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导论:前沿问题和本书结构[戴维·T·里维里恩David T.Llewellyn 克里斯·米尔纳Chris Milner] 1
1.1 引言 1
1.2 “国际货币经济学”:变化的看法和前沿问题 2
1.2.1 60年代后期以来更多的通货膨胀性条件 3
1.2.2 增强的汇率浮动性 4
1.2.3 增强的资本流动性和私人资本流动的重要性 5
1.2.4 增强的开放度和相互依赖 6
1.2.5 全球经济实力格局的变化 6
1.2.6 官方融资在调节国际收支不平衡中的作用下降 7
1.2.7 国际货币体系的框架 7
1.2.8 离岸金融与国际金融调节的发展 8
1.2.9 国内和国际不平衡 9
1.3 本书结构 10
1.3.1 关于汇率 10
1.3.2 关于开放宏观经济学 11
1.3.3 关于全球货币问题 12
2 汇率经济学[鲁迪格·多恩布什Rudiger Dornbusch] 15
2.1 引言 15
2.2 基本框架 17
2.2.1 扩展的蒙代尔--弗莱明模型 17
2.2.2 财政政策 19
2.3 该理论的扩展 21
2.3.1 经常项目效应 21
2.3.2 资产组合效应 23
2.3.3 真实资产 23
2.3.4 滞后效应 25
2.4 浮动的历程 26
2.4.1 易变性 26
2.4.2 背离 26
2.4.3 预测 29
2.4.4 财政政策 32
2.5 汇率和价格 34
2.5.1 相对价格 37
2.5.2 商品价格 38
2.5.3 汇率和通货膨胀 41
2.6 高估的政治经济学 42
2.7 当前的政策问题 44
2.7.1 目标区和汇率导向的货币政策 44
2.7.2 针对过度资本流动的政策 46
3 汇率动态[迈克尔·宾斯托克Michael Beenstock] 51
3.1 引言 51
3.2 多恩布什“调整过度”模型 53
3.3 经常项目和J--曲线 55
3.4 资本项目和财富 59
3.5 汇率动态的一般模型 62
3.6 汇率政策 68
3.7 结论 70
4 汇率决定的实证研究[罗纳尔多·麦克唐纳Ronald MacDonald] 73
4.1 引言 73
4.2 汇率行为 74
4.3 对汇率决定的简要理论探讨和历史描述 89
4.3.1 购买力平价(PPP) 89
4.3.2 柔性价格货币法 90
4.3.3 粘性价格货币模型 93
4.3.4 实际利率差异模型 95
4.3.5 资产组合平衡法 96
4.4 一些实证证据 97
4.4.1 资产法简化形式的计量经济学证据 97
4.4.2 购买力平价的证据 103
4.4.3 汇率波动和方差范围检验 105
4.4.4 远期外汇市场的效率 106
4.4.5 汇率模型的“消息”法 111
4.5 结论 113
5 浮动汇率下的稳定政策[科穆·凯尔尼Colm Kearney] 117
5.1 引言 117
5.2 源于“假设的”宏观模型的结果 119
5.3 从最优化宏观模型得到的结果 132
5.4 国际资本流动性和“双赤字” 139
5.5 结论 142
6 国际政策协调[戴维·寇里David Currie] 143
6.1 引言 143
6.2 什么是政策协调? 144
6.3 为什么要协调? 150
6.3.1 政策协调的障碍 154
6.4 协调是什么样的形式? 160
6.4.1 以规则为基础的协调 161
6.4.2 协定的前景 163
6.4.3 国际协调的选择性建议 165
7 国内和国际金融不平衡与调节[安德鲁·迪恩Andrew Dean] 169
7.1 引言 169
7.2 不平衡的性质 170
7.2.1 内外不平衡间的联系 171
7.2.2 可维持性 175
7.3 对调整过程变化的观点 177
7.4 调整的可选择性渠道 180
7.5 70年代和80年代的不平衡 182
7.5.1 OPEC顺差的升降 185
7.5.2 发展中国家的逆差和债务危机 188
7.5.3 工业化国家的不平衡 191
7.6 结论 194
8 国际债务分析[尼克·斯诺顿Nick Snowden] 197
8.1 引言 197
8.2 经常项目的变化和发展中国家的借款:1970--1982年 198
8.3 国际贷款需求 202
8.4 贷款供给,银行崛起与1982年的危机 204
8.5 外部冲击和重组的需要 207
8.6 国内金融动荡与外部借款 212
8.7 不谨慎的贷款? 215
8.8 结论 218
9.1 引言 221
9 汇率安排[罗伯特·Z·阿里巴Robert Z.Aliber] 221
9.2 汇率安排与通货膨胀 223
9.3 汇率决定的过程 226
9.3.1 市场效率 226
9.3.2 政府干预的作用 227
9.4 实际汇率的变动 229
9.4.1 购买力平价 229
9.5 结构性冲击与货币性冲击 230
9.5.1 石油冲击 230
9.5.2 生产力冲击 231
9.5.3 资产价格冲击 233
9.5.4 货币性冲击 233
9.5.5 善恶循环 235
9.6 基点与重返问题 236
9.7 结论 237
10.1 引言 241
10 国际货币体系[戴维·T·里维里恩David T.Llewellyn] 241
10.2 框架和问题 243
10.2.1 相互依赖的含义 245
10.2.2 核心问题 247
10.2.3 体系的分类 249
10.3 布雷顿森林体系及其崩溃 250
10.3.1 布雷顿森林体系:一个计划的体系 250
10.3.2 它为什么崩溃 252
10.3.3 布雷顿森林体系之后国际货币体系的特点 253
10.4 70年代和80年代的环境 255
10.4.1 国际不平衡 255
10.4.2 资本运动 257
10.4.3 结构变化:私有化 260
10.4.4 汇率管理 262
10.4.5 国际储备方面 264
10.4.6 信心问题 267
10.5 结论 270
参考文献 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