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经济理论学习与应用》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程抱年主编
  • 出 版 社:长沙: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7
  • ISBN:7810610600
  • 页数:320 页
图书介绍:

序言 1

第一章 邓小平经济理论形成的社会经济条件及其历史地位 8

一、一个伟大理论的诞生,离不开开创者的智慧和勇气,更离不开实践这块丰厚的土壤 8

(一)邓小平同志实事求是,科学地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 9

(二)邓小平同志高瞻远瞩,科学地概括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鲜经验 10

(三)邓小平同志明察秋毫,深刻剖析了当代世界的时代特征 11

二、邓小平经济理论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13

(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 13

(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内容丰富,邓小平经济理论占有突出地位 14

(三)邓小平经济理论立足中国实际,揭示了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的规律 15

三、邓小平经济理论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16

(一)搞改革开放,把工作重心放在经济建设上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 16

(二)在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认识和掌握上,邓小平经济理论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 17

(一)邓小平经济理论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正确方向 19

四、邓小平经济理论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根本指导思想 19

(二)完整准确地掌握邓小平经济理论,提高对经济工作的领导水平 22

第二章 从国情出发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24

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从中国国情出发 24

(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24

(二)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7

(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 30

二、中国现阶段最基本的国情是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1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断是对中国现阶段基本国情的科学判断 32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断的基本含义 34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断的提出为我们党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38

三、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一定要坚持自力更生为主的原则 40

(一)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我们的立足点 40

(二)大胆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绝不能照搬 42

第三章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及其本质 45

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是我国一切进步和发展的基础 46

(一)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46

(二)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47

二、全面、准确地把握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48

(一)搞社会主义首先要使生产力发展,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49

(二)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大多数人穷,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 51

三、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是创造性的概括 55

(一)强调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容 55

(二)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中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 56

(三)在坚持公有制的基础上实现社会主义本质 56

(四)强调了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 57

(二)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突破了把计划经济当作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传统观念 58

(一)社会主义本质理论为我们坚持和发展公有制指明了方向 58

四、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是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最重大的理论成果之一 58

(三)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反映了人民的利益和时代的要求 61

第四章 发展社会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62

一、生产力是社会发展最根本的决定因素 62

(一)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发展中的最终决定因素 62

(二)共产党就是为发展生产力的,否则就违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64

二、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发展才是硬道理 69

(一)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69

(二)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要靠自己的发展 70

(三)世界在发展,中国的发展具有紧迫感 73

三、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75

(一)现在就是硬着头皮也要把经济建设搞上去 76

(二)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动摇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77

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我国各族人民的伟大历史使命 78

(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代表着人民最根本的利益 78

(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各项工作都要服从和服务于这个中心 78

(二)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努力奋斗 79

第五章 公有制为主体和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81

一、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 81

(一)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必须始终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81

(二)公有制为主体的科学内涵 83

(三)鼓励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成分发展 85

二、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87

(一)一定要坚持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原则 87

(二)个人收入分配中要引入竞争机制 89

(三)允许其他分配方式合法存在 90

三、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全国人民共同富裕 91

(一)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是一个大政策 91

(二)一部分人先富是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 92

(三)正确处理一部分人先富与共同富裕的关系 94

第六章 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97

一、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思想具有极其重要的创新意义 97

(一)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98

(二)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思想有力地指导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的历史进程 101

(三)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思想,指导着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伟大实践 103

二、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思想,具有深刻而丰富的内涵 104

(一)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不是区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标志 104

(二)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 107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不同于传统的计划经济,也不同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 110

三、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的关系 111

(一)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112

(二)国家必须对市场活动加以正确的引导和调控 114

(三)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和加强宏观调控,都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要求 116

(一)改革是为扫除发展生产力的障碍 118

一、改革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 118

第七章 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 118

(二)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与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 120

(三)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是决定中国命运的重大决策 122

二、改革是第二次革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124

(一)改革是革命性变革 124

(二)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 125

(三)改革是新事物,要摸索前进,要不断总结经验 126

三、有步骤全面系统地改革经济体制 128

(一)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后,改革从农村开始 128

(二)十二届三中全会决定,标志着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全面推开 129

(三)党的十四大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30

(四)2010年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33

一、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134

(一)关起门来,固步自封,社会生产力是发展不起来的 134

第八章 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 134

(二)近几十年来,世界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我国同世界的差距拉大了 135

(三)要引进国际上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作为我们发展的起点 137

二、对外开放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项基本国策 138

(一)对外开放政策的提出,是科学总结我国历史经验和正确把握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的结果 138

(二)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促进了我国的改革和经济发展 140

(三)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经济特区是一个伟大的创举 142

三、努力把对外开放提高到新的水平 145

(一)我们的对外开放政策不会导致资本主义 145

(二)积极发展对外贸易,引进国外的资金、技术和人才 146

(三)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 148

第九章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部署 152

一、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152

(一)实现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是初级阶段发展生产力所要解决的历史课题 152

(二)改革开放是手段,目标是分“三步走”发展我国的经济 155

(三)“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符合客观实际,体现了中国人民的雄心壮志 157

二、突出重点,带动经济全面发展 160

(一)农业、能源、交通是整个经济发展战略的重点 160

(二)教育和科技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 161

(三)实现“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必须优化产业结构 163

三、抓住机遇,加快经济发展,每隔几年上一个台阶 164

(一)要善于把握时机,解决我们发展中的问题 164

(二)讲究质量和效益,走出一条既有较高速度又有较好效益的国民经济发展路子 166

(三)经济发展要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168

第十章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和根本 171

一、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 171

(一)农业在我国有着特殊重要的地位 171

(二)农业稳定是整个社会稳定的基础 174

二、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一靠政策,二靠科学,三靠投入 176

(一)一靠政策 177

(二)二靠科学 179

(三)三靠投入 183

三、农业的改革与发展要有“两个飞跃” 184

(一)“两个飞跃”理论指明了中国农业改革和发展的方向 184

(二)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实现第二个飞跃 187

(三)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 189

第十一章 采用多种形式搞好国有企业改革 194

一、企业改革,主要是增强国有企业活力 194

(一)扩大企业自主权 195

(二)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分开 196

(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199

二、要搞企业联合,形成企业集团,对国有企业实施战略性改组 202

(一)要搞企业联合,形成企业集团 202

(二)要对国有企业进行战略性改组 206

(一)用先进技术改造企业 207

三、用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改造企业 207

(二)学习外国先进的管理方法 211

第十二章 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 213

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崭新发展 213

(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使马克思主义科技学说和生产力理论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213

(二)振兴经济,关键是振兴科技 216

(三)科技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 219

二、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 222

(一)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基础在教育 222

(二)教育事业必须同现代化建设事业要求相适应 222

(三)必须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224

三、全党全社会都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226

(一)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是一个民族的希望所在 226

(二)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就是对国家的贡献 227

(三)要通过改革,创造一种使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 228

(四)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发挥知识分子的作用 230

第十三章 经济工作要按经济规律办事 233

一、做好经济工作,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233

(一)经济规律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必然性 233

(二)主观愿望违背客观规律,肯定要受损失 234

(三)鼓实劲,不鼓虚劲 236

(四)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 237

二、统筹兼顾,正确处理国民经济的重大比例关系和各方面的利益关系 238

(一)正确处理国民经济的重大比例关系是我国经济走向稳定发展的前提 238

(二)经济建设要坚持从实际出发,注意搞好综合平衡 240

(三)用统筹兼顾的原则,调节各种利益的相互关系 241

三、努力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规律 242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开创性事业,必然会出现新的矛盾和问题 242

(二)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寻找解决新矛盾、新问题的有效途径 244

(三)培养能按经济规律办事的人才 245

一、艰苦创业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方针 246

(一)艰苦创业是我们的优良革命传统 246

第十四章 中国搞现代化建设必须长期艰苦创业 246

(二)老老实实艰苦创业是由中国国情决定的 249

(三)要勤俭办一切事业,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 250

二、反对铺张浪费,防止脱离经济发展水平的高消费 252

(一)提倡节约,反对肆意挥霍社会资财的行为 252

(二)消费水平要适度,不能搞脱离经济发展水平的高消费 254

(三)坚持不懈地加强艰苦创业精神教育 257

三、艰苦创业,勤俭建国,必须处理好发展生产与改善人民生活的关系 258

(一)生产和消费是辩证的统一体 258

(二)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逐步改善人民生活 260

(三)正确处理积累与消费的关系 260

(一)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 263

第十五章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经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 263

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263

(二)社会主义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相辅相成的事业 265

(三)越是集中力量发展经济,越是需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267

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四有”新人,提高全民族的思想文化素质 269

(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科学文化教育建设 269

(二)没有信念,就没有凝聚力 272

(三)坚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重在建设的方针 274

三、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不断开创两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新局面 276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新的契机,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276

(二)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 278

(三)积极探索加强和改善精神文明建设的新思路、新办法 281

一、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 283

(一)党的基本路线是我们事业能够经受风险,顺利达到目标的可靠保证 283

第十六章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要有可靠的政治保证和稳定的社会环境 283

(二)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经济建设在各项工作中的中心地位不动摇 284

(三)提高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286

二、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必须始终坚持不动摇 288

(一)四项基本原则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起着政治保证作用 288

(二)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对四项基本原则赋予了新的内容 290

(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必须始终旗帜鲜明地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 291

三、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维护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 292

(一)改革是动力,为促进发展,保持稳定提供制度保证 292

(二)发展是检验改革成效和稳定成果的标准,也是推进改革、保持稳定的物质条件 294

(三)稳定是前提,稳定的本质在于不丧失改革与发展的历史机遇 295

四、加强和改善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 296

(一)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关键是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296

(二)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一定要讲政治 298

(三)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关键在于加强党的自身建设 300

第十七章 认真学习邓小平经济理论,为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努力奋斗 303

一、认真学习邓小平经济理论,是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一项迫切和长期的任务 303

(一)认真学习邓小平经济理论,是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功 303

(二)学习邓小平经济理论,必须完整地掌握邓小平经济理论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 305

(三)学习邓小平经济理论,要同学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结合起来 308

二、学习邓小平经济理论最根本的是要认真学习邓小平同志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309

(一)学习邓小平同志善于从政治的角度观察、分析和解决经济问题 309

(二)学习邓小平同志注重在实践中总结与发展、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 310

(三)学习邓小平同志相信群众,尊重群众首创精神的群众路线和工作方法 312

(四)学习邓小平同志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 313

三、紧密团结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伟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314

(一)理论一经被群众掌握,就会变成巨大的物质力量 314

(二)沿着邓小平同志设计和我们党制定的行动纲领所指引的方向前进 317

(三)我们对伟大祖国的光辉前景充满信心 318

后记 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