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1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创立至抗日战争时期 1
第一节 满洲里国际交通线 1
共产国际与苏联共产党建立的交通线 2
中国共产党创建的国际交通线 5
中共中央临时建立的交通线 9
第二节 对日本侵略者进行的斗争 10
抗日火种 11
中共发展抗日力量 13
人民自发的反抗 14
第二章 全国解放战争时期 16
第一节 人民政权的建立和党的组织建设 16
短暂的国民党反动政权 17
人民政权的建立和中共扎满工委成立 19
放手发动群众,积极恢复生产 22
第二节 支援全国解放战争和党组织的发展壮大 25
军用物资转运工作 25
慰问前方人民军队 27
清除国民党残余势力 28
党组织的壮大及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 33
第三章 新中国成立和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38
第一节 中共满洲里市委员会成立和党风党纪建设 38
中共满洲里市委员会成立及组织状况 39
加强党风党纪建设 40
第二节 抗美援朝 42
物资转运工作 42
宣传、优抚、捐献活动 46
第三节 巩固人民民主专政 47
镇压反革命 48
审查干部及迁侨 50
“三反”、“五反”运动 52
贯彻婚姻法等民主改革 56
第四节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贯彻实施 57
第一个五年计划任务的完成 58
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60
加强统一战线工作 64
第五节 中共满洲里市第一次代表大会 66
中共满洲里市党员代表会议与党员民主大会 66
中共满洲里市第一次代表大会 67
第六节 肃清暗藏的反革命分子 69
第四章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72
第一节 整风运动 72
整风运动的开展 73
反右派斗争 75
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78
增产节约、精简机构、下放干部 80
“反浪费、反保守”运动 83
第二节 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 84
宣传贯彻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86
“大跃进” 87
人民公社化 90
中共满洲里市第二次代表大会 92
第三节 纠正“左””倾错误,克服暂时困难 94
纠正“左”倾错误的中断 94
继续“反右倾”及其恶果 96
中共满洲里市第三次代表大会 102
第四节 贯彻中共八届十中全会精神 107
贯彻中共八届十中全会精神 107
中共满洲里市第四次代表大会 109
第五节 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110
增产节约与“五反” 111
反对现代修正主义斗争 114
“四清”运动 116
中共满洲里市第五次代表大会 117
第五章“文化大革命”时期 119
第一节 满洲里市“文化大革命”的发起及市革命委员会的成立 119
满洲里市“文化大革命”的发起 119
全面动乱和市革委会成立 123
第二节“文化大革命”中的冤假错案 125
“挖肃”斗争 125
清理阶级队伍与“新内人党”冤案 129
第三节“上山下乡”与其它运动 133
“上山下乡”和“五·七”干校 134
批林整风和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 135
中共满洲里市第六次代表大会 136
“批林批孔”运动 137
第四节 贯彻邓小平全面整顿的思想及粉碎“四人帮”的胜利 139
全面整顿和“反击右倾翻案风” 139
中共满洲里市第七次代表大会 141
粉碎“四人帮”的胜利 142
第六章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44
第一节 落实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实现工作着重点的转移 144
揭发批判江青反革命集团的罪行 145
落实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 147
平反冤假错案和落实党的各项政策 154
中共满洲里市第八次代表大会 156
为实现工作着重点的转移而努力 162
在国民经济调整中加强党的建设 168
第二节 全面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和两个文明建设 172
机构改革与新老干部的交替 172
中共满洲里市第九次代表大会 180
改革的全面进行和经济建设的显著成效 186
精神文明建设的新面貌 191
完成全面整党任务和党建工作的进一步加强 194
第三节 全力推进试验区建设,对外开放取得历史性突破 198
中共满洲里市第十次代表大会 199
外经外贸迅速发展,口岸经济向外向型转变 205
认真贯彻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方针 209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214
在改革开放中加强党的建设 217
第四节 改革开放的新局面与建设国际贸易城的宏伟蓝图 221
中共满洲里市第十一次代表大会 222
沿边开放格局的形成 227
建设国际贸易城的蓝图 230
外经外贸带动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236
精神文明建设新进展 246
党建工作的新步伐 251
中共满洲里市第十二次代表大会 258
附录:1921~1995年大事记 266
后记 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