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第一章 《伤寒论》的逻辑原理 1
第一节 逻辑、科学与伤寒学 2
一、逻辑与科学著作 2
二、逻辑与伤寒学研究 13
三、古代伤寒学简介 16
四、再谈逻辑与伤寒学——逻辑与实验 21
五、逻辑学史和科学史简述 23
六、中外文化与逻辑学 25
七、逻辑与思维 31
八、《伤寒论》与辩证逻辑 37
第二节 古希腊应用逻辑的典范与《伤寒论》 39
一、《几何原本》与公理体系 39
二、《伤寒论》的初始概念和公理初探 43
第三节 《伤寒论》的逻辑原理 54
一、《伤寒论》是一种公理体系 54
二、《伤寒论》的自然和生理公理、定理 58
三、《伤寒论》的病理公理、定理 64
四、《伤寒论》的脉象公理、定理 70
五、八纲辨证定理 71
六、《伤寒论》的治则定理 75
七、《伤寒论》的治法和方药公理或定律 77
第二章 《伤寒论》基本概念与六经各篇 新解 87
第一节 伤寒杂病新解 88
第二节 六经新解 96
第三节 传经新解 103
第四节 六经纲领新解 107
第五节 中风伤寒新解 110
第六节 太阳篇 新解 113
第七节 阳明篇 新解 137
第八节 少阳篇 新解 147
第九节 太阴篇 新解 151
第十节 少阴篇 新解 153
第十一节 厥阴篇 新解 163
第三章 《伤寒论》要方、危证中西医结合新解 174
第一节 桂枝汤新解 175
附一:续伸桂枝汤新解 182
附二:三伸桂枝汤新解 187
第二节 麻黄汤新解——中西医结合论发汗和解热 192
第三节 四逆汤新解——试论仲景治休克 207
第四节 柴胡汤新解——中西医结合论和法 215
第五节 五苓散新解——试论仲景治脱水 227
第六节 伤寒死证新解 231
第四章 《伤寒论》与西医热病学比较研究 237
第一节 东西方思维与热病学体系异同 240
一、阴阳结构模式与单子结构模式 241
二、三阴三阳与解剖生理系统 249
三、热病、风寒与致病微生物 252
第二节 中西医热病治疗原则比较 254
一、关于病因疗法、对症疗法、支持疗法和护理调养 254
二、中西医结合解八法 258
三、关于扶正祛邪 262
四、关于标本缓急 263
第三节 中西医观察和处理发热比较 265
一、关于发热及其程度 265
二、关于发热与恶寒 266
三、关于发热与汗出 267
四、关于寒热往来 269
五、关于发热与厥 270
六、关于发热与渴 272
七、关于发热与小便 273
八、关于发热与头痛 275
第四节 西医常见热病与仲景伤寒比较 277
一、感冒与伤寒 277
二、厥阴病与急性上腹痛 279
三、胆道感染与少阳病 280
四、流感与伤寒 280
五、肺炎与伤寒 282
六、肠伤寒与伤寒 282
第五章 《伤寒论》体系补苴 288
一、某些定理不和谐 289
第一节 《伤寒论》的逻辑缺陷 289
二、六经纲领归纳不全 294
三、概念与“伤寒例” 296
四、仲景之推理 301
五、古人对仲景的批评 304
第二节 《伤寒论》与当代逻辑 307
一、《伤寒论》与自然演绎系统 307
二、《伤寒论》与多值逻辑 310
三、《伤寒论》与模态逻辑 312
四、《伤寒论》与模糊逻辑 313
五、《伤寒论》与归纳逻辑 314
六、《伤寒论》与递归论 315
第六章 《伤寒论》的科学反思 317
第一节 科学和《伤寒论》的科学性 319
第二节 《伤寒论》和近代科学精神 324
第三节 近代科学起源与中国 329
第四节 中西医体系互补与理论结合 335
第五节 《伤寒论》和科学反思传统 342
第六节 自然哲学医学与实验医学 353
第七节 关于医学的精确性 357
附一:阴阳学说的逻辑值 360
附二:八纲辨证研究中的逻辑问题 368
附三:《伤寒论》白文 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