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诉讼法实用知识》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傅广德,曹平等
  • 出 版 社: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0
  • ISBN:
  • 页数:321 页
图书介绍:

目录 1

导言 1

总论篇 1

第一章行政与行政诉讼 1

第一节行政与行政诉讼的概念和特征 1

一、行政的概念和特征 1

一、行政诉讼的历史发展 2

二、行政诉讼的概念和特征 4

二、行政诉讼理论体系概说 8

发展,巩固政权 9

是为稳定社会秩序,促进社会经济的 9

得到正确及时实施的活动,最终目的 9

一、行政与行政诉讼都是为保证国家意志 9

第二节行政与行政诉讼的关系 9

二、行政与行政诉讼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权 10

力在实施国家意志的两个不同阶段的 10

活动的有机统一 10

三、行政诉讼对行政具有承接性和 10

受行政的制约性 10

第三节行政诉讼与其他诉讼的区别 11

一、行政诉讼是监督性的诉讼,刑事诉讼 12

和民事诉讼是保护性的诉讼 12

义上的诉讼 13

二、行政诉讼是形式意义上的诉讼, 13

而刑事诉讼和民事诉讼是实质意 13

三、行政诉讼是事后诉讼,刑事诉讼和民 14

事诉讼是事时诉讼 14

第二章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15

第一节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的共性 15

一、行政法和行政诉讼法是统治阶级意志 15

上升为国家意志的体现 15

四、行政法和行政诉讼法均是国家的 16

规范的总和 16

五、行政法和行政诉讼法是各自法律 16

基本法 16

保证的法律规范,具有强制性 16

三、行政法和行政诉讼法是由国家强制力 16

认可的 16

二、行政法和行政诉讼法是由国家制定和 16

第二节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的个性 18

一、行政法是管理性和管理程序性的 18

法律,行政诉讼法是监督性和监 18

督程序性的法律 18

二、行政法是调整行政关系的法律,行政 22

诉讼法是调整行政诉讼关系的法律 22

法监督为目的 23

诉讼法是以司法保证、司法救济、司 23

三、行政法是以管理法制化为目的,行政 23

第三节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的联系 27

一、时间上的衔接性 27

二、内容上的承接性和交叉性 28

三、适用上的相互依照性 29

第四节行政先例和行政判例的法律意义 29

一、行政先例和行政判例的概念 29

二、外国行政诉讼判例法的引鉴 30

三、我国行政诉讼参照行政先例和行政判 32

例的思考 32

一、基本原则的概念及特征 34

第五节行政诉讼法的基本原则 34

二、行政诉讼法的特有原则 35

第三章行政法律关系与行政诉讼法律关系 44

第一节行政法律关系 44

一、行政法律关系的概念及特征 44

二、行政法律关系的要素 46

第二节行政诉讼法律关系 50

一、行政诉讼法律关系的概念及特征 50

二、行政诉讼法律关系的要素 51

三、行政诉讼法律关系的设立、变更和 54

终止 54

关系由行政法的某些法律规范所规定 55

律规范所规定和调整,行政诉讼法律 55

和调整 55

第三节行政法律关系和行政诉讼法律关系的 55

一、行政法律关系由行政诉讼法的某些法 55

区别与联系 55

二、行政法律关系是行政诉讼法律关系产 56

生的前提,行政诉讼法律关系是行政 56

法律关系设立之后才产生的最终法律 56

关系 56

三、行政法律关系和行政诉讼法律关系均 57

有实体性和程序性 57

系为对象的诉讼活动 58

四、行政诉讼是以已经确立的行政法律关 58

第四章行政权与行政审判权 60

第一节行政权和行政审判权的属性及特征 60

一、国家权力的概述 60

二、行政权与行政审判权的属性及特征 61

第二节行政权和行政审判权的基本权能 65

一、行政权的基本权能 65

二、行政审判权的基本权能 68

第三节行政权和行政审判权的关系 70

一、行政权是行政审判权的前提和内容,行政审判权是对行政权行使行为的审判 71

效力 72

三、行政审判权对于行政权来说具有最终 72

二、行政权和行政审判权是两个不同阶段 72

的两种不同的权力,又是实施国家意 72

志的有机整体 72

四、行政诉讼是行政权和行政审判权的矛 73

盾统一过程 73

第四节行政权和行政审判权的正确行使 74

一、明确性质不越权 74

二、明确职责不失职 76

三、明确目的不滥权 77

四、依法行政,依法审判 77

第一节监督法的概念 79

一、监督的涵义及种类 79

监督法篇 79

第五章监督法的概述 79

二、行政诉讼监督 80

三、行政诉讼监督法 82

第二节行政诉讼监督法律关系 83

一、监督法律关系的概念 83

二、行政诉讼监督法与行政诉讼监督程序 84

法的关系 84

一、行政诉讼监督的对象 85

二、行政诉讼监督审查的内容 85

第三节监督的对象、内容与权力 85

三、行政诉讼监督的判决权 86

第四节制定我国行政诉讼监督法的初想 87

一、制定行政诉讼监督实体法的可能性 87

二、行政诉讼监督法体系的构想 89

第六章行政诉讼监督对象 91

第一节行政诉讼监督对象的确定 91

一、行政诉讼监督对象的涵义 91

二、确定行政诉讼监督对象的标准 92

第二节行政诉讼监督对象的范围 96

一、人民法院受理行政案件的范围 96

二、人民法院不能受理的行政纠纷 101

第七章监督审查的内容 103

第一节具体行政行为的要件及审查 103

一、关于行政主体资格要件 104

二、关于行政职权要件 106

三、关于行政程序要件 107

四、关于法定形式要件 108

五、关于具体行政行为的事实证据 109

六、关于法律依据要件 110

七、关于内容要件 113

八、关于行政相对人要件 113

九、关于效力要件 114

要件的审查 115

十、关于行政不作为的具体行政行为 115

第二节具体行政行为内容的审查 116

一、具体行政行为内容的涵义 116

二、具体行政行为内容的审查 117

第三节对与具体行政行为有关的其他内容的 120

审查 120

一、对原告的客观行为进行审查 120

二、对规范性文件进行审查 122

三、对赔偿损失的问题进行审查 122

第一节行政判决权的概述 123

一、行政判决权的概念和特征 123

第八章行政判决权 123

二、行政判决权的主体与对象 124

三、行政判决权的方式与内容 125

四、行政判决依据及参照的规范性文件 128

第二节行政判决 133

一、维持判决 133

二、撤销判决 134

三、判决强制重新履行法定职责 137

四、有限制的司法变更判决 139

五、强制履行职责判决 140

六、其他处理 142

第一节证据的概念 143

证据法篇 143

第九章行政诉讼的证据 143

一、行政诉讼证据是事实 144

二、行政诉讼的证据是能证明案件的客观 144

真实情况的事实 144

三、行政诉讼证据是法律事实 144

四、行政诉讼证据由不同的主体在不同的 145

时间取得,具有不同的法律效力 145

第二节行政诉讼证据的类型 146

一、行政诉讼证据的学理分类 146

二、行政诉讼证据的法定种类 147

二、对具体行政行为作出的法律事实加以 150

证明 150

第三节证明对象 150

一、对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存在加以证明 150

三、对具体行政行为认定事实的根据和适 151

用法律依据加以证明 151

四、对与案件有关的其他事实加以证明 151

第四节举证责任 152

一、行政诉讼举证责任的涵义 152

二、行政诉讼举证责任的确定及意义 154

三、行政诉讼原告的举证责任 155

一、行政诉讼管辖的概念和特征 157

第一节行政诉讼管辖的概述 157

程序法篇 157

第十章行政诉讼管辖 157

二、确定行政诉讼管辖的意义 158

三、确定行政诉讼管辖的原则 160

第二节行政诉讼管辖的分类 161

一、级别管辖 161

二、地域管辖 163

三、移送管辖 167

四、指定管辖 168

第三节行政诉讼管辖权的转移 169

第一节行政诉讼参加人的概述 171

第十一章行政诉讼参加人 171

一、行政诉讼当事人 172

二、第三人 177

三、共同诉讼人 178

四、诉讼代理人 179

五、法定代表人和行政首长 180

六、诉讼参加人的诉讼权利义务 181

第二节行政诉讼当事人与行政法律关系主体 182

的联系 182

一、原告与行政相对人 183

二、被告与行政主体 186

一、行政复议的涵义 190

第一节行政复议 190

第十二章审理程序 190

二、行政复议程序 191

第二节起诉与受理 193

一、起诉与受理的概念 193

二、起诉的条件 194

三、受理程序 195

第三节行政复议前置与行政诉讼的提起 196

一、行政复议与行政起诉 196

二、行政复议期限与起诉期限 198

第四节审理程序 200

一、审判组织 200

二、第一审程序 201

三、第二审程序 203

四、再审程序 205

第五节行政诉讼庭审模式 206

一、建立行政诉讼庭审模式的历史必然 207

二、建立行政诉讼庭审模式的设想 207

三、(附)庭审程序表 215

第六节涉及审理程序的其他问题 216

一、合并审理 216

二、撤诉与缺席判决 216

三、审理期限和期限的延长 218

一、妨害行政诉讼行为的概念和构成 219

第十三章对妨害行政诉讼的强制措施 219

第一节妨害行政诉讼行为 219

二、妨害行政诉讼行为的种类 220

第二节对妨害行政诉讼的强制措施 222

一、对妨害行政诉讼强制措施的概念和 222

特征 222

二、对妨害行政诉讼强制措施的种类 223

三、采取对妨害行政诉讼强制措施的意义 224

适用 225

二、对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 225

一、对妨害行政诉讼强制措施的一般适用 225

第三节对妨害行政诉讼强制措施的适用 225

第十四章执行 231

第一节执行的概述 231

一、执行的概念 231

二、执行的种类 233

三、执行的产生及意义 234

第二节执行的一般规定 237

一、执行的根据和条件 237

二、执行的对象 238

行措施 239

一、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强制执 239

第三节执行的措施 239

三、执行的主体 239

二、对行政机关的强制执行措施 241

第四节执行的程序 242

一、执行开始 242

二、审查案件 243

三、采取强制执行措施 244

四、执行结束 244

第十五章期间、送达及诉讼费用 245

第一节期间 245

一、期间的概念 245

二、期间的种类 246

三、期间的计算 247

四、期间的耽误 248

五、期日 248

六、行政管理中应注意的期间问题 249

第二节送达 251

一、送达的概念和特点 251

二、送达的方式和法律效力 251

三、行政管理中应注意的送达问题 252

第三节诉讼费用 253

一、诉讼费用的概念 253

二、行政案件诉讼费用的种类及其标准 255

三、诉讼费用的缓、减、免 256

第十六章行政赔偿诉讼 258

第一节行政赔偿诉讼的概念和性质 258

一、行政赔偿 258

专类诉讼法篇 258

二、行政赔偿诉讼的概念和性质 259

第二节行政赔偿诉讼的起诉条件 263

一、原告必须是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 264

具体行政行为侵权损害的公民、法人 264

和其他组织 264

二、被告必须是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行 264

政主体,是特定的 264

际损失为由,并且具体行政行为的侵 266

权与造成损失有法律上的因果关系 266

三、起诉的理由必须是以自己的合法权 266

益因具体行政行为违法侵权,造成实 266

四、行政赔偿诉讼可以在行政诉讼中提出, 268

单就行政赔偿提起诉讼的,只能在行 268

政处理之后对行政处理决定不服,才 268

能提起诉讼 268

五、行政赔偿诉讼必须向有管辖权的人民 269

法院提起诉讼 269

第三节行政赔偿诉讼的特有原则 269

三、被告不能反诉的原则 270

一、当事人法律地位平等的原则 270

二、可以适用调解的原则 270

四、强调当事人不同举证责任的原则 271

五、可以停止具体行政行为执行的原则 271

第四节行政赔偿诉讼的程序 272

一、对两个不同性质的诉讼请求应合并审 273

理 273

二、对两个不同性质的诉讼请求应一并裁 273

判,如果行政赔偿诉讼调解成立,也 273

可以分别审理 273

发生法律效力后,相对人单就行政赔 274

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 274

偿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还应审查具 274

全案审理 274

四、对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已经 274

三、二审法院应就上诉案件进行 274

第十七章行政居间裁决诉讼 275

第一节居间裁决的法律特性 275

一、居间裁决的概念和属性 275

二、居间裁决的法律效果 276

三、居间裁决的种类 277

四、不服居间裁决诉讼的产生 277

一、居间裁决诉讼的现状 278

第二节居间裁决诉讼案件与民事、 278

经济案件 278

二、居间裁决诉讼案件与民事、经济案件 279

的区别 279

第三节居间裁决诉讼的性质和种类 282

一、居间裁决诉讼属行政诉讼 282

二、居间裁决诉讼是行政附带民事诉讼 285

三、居间裁决诉讼的种类 287

第四节居间裁决诉讼的程序 288

一、居间裁决诉讼的提起 288

四、上诉的法律效果 289

五、二审的审理和判决 289

三、一审的审理和判决 289

二、审判组织 289

六、调解、撤诉、反诉的适用 290

第十八章涉外行政诉讼 291

第一节涉外行政管理 291

一、涉外行政管理的概念 291

二、涉外行政管理的种类 293

第二节涉外行政诉讼的概念和特征 294

一、涉外行政诉讼的概念 294

二、涉外行政诉讼的特征 294

一、主权原则 295

第三节审理涉外行政诉讼案的原则 295

二、同等原则 296

三、对等原则 297

附录一: 298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298

附录二: 314

行政法律法规有关诉讼的条目索引 314

一、治安行政 314

二、海关行政 315

三、资源行政 315

六、交通行政 316

五、金融行政 316

四、科学技术行政 316

七、环境保护行政 317

八、城市规划行政 318

九、邮政行政 318

十、卫生行政 318

十一、税务行政 318

十二、生产经营行政 320

十三、工商行政 320

十四、统计、计量行政 321

十五、其他行政 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