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史》PDF下载

  • 购买积分:19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模超等主编
  • 出 版 社:重庆市:重庆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6
  • ISBN:7562411239
  • 页数:693 页
图书介绍:

前言页 1

第一章 北洋军阀统治的继续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1

第一节 北洋军阀政府统治下的中国社会 1

一、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与割据纷争局面 1

[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 1

[袁世凯独裁统治的建立] 5

[北洋军阀的分裂和皖系军阀统治的建立] 9

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新发展和工人阶级力量的成长壮大 13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新发展] 13

[工人阶级的发展及其初期的斗争] 15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17

三、反封建主义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7

[新文化运动的意义] 20

四、俄国十月革命和世界潮流对中国的影响 21

[中国人民看到了拯救民族解放的新希望] 21

[给中国人民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24

第二节 “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创建 25

一、反帝反封建的“五四”爱国运动 25

[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的失败] 26

[“五四”学生爱国运动的爆发和北京政府的镇压] 27

[“六三”以后爱国运动的新发展和中国代表拒签和约] 31

[“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 34

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35

[新文化运动的深入发展和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迅速传播] 35

[各种新思潮的涌现和马克思列宁主义与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争论] 39

[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及其工作] 41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47

第三节 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协同侵略” 北洋军阀的混战与政治争斗 49

一、帝国主义列强争夺中国 49

[新四国银行团] 49

[华盛顿会议] 50

二、北洋军阀的混战和直系军阀把持北京政权 52

[直皖战争] 52

[第一次直奉战争] 55

[直系军阀独霸北京政权] 57

三、西南军阀的纷争 58

[滇军控制滇、黔两省,垂涎四川] 58

[“两广王”桂系军阀陆荣廷] 63

[四川军阀长期割据与连年混战] 65

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迟滞与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政治主张 68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萧条状况] 68

[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主要政治主张] 70

第四节 中国共产党制定民主革命纲领 中国革命运动的新局面 73

一、中国共产党制定民主革命的纲领 73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73

[共产党人大力宣传民主革命纲领] 76

二、中国革命运动的新局面 78

[中国工人运动的第一次高潮] 78

[全国各界群众运动的新发展] 80

[孙中山的继续奋斗] 82

第二章 国共合作的国民革命 北洋军阀统治的衰败 84

第一节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建立 国民革命运动的开展 85

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建立 85

[国共合作的酝酿] 85

[中国共产党制定实行国共合作的方针和政策] 87

[孙中山进行国民党的改组工作] 90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92

二、国共合作建立后革命运动的开始发展 95

[国民党与共产党组织的迅速发展] 95

[黄埔军校和革命武装力量建立] 97

[协同平定广东商团的叛乱] 100

[全国工农运动的恢复和发展] 101

一、北京政变和国民会议运动 104

第二节 国共两党的紧密合作和全国反帝斗争的高潮 104

[第二次直奉战争和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 105

[全国人民掀起反帝废约运动] 106

[孙中山北上和国民会议运动] 108

[反对段祺瑞召开善后会议的斗争] 110

二、伟大的中国革命先行者孙中山逝世 111

三、全国规模的反帝斗争高潮 114

[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114

[席卷全国的“五卅”反帝斗争风暴] 116

[省港工人大罢工] 120

四、广东革命根据地的统一和国民政府的成立 122

[第一次东征和平定杨、刘叛乱] 122

[广东国民政府的成立] 124

[第二次东征和南讨邓本殷] 125

第三节 革命统一战线内部共产党员和国民党左派同国民党右派的斗争 127

一、国民党左派与右派之争 127

[国民党的分化和戴季陶主义] 127

[反击西山会议派的进攻] 132

二、国民党新右派的崛起和共产党的对策 133

[中国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133

[中山舰事件] 135

[《整理党务决议案》] 136

三、中国共产党提出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初步思想 137

第四节 国合作的北伐战争 工农运动的发展 140

一、北伐战争前夕各派军阀势力的演变和中国政局 140

[反奉倒段斗争] 140

[“三·一八”惨案] 143

二、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和发展 145

[北伐战争的准备工作] 145

[两湖、江西、闽浙战场] 148

[冯玉祥与国民军北伐] 151

[北伐战争胜利的原因] 152

三、工农运动和反帝群众性斗争的大发展 158

[湘鄂赣的工农群众运动] 158

[汉口、九江英租界的收回] 161

[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 164

[少数民族革命运动的兴起] 166

四、广东国民政府迁都武汉 168

[万县“九五”惨案] 172

一、帝国主义列强干涉中国革命和蒋介石日趋反动 172

第五节 国共合作的破裂 国民革命的失败 172

[南京“三·二四”惨案] 173

[蒋介石开始公开镇压工农革命力量] 175

二、将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和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179

[上海“四·一二”大屠杀] 179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184

三、工农运动的继续高涨与武汉国民政府的第二期北伐 186

[武汉地区掀起声势浩大的讨蒋声浪] 186

[两湖地区工农运动的继续高涨] 188

[武汉政府的北伐讨奉] 189

[危急形势下共产党召开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

四、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和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错误的严重危害 192

[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的严重危害] 196

五、国民革命的失败 199

[武汉国民政府由动摇走向反动] 199

[汪精卫发动“七·一五”分共] 202

[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及经验教训] 206

第三章 国民党统治在全国的确立 共产党掀起土地革命的风暴 210

第一节 南京国民政府“统一”全国 中国革命的低潮 211

一、国民党各派的纷争与合流 211

[宁汉争斗和合流] 211

[国民党二届四中全会] 213

二、南京国民政府的“北伐”和东北易帜 215

[蒋、冯、阎、桂的暂时妥协与“北伐”] 215

[张学良与东北易帜] 217

[南京政府公布施行《训政纲领》] 219

三、南京国民政府初期的内政和外交政策 219

[国民党对工农和共产党人进行镇压、迫害] 220

[“改订新约”运动] 222

[“对俄绝交”和张学良制造“中东路事件”] 225

四、中国革命进入低潮 228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探索革命的新道路 230

一、共产党人高举革命大旗,进行武装反抗 230

[南昌起义和八七会议] 230

[秋收起义、广州起义和其他各地的武装起义] 232

二、中国共产党内出现“左”倾盲动主义错误 235

三、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237

[全国编遣会议和国民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240

第三节 国民党新军阀的混战 南京政府统治初期的社会经济 240

一、国民党各派新军阀的大混战 240

[蒋桂战争、蒋冯战争和蒋冯阎桂大战] 244

二、国民会议与《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 249

三、南京政府初期的社会经济 252

[整顿税务和废除厘金,实行统税政策] 252

[土地状况和《土地法》、《土地条例》的颁布] 256

第四节 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发展 259

一、各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和扩大 259

[井冈山根据地] 259

[赣南和闽西根据地] 261

[湘鄂西根据地] 264

[鄂豫皖根据地] 266

[闽浙赣根据地] 269

[湘鄂赣根据地] 270

[湘赣根据地] 272

[广西左右江根据地] 273

[广东东江和琼崖根据地] 275

二、革命根据地广泛开展土地革命 278

三、中国共产党内“左”倾错误的出现 281

[李立三“左”倾冒险主义错误的纠正] 281

[王明“左”倾教条主义的出现] 284

四、国民党的军事“围剿”和红军反“围剿”战争的胜利 286

[中央革命根据地的三次反“围剿”战争] 287

[其他革命根据地的反“围剿”战争] 289

五、毛泽东关于“工农武装割据”的论述 292

第四章 日本帝国主义的武装侵略 中国逐步向实行团结抗日的新时期过渡 295

第一节 “九·一八”事变 全国掀起抗日民主运动的浪潮 296

一、“九·一八”事变和南京政府的不抵抗政策与统治危机 296

[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 296

[南京政府和蒋介石的对日不抵抗政策] 299

[国联调查团与《国联调查团报告书》] 300

[蒋介石被迫下野] 303

二、伪满州国的成立与《日满议定书》的签订 304

[日本炮制汉奸傀儡政权--伪满洲国] 304

[日本对东北的殖民统治] 307

三、全国掀起空前规模的抗日救亡运动 311

[中国共产党坚决主张对日抗战] 311

[东北军民的抗日斗争] 313

[全国各界人民的抗日救亡运动] 315

四、日本制造“一·二八”事变和上海抗战 319

[“一·二八”事变与全国各界对十九路军抗战的支援] 319

[国民党对日妥协政策和《上海停战协定》的签订] 324

第二节 日本扩大侵略与抗日民主运动的继续发展国民党法西斯统治的加强 327

一、日本向关内的侵略与中国军民进行抗战 327

[山海关之战与热河弃守] 327

[长城抗战与南京政府的屈辱求和] 330

[察哈尔抗战和福建事变] 335

[中间政治派别的抗日民主要求] 340

二、国民党法西斯统治的加强 343

[国民党强化法西斯政权] 343

[四大家族为首的官僚资本的形成] 346

[国民党的法西斯宣传和对革命文化的“围剿”] 348

[张北事件与《秦士协定》] 348

三、民族资本的衰退和国民经济的凋敝 351

第三节 苏区革命的深入发展 共产党内“左”倾错误的严重危害与红军的长征 354

一、红军第四次反“围剿”战争的胜利 354

二、红四方面军开辟川陕边革命根据地 357

三、革命根据地深入开展土地革命和各项建设 362

[中央苏区开展查田运动] 362

[中央苏区的经济建设] 363

[第一、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 365

四、红一方面军第五次反“围剿”战争的失败和红军开始长征 367

[第五次反“围剿”战争的失败] 367

[红军的长征] 369

[遵义会议] 371

五、遵义会议和红军长征的胜利 371

[红一、四方面军的会合] 374

[红军三大主力的会师和长征的胜利] 377

六、南方红军坚持三年游击战争 东北抗日联军的艰苦斗争 379

[南方三年游击战争] 379

[东北抗日联军的艰苦斗争] 381

第四节 日本策动华北事变 中华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384

一、日本对华北主权的逐步攫取和对经济的掠夺 384

[河北事件与《何梅协定》] 386

[日本对华北的经济掠夺和扩张] 390

[“一二·九”学生爱国运动] 393

二、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涨 393

[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进一步高涨] 396

[绥远军民抗日和全国援绥运动] 398

三、《八一宣言》和瓦窑堡会议 共产党制订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 400

[《八一宣言》的发表] 400

[瓦窑堡会议和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402

[共产党各项政策的调整,逼蒋抗日方针的确定] 404

[积极开展和加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 406

四、国民党内部的分化与国民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410

[国民党内抗日反蒋势力的兴起] 410

[国民党内英、美派同亲日派矛盾的激化] 412

[国民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413

[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状况] 415

五、少数民族地区的爱国革命斗争 415

[湘鄂西、闽东与西南、西北地区少数民族的革命斗争] 417

[内蒙古人民革命斗争的继续发展] 421

[新疆人民的艰苦爱国斗争与统一战线局面的出现] 424

第五节 西安事变 国共两党合作抗日局面的初步形成 426

一、第二次国共合作的酝酿 426

[国民党对日政策的变化] 426

[国共双方代表的初步秘密接触] 429

二、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 431

[张学良、杨虎城实行兵谏,逼蒋抗日] 431

[共产党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和努力] 434

[蒋介石接受六项协议,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436

[共产党向国民党提出五项要求和四项保证] 439

三、国共两党合作抗日局面的初步形成 439

[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转变其内外政策] 440

四、国共两党进行全国抗日战争的准备 442

[共产党为实现全国抗战而努力] 442

[国民党南京政府的抗战准备] 444

第五章 第二次国共合作 全民族的抗日战争 448

第一节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 449

一、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准备和部署 449

[日本法西斯制定全面侵华战争的计划] 449

[日本扩充军备,加强部署和军事演习] 451

二、“七七”事变和“八·一三”事变,以第二次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455

[“七七”事变与平津抗战] 455

[“八·一三”事变与中国守军的坚决抵抗] 459

[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 460

三、抗战初期,中国各民主党派的抗日主张与活动 463

[民主党派拥护国共合作,主张全民抗战] 463

[民主党派的抗日活动] 465

四、国际上各种政治力量对中日战争持不同态度 467

[德、意法西斯帝国主义支持日本侵略中国] 467

[英、美等国政府对中日战争采取两面态度] 468

[苏联政府和世界人民积极支持中国的抗日战争] 470

第二节 中国正面战场的抗战和敌后战场的开辟 472

一、南京政府比较积极的抗战 472

[对日作战计划与军事部署] 472

[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南京保卫战] 474

[南京政府迁都重庆] 480

二、敌后战场的开辟和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创建 482

[共产党的洛川会议和《抗日救国十大纲领》] 482

[八路军出师华北和新四军挺进华中敌后] 483

[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创建] 485

三、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和《抗战建国纲领》 489

四、徐州会战、武汉会战 491

五、抗战初期南京政府的内政外交政策 495

第三节 抗日战争相持阶段的出现 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 497

一、日本侵华战略方针的重大变化与汪精卫集团的公开投降 497

[日本侵华战略方针的变化] 497

[汪精卫集团卖国投敌和南京汪伪政权的成立] 499

[南岳军事会议和第二期抗战] 503

二、正面战场的继续抗战和国民党的反共磨擦活动 503

[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和反共磨擦活动] 507

三、共产党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策略方针 509

四、共产党全面阐述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 512

五、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发展 514

[华北抗日根据地的反“扫荡”和百团大战] 514

[华中抗日根据地的扩大与华南抗日根据地的开辟] 517

六、皖南事变与中国民主政团同盟的成立 519

[皖南事变] 519

[中国民主政团同盟的成立] 524

七、抗日战争时期西南地区经济的发展 526

[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529

一、太平洋战争爆发和世界反法西斯战线的正式形成 529

第四节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的中国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艰苦作战 529

[中国战区的建立] 531

二、英、美对华政策的调整和不平等条约的废除 532

[英、美支援中国抗战] 532

[中英、中美关于不平等条约的废除和新约的订立] 533

三、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的中国正面战场的作战 535

[第三次长沙会战、浙赣战役、鄂西战役和常德战役] 535

[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 538

四、敌后军民的艰苦奋战与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恢复和再发展 540

[敌后抗战面临极端严重的困难] 540

[敌后战场克服严重困难的政策和措施] 542

[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恢复和再发展] 545

[太平洋战局的重大变化] 546

第五节 中国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546

一、日本在太平洋战争中的惨败,敌后战场转入局部后攻 546

[敌后战场军民进行局部反攻] 548

二、国民党军队在豫湘桂战役的大溃败与国民党统治的腐败倒退 550

[豫湘桂战役的大溃败] 550

[国民党统治的腐败和倒退] 552

三、国统区爱国民主运动的高涨和共产党提出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 555

[国统区爱国民主运动的高涨] 555

[共产党提出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 556

四、美国的扶蒋反共政策和国民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558

[美国扶蒋反共干涉中国内政] 558

[国民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559

五、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561

六、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565

[苏联对日本宣战和出兵中国东北] 565

[中国抗日军民的大反攻] 568

[《雅尔塔协定》和《波茨坦公告》的发表] 568

[中国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571

第六章 国民党统治在大陆的崩溃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575

第一节 国民党坚持独裁内战的方针 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努力 576

一、抗战胜利后的政治形势与国共两党根本对立的方针 576

[美国支持国民党,内战危机严重地威胁着全国人民] 576

[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反对内战独裁] 578

[各民主党派呼吁和平民主,赞同共产党和平建国的方针] 579

[重庆谈判与双十协定] 581

二、重庆谈判和政治协商会议 581

[国民党挑动内战和解放区进行自卫战争的胜利] 585

[国统区人民反内战运动的第一把火--“一二·一”惨案] 586

[战后美国对华政策与马歇尔特使赴华“调停”内战] 589

[国共“停战协定”和政治协商会议] 591

三、国民党加紧内战部署与解放区准备自卫战争 594

[国民党撕毁停战协定和政协协议,加紧部署全面内战] 594

[国统区人民又一次掀起要和平,反内战的浪潮] 595

[共产党领导解放区军民加强自卫战争的准备] 596

第二节 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 解放区军民实行战略防御 598

一、国民党向解放区发动全面军事进攻与共产党制定打败国民党军事进攻的战略方针 598

[中原军区胜利突围] 600

二、人民解放军粉碎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 600

[华东解放军迎击国民党军队的多路进攻] 601

[晋冀鲁豫野战军在鲁西南和晋南的作战行动] 602

[晋绥、晋察冀野战军保卫张家口] 603

[东北民主联军在东北的作战] 603

三、人民解放军打破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 604

[西北野战军打破国民党军队对陕北的进攻] 605

[华东野战军打破国民党军队对山东的进攻] 607

[晋冀鲁豫、东北、晋察冀野战军展开战略性反攻] 608

四、国民党统治区的政治经济危机 610

[国民党召开“制宪国大”,政治上更加被动] 610

[《中美商约》的签订和国统区经济危机的加深] 613

五、国统区人民再次掀起声势浩大的爱国民主运动 615

[抗议美军暴行运动] 616

[反饥饿、反内战的学生运动] 617

[各民主党派积极参加爱国民主运动] 618

[台湾人民举行“二·二八”武装起义] 620

第三节 人民解放军举行全国性的反攻 国民党统治陷于彻底的孤立 621

一、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 621

[人民解放军三路大军南下作战,挺进中原] 621

[内线作战的人民解放军也渐次转入反攻] 623

二、共产党制定“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纲领和政策 624

[解放区的土地制度改革运动] 624

[农村党组织和人民解放军开展整党整军运动] 626

[中共中央十二月会议] 628

[中共中央关于增强全党的政策观念和加强组织纪律性的指示] 631

[国民党“分区防御”战略的失败] 633

三、国民党统治陷于孤立 633

[国民党发布“戡乱总动员令”] 634

[国民党召开“行宪国大”和总统选举] 635

[国统区财政经济的全面崩溃] 637

四、国统区人民运动的进一步新发展 638

[广大学生掀起反蒋斗争的浪潮] 638

[反对美国扶植日本军国主义的爱国运动] 639

[“中间路线”的破产] 640

[各民主党派队伍进一步扩大和开展反对美蒋反动派的斗争] 642

第四节 国民党统治政权的覆灭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643

一、伟大的战略决战,人民解放战争夺得全国性的胜利 643

[战略决战前的态势] 643

[辽沈战役] 644

[淮海战役] 647

[平津战役] 648

二、国民党发动“和谈”攻势与共产党的八项和平条件 650

[蒋介石发表“求和”声明] 650

[毛泽东发布《将革命进行到底》和《关于时局的声明》] 651

[各民主党派和民主人士坚决拥护共产党的号召、声明] 653

[北平谈判的破裂] 654

三、国民党南京政权的覆灭 655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655

[人民解放军渡江作战] 658

[一批国民党军政人员举行和平起义] 659

[民主党派参加人民解放战争,迎接全国解放] 659

[毛泽东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 662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662

[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共同筹备新政治协商会议] 664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666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 667

[国民党政权逃往台湾] 668

第五节 现代中国的文化 669

一、社会科学和文学 669

[社会科学] 669

[文学] 676

二、自然科学和教育 682

[自然科学] 682

[教育] 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