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页 1
第一篇 总论篇 1
第一章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1
1.1 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
1.1-1 经济体制与基本制度 1
1.1-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8
1.1-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12
1.1-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15
1.2 为什么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7
1.2-1 为什么最初选择计划经济体制 18
1.2-2 为什么计划经济体制会从促进经济发展变为阻碍经济发展 21
1.2-3 为什么只能以市场经济体制取代计划经济体制 24
第二章 如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7
2.1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具体途径 27
2.1-1 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不同方式 28
2.1-2 难度更大的改革 32
2.1-3 《决定》提出的工作要点 35
2.2 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国有经济为主导” 40
2.2-1 “主体”与“主导”不同 40
2.2-2 如何保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44
2.2-3 如何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46
2.3 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观念 48
第二篇 市场篇 55
第三章 市场机制 55
3.1-1 计划与市场 56
3.1 市场机制及其功能 56
3.1-2 市场及其构成要素 57
3.1-3 市场和市场经济 60
3.1-4 市场调节的机理 61
3.1-5 市场机制的内容 63
3.1-6 市场机制的功能 67
3.1-7 市场机制正常发挥作用所需的条件 69
3.2 市场经济中的竞争与价格 72
3.2-1 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 72
3.2-2 市场竞争的内容、形式和作用 73
3.2-3 市场结构及其对市场竞争的影响 75
3.2-4 市场经济中价格的地位和作用 77
3.2-5 价格形成机制 79
3.2-6 价格体制 81
第四章 市场体系 85
4.1 市场体系 85
4.1-1 市场体系建设的意义及其主要任务 85
4.1-2 商品市场 88
4.1-3 金融市场 91
4.1-4 劳动力市场 94
4.1-5 房地产市场 96
4.1-6 技术、信息市场 99
4.2 市场活动的组织和管理 101
4.2-1 市场规则和市场秩序 101
4.2-2 市场中介组织及其功能 103
4.2-3 市场建设 105
5.1 市场环境分析 107
5.1-1 政治与法律环境分析 107
第五章 市场分析与市场营销 107
5.1-2 人口与经济环境分析 109
5.1-3 科学技术环境分析 111
5.1-4 社会文化与自然环境分析 112
5.2 市场供需分析 114
5.2-1 市场需求与市场供给 114
5.2-2 影响供求变化的因素分析 118
5.2-3 需求弹性分析 120
5.3 消费者行为分析与心理调查 125
5.3-1 消费者行为及类型 125
5.3-2 影响消费行为的主要因素 127
5.3-3 消费者决策过程分析 130
5.3-4 心理调查 132
5.4-1 研究市场占有率的意义 135
5.4 市场占有率的分析与预测 135
5.4-2 研究市场占有率的方法 136
5.4-3 市场占有率的预测 139
5.4-4 提高市场占有率的对策 140
5.5 产品寿命周期分析 142
5.5-1 产品寿命周期的基本概念 142
5.5-2 决定产品寿命周期的主要因素 145
5.5-3 周期各阶段的特点与营销策略 146
第三篇 企业篇 151
第六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国有企业 151
6.1 企业制度与产权关系 151
6.1-1 有关企业制度的各项权利 152
6.1-2 企业制度的演变与现代企业制度 156
6.2 作为国有企业改革目标的现代企业制度 161
6.2-1 产权关系明晰 162
6.2-2 国有企业经营者的权利与责任 164
6.2-3 企业出资者的权利与责任 167
6.2-4 企业的经济行为 169
6.2-5 科学的企业领导体制和组织管理制度 172
6.3 股份制企业的组建 175
6.3-1 股份制的所有制属性与功能 176
6.3-2 如何组建股份制企业 180
6.4 国有企业改革需要注意的问题 186
6.4-1 不要把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造等同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187
6.4-2 不要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与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对立起来 188
6.4-3 国有股的同股同权、同利与盘活国有资产存量 191
6.4-4 国有企业改制,不能替代企业经营管理的改善 192
6.4-5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前提条件 193
6.4-6 企业家问题 194
第七章 企业的经营管理 195
7.1 企业的经营机制 195
7.1-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企业 195
7.1-2 企业经营机制的内容 198
7.2 企业的经营行为 200
7.2-1 企业的成本与收益 200
7.2-2 企业的生产行为 201
7.2-3 企业的资金周转 207
7.2-4 企业的技术创新 212
7.2-5 企业的投资行为 213
7.3 管理科学与企业管理 216
7.3-1 管理与管理科学的发展 216
7.3-2 企业管理的二重性 218
7.3-3 企业管理的职能和内容 220
7.4 企业的经营计划管理 221
7.4-1 经营计划的特点和指标体系 221
7.4-2 经营计划的基础资料和编制程序 223
7.4-3 经营计划的实施、控制及调整 224
7.5 企业的科技管理 227
7.5-1 企业新产品的开发与管理 227
7.5-2 企业新技术的开发和管理 229
7.5-3 企业技术引进的组织管理 230
7.6 企业的生产管理 232
7.6-1 生产过程的组织 232
7.6-2 生产计划和生产作业计划 234
7.6-3 生产作业控制 236
7.7 企业的质量管理 238
7.7-1 质量和质量管理 238
7.7-2 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和内容 239
7.7-3 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和运转 241
7.8 企业的物资管理 243
7.8-1 物资消耗定额和储备定额 243
7.8-2 在制品管理 245
7.8-3 仓库管理 246
7.9 企业的财务管理 248
7.9-1 企业成本管理 249
7.9-2 企业资金管理 250
7.9-3 企业利润管理 252
第四篇 农村篇 255
第八章 农业与农村经济 255
8.1 农业和农村经济 255
8.1-1 农业和农业结构 255
8.1-2 农业的地位和作用 258
8.1-3 农业和非农产业的关系 260
8.1-4 农村经济和农业现代化 261
8.2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265
8.2-1 原有经济体制的弊端 266
8.2-2 80年代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267
8.2-3 90年代农村改革的艰巨任务 269
8.3 农村土地制度及其创新 271
8.3-1 人民公社时期的土地制度 272
8.3-2 家庭联产承包制下的土地制度 273
8.3-3 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土地制度 275
8.4 完善农户经营体制 278
8.4-1 巩固和完善农村家庭经营形式 278
8.4-2 发展农户适度规模经营 283
8.4-3 贯彻“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发展方针 286
8.5 建立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 287
8.5-1 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必要性及其功能 288
8.5-2 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内容和作用 292
8.5-3 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基本要求和原则 296
8.5-4 积极培育农村市场体系 299
8.5-5 加快小城镇建设 301
17.1 区域经济的基本特征 302
8.6-1 农业是弱质产业 303
8.6 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 303
8.6-2 多渠道增加农业投入 304
8.6-3 建立保护农业的政策体系 305
8.6-4 扶持老少边穷地区发展 306
第九章 农业现代化道路 308
9.1 我国农业现代化必须考虑的基本特点 309
9.1-1 特点之一:农业社会主义的所有制 309
9.1-2 特点之二:地大物博,人口多,耕地少,地区差别大 310
9.1-3 特点之三:积累少,底子薄,管理水平低 311
9.2 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基本要求 312
9.3 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道路 314
9.3-1 走五业并举、综合发展,并适时调整经济结构的道路 314
9.3-2 走有步骤、有重点地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道路 319
9.3-3 走适应市场需要基础上的按比例、全面协调发展农业现代化的道路 323
9.4 全面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把农业建成致富的基础产业 327
9.4-1 实行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和专业化规模经营 328
9.4-2 实行高科技含量的集约经营和立体种植 330
9.4-3 实行过腹增值与加工增值 330
9.4-5 发展优质高效品种,提高经济效益 332
9.4-4 实行农业综合开发,使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提高 332
9.4-6 调整和优化农业产品结构 333
9.4-7 推广新技术和良种 334
9.4-8 把农业重点主导产品建成一体化的“龙”型产业实体 335
第十章 乡镇企业 337
10.1 乡镇企业的发展及其趋势 338
10.1-1 乡镇企业的概念与类型 338
10.1-2 乡镇企业发展的历程及所处的战略地位 339
10.1-3 乡镇企业发展的新阶段及其特点 343
10.1-4 乡镇企业发展的历史必然性 344
10.2 乡镇企业的组建与变革 351
10.2-1 乡镇企业组建的若干特点 351
10.2-2 乡镇企业组建的一般程序 353
10.2-3 乡镇企业变革创新的由来和动因 355
10.2-4 乡镇企业股份合作制的基本经验和做法 358
10.3 乡镇企业的体制特征与生产经营特点 360
10.3-1 乡镇企业的体制特征及其形成 361
10.3-2 乡镇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 363
10.3-3 乡镇企业的承包经营问题 367
10.4 乡镇企业如何发挥优势 369
10.4-1 乡镇企业自身的弱点及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369
10.4-2 乡镇企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372
10.4-3 乡镇企业发挥优势、加快发展的主要对策思路 376
11.1 农村金融的一般特点 382
11.1-1 世界主要国家农村金融发展的概况 382
第十一章 农村金融 382
11.1-2 中国农村金融体系的沿革与特区农村金融 385
11.1-3 农村货币流通的特点 386
11.1-4 农村信用活动的内容 387
11.1-5 农村社会资金的运动 388
11.1-6 农村金融工作的方针 389
11.2 农村金融的发展状况 390
11.2-1 中国农业银行的发展和改革 390
11.2-2 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演变和改革 394
11.2-3 中国农村发展信托投资公司的创建 397
11.2-4 农村合作基金会的产生和发展 400
11.2-5 农村金融市场的培育和发展 403
11.2-6 农村民间自由借贷活动的兴起 406
11.3 农村金融的运行管理 409
11.3-1 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建立 409
11.3-2 农村金融市场体系的发展 411
11.3-3 农村金融的宏观调控 414
第五篇 宏观调控篇 417
第十二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政府 417
12.1 现代社会政府的基本职能 417
12.1-1 政府的政治职能 417
12.1-2 政府的经济职能 418
12.1-3 政府的社会职能 420
12.2 政府的经济职能及与之相适应的经济管理机构 425
12.2-1 政府经济职能的作用范围 425
12.2-2 政府的经济管理机构 431
12.3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关系 436
12.3-1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间事权的划分 437
12.3-2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间财权的划分 439
12.4 市场经济中的县(市)政府 441
12.4-1 市场经济中县(市)政府的主要职能 441
12.4-2 我国走向市场经济中的县(市)政府 442
12.5 市场经济中的廉政、勤政建设 451
12.5-1 市场经济中的廉政建设 451
12.5-2 市场经济中的勤政建设 458
第十三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宏观调控 461
13.1 市场经济与宏观调控 461
13.1-1 市场调节的缺陷 461
13.1-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464
13.1-3 宏观调控的目标 465
13.1-4 宏观调控的政策手段 468
13.1-5 县级政府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 470
13.2-1 财政调控的目标 471
13.2 财政调控 471
13.2-2 财政调控的手段 474
13.2-3 财政政策选择 477
13.2-4 积极推进财税体制改革 477
13.2-5 县级财政调控的特点 478
13.3 金融调控 479
13.3-1 中央银行的地位与职能 480
13.3-2 货币政策的目标 481
13.3-3 货币政策手段 482
13.3-4 货币政策选择 484
13.3-5 金融体制改革 486
13.3-6 县级金融调控 487
13.4-1 产业政策的主要内容 488
13.4 产业政策 488
13.4-2 产业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地位 489
13.4-3 产业结构政策 490
13.4-4 产业组织政策 492
13.4-5 区域产业布局政策 494
13.4-6 县级政府的产业政策 495
13.5 计划调控与投资调控 497
13.5-1 计划调控目标与手段 497
13.5-2 投资调控 499
13.5-3 县级政府的经济计划和投资 501
14.1-1 社会总产品和国民收入 502
第十四章 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 502
14.1 国民收入的分配 502
14.1-2 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与再分配 505
14.1-3 积累基金与消费基金 507
14.2 我国现阶段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510
14.2-1 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 510
14.2-2 多种个人收入分配方式并存 512
14.2-3 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514
14.3 个人收入分配政策 516
14.3-1 走共同富裕道路与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516
14.3-2 建立合理的工资制度 518
14.3-3 允许个人资本参与收益分配 520
14.3-4 调节个人收入差距,体现社会公平 521
14.4 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 522
14.4-1 社会保障制度及其历史演进 523
14.4-2 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 525
14.5 中国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 529
第十五章 人口与经济发展 532
15.1 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 533
15.1-1 人口生产与物质资料生产 533
15.1-2 人口数量与经济发展 535
15.1-3 人口质量与经济发展 538
15.1-4 人口分布与经济发展 539
15.1-5 人口投资与经济发展 541
15.1-6 人力资源与经济发展 543
15.1-7 人口增长与资源和环境 544
15.2-1 我国是个人口大国 547
15.2 我国人口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547
15.2-2 我国的人口现状 549
15.2-3 我国人口的发展趋势 550
15.3 我国农村人口问题 551
15.3-1 我国农村人口状况 551
15.3-2 我国农村人口素质 552
15.4 我国的人口政策 554
15.4-1 沉重的人口包袱 555
15.4-2 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 557
15.4-3 计划生育的重点和原则 559
16.1 县(市)经济的基本特征 563
16.1-1 县(市)经济的提出 563
第十六章 县(市)经济 563
第六篇 国民经济篇 563
16.1-2 县(市)经济的涵义 565
16.1-3 县(市)经济的特征 566
16.1-4 县(市)经济范畴的确定 568
16.2 县(市)经济的地位和作用 570
16.2-1 县(市)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570
16.2-2 县(市)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571
16.2-3 县(市)商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577
16.3 县(市)经济发展方式 582
16.3-1 正确选择县(市)经济发展战略 582
第十七章 区域经济 602
17.1-1 区域经济 602
17.1-2 区域经济的一般特点 604
17.1-3 我国区域经济的基本问题 606
17.2 区域经济的形成和发展 608
17.2-1 区域经济形成的因素 608
17.2-2 我国区域经济的历史发展 610
17.2-3 我国经济区域的划分 613
17.2-4 区域经济结构的合理化 621
17.3 区域经济的规划和管理 630
17.3-1 区域经济规划 630
17.3-2 区域经济管理 635
第十八章 国民经济 639
18.1 国民经济的总量与结构 639
18.1-1 国民经济总量分析 639
18.1-2国民经济结构分析 650
18.2-1 国民经济的循环 657
18.2 国民经济的流程 657
18.2-2 开放经济条件下国民经济的流程 661
18.3 国民经济的增长与发展 663
18.3-1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663
18.3-2 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 664
18.3-3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二元经济结构与经济发展 670
18.3-4 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 676
18.4 通货膨胀与失业问题 681
18.4-1 通货膨胀和通货膨胀政策 681
18.4-2 我国的失业和就业政策 684
18.5 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协调 687
18.5-1 经济发展与社会生活环境的改善 687
18.5-2 经济发展与科学、教育事业发展的协调 688
18.5-3 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688
19.1 世界市场 689
第十九章 对外开放与世界市场 689
19.1-1 世界市场的构成 689
18.5-4 物质资料生产和人口生产相协调 689
19.1-2 世界市场的地区分布 693
16.3-2 县(市)经济发展模式选择 694
19.2-1 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696
19.2 对外开放 696
19.2-2 我国对外开放的内容 698
19.2-3 开放经济的对外经济管理 704
19.2-4 对外开放中的国际经济协调 711
19.3 企业进入世界市场的方式 715
19.3-1 进出口贸易 716
19.3-2 对外投资 721
19.3-3 技术贸易 726
20.1 市场经济与法制 733
第七篇 上层建筑篇 733
第二十章 市场经济中的法制建设 733
20.1-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建立在法制的基础上 734
20.1-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依靠法律来保护和促进 738
20.1-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政府转变职能,依法行政 740
20.2 各种经济法规的作用 742
20.2-1 规范市场主体的经济法规及其作用 743
20.2-2 规范各类市场的经济法规及其作用 750
20.2-3 规范市场竞争秩序的经济法规及其作用 752
20.2-4 加强宏观调控的经济法规 757
20.2-5 规范涉外经济关系的经济法规 759
20.3-1 经济立法 760
20.3 经济立法与经济司法 760
20.3-2 经济司法 764
20.4 增强法制观念,加快法制建设 769
20.4-1 增强法制观念,加快法制建设,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迫切要求 769
20.4-2 增强法制观念,加快法制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必要条件 770
20.4-3 增强法制观念,加快法制建设,是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保证 771
20.4-4 增强法制观念,加快法制建设,是保持社会稳定的基础工作 772
第二十一章 市场经济中党的作用 773
21.1 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加强党的建设 773
21.1-1 经济建设与党的建设是辩证统一的 773
21.1-2 市场经济条件下党的建设必须坚持的几个原则 775
21.1-3 加强党的建设的要求和任务 777
21.2-1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组织基础 780
21.2 市场经济条件下党的基层组织的地位和作用 780
21.2-2 党的基层组织是实现党的领导的基础 782
21.2-3 党的基层组织是基层单位的政治核心 783
21.2-4 基层党组织要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784
21.3 市场经济条件下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785
21.3-1 共产党员必须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785
21.3-2 新时期共产党员应在哪些方面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787
21.3-3 提高党员素质,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790
21.4 市场经济条件下党怎样选拔和培养干部 792
21.4-1 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 792
21.4-2 选拔干部的标准要深化 794
21.4-3 培养选拔干部的方式应多样 796
21.5-1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798
21.5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798
21.5-2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基本要求 799
21.5-3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点是村党支部的建设 800
21.5-4 坚持从严治党的方针,加强对农村党员、干部的教育和管理工作 802
21.5-5 积极培养农村青年入党,解决农村基层党组织后继乏人的问题 804
第二十二章 市场经济中的精神文明建设 805
22.1 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概念、地位和方针 805
22.1-1 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805
22.1-2 建设高度的精神文明是建设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战略方针 809
22.1-3 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方针、目标、任务和原则 812
22.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精神文明建设 816
22.2-1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是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816
22.2-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精神文明建设的双重效应 819
22.2-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精神文明建设的新特点 822
22.2-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道德进步的关系 824
22.3 农村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828
22.3-1 目前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828
22.3-2 坚持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武装党员、教育农民 831
22.3-3 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 833
22.3-4 大力发展农村文化、科技、教育事业 835
22.3-5 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加强农村社会管理 838
附录 841
一 《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841
二 《90年代国家产业政策纲要》 858
三 《90年代中国农业发展纲要》 868
四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 882
后记 8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