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种重要传染病的防治》PDF下载

  • 购买积分:14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吴光华等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1
  • ISBN:7801572831
  • 页数:415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篇 肾综合征出血热 3

第一章 概述 3

第一节 简史 3

第二节 危害 4

第三节 展望 4

第二章 病原学 5

第一节 病毒的分类 5

一、病毒基因组结构 6

第三节 病毒基因组结构及多肽分析 6

第二节 病毒的形态与结构 6

二、多肽分析 7

第四节 病毒颗粒的物理性状 8

第五节 病毒的生物学特性 8

一、病毒的培养特性 8

二、病毒的抵抗力 8

三、致病动物模型 8

四、病毒的抗原性和免疫原性 9

一、宿主动物和传染源 10

第三章 流行病学 10

第一节 流行环节 10

二、传播途径 13

三、人群易感性和免疫性 16

第二节 流行特征 16

一、地理分布 16

二、时间分布 16

第一节 流行环节 17

三、人群分布 18

第四章 预防 19

第一节 流行病学侦检 19

一、流行病学侦查 19

二、宿主动物调查 19

三、媒介螨类调查 19

第二节 灭鼠防药 20

一、常用灭鼠药 20

第三节 我国钩端螺旋体病防治简史 22

第三节 灭螨 22

二、大面积灭鼠的方法和要求 22

四、实验室感染的预防 23

第四节 一般性预防措施 23

一、食品管理 23

二、污染物消毒 23

三、野外作业 23

第五节 疫苗接种 24

一、国内疫苗概况 24

二、预防接种策略和效果评价 24

三、疫苗使用说明和注意事项 25

第六节 疫源地处理 25

一、居民区 25

二、野外 25

三、对病人及其住处的处理 25

第七节 流行病学监测 26

一、监测目的 26

二、监测内容 26

第一节 病理变化 27

第二节 发病机制 27

第五章 病理变化与发病机制 27

二、免疫病理损伤 28

一、病毒直接作用 28

第六章 临床表现及临床诊断 30

第一节 临床表现 30

一、发热期 30

二、低血压期 31

三、少尿期 31

四、多尿期 31

五、恢复期 32

六、家鼠型与姬鼠型HFRS临床特征比较 32

第二节 临床诊断 32

一、诊断依据 32

二、早期诊断 33

三、临床分型 33

四、鉴别诊断 34

第一节 检测病毒特异性抗体 35

一、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夹心法检测特异性IgG抗体 35

第七章 实验室诊断 35

二、ELISA捕捉法检测特异性IgM抗体 36

三、反向间接血凝抑制试验(RPHI)检测病毒特异性总抗体 37

四、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特异性抗体 38

第二节 检测抗原--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病毒特异性相关抗原 39

第三节 病毒分离 40

一、病人血清分离法 40

二、病人白细胞分离法 40

第四节 检测特异性核酸 40

一、病毒核酸探针杂交法检测早期病人血液白细胞中RNA 40

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病毒特异性核酸 41

第五节 病毒分型 43

一、血清学分型 43

二、核酸分型 45

一、发热期治疗 48

第二节 治疗措施 48

第一节 治疗原则 48

第八章 治疗 48

三、少尿期治疗 49

二、低血压休克期治疗 49

四、多尿期治疗 50

五、恢复期治疗 50

附录一 肾综合征出血热个案调查表 53

附录二 肾综合征出血热防治方案 55

附录三 肾综合征出血热临床常用检验项目(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62

第二篇 登革热 69

第一章 概述 69

第一节 病原及媒介的发现 69

一、登革病毒的发现 69

二、媒介的发现 71

第二节 流行简史 71

一、DF和DHF的世界流行史 72

二、我国DF和DHF的流行史 73

第二节 病毒的理化性质 77

第三节 病毒的生物学性质 77

第二章 病原学 77

第一节 病毒的形态与结构 77

一、病毒的培养特性 78

二、病毒的致病性 78

三、抗原性和免疫原性 78

第四节 病毒基因组及其编码的蛋白 79

第三章 流行病学 82

第一节 流行环节 82

一、传染源和宿主 82

一、二次感染假说 83

二、传播媒介 83

三、人群易感性 84

一、地理分布 85

四、种族与营养 85

第二节 流行特征 85

三、年龄和性别分布 85

二、季节分布 85

五、周期性 86

六、流行形式 86

第四章 预防 87

第一节 媒介的监测与控制 87

一、媒介的监测 87

二、媒介的控制 88

第二节 病原的监测 90

一、发热监测 90

二、血清学监测 90

三、病毒学监测 90

第三节 流行病学侦察 90

第四节 免疫预防 91

第一节 病理变化 92

一、登革热 92

第五章 病理变化与发病机制 92

二、登革出血热 92

三、登革休克综合征 93

第二节 发病机制 93

二、感染的免疫增强假说 94

三、毒力差异假说 95

第六章 临床症状与临床诊断 97

第一节 临床症状 97

一、登革热 97

二、登革出血热 98

三、登革休克综合征 99

第二节 临床诊断 99

一、登革热 99

二、登革出血热 100

三、登革休克综合征 100

四、鉴别诊断 103

第七章 实验室诊断 103

第一节 常规血清学方法 103

一、微量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 103

二、中和试验 106

三、病毒分离与鉴定 110

一、免疫荧光法(IF) 112

第二节 免疫快速诊断法 112

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114

第三节 分子生物学方法 114

第八章 治疗 119

第一节 登革热的治疗 119

第二节 登革出血热的治疗 120

第三节 登革休克综合征的治疗 122

第三篇 流行性乙型脑炎 129

第一章 概述 129

一、病毒的培养特性 130

第三节 病毒的生物学特性 130

第二节 病毒的理化性质 130

第一节 病毒的形态与结构 130

第二章 病原学 130

二、病毒的致病性 131

三、抗原性和免疫原性 131

第四节 病毒的基因组及编码的蛋白 132

第三章 流行病学 133

第一节 流行环节 133

一、传染源和宿主 133

二、传播媒介 133

三、人群易感性 133

第二节 流行特征 134

一、地区分布 134

二、季节分布 134

三、人群分布 134

四、流行形式 134

第二节 综合性预防措施 135

二、切断传播途径 135

一、控制传染源 135

第一节 卫生宣传教育 135

第四章 预防 135

三、提高人群免疫力 137

第五章 病理 138

第一节 发病机制 138

第二节 病理解剖 139

第六章 临床症状与临床诊断 140

第一节 临床症状 140

第二节 临床诊断 142

第三节 鉴别诊断 142

第七章 实验室诊断 143

第一节 病原学诊断 143

一、原理 143

二、病原体分离标本的采集、运送及处理 143

四、病毒鉴定 144

三、分离方法 144

一、中和试验 145

第二节 血清学试验 145

二、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 148

三、ELISA捕捉法测定乙脑IgM抗体 151

第三节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特异性乙脑病毒RAN 152

四、免疫荧光(IF) 152

第八章 治疗 154

第一节 一般治疗及护理 154

第二节 对症治疗 155

一、高热的处理 155

二、惊厥或抽搐的处理 155

三、呼吸衰竭的处理 156

四、循环衰竭的处理 158

第三节 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 158

第四节 抗病毒治疗 158

第七节 恢复期及后遗症的处理 159

第六节 抗菌治疗 159

第五节 中医中药治疗 159

第八节 预后 160

一、日本血吸虫的发现史 165

第四篇 血吸虫病 165

第一节 病原的发现史 165

第一章 概述 165

二、我国血吸虫病发现史 166

第二节 流行简史 166

一、国外血吸虫病流行概况 166

二、我国血吸虫病流行概况 166

第二章 病原学 169

第一节 形态 169

一、成虫 169

二、虫卵 169

三、尾蚴 169

第二节 生活史 169

一、人体外生活过程 170

二、人体内生活过程 171

一、传染源 172

二、传播途径 172

三、人群易感性 172

第三章 流行病学 172

第二节 流行特征 173

一、地理分布 173

二、季节分布 173

三、年龄、性别、职业分布 174

第三节 流行因素 174

一、自然因素 174

二、社会因素 174

第四章 预防 176

第一节 控制传染源 176

一、查病治病 176

一、流行病学侦检 177

第二节 阴断传播途径 177

二、疫情管理 177

五、捕杀野生动物 177

四、病畜的查治 177

三、加强对流动人员的管理 177

二、灭螺 181

三、水源管理 181

四、粪便管理 183

第三节 个人防护 184

一、搞好健康教育 184

二、防止尾蚴感染 184

三、药物预防 185

四、预防性疫苗研制 186

第三节 成虫期的病理变化 187

第五章 病理 187

第二节 童虫移行发育期的病理变化 187

第一节 尾蚴侵入期的病理变化 187

第四节 虫卵沉积期的病理变化 188

第六章 临床表现与临床诊断 190

第一节 急性血吸虫病 190

一、感染史 190

二、尾蚴性皮炎 190

三、潜伏期 190

四、症状与体征 191

五、实验室检查 191

六、诊断与鉴别诊断 192

第二节 慢性血吸虫病 192

第三节 晚期血吸虫病 192

第四节 异位血吸虫病 193

一、粪便检查 194

第一节 病原学诊断 194

第七章 实验室诊断 194

二、直肠镜活组织检查 196

第二节 免疫学诊断 196

一、皮内试验(简称皮试) 197

二、环卵沉淀试验 197

三、尾蚴膜反应 199

四、间接红细胞凝聚试验 199

六、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200

五、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间接ELISA) 200

七、Dipstick快速诊断法 202

第八章 治疗 204

第一节 病原治疗 204

一、剂量疗程 204

二、疗效 204

三、药物反应 204

三、晚期血吸虫病 205

二、慢性血吸虫病 205

一、急性血吸虫病 205

第二节 各期血吸虫病的对症及支持治疗 205

第五篇 钩端螺旋体病 211

第一章 概述 211

第一节 螺旋体 211

第二节 钩端螺旋体病 211

一、Weil病 211

二、病原体的发现 211

三、钩端螺旋体属及其分类变更 211

第二章 病原学 213

第一节 分类 213

第二节 形态、大小、运动 215

第三节 染色 215

第四节 培养特性 215

第五节 对理化和生物因素的抵抗力及在外界的生存力 215

第七节 变异性 216

第六节 抗原种类及血清型 216

第八节 致病性 217

第三章 流行病学 218

第一节 流行环节 218

一、在动物间的传播与疫源地的形成 218

二、传染源 218

三、传播途径 219

一、地区分布 220

二、流行形式 220

第二节 流行特征 220

四、人群易感性 220

三、季节性 221

四、年龄、性别和职业 222

第三节 流行病学调查和分析 222

一、一般情况调查 222

二、个案调查 223

三、疫源地调查 223

四、调查资料的整理和分析 224

第一节 流行病学侦察 225

第二节 灭鼠、防鼠 225

第四章 预防 225

第三节 加强家畜粪尿管理、搞好环境卫生 226

第四节 结合农田水利建设,改造疫源地 226

第五节 预防接种 227

第六节 个人防护 227

第七节 部队预防措施 227

第二节 发病机制 229

第五章 病理变化与发病机制 229

第一节 病理变化 229

第六章 临床表现及临床诊断 231

第一节 临床表现 231

第二节 实验室检查 231

第三节 临床诊断 233

第四节 鉴别诊断 235

二、染色检查 239

一、暗视野显微镜检查 239

第七章 实验诊断 239

第一节 病原学诊断方法 239

三、病原体分离培养 241

四、钩端螺旋体的鉴定 244

第二节 血清学诊断方法 245

一、显微镜凝集试验(简称显凝试验) 245

二、肉眼凝集试验 247

三、间接血凝试验(IHA) 248

四、反向被动血凝试验 249

五、间接免疫荧光试验 249

六、间接炭凝试验(ICAT) 250

七、胶乳凝集试验 250

八、微囊凝集试验 251

九、对流免疫电泳(CIE) 251

第四节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 252

十、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252

第三节 放射检测法 252

第五节 分子杂交试验 253

第六节 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钩端螺旋体DNA 254

第八章 治疗 257

第一节 流感伤寒型 257

第二节 黄疸出血型 258

第三节 肺出血型 259

第四节 脑膜脑炎型 260

第五节 肾型 260

第六节 胃肠型 260

第九章 护理及预后 262

第一节 护理 262

第二节 预后 262

第一章 概述 269

第一节 简史 269

第六篇 恙虫病 269

第二节 危害 271

第三节 展望 271

第二章 病原学 272

第一节 形态结构 272

第二节 细胞壁的化学组成及特性 273

第三节 生物学特性 273

第四节 抵抗力 274

第六节 致病性 275

第五节 抗原性 275

第七节 免疫性 276

第八节 主要外膜蛋白 276

第三章 流行病学 278

第一节 流行环节 278

一、宿主动物和传染源 278

二、传播媒介 279

一、地理分布 287

第二节 流行特征 287

三、人群易感性 287

二、易感地点及方式 288

三、季节分布 288

四、人群分布 289

五、周期性和流行形式 289

六、疫源地类型 289

第四章 预防 292

第一节 流行病学侦检 292

第二节 个体防护 293

第三节 灭螨 293

第四节 灭鼠 294

第五章 发病机制与病理变化 295

第一节 发病机制 295

第二节 病理变化 295

第六章 临床表现与临床诊断 296

第一节 临床表现和特征 296

第二节 临床诊断 297

第七章 实验室诊断 299

第一节 直接检查 299

一、染色检查 299

二、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DNA 300

第二节 血清学检查 302

一、外斐(Weil-Felix)反应 302

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 303

三、间接免疫酶标试验(IP) 304

四、间接血凝试验(被动血凝法,PHA) 305

第三节 病原体分离 306

一、标本的采集和处理 307

二、分离和鉴定 307

三、临床意义 308

第八章 治疗 309

附录 恙虫病个案调查表 313

第二节 Q热发现及流行简史 317

第一节 Q热及其病原体特征 317

第七篇 Q热 317

第一章 概述 317

第三节 我国Q热研究进展及展望 319

第二章 病原学 321

第一节 分类及主要参考株 321

第二节 形态结构及发育周期 323

一、形态结构 323

二、发育周期 323

第三节 培养特性 324

一、鸡胚培养 324

二、细胞培养 325

第四节 遗传学 326

一、染色体 326

二、质粒 326

一、基本概念及规律 327

第五节 相变异 327

三、基因克隆与表达 327

二、主要表现 328

三、相变异现象的本质 329

第六节 抵抗力及生活力 330

第三章 流行病学 331

第一节 疫源地 331

第二节 传染源 334

第三节 传播途径 337

第四节 人群易感性 338

第五节 流行特征 339

第四章 预防 341

第一节 一般防制 341

第二节 特异性预防 342

第五章 免疫与病理 343

第一节 Q热立克次体的抗原性 343

第三节 实验病理学 344

第二节 免疫学特征 344

第四节 Q热的病变特征 345

第六章 临床学 348

第一节 临床类型及表现 348

第二节 诊断 350

第三节 治疗 351

第二节 标本的采集及处理 352

第一节 实验室安全防护要求及规则 352

第七章 实验室检查 352

第三节 直接检出 353

一、免疫荧光检测法 353

二、免疫金渗滤检测法 354

三、核酸杂交和PCR检测 355

第五节 致病机制 356

第四节 病原体分离与鉴定 357

一、分离 357

第五节 血清学诊断 359

二、鉴定 359

一、间接免疫荧光技术 360

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361

三、补体结合试验 361

四、微量凝集试验 362

第六节 实验室检查评价 363

第八篇 斑点热 371

第一章 概述 371

第一节 斑点热种类发现简史 371

第二节 中国斑点热的研究进展及展望 372

第二章 病原学 373

第一节 斑点热立克次体的分类 373

一、血清学分型法 375

二、基因型分类法 376

第二节 SFGR的形态和结构 377

第三节 SFGR的培养特性 377

第四节 SFGR的抵抗力 379

第三章 SFGR的免疫学特性 380

第一节 抗原成分及性质 380

第二节 体液免疫 381

第三节 细胞免疫 381

第四章 病理及发病机制 382

第一节 病理变化 382

第二节 发病机制 383

第一节 流行环节 384

第五章 流行病学 384

第二节 流行特点 388

第六章 临床表现 390

第一节 临床表现 390

第二节 临床诊断 391

第三节 治疗 392

第七章 实验室诊断 393

第一节 待检标本的采集及处理 394

二、微量间接免疫荧光抗体染色法 395

第二节 SFGR的直接检测 395

一、Giemsa染色 395

三、RCR检测SFGR方法 396

第三节 SFGR的分离 399

一、动物分离法 399

二、鸡胚分离法 400

三、结果判断及分离物的鉴定 400

第四节 血清抗体的检测 401

一、微量免疫荧光试验检测抗体法 401

二、免疫酶标染色检测抗体法 402

三、外斐试验法 402

第五节 PCR/RFLP技术 403

第六节 DNA序列分析技术 404

第七节 免疫印迹技术 407

第八章 斑点热的流行监测 409

第一节 斑点热的流行监测 409

第二节 防制 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