展 136

小学儿童审美欣赏的发展 139

儿童发展的生态学 140

小学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141

儿童社会化 141

小学儿童攻击行为的发展 142

儿童的归因方式 144

小学儿童同伴关系的发展 144

小学儿童的友谊 145

小学儿童的同伴群体 145

受欢迎儿童与不受欢迎儿童 146

小学儿童性别角色的发展 147

学习风格 148

认知风格 149

场独立性与场依存性 149

反省性认知风格与冲动性认知风格 150

辐合性认知风格与发散性认知风格 150

儿童性别差异 151

问题儿童 153

学习困难儿童 153

智力测验 155

多元智能 156

成功智能 157

情绪智能 158

单侧化 160

常态儿童与异常儿童 161

文化剥夺儿童 161

智力逊常 162

智力超常 162

斯皮尔曼的二因素理论 163

瑟斯顿的群因素理论 164

发展观 165

智力层次结构模式 165

卡特尔的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理论 165

吉尔福德的三维智力结构理论 165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学说 166

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168

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171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发展观 172

现代认知心理学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理论 172

社会学习理论的发展观 173

格塞尔的自然成熟理论 173

行为主义的发展观 173

希望工程 174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 174

SOS儿童村 174

义教工程 175

春蕾计划 175

宋庆龄基金会 176

小学教师 177

教师专业化 177

小学教师 177

中国历史上的教师职业 180

信息时代教师角色转换 181

小学教师地位 182

教师权利与义务 183

小学教师待遇 184

中国教师节 185

小学教师与社区 185

国际教师节 185

小学教师与学生家长 186

小学教师与小学生 187

教师职业群体 189

小学教师专业素养 190

小学教师教育思想观念 191

小学教师的知识素养 193

本体性知识 195

条件性知识 195

实践性知识 195

小学教师的审美素养 195

小学教师的信息素养 197

人格素养 199

教育爱 200

小学教师职业伦理 202

爱岗敬业 205

教书育人 205

为人师表 206

小学教师能力结构 206

教育机智 207

小学教师基本功 207

集体教育的技能 208

个体教育的技能 209

教师用语 210

教学思维模式 212

教师心理素质 212

教师的圆锥形注意范围 213

成就动机 214

心理健康 214

压力 215

焦虑 215

教育效能感 216

挫折 216

教师情感效能 217

期望效应 218

威信 219

行为干预 219

倾听 221

尊重 222

标签效应 222

教师专业发展阶段 223

技术型教师 225

新手教师和专家教师 225

反思型教师 226

学习型教师 227

特级教师 228

骨干教师 228

教师资格制度 228

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职务 230

教师聘任制 230

单体小学教师 231

支教教师 232

特殊教育教师 232

教师教育 232

认知本位教师教育 234

情感本位教师教育 235

人格本位教师教育 235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 236

跨世纪园丁工程 237

教师校本培训 238

教育硕士 239

美国教师专业发展学校 239

小学学校 241

小学学校 241

小学 241

小学的产生与历史沿革 242

蒙学 243

小学组织机构 245

小学的类型 246

学校文化 249

教育文化 249

网络文化 251

班级文化 252

校园文化 252

教师文化 254

学生文化 254

小学管理 255

小学教学管理 256

小学教师管理 257

小学科研管理 258

小学管理体制 259

小学目标管理 260

小学校长负责制 261

校本管理 262

校校通 263

小学生自我管理 264

小学教研组 265

小学管理现代化 265

校长职责 266

领导的基本素质 267

领导作风 268

领导艺术 269

校长角色 270

建构式领导 271

班级 272

班级气氛 273

班级经营 273

班级常规管理 274

班集体建设 275

班级弹性管理 275

少先队组织 276

少先队队会仪式 277

跨世纪中国少年雏鹰活动 278

雏鹰假日小队活动 279

雏鹰争章活动 280

“新世纪我能行”体验教育活动 281

“启明星”科技活动 282

“百花园”文化艺术活动 282

“手拉手”互助活动 283

“五自”学习实践活动 283

小学特色化 284

愉快教育 285

养成教育 286

情境教育 287

创造教育 288

和谐教育 289

主体教育 289

课程与教学 291

课程 291

课程与教学 291

课程目标 292

课程标准 293

课程内容 293

课程类型 295

课程包 295

课程结构 296

课程管理 297

课程功能 298

课程资源 298

课程理论 299

知识分类与课程改革 30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304

课程现代化 306

课程开发 307

地方课程开发 309

国家课程开发 309

校本课程开发 310

三级课程管理 312

学科课程 313

综合课程 313

活动课程 314

环境课程 315

统整课程 316

留白课程 317

领域课程 318

微型课程 319

隐性课程 319

融合课程 321

核心课程 321

必修课 322

广域课程 322

绿色证书制度 323

选修课 323

小学课程改革趋势 324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 325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 326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 327

《小学外语课程标准》 327

《小学艺术课程标准》 328

《小学音乐课程标准》 329

《小学美术课程标准》 330

《小学体育课程标准》 331

《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 332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 333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标准》 334

影响小学生学习的社会因素 335

中国教学思想 337

当代中国教学思想 340

西方教学思想 341

当代西方教学思想 344

建构主义教学思想 345

教学设计 347

信息技术与小学教学改革 348

网络教学 350

多媒体教学 351

课件制作 352

教学过程最优化 353

教学过程中的主要原则 353

最近发展区 354

教学目标体系 355

教学组织形式 356

教学目标设计 356

个别化教学 358

班级授课制 359

集体化教学 360

小班化教学 360

当代班级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 361

教学方法 362

教学模式 362

当代国外主要教学模式 363

中国小学常用教学模式 366

发展性教学 369

反思性教学 370

体验性教学 371

小学游戏教学 372

分层次教学 372

教学策略 373

教学风格 373

教学风格与学习风格的匹(失)配模式 373

教学艺术 374

小学语文教学改革 374

小学数学教学改革 378

小学自然教学改革 381

小学英语教学改革 382

小学音乐教学改革 383

小学美术教学改革 384

小学体育教学改革 386

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 388

小学生品德与心理健康教育 391

小学生品德与心理健康教育 391

品德 391

德育 392

道德学习 393

道德自我 394

新“道德人” 395

道德需要 397

道德信念 398

移情 399

道德内化 400

儿童道德发展 401

儿童道德认知 403

儿童道德情感 404

儿童道德行为 405

儿童道德判断 406

儿童道德选择 407

他律 408

自律 409

教师权威 409

集体舆论 410

纪律 411

惩罚 413

奖励 414

儿童的自我中心 415

榜样 416

儿童的友谊 417

重要他人 418

模仿 419

风俗习惯的学习 419

儿童社会化与道德发展 420

网络条件下的德育 422

多元文化社会的德育 423

小学德育目标 424

小学德育内容 424

学科教学中的德育 425

德育隐性课程 426

德育中的师生互动 427

主题活动 428

班队活动 428

家长学校 429

社区教育 430

家长委员会 430

校外德育基地 431

小学德育评价 432

小学生品德发展水平测评 432

小学德育工作评定 432

小学生品德测评方法 433

古代中国儿童德育 435

陶行知“六大解放”观 437

晏阳初“四大教育”观 438

西方基督教伦理 439

洛克的绅士教育思想 440

卢梭的自然主义德育观 441

马卡连柯的平行教育思想 442

苏霍姆林斯基的和谐德育思想 443

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 444

皮亚杰的对偶故事法 445

科尔伯格的道德教育理论 446

道德两难法 448

公正团体法 448

体谅式德育模式 449

价值澄清学派的道德教育 450

美国基础学校的品格教育 451

亚洲的儒家伦理教育 452

情感性德育范式 454

“四二一”综合症 455

学校中的欺负 456

儿童的撒谎 457

责任感缺失 458

电视迷恋 459

儿童自残行为 459

网络迷恋 460

游戏机迷恋 460

小学儿童心理保健 461

儿童心理健康标准 462

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 463

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463

儿童的问题行为 464

儿童孤独量表 464

品行障碍 465

抽动障碍 465

多动综合症 466

自闭症 467

感觉统合失调症 469

焦虑症 470

强迫症 470

特殊功能发育障碍 472

学校恐怖症 472

精神发育迟缓 473

小学教育研究 475

小学教育研究 475

教育研究 475

悬置 478

本质直观 478

生活世界 479

解释学方法 480

理解 481

理解与解释 482

体验 483

建构 483

对话 484

试错法 484

范式 484

价值中立 485

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 486

解析性研究 487

记述性研究 487

方法论的整体主义 487

方法论的个体主义 488

质的研究 488

量的研究 490

质的研究与教师科研 490

教育研究的伦理学原则 491

教师与教学研究关系的演变 492

教师即研究者 494

人种志研究 495

行动研究 496

历史研究法 497

文献研究法 497

扎根理论 498

调查研究法 499

抽样 500

观察研究法 500

测量 500

基础研究 501

实验设计 501

应用研究 502

选题 502

变量 503

概念定义和操作定义 504

假设 504

研究计划 505

参与观察 506

反思 507

叙述性观察法 507

教历研究 507

教育实验 508

个案研究法 509

霍桑效应 509

三角互证法 510

反馈法 510

建模方法 511

科学方法论 512

类属分析 512

情境分析 512

研究报告 513

研究论文 514

小学教育评价 516

小学教育评价 516

教育评价 516

教育评价的产生与发展 516

八年研究 518

第四代教育评价 518

质性评定改革运动 519

当代中国基础教育评价改革 520

当代世界教育评价发展趋势 520

教育评价价值取向 522

基础教育考试制度改革 522

发展性教育评价 523

参与型教育评价 524

教育评价功能 525

教育评价类型 525

诊断性评价 525

终结性评价 526

形成性评价 526

定性评价 527

定量评价 527

质性评价 527

相对评价 528

绝对评价 528

个体内差异评价 528

教育评价再评价 529

课程评价 529

课程改革实验评价 530

教科书评价 531

校本课程评价 531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 532

研究性学习课程评价 533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评价 534

教学评价 534

计算机辅助教学评价 535

CAI课件评价 536

合作学习评价 537

学习方式评价 537

主体性学习评价 538

探究性学习评价 539

小学生发展性评价 540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541

发展性教师评价 543

教师课堂教学行为评价 544

班主任工作评价 546

少先队辅导员评价 546

校长素质综合评价 547

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 548

教育评价指标体系 550

评价效度 551

评价信度 551

质性评价法 552

表现性评价法 553

档案袋评价法 554

苏格拉底式研讨评定 555

自我评价 556

小学生学业成就测验设计 557

小学生学业成就测验结果分析 558

课堂听课评价技术 559

课堂教学录像评价技术 560

“临床指导”教师评价技术 561

“自我分析与微型教学”教师评价技术 562

附录 564

中国小学教育有关资料 564

附录 56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565

中国教育法律规章 565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57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572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576

《中小学接受外国学生管理暂行办法》 580

《教师资格条例》 581

《〈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 583

《中小学校长培训规定》 585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 587

《家长教育行为规范》 589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589

《小学生守则》 590

中外重要教育研究机构及交流组织 590

中国教育研究机构 590

中外交流组织 592

国际教育研究机构 593

条目汉语拼音索引 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