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编一 谈20世纪前半纪史学的几个问题 3
二 20世纪前期两次关于“国学”与“国粹”、“国故”的论辩 41
三 学术史视野下的社会史论战 66
四 历史语言研究所与“科学的东方学之正统在中国” 96
第二编一 王国维的杰出贡献与学术影响 119
二 援庵先生学术三题 157
三 陈垣、陈寅恪学术比较 173
四 从“神交”到“握手言欢”:郭沫若与历史语言研究所二十年 201
附:署名“鼎堂”的遗闻趣事 216
五 郭沫若与陈寅恪:“龙虎斗”与“马牛风” 218
六 郭沫若与容庚:从“未知友”到“文字交” 256
七 郭沫若与田中庆太郎:“亲若一家人” 284
八 尹达先生的治学道路——“从考古到史学研究” 295
九 从尹达致傅斯年的一封信说起 321
第三编一 “李杜并称”与“扬杜抑李”——兼论郭沫若的李杜研究 331
附:郭沫若写《李白与杜甫》的“苦心孤诣” 361
二 《李白出生于中亚碎叶》文中的资料并非从冯家异那里得来 370
三 再现历史画卷的成就——郭沫若对史剧与史学关系的探索 376
附:关于郭沫若美学的通信 417
后记 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