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导论 1
1.1 中医学的形成与发展 1
1.2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2
1.2.1 整体观念 2
1.2.2 辨证施治 3
2. 阴阳五行学说 4
2.1 阴阳学说 4
2.1.1 阴阳学说的形成与概念 4
2.1.2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4
2.1.3 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5
2.2.2 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7
2.2.1 五行学说的形成与概念 7
2.2 五行学说 7
2.2.3 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8
2.3 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的结合运用 9
2.3.1 阴阳学说着重说明对立双方相互关系 9
2.3.2 五行学说着重说明多方面相互关系 9
3. 藏象学说 10
3.1 五脏 10
3.1.1 心 10
3.1.2 肺 11
3.1.3 脾 12
3.1.4 肝 13
3.1.5 肾 14
3.2.1 胆 16
3.2.2 胃 16
3.2.3 小肠 16
3.2 六腑 16
3.2.4 大肠 17
3.2.5 膀胱 17
3.2.6 三焦 17
3.3 奇恒之腑 17
3.3.1 脑 17
3.4 脏腑之间的关系 18
3.4.1 五脏之间的关系 18
3.3.2 女子胞 18
3.4.2 脏与腑之间的关系 20
4. 气血津液 22
4.1 气 22
4.1.1 气的概念 22
4.1.2 气的生成 22
4.1.3 气的功能 22
4.1.4 气的运行 23
4.1.5 气的分类 23
4.3.1 津液的概念 25
4.3 津液 25
4.2.4 血的运行 25
4.2.3 血的功能 25
4.2.1 血的概念 25
4.2 血 25
4.2.2 血的生成 25
4.3.2 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 26
4.3.3 津液的功能 26
4.4 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 26
4.4.1 气血关系 26
4.4.2 气津关系 27
4.4.3 津血关系 27
5.1.1 经络的概念 29
5.1.2 经络系统的组成 29
5.1 经络的概念和组成 29
5. 经络学说 29
5.2 十二经脉 30
5.2.1 名称 30
5.2.2 走向、交接、分布、表里关系及流注次序 31
5.2.3 十二经脉的循行 32
5.3 奇经八脉 35
5.3.1 督脉 35
5.3.2 任脉 35
5.3.5 阴跷脉、阳跷脉 36
5.3.6 阴维脉、阳维脉 36
5.3.4 带脉 36
5.3.3 冲脉 36
5.4 经络的生理功能及经络学说的应用 37
5.4.1 经络的生理功能 37
5.4.2 经络学说的应用 37
6. 病因病机学说 39
6.1 病因 39
6.1.1 六淫 39
6.1.2 疠气 43
6.1.3 七情 43
6.1.4 饮食、劳逸 44
6.1.6 痰饮、瘀血 46
6.1.5 外伤 46
6.2 病机 47
6.2.1 发病 48
6.2.2 基本病机 49
7. 防治原则 54
7.1 预防 54
7.1.1 未病先防 54
7.1.2 既病防变 55
7.2 治则 55
7.2.1 治病求本 56
7.2.2 扶正祛邪 57
7.2.3 调整阴阳 58
7.2.4 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