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贷前调查与评估 2
1.一起诈骗贷款案引发的思考 2
2.不能对没有营业执照的借款人贷款 6
3.应对借款人、担保人的资信状况进行调查 11
4.不可忽视对企业素质的考察 16
5.怎能对借款人不调查就贷款? 20
6.调查不深入导致贷款被骗 24
7.应按规程搞好贷前的项目评估 29
8.项目评估不细带来的贷款损失 35
9.贷前调查不能走形式 39
10.应重点调查产品市场状况和还款能力 42
11.前期工作不充分的项目不应发放贷款 47
12.对拼盘项目贷款应重点考察各方资金的落实情况 52
13.贷前调查应深入细致 56
14.贷前调查评估注意把握行业政策 60
15.应准确评估贷款的风险度 64
二、贷款审批决策 70
16.贷款应坚持自主决策 70
17.个人决策贷款使不得 75
18.不该对行政单位发放贷款 79
19.应根据借款人信用水平决策贷款 83
20.这笔贷款如此草率 88
21.不该“先贷款,后调查” 92
22.不按规章放贷就会蒙受损失 96
23.应坚持择优放贷原则 101
24.一笔失误的“时间差”贷款 106
25.不该为企业提供铺底流动资金贷款 109
26.不该发放“股本贷款” 113
27.有行政干预也不该向在他行开户的亏损企业贷款 118
28.不该支持企业将贷款用于抵押金 122
29.不应该贷款支持企业超营业范围经营 126
30.必须重视信贷资金的人为风险 130
31.应正确选择贷款的投向 135
32.继续贷款救活企业应慎之又慎 141
33.对企业继续贷款时应坚持清前再贷 145
34.从一笔贷款损失看正确处理存贷关系 151
35.应根据信贷风险程度选择信贷方式 154
36.金融机构之间不能搞转贷 158
三、借款合同签订与变更 162
37.应依法与借款人签订借款合同 162
38.银行与乡政府签订借款合同是否有效? 166
39.不可单方随意修改借款合同 172
40.一份无抵押担保内容的抵押借款合同 175
41.怎能与非借款人签订展期协议? 180
42.借款合同丢失失去诉讼依据 184
四、借款合同保证 190
43.防范贷款风险应依法设保 190
44.应审查保证人资格的合法性 194
45.要选好担保方式,更要对担保人进行审核 199
46.不依法要求借款人设保却违规为借款人出保的苦果 204
47.保证人发生变更,银行怎么办? 209
48.互为担保担而不保 214
49.应对借款合同的保证人进行审核 218
50.借款合同变更是否要经保证人同意? 224
51.运用法律手段向借款人和保证人追索责任 229
52.追究保证人责任不应受到干预 233
五、借款合同抵押 238
53.信用贷款的失误提醒银行更多采取担保贷款 238
54.抵押人对抵押物无所有权,抵押无效 243
55.抵押物未办登记导致抵押无效 248
56.为何标价12万元的抵押财产不足清偿10万元的银行贷款 254
57.没搞清抵押财产价值是这笔贷款损失的主要原因 260
58.这笔呆帐贷款损失告诫银行要搞好抵押物的占管 264
59.应坚持依法处理抵押物,实现抵押权 268
60.贷后管理放松不得 274
六、贷后检查与管理 274
61.如何防止借款人挪用贷款 280
62.不可忽视柜台审查 285
63.到期时不去收,想收时收不回 290
64.超过诉讼时效,债权得不到保护 295
65.收贷难也不该搞贷款转期 301
66.应依法参与借款人破产清偿 304
67.借款人实行承包经营应依法清偿债务 310
68.应进一步完善信贷工作内部管理制度 315
69.不懂信贷业务发放贷款的苦果 321
70.从一笔贷款失误看加强信贷人员培训的必要性 326
七、呆帐贷款核销 332
71.应正确办理呆帐贷款的核销 332
72.笔呆帐贷款在办理核销手续后又追回贷款本息的启示 336
73.债权应依法追索到底 340
附录 346
一、《借款合同条例》 346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 350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 367
四、《贷款通则》 383
编后语 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