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西方哲学教程》PDF下载

  • 购买积分:18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夏基松著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5
  • ISBN:7208001286
  • 页数:620 页
图书介绍:

目录 1

绪论 1

一、现代西方哲学的理论渊源 1

二、现代西方哲学的产生和演变 8

三、研究和批判现代西方哲学的意义和方法 23

第一章实证主义 29

一、孔德的实证主义 30

(一)实证主义哲学思想 31

1.实证主义原则 31

2.否认客观规律 33

3.“人类智力发展的根本规律” 34

4.科学分类 38

(二)实证主义社会学说 39

1.社会动力学 40

2.社会静力学 41

(三)实证主义宗教观——“人道教” 46

二、约翰·穆勒的实证主义 48

(一)实证主义哲学思想 49

1.“物是感觉的恒久可能性” 49

2.规律是“心理的联想” 50

(二)归纳主义的逻辑学 51

2.论证归纳法 52

1.贬低演绎法 52

3.“归纳五法” 53

(三)功利主义的伦理观 54

1.善与恶 54

2.动机与效果 56

3.“良心”与“社会感情” 56

4.伦理学与宗教 57

三、斯宾塞的实证主义 57

(一)不可知的实在论 58

1.“实在”不可知 58

2.调和科学与宗教 60

(二)机械的均衡论 61

(三)生物社会学 63

1.社会有机体论 63

2.社会达尔文主义 64

3.“进化论”的功利主义伦理观 65

第二章意志主义 67

一、叔本华的生存意志主义 68

(一)生存意志主义的本体论 70

1.“世界是我的表象” 70

2.“世界的本质是生存意志” 71

(二)非理性主义的认识论 74

1.人生就是苦难,世界就是地狱 76

(三)悲观主义的人生观 76

2.人生苦难的解脱:“意志转向” 77

二、尼采的权力意志主义 79

(一)权力意志主义的本体论 81

1.“世界是我的表象” 81

2.“世界的本质是权力意志” 81

(二)非理性主义的认识论 83

1.“认识是权力意志的工具” 83

2.“强权真理论” 83

1.“非道德主义” 84

(三)“非道德主义”的伦理观 84

2.“重新估价一切价值” 87

(四)超人哲学的社会政治观 88

1.“社会不平等原则” 89

2.“超人”统治论 92

3.鼓吹侵略战争 93

4.历史循环论 94

第三章新康德主义 97

一、朗格的新康德主义 98

(一)“生理学的康德主义” 99

(二)“伦理的社会主义” 102

二、马堡学派的新康德主义 104

(一)“纯粹认识的逻辑” 105

1.“物自体”就是“经验本身” 105

2.感觉是“模糊的意向” 106

3.自然界是“纯粹思维”的“创造物” 107

4.“先验的方法” 110

(二)“伦理的社会主义”理论 111

三、弗赖堡学派的新康德主义 114

(一)“心灵创造认识对象” 115

(二)“价值学说” 116

(三)“描述的”社会历史科学 120

四、新康德主义对第二国际修正主义的影响 124

第四章马赫主义 127

一、马赫的马赫主义 128

(一)“世界要素说” 129

(二)“函数关系论” 132

(三)“思维经济原则” 135

二、阿芬那留斯的经验批判主义 137

(一)“原则同格论” 137

(二)“费力最小原则” 139

(三)反“嵌入”说 140

三、彭加莱的约定主义 141

(一)论“物理学的危机” 142

(二)“约定主义”理论 143

(三)“科学是假设” 145

四、波格丹诺夫的经验一元论 147

(一)“经验一元论” 149

(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同一”论 152

第五章生命哲学与柏格森主义 155

一、生命哲学 155

(一)狄尔泰的生命哲学 156

(二)齐美尔的生命哲学 158

二、柏格森主义 159

(一)“世界的本质是生命之流” 160

(二)“直觉高于理性” 163

(三)“开放社会”与“封闭社会” 169

第六章新黑格尔主义 171

一、英国的新黑格尔主义 172

(一)格林的新黑格尔主义 173

1.“自我意识”与“普遍心灵”的学说 173

2.“至善”论的伦理观 176

3.“国家至上”的社会政治观 177

(二)布拉德雷的新黑格尔主义 178

1.“事物的关系是不真实的” 178

2.“绝对经验”理论 180

3.直觉主义的认识论 182

4.反动的国家学说 183

二、美国的新黑格尔主义 183

(一)罗伊斯的新黑格尔主义 184

(二)缪勒尔的后期新黑格尔主义 188

三、德意志的新黑格尔主义 191

(一)克朗纳的本体论 192

(二)克朗纳的直觉主义认识论 194

四、意大利的新黑格尔主义 195

(一)克罗齐的新黑格尔主义 195

1.“纯粹精神”的本体论 196

2.反科学的认识论 197

3.直觉主义的美学 198

4.现代主义的历史观 199

5.反社会主义的社会政治观 200

(二)金蒂雷的新黑格尔主义与法西斯主义 200

第七章实用主义 204

一、皮尔士的“实效主义” 205

二、詹姆士的“彻底经验主义” 208

(一)“彻底经验主义”的本体论 209

(二)“有用就是真理”的认识论 210

(三)“实用主义方法论” 212

三、杜威的“经验自然主义” 213

(一)“经验自然主义” 214

(二)“工具主义” 215

(三)改良主义的社会历史观 217

四、胡克的“自然主义的人本主义” 219

(一)“自然主义的人本主义” 220

(二)反辩证唯物主义 222

(三)资产阶级改良主义 223

五、刘易士的“概念的实用主义” 225

六、一种“调和”实用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倾向 230

一、新实在论 233

第八章新实在论、批判实在论与科学实在论 233

(一)英国的新实在论 234

1.摩尔的新实在论 234

2.早期罗素的新实在论 236

(二)美国的新实在论 240

1.培里的新实在论 241

2.蒙塔古的新实在论 244

二、批判的实在论 246

(一)桑塔亚那的批判实在论 247

(二)R·塞拉斯的批判实在论及其后期向物理实在论的转化 250

1.批判“认识论的一元论” 251

2.“进化的自然主义”或“物理的实在论” 252

三、科学实在论 253

(一)W·塞拉斯的科学实在论 254

1.“科学是万物的尺度” 254

2.感觉、知觉与思维 255

3.“常识映象”与“科学映象” 255

(二)普特南的科学实在论 256

1.“科学实在论的三个原则” 257

2.“真理符合说” 257

第九章新托马斯主义 259

(一)神学本体论 261

一、马利坦的新托马斯主义 261

(二)神秘主义认识论 262

(三)“神学人本主义”的社会伦理观 267

二、鲍亨斯基的新托马斯主义 270

(一)神学的本体论 270

(二)信仰主义的认识论 273

(三)反马克思主义 273

三、泰依亚主义 276

(一)“创造一元进化论”的宇宙观 277

(二)“创造的一元进化论”的自然观 278

(三)“创造的一元进化论”的社会历史观 278

四、“基督教存在主义”——新托马斯主义与存在主义的结合 280

(四)“调和”宗教与科学的对立 280

五、新托马斯主义的衰落与“基督教马克思主义” 282

第十章人格主义 286

一、美国的人格主义 287

(一)“人格是世界的本原” 288

(二)信仰主义认识论 292

(三)神学人本主义的社会伦理观 298

二、法国的人格主义 301

(一)“人的人格”和“人格的宇宙” 302

(二)非理性主义的认识论 304

(三)“新人道主义”的社会伦理观 305

第十一章现象学 307

一、胡塞尔的现象学 308

(一)“先验的第一哲学” 309

(二)“现象学还原”的方法 313

(三)“意向性”学说 315

(四)直觉主义 318

(五)欧洲文明的危机 319

二、法伯的“自然主义的现象学” 320

三、伯奇的“现象学的马克思主义” 323

第十二章存在主义 325

(一)“存在”就是“非理性的主观体验” 327

一、基尔凯戈尔的存在学说 327

(二)“真理就是主观性” 329

(三)人生的三种状态的选择 330

二、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 332

(一)“有根的本体论” 333

(二)“思维是存在的思维” 338

(三)日常生活中的“人之沉沦” 340

三、雅斯贝尔士的有神论存在主义 342

(一)“自我就是大全” 343

(二)哲学就是“学习死亡” 345

(三)“有神论的人道主义” 347

四、萨特尔的无神论的存在主义与“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349

(一)“自在的存在”与“自为的存在” 350

(二)“存在先于本质” 352

(三)“人是绝对自由的” 355

(四)“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359

第十三章 弗洛伊德主义与法兰克福学派 365

一、弗洛伊德主义 365

(一)弗洛伊德主义 366

(二)弗洛伊德主义的分化 370

(三)新弗洛伊德主义 372

二、法兰克福学派——“弗洛伊德的马克思主义” 373

(一)霍克海默尔的“批判的社会理论” 374

(二)阿道尔诺及其《否定的辩证法》 378

(三)弗洛姆的“批判的社会理论” 382

(四)马尔库塞的“批判的社会理论” 386

(五)哈贝马斯的“批判的社会理论” 394

第十四章逻辑原子主义与逻辑实证主义 402

一、逻辑原子主义 403

(一)罗素的逻辑原子主义 404

1.“逻辑是哲学的本质” 404

2.“逻辑原子主义” 407

1.“全部哲学是语言批判” 411

(二)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原子主义 411

2.“图象论” 413

3.经验的或然性与逻辑的必然性 414

4.唯我论 416

二、逻辑实证主义 417

(一)卡尔纳普论“经验证实原则” 418

(二)卡尔纳普论“语言的两种职能” 423

(三)卡尔纳普论“两种真理:经验真理与逻辑真理” 427

(四)赖欣巴哈论“科学是假设” 432

(五)卡尔纳普论“实质的说话方式”与“形式的说话方式” 434

(六)卡尔纳普的“物理主义——方法论的唯物主义” 437

第十五章 日常语言哲学学派 441

一、维特根斯坦的日常语言哲学 442

(一)“不问意义,只问用途” 443

(二)“语词是工具” 444

(三)“语言是一种游戏” 445

(四)“哲学的治疗”——“到日常语言的使用中去” 446

二、英国赖尔的日常语言哲学 450

三、美国布莱克的日常语言哲学 453

第十六章批判理性主义 457

1.反归纳主义 459

(一)反归纳主义与经验证伪原则 459

一、波普尔的证伪主义的科学哲学 459

2.经验证伪原则 460

3.划界标准 461

4.“形而上学实在论” 462

(二)“理论是大胆的猜测” 464

1.“理论先于观察” 464

2.“科学开始于问题” 466

3.理论出于“灵感” 467

4.“理论是大胆的猜测” 467

(三)“知识的增长”理论 468

1.“可证伪度” 468

3.“确证”与“证实” 470

2.理论的进步性的标志 470

(四)证伪主义的真理观 471

1.什么是真理 471

2.“不能认识真理,只能探索真理” 472

3.“逼真性”与“逼真度” 472

(五)科学发展的模式 474

1.科学发展的“四段式” 474

2.“试错法” 475

3.“从错误中学习” 476

(一)反历史决定论 477

二、波普尔的改良主义的社会政治哲学 477

(二)改良主义的“逐步的社会工程” 478

(三)“资本主义的本性已经改变” 479

三、波普尔的“突现进化论”的本体论 481

(一)“突现进化论” 481

(二)“三个世界”的理论 481

第十七章逻辑实用主义 486

一、奎因的“经验主义的两个教条” 488

(一)否定严格区分两种真理的原则 489

(二)否定经验证实的原则 491

二、奎因的整体性的科学观 494

(一)“科学是预测未来的经验的工具” 496

三、奎因的逻辑实证主义与实用主义的结合 496

(二)“杜恒-奎因原则”与“译不准原则” 497

四、奎因恢复“形而上学” 500

第十八章科学哲学的历史主义学派 503

一、库恩的“科学革命的结构”的理论 505

(一)科学的发展与“范式” 505

1.科学的发展是“渐进”和“革命”的不断交替 505

2.科学的“范式” 507

(二)科学发展的动态模式 511

1.“常态科学时期” 513

2.“反常”和“危机” 514

3.科学革命时期 516

4.科学发展的动态模式 518

(三)不可知论的认识论 519

1.不可知论和约定主义 519

2.实用主义的真理论 522

3.否定科学发展的客观进步性 523

4.否定科学与迷信的区分 525

二、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 526

(一)“精致的证伪主义”——“经验不能证伪理论” 527

(二)“科学研究纲领” 532

1.科学的最基本单元是“科学研究纲领” 532

2.“科学研究纲领”的内在结构 533

(三)科学发展的动态模式 536

1.科学研究纲领的进化阶段 536

2.科学研究纲领的退化阶段 540

3.进化的研究纲领取代退化的研究纲领 541

4.科学发展的动态模式 544

(四)精致证伪主义的真理论 545

1.“真理”与“经验的预见性” 545

2.精致证伪主义的划界标准 547

3.科学的继承性与进步性 548

1.“内部史”与“外部史”的结合 549

(五)“科学哲学”与科学史的结合 549

2.科学哲学与科学史的结合 550

3.科学方法论或科学发展模式的评价标准 550

三、费耶阿本德的“无政府主义的认识论” 552

(一)科学非理性化 553

(二)“科学是最新的宗教” 555

(三)“无政府主义的认识论” 557

(四)“乌托邦的自由社会” 558

第十九章科学哲学的新历史主义学派 560

一、新历史主义学派概况 560

(一)新历史主义学派的形成 560

1.关于对待科学实在论的分歧 562

(二)新历史主义学派内部的基本观点的分歧 562

2.关于科学发现是否是理性活动的分歧 563

二、夏佩尔的信息域理论 566

(一)信息域概念 566

(二)科学发现的“推理模式” 568

(三)科学知识的客观性和真理性 572

(四)科学实在论 575

三、劳丹的研究传统理论 576

(一)反实在论 577

(二)“研究传统”的理论 579

1.经验问题与概念问题 579

2.研究传统的本质 580

3.“研究传统”与具体理论的关系 583

4.研究传统的进化 585

(三)科学进步的合理性问题 586

第二十章结构主义 591

一、结构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593

(一)结构主义哲学的孕育——结构主义语言学 593

(二)结构主义哲学的产生——结构主义人类学 597

(三)结构主义哲学的发展——结构主义的其它学科的相继出现 603

二、结构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 605

三、阿尔图塞的“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611

后记 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