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中国肛肠病学发展史及发病概况 1
一、我国肛肠病学发展简史 1
基础篇 1
二、我国肛肠病的发病概况 6
(一)女性比男性患病者多 6
(四)便秘、腹泻、排便时间长的人患病者多 7
(五)饮酒过多、嗜好辛辣可能是导致发病的诱因 7
(三)久坐、久站、活动少的人患病者多 7
(二)患者以成人居多 7
(六)在肛肠疾病中痔的发病率最高 8
第二章 肛肠实用解剖与生理 10
一、祖国医学对肛肠解剖与生理的认识 10
(一)属转化之府、主传导变化 11
(二)主津液的吸收 11
(三)与肺相表里,共应皮毛 11
二、肛门直肠解剖 11
(一)肛门直肠的形态 11
(二)肛管 12
(三)齿状线 14
(四)肛直线 15
(五)直肠柱 15
(六)肛瓣 15
(七)肛隐窝 15
(八)肛腺 16
(九)肛乳头 18
(十)栉膜 18
(十一)括约肌间沟 18
(十三)肛门内括约肌 19
(十二)直肠瓣 19
(十四)肛门粘膜下肌 20
(十五)肛垫 21
(十六)肛直套叠与肛直窦 23
(十七)盆底 25
(十八)肛管直肠周围间隙 34
三、结肠 36
(一)结肠的形态 36
(二)结肠及肛管直肠的组织构成 38
(一)血管 39
四、大肠的血管、淋巴及神经 39
(二)淋巴 44
(三)神经 48
五、大肠生理 51
(一)吸收与消化 51
(二)传输与储存 52
(三)排便与自控 53
(四)肠腔内的细菌 55
(五)肠腔内的气体 56
六、大肠免疫 57
(一)肠道的非特异性防御功能 57
(二)肠道相关淋巴组织 57
(三)炎症介质 60
(四)细胞因子 62
(五)肠道免疫的调节 62
(一)目前常用的局部麻醉剂 64
二、局部麻醉 64
(二)麻醉前用药 64
(一)麻醉前准备 64
一、麻醉前准备和用药 64
第三章 麻醉 64
(二)局部麻醉剂的毒性反应及其处理 65
(三)操作要点 66
三、长效麻醉剂 66
四、骶管阻滞麻醉(腰腧麻醉) 67
(一)骶裂孔的位置 67
(一)椎管解剖 68
五、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 68
(二)穿刺方法 68
(二)适应证和禁忌证 69
(三)常用药物及剂量 70
(四)操作要点 70
(五)并发症及防治 70
六、硬脊膜外腔阻滞麻醉 71
(一)适应证和禁忌证 71
(二)常用药物 71
(四)给药方法 72
(五)并发症及处理 72
(三)穿刺要点 72
第四章 肛门直肠病检查法 74
一、检查体位 74
二、检查方法 75
(一)视诊法 75
(二)指诊法 75
(三)内窥镜检查 76
(五)X线检查 81
(四)肛管腔内超声检查 81
(六)生化检查 82
(七)病理检查 82
(八)免疫学检查 82
(九)肛门直肠内压测定法 82
(十)肠道运输功能检查 86
(十一)排粪造影 87
(十二)盆底肌电图检查 88
(三)结肠病的术前准备 90
(一)进行全面的全身和局部检查 90
(二)肛门直肠病的术前准备 90
第五章 手术前后处理 90
一、手术前处理 90
二、手术后处理 93
(一)密切观察全身和局部反应 93
(二)肛门直肠病的术后处理 93
(三)结肠病的术后处理 93
治疗篇 95
第六章 便秘 95
一、病名与源流 95
(一)中医病因说 96
二、病因 96
(二)西医病因说 97
三、分类 97
(一)病因分类法 97
(二)病理分类法 98
四、症状 99
(一)主要症状 99
(二)伴有症状 99
(三)并发症 99
(一)诊断 101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 101
(二)鉴别诊断 102
六、治疗 103
(一)治疗原则 103
(二)保守治疗 103
(三)手术治疗 110
二、病因 114
(一)中医病因说 114
一、病名与源流 114
第七章 腹泻 114
(二)西医病因说 115
三、分类 116
(一)急性腹泻分类法 117
(二)慢性腹泻分类法 117
四、症状 118
(一)主要症状 118
(二)伴有症状 119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 119
(一)诊断 119
(二)鉴别诊断 121
六、治疗 122
(一)治疗原则 122
(二)保守治疗 123
(三)手术治疗 124
第八章 腹痛 125
一、病名与源流 125
二、病因 125
(一)中医病因说 125
(二)西医病因说 126
三、分类 127
(一)急慢性分类法 127
(二)部位分类法 127
(三)病理分类法 127
(四)性质分类法 127
四、症状 128
(一)急腹症 128
(二)慢性症 128
(一)诊断 129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 129
六、治疗 131
(一)治疗原则 131
(二)鉴别诊断 131
(二)保守治疗 132
(三)手术治疗 134
二、病因 135
(一)中医病因说 135
一、病名与源流 135
第九章 腹胀 135
(二)西医病因说 136
三、分类 137
(一)一般分类法 137
(二)中医辨证分型 137
四、症状 138
(一)主要症状 138
(二)伴有症状 138
(二)鉴别诊断 139
(一)诊断 139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 139
六、治疗 140
(一)治疗原则 140
(二)保守治疗 141
(三)手术治疗 142
二、病因 143
(二)西医病因说 143
(一)中医病因说 143
一、病名与源流 143
第十章 便血 143
三、分类 144
四、症状 144
(一)主要症状 144
(二)伴有症状 145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 145
(一)诊断 145
(二)鉴别诊断 146
(二)保守治疗 148
(一)治疗原则 148
六、治疗 148
(三)大出血休克的治疗 152
(四)手术治疗 154
第十一章 炎症性肠病 155
一、病名与源流 155
二、病因 156
(一)中医病因说 156
(二)西医病因说 156
(一)溃疡性大肠炎分类法 157
三、分类 157
(二)克隆病分类法 158
四、症状 159
(一)主要症状 159
(二)伴有症状 160
(三)并发症 160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 161
(一)诊断 161
(二)鉴别诊断 165
(二)保守治疗 167
六、治疗 167
(一)治疗原则 167
(三)营养与饮食治疗 175
(四)心理治疗 175
(五)高压氧治疗 176
(六)手术治疗 176
第十二章 肠道易激综合征 179
一、病名与源流 179
(二)西医病因说 180
三、分类 180
(一)中医病因说 180
二、病因 180
四、症状 181
(一)主要症状 181
(二)伴有症状 181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 181
(一)诊断 181
(二)一般治疗 182
(一)治疗原则 182
(二)鉴别诊断 182
六、治疗 182
(三)药物治疗 183
(四)认知治疗 184
二、病因 186
三、分类 186
(一)病情轻重分类法 186
一、病名与源流 186
第十三章 放射性肠病 186
(二)大体病理分类法 187
四、症状 187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 187
(一)诊断 187
(二)鉴别诊断 188
六、治疗 188
(一)保守治疗 188
(二)手术治疗 189
一、药物依赖性便秘 190
(一)病因 190
第十四章 药源性肠病 190
(二)症状 191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191
(四)治疗 192
二、大肠色素沉着症 194
(一)病因 194
(二)症状 194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194
(一)病因 195
三、肠道菌群失调症 195
(四)治疗 195
(二)症状 196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196
(四)治疗 197
四、伪膜性肠炎 198
(一)病因 198
(二)症状 199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199
(四)治疗 200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201
(二)症状 201
五、真菌性肠炎 201
(一)病因 201
(四)治疗 202
第十五章 大肠息肉 204
一、病名与源流 204
二、病因 204
(一)中医病因说 204
(二)西医病因说 204
三、分类 205
(一)组织学分类 205
(二)各型息肉的病理特征 206
(三)大肠腺瘤与癌的关系 209
四、症状 209
(一)便血 209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 210
(二)鉴别诊断 210
(一)诊断 210
(三)腹痛 210
(二)粪便改变 210
(四)息肉脱垂 210
六、治疗 211
(一)治疗原则 211
(二)结肠镜治疗 211
(三)保守治疗 211
(四)手术治疗 212
七、预后 213
二、病因 214
第十六章 大肠类癌 214
一、病名与源流 214
三、分类 215
四、症状 215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 215
(一)诊断 215
(二)鉴别诊断 216
六、治疗 216
七、预后 216
(一)中医病因说 217
二、病因 217
(二)西医病因说 217
一、病名与源流 217
三、分类 218
(一)部位分布分类法 218
(二)大体病理分类法 219
(三)组织学分类法 219
(四)我国分期试行方案 220
(五)扩散途径 220
(六)临床分期 221
(三)直肠癌 222
(二)左侧结肠癌 222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 222
(一)诊断 222
(一)右侧结肠癌 222
四、症状 222
(二)鉴别诊断 224
(一)治疗原则 225
(二)手术治疗 225
六、治疗 225
(三)化学药物治疗 228
(四)放射治疗 229
(五)基因治疗 229
(六)经结肠镜治疗 230
(七)中医药治疗 230
七、预后 233
八、预访 233
九、预防 233
第十八章 大肠寄生虫病 235
一、阿米巴肠病 235
(一)病因 235
(二)症状 237
(三)并发症 237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 238
(五)治疗 239
(一)病源学 240
(二)症状 240
(三)诊断 240
二、蛲虫病 240
(四)治疗 241
(一)中医病因说 243
二、病因 243
(二)西医病因说 243
一、病名与源流 243
第十九章 痔疮 243
三、分类 246
(一)外痔的形态和特征 248
(二)内痔的形态和特征 248
(三)混合痔的形态和特征 249
(三)瘙痒、流粘液 250
(二)脱出 250
(四)肿痛 250
(一)便血 250
四、症状 250
(一)诊断 251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 251
(二)鉴别诊断 251
(五)贫血 251
六、治疗 252
(一)治疗原则 252
(二)保守治疗 254
(三)手术疗法 260
第十七章 大肠癌 271
七、预防 293
第二十章 肛窦炎及肛乳头炎 295
一、病名与源流 295
二、病因 295
(一)中医病因说 295
(二)西医病因说 295
三、分类 296
四、症状 296
六、治疗 297
(一)保守治疗 297
(一)诊断 297
(二)鉴别诊断 297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 297
(二)手术治疗 298
第二十一章 肛门直肠周围脓肿 300
一、病名与源流 300
二、病因 300
(一)中医病因说 300
(二)西医病因说 300
(三)Eisenhammer分类法 302
(二)二类法 302
三、分类 302
(一)六类法 302
(四)急慢性分类法 303
四、症状 303
五、诊断和鉴别诊断 303
(一)诊断 303
(二)鉴别诊断 304
六、治疗 304
(一)治疗原则 304
(三)手术治疗 305
(二)保守治疗 305
七、预防 311
第二十二章 肛门直肠瘘 312
一、病名与源流 312
二、病因 312
(一)中医病因说 312
(二)西医病因说 312
三、分类 314
(三)Parks4类法 315
(一)Millgan-Morgan5类法 315
(二)Goligher5类法 315
(四)Eisenhammer3类5型法 316
(五)Marks6类法 316
(六)隅越幸男4类10型法 316
(七)国内分类法 317
四、症状 318
(一)流脓 318
(一)诊断 319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 319
(四)全身症状 319
(三)疼痛 319
(二)肛门湿痒 319
(二)鉴别诊断 321
六、治疗 322
(一)治疗原则 322
(二)中医与中西医结合疗法 324
(三)西医疗法 335
(四)特殊肛瘘的治疗 346
七、预防 359
(二)西医病因说 361
(一)中医病因说 361
第二十三章 肛裂 361
一、病名与源流 361
二、病因 361
三、分类 363
(一)二类法 363
(二)五类当 363
(三)四类法 363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 364
(一)诊断 364
四、症状 364
(二)鉴别诊断 365
六、治疗 365
(一)治疗原则 365
(二)保守治疗 366
(三)手术治疗 367
七、预防 375
(二)西医病因说 377
(一)中医病因说 377
二、病因 377
第二十四章 直肠脱垂 377
一、病名与源流 377
三、分类 380
(一)Tuttle二型三度法 380
(二)Beahrs二型三度法 380
(三)Ripstein四期法 380
(四)荒川五型法 380
(五)我国的分类法 380
四、症状 381
六、治疗 383
(一)治疗原则 383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 383
(二)鉴别诊断 383
(一)诊断 383
(二)保守治疗 384
(三)手术治疗 388
七、预防 395
(二)西医病因说 396
(一)中医病因说 396
二、病因 396
第二十五章 肛门瘙痒症 396
一、病名源流 396
三、分类 397
(一)原发性瘙痒 397
(二)继发性瘙痒 397
四、症状 397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 398
(一)诊断 398
(二)鉴别诊断 398
(二)保守治疗 399
六、治疗 399
(一)治疗原则 399
(三)手术治疗 401
七、预防 402
第二十六章 肛门湿疹 403
一、病名与源流 403
二、病因 403
(一)中医病因说 403
(二)西医病因说 403
(二)皮损特点分类法 404
(一)病情分类法 404
三、分类 404
四、症状 405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 405
六、治疗 405
(一)治疗原则 405
(二)中医治疗 405
(三)西医治疗 406
七、预防 407
(一)中医病因说 408
(二)西医病因说 408
一、病名与源流 408
二、病因 408
第二十七章 肛门周围化脓性汗腺炎 408
三、分类 409
四、症状 409
(一)主要症状 409
(二)伴有症状 409
(一)保守治疗 410
(二)鉴别诊断 410
六、治疗 410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 410
(一)诊断 410
(二)手术治疗 411
第二十八章 肛门直肠性病 412
一、尖锐湿疣 412
二、扁平湿疣 414
三、性病性淋巴肉芽肿 414
四、直肠淋病 415
五、肛门部软下疳 416
六、肛门部硬下疳 416
九、肛门括约肌共济失调 417
十、艾滋病 417
七、梅毒性直肠炎 417
八、直肠梅毒瘤 417
十一、肛门周围霉菌病 418
第二十九章 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 419
一、病名与源流 419
二、病因 419
(一)中医病因说 419
(二)西医病因说 419
(一)国内分类法 420
三、分类 420
(二)国际分类法 421
四、症状 422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 422
(一)诊断 422
(二)鉴别诊断 422
六、治疗 423
(一)治疗原则 423
(二)手术治疗 423
(一)中医病因说 430
(二)西医病因说 430
一、病名与源流 430
二、病因 430
第三十章 肛门直肠痛 430
三、分类 431
四、症状 431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 431
(一)诊断 431
(二)鉴别诊断 431
(二)保守治疗 432
(一)治疗原则 432
六、治疗 432
(三)手术治疗 433
第三十一章 排便失禁 434
一、病名与源流 434
二、病因 434
(一)中医病因说 434
(二)西医病因说 434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 435
(二)病理生理分类法 435
(一)一般分类法 435
三、分类 435
五、治疗 436
(一)保守治疗 436
(二)手术治疗 437
第三十二章 肛管直肠狭窄 442
一、病名与源流 442
二、病因 442
(一)中医病因说 442
(二)西医病因说 442
(四)程序分类法 443
(三)形态分类法 443
四、症状 443
三、分类 443
(二)部位分类法 443
(一)性质分类法 443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 444
(一)诊断 444
(二)鉴别诊断 444
六、治疗 444
(一)保守治疗 445
(二)手术治疗 445
七、预防 447
第三十三章 大肠肛门损伤 448
一、结肠损伤 448
(一)病因 448
(二)分类 449
(三)症状 449
(四)诊断 449
(五)治疗 450
二、直肠和肛管损伤 452
(二)症状 453
(三)诊断 453
(一)病因 453
(四)治疗 454
第三十四章 大肠肛门手术后并发症及其防治 457
一、出血 457
(一)骶前出血 457
(二)结肠出血 459
(三)直肠出血 459
二、泌尿系并发症 461
(一)尿路损伤 461
(三)尿道损伤 463
(二)膀胱损伤 463
(四)性功能障碍 464
(五)排尿困难 464
三、术后感染 466
(一)肛门直肠周围感染 466
(二)腹部切口感染 466
(三)腹腔感染 467
四、术后发热 468
五、伤口愈合缓慢 468
(一)病因 468
(二)治疗 469
(一)病因 470
六、肛缘水肿 470
(二)防治 471
七、肛管上皮缺损 471
(一)病因 471
(二)防治 471
第三十五章 针灸在肛肠科的应用 475
一、针灸的调理作用 475
二、针灸的治疗作用 477
一、成人大肠菌群 482
第三十六章 抗生素的应用 482
二、抗菌药物的选择 483
(一)β-内酰胺酶类 483
(二)氨基糖甙类 485
(三)喹诺酮类 486
(四)大环内酯类 487
(五)甲硝唑 487
(十)磺胺类 488
(九)多粘菌素 488
(八)万古霉素 488
(六)氯林可霉素 488
(七)磷霉素 488
(十一)抗真菌类药物 489
(十二)抗结核药物 489
三、预防性用药 490
(一)给药时机 490
(二)给药途径 491
(一)原则 492
(二)药效的判断和联合用药 492
四、治疗性用药 492
(三)预防二重感染 493
第三十七章 纤维素 495
一、防癌卫士 495
二、减肥佳品 497
三、通便良药 498
四、疗疾妙剂 498
五、合理应用 498
肛肠病常用方剂选 501
临床常用检验项目参考值 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