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基础知识学习大全》PDF下载

  • 购买积分:1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许学成著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2
  • ISBN:7532082709
  • 页数:388 页
图书介绍:

前言 1

现代汉语知识 1

一、汉语拼音 1

二、音节拼写规则 2

三、轻声 4

四、变调 6

五、句末“啊”的变音 7

六、重音 7

七、常见错读字 9

八、造字法 14

附(一)常见象形字210个 16

(二)常见指事字37个 16

九、汉字形体的演变 16

附 阳文和阴文 18

十、常见别字 18

十一、实词的种类 22

十二、实词分辨 25

(三)纪传体和纪事本末体的区别 26

附 75组同义词分辨 27

十三、词义的义项分类 48

十四、虚词的种类 49

附(一)动词和介词的区别 51

(二)动词和形容词的区别 52

(三)形容词和副词的区别 53

(四)时间名词和时间副词的区别 54

(五)连词和介词的区别 55

(六)词的引申义和比喻义的区别 57

十五、虚词分辨 58

十六、短语 79

十七、不相连的复指 85

十八、多项状语的一般次序 85

十九、多项定语的一般次序 86

二十、句子成分 86

(三)语法成分框式图解法 91

(二)六种语法成分的位置 91

附(一)语法成分符号图解法 91

二一、句子的用途 92

二二、特殊句式 94

附(一)主语和句首状语的区别 96

(二)主谓短语和主谓句的区别 98

(三)宾语和补语的区别 99

(四)兼语句和主谓短语作宾语句的区别 101

(五)主谓短语作宾语句和连动句的区别 102

(六)兼语句和连动句的区别 103

(七)连动句和动词作状语句的区别 105

(八)复指短语充当宾语和双宾语的区别 106

(九)非主谓句和省略句的区别 108

(十)主动句和被动句的区别 109

(十一)紧缩句和连动句的区别 111

(十二)紧缩句和单句的区别 111

(十三)单句和复句的区别 113

二三、复句中分句间的关系 116

二四、句式的变换 120

附(一)将几个句子改写成一个复杂单句的方法 122

(二)概括长句的内容 123

(三)概括长句的主干 124

二五、压缩语段 125

二六、扩展语句 129

二七、仿句 131

二八、语言的简明 134

二九、语言的得体 137

三十、语言的连贯 140

三一、常见病句分析 145

三二、多重复句的分析方法 160

三三、标点符号的用法 163

三四、引号末的点号及其位置 174

三五、问号的用法 176

三六、省略号和“等”“等等”的用法 179

三七、句内括号和句外括号的用法 181

三八、冒号和破折号的用法 182

三九、并列词语间逗号和顿号的用法 184

四十、特定称谓和特殊含义的引号用法 186

文言知识 188

一、实词的异读 188

附 异读的分类 200

二、姓名读音正误 201

三、文言诗朗读的节拍 202

四、文言朗读的停顿 203

五、联绵字 205

六、复音虚词 209

七、复音实词 213

八、偏义复词 216

九、兼词表 217

十、词义的古今变化 217

十一、名词的活用 220

十二、动词的活用 222

十三、形容词的活用 223

十四、为动用法 224

十五、“相”“自”“见”的用法 225

三、古诗文的体裁 227

十六、出典于课文的成语 228

十七、宾语前置 229

十八、定语后置 231

十九、谓语前置 231

二十、判断句 232

二一、被动句 233

二二、省略句 235

二三、固定格式 237

二四、断句法 241

修辞知识 244

现代汉语修辞 244

附(一)比喻和博喻的区别 250

(二)比喻和通感的区别 252

(三)比喻和比拟的区别 253

(四)比喻和象征的区别 254

(五)借喻和词的比喻义的区别 256

(六)借喻和借代的区别 257

(七)语意双关和借喻的区别 259

(八)比喻句和貌似比喻句的区别 260

文学知识 262

一、文章体裁分类 262

二、文学作品分类 263

附(一)断代史和通史的区别 265

(二)国别史和编年史的区别 266

(四)辞和赋的区别 267

(五)古体诗和近体诗的区别 268

(六)古乐府和新乐府的区别 268

(七)谴责小说和讽刺小说的区别 269

(八)传·自传·别传的区别 270

(九)正史和野史的区别 271

(十)寓言和童话的区别 271

(十一)报告文学和小说的区别 273

(十二)思想评论和文学评论的区别 274

(十三)悲剧·喜剧·正剧的区别 275

附(一)旧诗、新诗和现代诗 283

(二)散文和韵文 283

(三)诗词格律的平仄 283

(四)近体诗的押韵 284

(五)赋、比、兴 284

(六)近体诗的对仗 285

四、外国文学主要成就 287

附(一)外国作家的姓名结构 289

(二)外国文学作品中的一些典型形象 289

(三)诺贝尔文学奖 290

(四)古代亚非文学是世界文学最早的源头 290

五、鲁迅作品 290

附(一)文学研究会 303

(四)作协 304

(三)文联 304

(五)左联五烈士 304

(二)左联 304

七、中国古代作家作品 305

附 古代名家文集索源 321

八、中国古代韵文、散文的流变 323

九、中国古代文学主要成就 328

(二)《史记》各部分篇数及文章内涵简介 330

十、中国文史之最举隅 330

附(一)唐宋八大家 330

文化常识 335

一、古人纪年法 335

附(一)公元纪年法 337

(二)世纪、年代的起算法 337

二、古人纪月法 337

附 古人表示时间的一些别称 338

三、古人纪时法 339

附(一)古人的一些计时单位 339

(二)十二地支纪时表 340

四、节日习俗 340

五、名号习俗 343

六、古人祭祀常用语 345

七、古代宗室常用语 346

附(一)炎黄子孙 346

附 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江苏、上海等省市名称的来历 347

(二)九族 347

八、中国省(自治区)、直辖市简称表 347

九、古代地理名称 348

十、古代帝王称谓 352

十一、古代平民称谓 353

(四)都、邑、城、市、鄙 354

(三)骑、骈、骖、驷 354

十二、古人年龄别称 354

(二)步、行、趋、走、赴奔 354

附(一)崩、薨、卒、不禄、死 354

十三、古人敬称敬辞 357

附(一)古代子女排行 358

(二)某些尊称习俗 358

十四、古人谦称谦辞 360

附 贱称 361

十五、书信常见礼貌用语 361

(三)祝贺敬辞 364

(二)馈赠敬辞 364

(四)此致 敬礼 为荷 364

附(一)喜庆敬辞 364

十六、古代中央官制 365

十七、古代地方官制 366

附(一)古代的官阶 368

(二)清代官员的衣冠 368

(三)古代官职升降的通常说法 369

十八、科举制度 370

附(一)古代的学校 371

(三)武科 372

十九、古代的度量衡 372

(二)八股文 372

二十、楼·亭·台·榭 374

附 殿·堂·观·阙 375

二一、古代“左”和“右”的位次 375

二二、古人的跪拜礼节 376

二三、一些人文知识名词解释 377

二四、我国历史年表 386

六、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 2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