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 3
第一章 政府的经济活动 3
第一节 政府经济活动的界限 4
一、什么是政府 5
二、政府经济活动的界限 6
第二节 政府经济活动的目标 16
一、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标准 16
二、功利主义标准 17
三、帕累托标准 18
四、潜在补偿标准 21
五、社会福利函数标准 22
第三节 国家的经济作用学说 25
一、共用品国家观 26
二、宏观经济稳定国家观 27
三、社会权利国家观 27
四、发展国家观 28
五、社会主义国家观 29
一、政府规模衡量指标的选择 30
六、市场重构国家观 30
第四节 政府的规模 30
二、财政支出比率 32
第五节 现代财政学的分析方法 35
复习思考题 38
第二章 政府的经济作用:财政职能 42
第一节 市场体系及其经济效率 43
一、市场体系 43
二、市场机制的经济效率条件 46
三、市场机制有效的环境 54
第二节 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 56
一、资源配置领域的市场失灵 56
二、经济稳定领域的市场失灵 59
三、收入分配领域的市场失灵 61
第三节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政职能 62
一、政府介入 63
二、财政职能 64
三、财政职能的理论演变 71
第四节 政府失灵 76
一、政府干预的缺陷 76
二、公共选择理论 78
三、非市场失灵理论 85
复习思考题 90
第二篇 财政支出分析 95
第三章 财政支出的最优规模:规范分析 95
一、共用品的基本特征 96
第一节 共用品理论的基本问题 96
二、共用品的分类 98
三、免费搭车者问题 102
四、共用品的需求与效率产量 104
第二节 边际效用理论 107
第三节 自愿交换理论 109
一、林达尔的分析 109
二、约翰森的重新阐述 112
三、鲍温的分析 114
第四节 萨缪尔森模型 116
第五节 最大社会收益理论 120
一、最大社会收益原则的基本要求 120
二、财政支出最优规模 120
第六节 公共选择理论 123
复习思考题 126
第四章 财政支出的增长趋势:实证分析 128
第一节 财政支出增长的宏观经济模型 129
一、政府活动扩张论 129
二、梯度渐进增长论 131
第二节 财政支出增长的微观经济模型 134
一、微观经济模型的基本框架 134
二、各种决定因素的阐释 136
三、财政支出增长的综合模型 145
第三节 财政支出增长的政治制度模型 147
一、官员行为增长论 148
二、多数投票规则增长论 151
三、选举权扩大增长论 152
一、经验分析结果的回顾 154
第四节 财政支出增长的经验分析 154
二、简单回归模型 155
第五节 中国财政支出的增长趋势 158
一、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财政支出增长趋势 159
二、财政支出比率下降趋势的原因 163
三、财政支出增长的潜在压力 166
复习思考题 168
第五章 财政支出结构 171
一、按支出用途分类 172
第一节 财政支出分类与财政支出结构 172
二、按费用类别分类 175
三、按经济性质分类 177
四、国际分类方法 179
第二节 财政支出结构的决定因素 182
一、政府职能与财政支出结构 182
二、经济发展阶段与财政支出结构 184
复习思考题 190
第一节 维持性支出 192
第六章 财政支出项目 192
一、行政管理支出 193
二、国防支出 198
第二节 经济性支出 201
一、财政投资支出的现状与变化 202
二、财政投资决策的标准 206
三、财政投资的主要领域 208
四、财政投资支出的经济增长效应 218
五、财政投融资制度 221
一、社会保障支出 223
第三节 社会性支出 223
二、公共教育支出 236
复习思考题 242
第七章 财政支出效率 247
第一节 财政支出的预算效率 248
一、分项预算 248
二、计划—方案—预算 251
三、零基预算 253
第二节 财政支出的决策效率 255
四、中国预算方法的改革 255
一、确定政府项目的目标 256
二、列举成本和收益 256
三、测算成本和收益 258
四、贴现成本和收益 266
五、选择决策标准 270
六、选定项目 273
第三节 财政支出的制度效率 275
一、政府采购制度的意义 276
二、政府采购制度的基本内容 279
三、政府采购合同的类型 281
四、中国政府采购制度的推行 283
复习思考题 286
第三篇 税收分析 291
第八章 税收引论 291
第一节 税收的基本概念 291
一、税收的特性 292
二、税收术语 294
三、税收分类 300
第二节 税收收入的规模 302
一、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 303
二、税收是政府筹措财政收入的主要手段 307
三、税收收入规模的比较分析 312
四、税收能力、税收努力与税收比率 316
复习思考题 319
第九章 课税原则 322
第一节 课税原则的历史回顾 322
一、课税原则的提出 323
二、斯密的课税原则 324
三、瓦格纳的课税原则 326
第二节 课税原则的现代观点 329
一、税收的效率标准 329
二、税收的公平标准 336
复习思考题 343
第十章 税收转嫁与归宿 345
二、税收转嫁与归宿的分类 346
第一节 税收转嫁与归宿的概念及其形式 346
一、税收转嫁与归宿的定义 346
三、税收转嫁的形式 347
第二节 税收归宿的局部均衡分析 349
一、税收归宿与供求弹性的关系 349
二、完全竞争市场下的税负转嫁与归宿 353
三、垄断市场下的税收转嫁与归宿 358
四、局部均衡分析的局限性 361
第三节 税收归宿的一般均衡分析 362
一、税收归宿的竞争性一般均衡模型分析 363
二、税收归宿的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分析 364
复习思考题 365
第十一章 税收的经济影响 367
第一节 税收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367
一、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的一般含义 368
二、税收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368
第二节 税收对个人储蓄的影响 371
一、储蓄的生命周期模型 371
二、个人所得税的储蓄效应 373
三、利息所得税的储蓄效应 374
四、税收对个人储蓄影响的简要评价 375
第三节 税收对劳动供给的影响 377
一、比例所得税对劳动供给的影响 377
二、一次总付税、累进税与比例税的效应比较 379
三、个人收入由多种收入构成情况下的所得税效应 381
四、工资率因课税而变动情况下的所得税效应 382
五、劳动供给曲线向后弯曲情况下的所得税效应 383
第四节 税收对企业投资的影响 384
六、税收对劳动供给影响的简要评价 384
一、税收影响企业投融资决策的途径 385
二、企业所得税对融资决策的影响 387
三、税收对投资水平的影响 389
四、税收对投资类型的影响 391
五、税收对承担风险的影响 391
第五节 税收对收入分配的影响 394
一、基本概念 395
二、税收制度与公平收入分配 398
三、负所得税概念 404
第六节 税收对环境保护的影响 406
一、污染税的治污效果 406
二、课征污染税与其他治污措施的比较 410
复习思考题 413
第十二章 税制结构 418
第一节 税收制度、税制类型和税制结构 418
一、税收制度 419
二、税制类型 420
三、税制结构 423
第二节 税种设置理论与实践 426
一、税种设置理论 426
二、税种设置现状 431
第三节 各税系概况 434
一、所得税制 434
二、商品税制 439
三、财产税制 443
一、我国税制结构的历史演变 448
第四节 税制结构的比较分析 448
二、税制结构的国际比较 451
复习思考题 460
第十三章 税制改革 463
第一节 税制改革的基本问题 464
一、税制改革的含义 464
二、改革税制的主要原因 465
三、税制改革解决的主要问题 467
四、成功税制改革的评价标准与条件 472
第二节 税制改革的理论基础 476
一、公平课税论 477
二、最适课税论 479
三、财政交换论 483
四、三种理论对税制改革和税制设计的含义 489
五、三种规范课税论的评价 492
第三节 世界性税制改革的现实思路和做法 496
一、三大战略 496
二、三大方案 500
三、三大做法 503
第四节 中国税制改革的评价与展望 509
一、中国税制改革的历程 509
二、中国现行税制存在的问题 517
三、中国近期税制展望 520
复习思考题 522
第四篇 财政不平衡与财政政策分析 529
第十四章 财政不平衡与财政赤字 529
第一节 财政的不平衡性 529
一、如何理解财政平衡 530
二、财政不平衡的原因 532
第二节 财政赤字的基本问题 537
一、财政赤字的概念 537
二、财政赤字的类型 538
三、财政赤字的基本用途 544
一、财政赤字规模的衡量指标 545
第三节 财政赤字的规模 545
二、财政赤字规模的国际比较 547
三、财政赤字规模的决定因素 549
第四节 财政赤字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554
一、我国的财政赤字已成为一种发展手段 554
二、我国的财政赤字没有引起严重的通货膨胀 558
复习思考题 561
第一节 公债的基本问题 567
第十五章 公债 567
一、公债的基本特点 568
二、公债的种类 568
三、公债负担 569
四、公债的作用 570
第二节 公债规模 573
一、国内债务发行规模简史 573
二、公债余额占GDP的比率 575
三、当年公债发行额占居民储蓄余额的比率 576
四、当年还本付息额占当年中央财政收入的比率 577
第三节 公债效应 578
五、当年公债发行额占当年中央财政支出的比率 578
一、李嘉图等价定理的分析 579
二、公债的资产效应 589
三、公债错觉 591
四、公债的总需求效应 592
第四节 公债管理政策 600
一、公债管理与公债管理政策 600
二、公债管理政策的目标 602
三、长期公债与短期公债的最适构成 603
复习思考题 605
第十六章 财政政策 607
第一节 财政政策的基本问题 607
一、财政政策的定义 608
二、财政政策的基本特征 610
三、财政政策的基本功能 611
四、财政政策的类型 614
第二节 财政政策的目标 618
一、财政政策目标体系 618
二、财政政策目标间的互扰性 620
第三节 财政政策乘数 626
一、国民收入水平的决定模型 626
二、财政支出乘数 628
三、税收乘数 629
四、平衡预算乘数 630
第四节 财政政策的经济稳定效应 631
一、通货膨胀缺口和通货紧缩缺口 631
二、消除通货膨胀缺口的财政政策 633
三、消除通货紧缩缺口的财政政策 635
四、我国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的评价 637
第五节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 640
一、封闭性经济条件下的财政货币政策配合 640
二、开放性经济体系下的财政货币政策配合 644
三、财政货币政策的时滞 649
四、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搭配方式 650
复习思考题 652
附录 一些重要统计资料 655
主要参考文献 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