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五四”与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张静如] 1
一、从民主思潮到民主政治--“五四”追求的现代政治理想 1
(一)“五四”高扬的一面旗帜 1
(二)“五四”追求的现代政治理想 8
二、从进化论到唯物史观--“五四”与中国人的新世界观 14
(一)进化论的影响 14
(二)对唯物史观的选择 17
三、从“音乐救国”到革命救国--“五四”救国论的启示 27
(一)五花八门的救国论 27
(二)“五四”救国论的启示 48
四、从“欧化”到“以俄为师”--“五四”开启的政治新走向 53
(一)对西方梦幻的破灭 53
(二)走俄国人的路 58
五、从科学主义到科学实践--“五四”与中国科学的现代化 71
(一)新思潮和思想解放的推动 71
(二)教育改革和文学革命的影响 92
(三)科学现代化的意义 100
六、从“新民说”到思想革命--“五四”与中国人的现代化 102
(一)对人的现代化的呼唤 102
(二)对人的现代化的理解 111
(三)推动人的现代化的方式和途径 116
七、从“教育救国”到教育革新--“五四”与中国教育的现代化 126
(一)更新教育观念 126
(二)改革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 137
(三)引进和推广科学教育 160
八、从白话文到文学革命--“五四”与中国文学的现代化 165
(一)再造国语 165
(二)文学革命 177
(三)文学现代化及其意义 197
(一)“五四”社会习俗的现代变迁 204
九、从放足到服饰革命--“五四”与中国社会习俗的现代变迁 204
(二)“五四”社会习俗变迁的特点 218
(三)“五四”社会习俗变迁的现代化意义 220
十、从求生到求道--“五四”与留法勤工俭学潮 221
(一)留法勤工俭学潮的兴起 221
(二)留法勤工俭学潮的意义 233
十一、从亲身经历到事后评说--五四时人论“五四” 235
(一)论“五四”意义 235
(二)论“五四”名流 248
(三)论“五四”之弊 262
后记 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