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份公司手册》PDF下载

  • 购买积分:2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蒋乐民,王凤岭主编
  • 出 版 社: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3
  • ISBN:7561021623
  • 页数:866 页
图书介绍:

一、我国经济体制的建立(1949—1957年) 1

1.1 经济体制概念 1

目录 1

股份公司的产生及其发展篇 1

1.3 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建立(1949—1952年) 2

1.2 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 2

1.4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制定实施(1953—1957年) 3

1.5 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的初步探索 4

1.6 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巩固 5

1.7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 6

2.1 “八大”建设道路探索的初步成果 7

二、经济的三次大波动(1958—1978年) 7

1.8 过渡时期国营企业的特点 7

2.2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运动 8

2.3 “一大二公”体制的形成和国民经济主要比例的严重失调 9

2.4 我国经济的第一次大调整 10

2.5 “文化大革命”:严重的政治和经济灾难 11

2.7 这一时期经济体制的演变及对企业发展的制约 12

2.6 粉碎“四人帮”后的经济制度 12

3.1 十一届三中全会对“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彻底否定,提出全党工作重点的转移 13

三、对传统体制实行根本性改革的探索(1978—1986年) 13

3.2 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正确地总结了建国32年经济建设成功经验 14

3.3 改革的初次尝试——农村推行生产责任制 15

3.4 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 16

3.6 企业承包制的利与弊 17

3.5 改革的又一尝试——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 17

3.7 改革模式的探索——股份制试点 18

3.8 增强企业活力成立这一时期改革的中心 19

4.1 党的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20

四、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为指导,全面深化改革(1987—1992年) 20

4.3 搞活国有企业的理论前提:两权分离 21

4.2 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形式 21

4.4 五年的加速发展和三年的治理整顿 22

4.5 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制定和实施 23

4.6 股份制改革的深入,股票市场的建立 24

4.8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的确立 25

4.7 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把企业推向市场 25

5.1 股份公司的产生 26

五、股份公司的产生和发展 26

5.2 股份公司的发展 27

5.3 我国股份公司的产生和发展 28

5.4 我国建立股份公司的必然性 29

6.1 我国股份公司的组建原则 32

六、我国股份公司的组建原则和目的 32

6.2 我国股份公司组建目的 33

7.1 股份公司管理的必要性 37

七、我国股份公司管理的任务和方法 37

7.2 股份公司管理的任务 38

7.3 股份公司管理的方法 40

1.1 债券的概念和特点 43

一、债券有关知识 43

股票与债券篇 43

1.2 债券的种类 44

1.3 债券的利率和收益 45

1.4 债券的买卖 47

2.1 股票的构成要素 49

二、股票的概念 49

2.2 股票的基本特征 50

2.3 普通股票和优先股票 51

2.5 记名股票和无记名股票 53

2.4 面额股票和无面额股票 53

2.7 股票与公司债券 54

2.6 国家股、法人股和个人股 54

3.2 发行股票的目的 56

3.1 资本与企业法定资本 56

三、股票的发行 56

3.3 股票发行的方式 57

3.4 股票发行的渠道 58

3.5 股票发行的价格 59

3.6 股票发行的管理 60

4.1 购买股票的估价 61

四、股票价格及其变动 61

4.2 影响股价的基本因素分析 62

4.3 影响股价的技术因素分析 63

4.4 技术分析方法 64

5.1 股票上市交易的条件 66

五、股票的交易 66

5.2 股票上市交易的原则 67

5.3 股票交易的方式 68

5.4 股票交易的过程 70

6.1 减资和增资 72

六、股份公司的增资和发行新股 72

6.3 新股份的分配发行 73

6.2 增资与发行新股 73

6.4 新股份的时价发行 74

6.6 发行新股的程序 75

6.5 新股优先认购权及转让 75

7.2 证券交易所的组织形式 76

7.1 证券交易所的发展过程 76

七、证券交易所 76

7.3 证券交易所的作用 77

7.4 交易所内的交易进行过程 78

7.5 交易所内交易的参与者 80

1.2 股份有限公司的基本特征 82

1.1 股份有限公司的基本概念 82

股份有限公司篇 82

一、股份有限公司概念 82

1.3 股份有限公司的利弊分析 83

2.1 组建股份有限公司的基本条件 84

二、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 84

2.2 组建股份有限公司的基本步骤 86

2.3 股份有限公司组织形式的选择 90

2.4 股份有限公司的发起人 92

2.6 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程序 93

2.5 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方式 93

3.1 股份有限公司章程的制定 95

三、股份有限公司章程和公司内部细则 95

3.2 股份有限公司可行性研究报告 97

3.5 股份有限公司章程的修改 99

3.4 股份有限公司内部细则 99

3.3 股份有限公司资产评估报告 99

3.6 股份有限公司章程参考格式 100

4.1 股份有限公司股本 104

四、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本、股份和股东 104

4.2 股份有限公司股份的概念与特点 106

4.3 股份有限公司股份的设置 107

4.4 股份有限公司股票 108

4.6 股份的增加与减少 109

4.5 股份的转让与流通 109

4.7 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权结构 111

4.8 构成股份有限公司股份的资产 114

5.2 公司债的种类 116

五、公司债5.1 公司债的概念及特征 116

5.3 公司债的发行条件 117

5.4 公司债的发行程序 118

5.5 公司债的管理 119

6.1 股份有限公司法人 122

六、股份有限公司组织机构 122

6.3 股份有限公司股东会 123

6.2 股份有限公司组织机构概述 123

6.4 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129

6.5 股份有限公司监事会 131

6.6 股份有限公司审计员 132

6.7 股份有限公司经理机构——经理人员 133

7.1 董事的资格和选任 135

七、董事及董事长 135

7.2 董事长及常务董事 136

8.1 股东的概念及其确定 137

八、股份有限公司股东 137

8.3 股东的权利和义务 138

8.2 股东的法律地位 138

9.1 股份有限公司的合并 140

九、股份有限公司的合并、分立、终止和清算 140

9.2 股份有限公司的分立 144

9.3 股份有限公司的终止和清算 145

1.2 有限责任公司的特征 147

1.1 有限责任公司的基本概念 147

有限责任公司篇 147

一、有限责任公司概念 147

1.3 有限责任公司的利弊分析及其地位 148

2.2 有限责任公司设立的意义和特点 149

2.1 组建有限责任公司的基本条件 149

二、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 149

2.3 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方式 150

2.4 有限责任公司设立的基本步骤和设立程序 151

3.3 确定公司章程内容时所要注意的几个事项 153

3.2 有限责任公司章程的内容 153

三、有限责任公司章程 153

3.1 有限责任公司章程的制定 153

3.5 有限责任公司章程的修改 154

3.4 起草公司章程时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154

3.6 有限责任公司章程的参考格式 155

4.1 有限责任公司的资本构成 157

四、有限责任公司的资本和股份 157

4.2 有限责任公司的资本规则 159

4.3 股东出资的转让和变更 160

5.2 有限责任公司董事会 162

5.1 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会 162

五、有限责任公司组织机构 162

5.3 有限责任公司的监事会 163

5.5 有限责任公司经理机构 164

5.4 审计员 164

5.6 监察人 165

6.1 有限责任公司股东概述 166

六、有限责任公司股东 166

5.7 有限责任公司的会计 166

6.3 有限责任公司股东的权利和义务 167

6.2 有限责任公司股东的资格限制 167

7.1 有限责任公司的合并 168

七、有限责任公司合并、分立、终止和清算 168

7.2 有限责任公司的分立 169

7.3 有限责任公司的终止和清算 170

1.1 法人与法人制度 172

一、股份公司工商登记的意义 172

股份公司工商登记篇 172

1.2 企业法人 174

1.3 工商行政管理 175

1.4 企业法人登记管理的概念 176

1.5 股份公司工商登记管理的必要性 177

2.1 符合规定的名称和章程 178

二、股份公司申请法人登记的条件 178

1.6 股份公司工商登记管理的意义 178

2.2 能够以其财产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180

2.3 经营管理机构、财务核算机构、劳动组织及其他机构 181

2.6 财务会计制度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和独立编制会计报表 182

2.5 从业人员 182

2.4 经营场所和设施 182

2.8 经营范围 183

2.7 注册资本 183

3.1 股份公司名称 184

三、股份公司工商登记注册事项 184

3.3 法定代表人 185

3.2 住所、经营场所 185

3.5 经济性质 186

3.4 注册资本 186

3.7 从业人员、分支机构 187

3.6 经营范围与经营方式 187

3.8 登记审批程序 188

4.1 筹建与筹建登记 189

四、股份公司筹建登记 189

4.3 股份公司申请筹建登记的准备工作 190

4.2 筹建登记的范围 190

4.4 申请筹建登记应提交的文件、证件 191

4.5 筹建登记证 192

5.1 股份公司申请法人登记的准备工作 193

五、股份公司法人登记 193

4.6 股分公司筹建登记的审批 193

5.3 股份公司法人登记的审批程序 194

5.2 股份公司申请法人登记应提交的文件、证件 194

5.5 法定代表人签字备案手续及其意义 195

5.4 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195

5.6 有关企业法人登记管理的部分政策规定摘录 196

6.1 股份公司变更登记的主要事项 200

六、股份公司变更登记 200

6.2 更改公司名称、住所的变更登记 201

6.4 增加或减少注册资本的变更登记 202

6.3 更改经营范围的变更登记 202

6.5 公司合并的变更登记 203

6.6 公司分立的变更登记 204

7.1 申请歇业登记的条件 205

七、股份公司歇业登记和注销登记 205

7.2 申请歇业登记应提交的条件 206

7.4 公司的清算 207

7.3 登记主管机关的受理、审查、核准 207

8.1 企业法人年检报告制度的意义 208

八、股份公司工商年度检验 208

7.5 股份公司的注销登记 208

8.4 股份公司工商年度检验的内容 209

8.3 《企业法人年检报告书》和资产负债表 209

8.2 股份公司工商年度检验的程序 209

8.5 我国现行企业法人登记的有关表格及填写说明 210

9.2 处罚对象 246

9.1 工商监督管理 246

九、股份公司工商监督管理及处罚 246

9.3 处罚办法 247

9.4 处罚决定的复议 248

1.2 股份制企业会计 249

1.1 财务会计 249

股份公司财务会计篇 249

一、股份制企业会计概述 249

1.5 持续经营 250

1.4 会计主体 250

1.3 会计的基本前提 250

1.7 货币计量 251

1.6 会计期间 251

1.9 基本会计准则 252

1.8 会计准则 252

1.10 会计要素 253

1.12 股份制企业会计科目 254

1.11 会计等式 254

1.13 股份制企业会计核算的主要特点 255

2.2 现金的核算 256

2.3 银行存款的核算 256

二、流动资产核算 256

2.1 资产与流动资产 256

2.5 短期投资的核算 257

2.4 其他货币资金 257

2.7 坏帐准备 258

2.6 往来款项的核算 258

2.11 存货的入帐价值 259

2.10 存货数量的确定 259

2.8 帐龄分析法 259

2.9 存货 259

2.13 成本与市价孰低原则 260

2.12 存货计价方法 260

2.16 存货的会计处理 261

2.15 购货折扣 261

2.14 存货估计 261

3.1 固定资产 262

三、长期资产的核算 262

3.4 固定资产损耗 263

3.3 固定资产计价 263

3.2 固定资产分类 263

3.5 固定资产折旧 264

3.8 固定资产清理 265

3.7 固定资产购建 265

3.6 计提折旧事项 265

3.10 固定资产清查 266

3.9 固定资产调出 266

3.13 无形资产性质 267

3.12 无形资产 267

3.11 固定资产融资租凭 267

4.1 负债 268

四、负债的核算 268

3.14 无形资产购入 268

3.15 无形资产转让出售 268

4.4 应付票据 269

4.3 短期借款 269

4.2 流动负债 269

4.8 应付股利 270

4.7 职工福利基金 270

4.5 应付帐款 270

4.6 应付工资 270

4.12 债券性质 271

4.11 长期借款 271

4.9 应交税金 271

4.10 长期负债 271

4.15 债券折价 272

4.14 债券价格 272

4.13 债券种类 272

4.19 长期应付款 273

4.18 偿债基金 273

4.16 债券溢价 273

4.17 债券偿还 273

5.4 股利分配 274

5.3 库藏股本 274

五、股东权益核算 274

5.1 股东权益 274

5.2 股本 274

6.1 成本 275

六、成本费用核算 275

5.5 公积金 275

5.6 集体福利基金 275

6.4 生产费用会计处理程序 276

6.3 生产费用 276

6.2 成本种类 276

6.7 外购材料费用归集与分配 277

6.6 产品成本项目 277

6.5 成本核算特点 277

6.10 辅助生产费用归集与分配 278

6.9 工资及福利费归集与分配 278

6.8 外购燃料、动力费用归集与分配 278

6.11 在产品成本计算 279

6.14 产品成本计算分批法 280

6.13 产品成本计算品种法 280

6.12 产成品成本计算 280

6.18 财务费用 281

6.17 销售费用 281

6.15 产成品成本计算分步法 281

6.16 管理费用 281

7.2 利润结转 282

7.1 利润总额 282

6.19 进货费用 282

七、利润及利润分配核算 282

7.6 负债股利 283

7.5 可分配利润 283

7.3 利润分配 283

7.4 应税利润 283

8.2 完全终止清算 284

8.1 资本转让终止清算 284

八、清算与破产核算 284

8.5 破产财产 285

8.4 破产债权 285

8.3 终止清算的会计处理 285

9.2 会计报表的层次结构 286

9.1 会计报告 286

8.6 破产财产计价 286

九、会计报表 286

9.5 利润表 287

9.4 资产负债表 287

9.3 会计报表种类 287

9.8 资产负债表项目排列 288

9.7 营运资金 288

9.6 财务状况变动表 288

10.1 趋势分析 289

十、会计报表分析 289

9.9 合并财务报表 289

9.10 合并财务报表编制方法 289

10.3 流动比率分析 290

10.2 比率分析 290

10.5 收益比率分析 291

10.4 权益比率分析 291

10.6 其他比率分析 292

1.1 税收 293

一、股份公司税收的作用 293

股份公司税收篇 293

1.3 我国社会主义税收的职能 294

1.2 税收的本质特征 294

1.4 股份公司税收的作用 295

1.5 税法的构成要素 296

1.7 新创办的股份公司与税务机关的联系 299

1.6 股份公司在税收上的权利和义务 299

1.8 股份公司办税人员的主要职责 300

1.12 税收征收管理的基本制度 301

1.11 税收征收管理的主要内容 301

1.9 税收征收管理的一般概念 301

1.10 税收征收管理的范围 301

2.2 股份公司进行税务登记的意义 302

2.1 股份公司税务登记的概念 302

1.13 税收征收管理的主要形式 302

二、股份公司税务登记 302

2.3 税务登记的主要内容 303

2.5 税务登记的时间规定 304

2.4 股份公司税务登记的种类 304

2.8 股份公司申报办理税务登记所提供的资料 305

2.7 申报办理股份公司税务登记的主要要求 305

2.6 申报办理股份公司税务登记的程序 305

2.10 税务登记管理的规定和要求 306

2.9 股份公司申报办理变更登记、重新登记或注销登记的有关规定 306

3.2 纳税鉴定的作用 307

3.1 股份公司纳税鉴定的概念 307

三、股份公司纳税鉴定与纳税申报 307

3.4 股份公司纳税鉴定的程序 308

3.3 纳税鉴定的主要内容 308

3.8 纳税申报的时间规定 309

3.7 股份公司纳税申报的概念 309

3.5 纳税鉴定书的制定和发放的有关规定 309

3.6 纳税鉴定的修订和补充 309

4.3 查帐征收方式及其适用对象 310

4.2 税款征收的主要方式 310

3.9 股份公司纳税申报的管理和要求 310

四、股份公司税款的征收 310

4.1 股份公司税款征收的概念 310

4.9 组织税款征收入库的主要规定 311

4.8 代征、代扣、代缴税款的方式及作法 311

4.4 查定征收方式及其适用对象 311

4.5 查验征收方式的主要内容 311

4.6 定期定额征收方式及其适用对象 311

4.7 自核自缴征收方式及其适用对象 311

4.14 减免税款的申报及其内容 312

4.13 必须申报办理减免税手续的减免税事项 312

4.10 纳税人发生超缴税款的处理 312

4.11 减免税管理 312

4.12 减免税管理的主要内容 312

4.16 减免税款的使用和管理的主要规定 313

4.15 申报办理减免税的程序 313

5.2 股份公司使用发票的有关规定 314

5.1 发票及发票管理 314

4.17 股份公司缴纳税款的帐务处理 314

五、股份公司发票的使用和管理 314

5.3 发票的管理 315

5.5 对股份公司的帐务、票证管理的规定 316

5.4 对发票及其使用的监督检查的主要规定 316

6.2 股份公司所得税的计税依据 317

6.1 股份公司所得税征收方法 317

5.6 对股份公司财务会计帐册、报表、凭证的保证和销毁的规定 317

六、股份公司所得税的计税依据 317

6.3 股份公司所得税的计税标准 318

6.7 股份公司奖金税和工资调节税的征收办法 319

6.6 股份公司所得税的征收 319

6.4 股份公司所得税税率 319

6.5 股份公司所得税的亏损弥补 319

7.3 股份公司漏缴税款的处理 320

7.2 股份公司违章行为的主要内容 320

6.8 股份公司缴纳个人收入调节税办法 320

6.9 股份公司缴纳个人所得税办法 320

6.10 股份公司缴纳印花税办法 320

6.11 允许在所得税前列支的重要税种和不允许列支的主要税种 320

七、股份公司税务违章处理 320

7.1 违章处理的一般概念 320

7.10 代征人不按规定代征、代缴税款的处理 321

7.9 股份公司不按规定办理纳税申报的处理 321

7.4 股份公司拖欠税款的处理 321

7.5 对股份公司的偷税行为处理 321

7.6 对股份公司的抗税行为的处理 321

7.7 股份公司不办理税务登记的处理 321

7.8 股份公司不按规定办理纳税鉴定的处理 321

7.17 股份公司拖欠税款、滞纳金、罚款的处理 322

7.16 隐匿生产经营情况或申报不实的处理 322

7.11 股份公司不按规定建立、使用和保存帐务、票证的处理 322

7.12 股份公司不按规定使用和管理统一发票的处理 322

7.13 股份公司拒绝接受税务机关监督检查的处理 322

7.14 股份公司未经把准或违法从事经营的处理 322

7.15 以隐瞒、欺骗等手段骗取减免税照顾和擅自减免税的处理 322

7.19 严重违章行为及其处理 323

7.18 违章处理程序的要求 323

7.21 查处偷税和抗税案件时应注意的事项 324

7.20 戈分偷税、漏税与抗税的界线 324

7.24 税务检查的内容 325

7.23 税务检查的概念 325

7.22 纳税人、代征人在纳税或违章处理上对税务机关的决定有不同意见时的解决方法 325

1.2 股份公司劳动管理内容 327

1.1 劳动工资管理概念 327

股份公司劳动工资篇 327

一、股份公司劳动工资管理概述 327

1.3 股份公司劳动管理的意义 328

1.5 股份公司劳动管理的基本原则 329

1.4 股份公司劳动管理的基本任务 329

1.6 股份公司劳动管理的规律体系 330

1.7 股份公司劳动管理中的思想政治工作 331

1.9 美日两国劳动人事管理制度比较 332

1.8 我国股份公司劳动制度发展趋势 332

2.2 股份公司劳动力数量计划内容 334

2.1 劳动力与劳动力管理 334

二、股份公司用工计划 334

2.4 股份公司劳动力结构合理化 336

2.3 劳动力数量计划指标 336

2.5 股份公司劳动力使用情况分析 337

2.6 股份公司劳动合同制 338

2.8 股份公司老弱病残职工的管理 339

2.7 股份公司劳动优化组合 339

3.2 劳动力招聘方法 340

3.1 劳动力招聘原则 340

三、股份公司职工的招聘与辞退 340

3.3 股份公司招工的组织形式和程序 341

3.5 股份公司劳动力调配依据及意义 342

3.4 股份公司劳动力招收的分析评价方法 342

3.6 股份公司劳动力调配原则和形式 343

3.8 股份公司劳动力考核 344

3.7 股份公司劳动力调配程序和应注意问题 344

3.9 股份公司职工的晋级和升职 345

3.10 股份公司职工的奖惩、辞退和辞职 346

4.1 股份公司工资计划编制的原则 347

四、股份公司工资分配计划 347

4.3 股份公司编制工资计划的依据和方法 348

4.2 股份公司工资计划的指标 348

4.4 股份公司工资分配制度 349

4.5 股份公司计时工资 350

4.7 股份公司工资基金管理 351

4.6 股份公司计件工资 351

4.8 股份公司工资基金使用情况的分析与检查 352

4.9 股份公司奖金制度 353

5.1 社会劳动保险的基本概念 354

五、股份公司社会保险统筹 354

4.10 股份公司津贴制度 354

5.2 社会保险统筹的意义和原则 356

5.4 我国现行劳动保险制度 357

5.3 社会劳动保险基金的分配原则 357

5.6 我国劳动保险制度改革的基本内容 358

5.5 我国现行劳动保险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358

5.7 我国劳动保险制度深化改革的目标 359

5.8 股份公司劳动保护 360

6.2 股份公司职工培训的特点和原则 361

6.1 股份公司职工培训的意义 361

六、股份公司职工培训和教育 361

6.3 股份公司职工培训的内容 362

6.4 股份公司职工培训的形式 363

6.6 股份公司职工培训的组织管理 364

6.5 股份公司岗位培训 364

6.7 美国企业的全员培训计划 365

6.8 日本企业的职工培训 366

7.1 股份公司的组织机构 367

七、股份公司劳动工资管理基础工作 367

6.9 德国的“双轨制”职工培训 367

7.2 股份公司管理机构的组织形式 368

7.3 股份公司建立组织机构的原则 369

7.5 股份公司劳动规章制度的内容 370

7.4 股份公司劳动规章制度的作用和特点 370

7.6 股份公司编制劳动工资计划的意义和任务 371

7.8 股份公司劳动生产率计划 372

7.7 股份公司编制劳动工资计划的程序 372

7.9 股份公司劳动生产率统计 373

8.1 股份公司劳动定额的性质和作用 375

八、股份公司劳动定额工作 375

8.2 股份公司劳动定额的形式和种类 376

8.4 股份公司制定劳动定额的统计分析法 377

8.3 股份公司制定劳动定额的经验估工法 377

8.6 股份公司劳动定向修订 379

8.5 股份公司制定劳动定额的技术分析法 379

8.7 股份公司劳动定额标准的作用和种类 380

8.8 股份公司制定定额标准的步骤 381

8.9 股份公司定额标准的制定方法 382

8.10 股份公司劳动定额管理 383

9.1 股份公司编制定员的意义 384

九、股份公司劳动编制定员工作 384

9.2 股份公司劳动定员的范围和原则 385

9.3 股份公司编制定员的方法(Ⅰ) 386

9.4 股份公司编制定员的方法(Ⅱ) 387

9.6 股份公司劳动定员的贯彻与管理 388

9.5 股份公司劳动定员标准 388

1.1 国有资产 390

一、国有资产管理 390

股份公司国有资产管理篇 390

1.2 国有资产管理 391

1.3 国有资产管理机构 394

2.1 国有股 395

二、国有股 395

2.2 国有资产产权界定 396

3.1 国有股管理的原则 399

三、国有股管理 399

2.3 国有资产产权登记 399

3.2 国有资产股设置管理 401

3.4 国有股股权代表及其管理 403

3.3 国有股收益分配及管理 403

3.5 国有股转让及其管理 404

3.6 国有股的清算及管理 405

4.1 资产评估 406

四、国有资产评估 406

3.7 国有股的监督管理 406

4.2 国有资产评估 408

4.3 资产评估的组织管理 410

5.1 收益现值法 413

五、资产评估方法 413

5.2 重置成本法 416

5.3 现行市价法 419

6.1 固定资产 421

六、固定资产评估 421

5.4 清算价格法 421

6.3 机器设备的评估 422

6.2 固定资产评估的方法 422

6.4 房地产评估 423

7.1 流动资产评估 425

七、流动资产评估 425

7.3 材料、半成品及产成品的评估 426

7.2 流动资产评估程序及评估标准 426

7.4 对应收项目、发出商品、预付费用和短期投资的评估 427

8.1 无形资产 428

八、无形资产评估 428

8.3 无形资产重置成本评估方法 429

8.2 无形资产评估 429

8.4 无形资产收益现值法的评估 430

9.1 整体资产评估及特点 432

九、整体资产评估 432

十、股份制改造企业评估 433

9.2 企业整体评估 433

10.1 股份制改造企业评估 435

10.2 股票价值评估 436

1.1 物资供应管理的基本任务 439

一、股份制企业的物资供应管理概述 439

股份公司物资供应和产品销售篇 439

1.2 股份制企业物资供应管理的内容 440

1.4 物资供应目录 441

1.3 物资的分类 441

1.5 设置物资供应管理机构的原则 442

1.7 企业物资供应部门的承包形式 443

1.6 物资供应管理的组织形式 443

2.2 企业物资供应计划的主要指标 444

2.1 物资供应计划的意义及内容 444

二、股份制企业的物资供应计划 444

2.4 确定物资需用量的基本方法 445

2.3 编制物资供应计划前的准备工作 445

2.5 确定各种物资需要量的具体方法 446

2.7 物资平衡表的编制 447

2.6 期初库存量和期末储备量的计算 447

2.9 材料需求计划——MRP的主要特点 448

2.8 物资供应计划的执行与检查 448

3.1 物资采购的作用和任务 449

三、股份制企业的物资采购 449

2.10 MRP系统的工作程序 449

3.2 订购方式的选择 450

3.4 物资供应方式 451

3.3 供货单位的选择 451

3.6 物资供应合同的基本内容 452

3.5 选择物资供应方式应考虑的因素 452

3.7 采购人员素质 453

4.1 物资消耗定额的概念和作用 454

四、股份制企业的物资消耗定额 454

4.3 物资消耗定额的分类 455

4.2 影响企业物资消耗水平的因素 455

4.4 物资消耗的构成和物资消耗定额的构成 456

4.5 制定物资消耗定额的基本方法 457

4.6 机械制造类企业主要原材料消耗定额的制定 458

4.9 辅助材料及其他消耗定额的制定 459

4.8 纺织企业主要原材料消耗定额的制定 459

4.7 化工、冶金、铸造类企业主要原材料消耗定额的制定 459

5.1 企业物资储备的必要性 460

五、股份制企业物资储备及库存管理 460

4.10 物资消耗定额的执行和管理 460

5.2 物资储备的分类 461

5.4 物资储备定额的含义及其分类 462

5.3 企业的物资储备结构 462

5.6 制定物资储备定额的供应期法 463

5.5 物资储备定额的影响因素 463

5.7 经济订购批量法 464

5.9 定量库存量控制法 465

5.8 定期库存控制法 465

5.10 ABC分析法 466

5.11 物资储备管理的考核指标 467

6.3 仓库业务管理的原则 468

6.2 仓库管理的基本条件 468

六、股份制企业的仓库管理 468

6.1 仓库的概念及其分类 468

6.4 商品入库验收工作 469

6.6 物资出库 470

6.5 仓库物资的保管 470

6.7 仓库的保卫和消防工作 471

7.1 股份公司产品销售计划 472

七、股份公司产品销售计划和策略 472

6.8 仓库工作的考核指标 472

7.3 股份公司产品销售渠道 473

7.2 股份公司产品销售贸易洽谈 473

7.5 股份公司产品售后服务 474

7.4 股份公司产品销售需求研究 474

7.7 股份公司产品包装策略 475

7.6 股份公司产品推销人员 475

7.9 股份公司产品包装质量的检验 476

7.8 股份公司产品包装标记与标志 476

8.1 股份公司实际定价的主要影响因素 477

八、股份公司产品销售价格 477

8.3 股份公司产品增量分析定价法 478

8.2 股份公司产品边际成本定价法 478

8.5 股份公司产品需求导向定价法 479

8.4 股份公司产品盈亏平衡点产销量定价法 479

8.6 股份公司产品竞争导向定价法 480

1.1 审计的概念 481

一、股份公司审计的意义 481

股份公司审计篇 481

1.2 股份公司审计的必要性 482

1.3 股份公司与政府审计 483

1.4 股份公司与社会审计 484

1.5 注册会计师制度 486

1.6 股份公司的审计准则 487

2.2 有限责任公司出资审计的程序 488

二、股金来源审计2.1 有限责任公司出资审计 488

2.4 实物出资的审计 490

2.3 货币出资的审计 490

2.5 土地使用权出资的审计 491

2.6 工业产权和专有技术出资的审计 492

2.7 股份有限公司股金来源审计 493

3.2 股份公司会计报表审计的规则 494

3.1 股份公司会计报表审计的意义 494

三、股份公司会计报表审计 494

3.3 股份公司会计报表审计的范围和方法 496

3.5 股份公司流动资产审计 497

3.4 股份公司资产负债表审计 497

3.7 股份公司固定资产审计 499

3.6 股份公司长期投资审计 499

3.8 股份公司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的审计 500

3.9 股份公司负债审计 502

3.10 股份公司股东权益审计 503

3.12 股份公司财务状况变动表的审计 504

3.11 股份公司利润表审计 504

3.13 股份公司合并会计报表的审计 506

4.1 股份公司产品销售收入的审计 507

四、股份公司利润分配审计 507

4.3 股份公司销售费用的审计 508

4.2 股份公司产品销售成本的审计 508

4.4 股份公司管理费用的审计 509

4.5 股份公司产品销售税金的审计 510

4.6 股份公司利润总额的审计 511

4.7 股份公司利润分配的审计 512

5.1 业绩审计概述 513

五、股份公司经营者业绩审计 513

5.2 业绩审计的程序 514

5.3 业绩审计的基本方法 515

5.4 股份公司生产业绩审计 517

5.5 股份公司销售业绩审计 518

5.6 股份公司成本业绩审计 519

5.7 股份公司货币资金收支业绩审计 520

6.2 产品税的审计 521

6.1 税金审计的意义和任务 521

六、股份公司税金审计 521

6.3 增值税的审计 522

6.4 营业税的审计 523

6.5 所得税的审计 524

6.7 房产税的审计 525

6.6 资源税的审计 525

7.1 股份公司与内部审计 526

七、股份公司内部审计制度 526

7.2 内部审计的特征 527

7.3 内部审计的职能和作用 528

7.4 股份公司内部审计的内容 529

7.5 股份公司内部审计机构 531

7.6 股份公司内部审计人员 532

7.7 股份公司内部审计的程序 533

7.8 股份公司内部审计方法 534

7.9 股份公司内部控制制度 535

7.10 股份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审计 536

1.1 股份公司统计的对象 538

一、股份公司统计的意义 538

股份公司统计篇 538

1.3 股份公司统计的功能 539

1.2 股份公司统计的性质 539

1.4 股份公司统计的研究方法 540

2.1 股份公司统计监督的概念与作用 541

二、股份公司统计监督管理 541

1.5 股份公司统计的意义 541

2.2 股份公司统计监督的依据、标准、内容和形式 543

2.3 股份公司统计监督管理的指标体系 545

三、股份公司统计调查 548

2.4 强化统计监督管理的途径 548

3.1 统计调查的概念、种类、方法和要求 550

3.2 统计调查方案 551

3.3 专门调查 553

4.1 股份公司统计报告 555

四、股份公司统计报告 555

4.2 统计分析报告的基本形式 556

4.3 编写统计分析报告的原则和步骤 558

4.4 统计分析报告的写作形式和写作方法 560

4.5 统计分析报告的写作方法 562

五、股份公司统计报表制度5.1 统计报表制度的意义及作用 566

5.3 统计报表的资料来源 567

5.2 统计报表的组成及种类 567

六、股份公司统计分析 569

5.4 统计报表制度的基本内容 569

6.1 股份公司统计分析的意义和作用 572

6.2 股份公司统计分析的种类、原则和步骤 574

七、股份公司内部统计机构和人员设置 576

6.3 统计分析的基本方法 576

7.1 股份公司内部统计工作的过程和原则 582

7.2 股份公司内部统计工作的机构和人员 584

7.3 股份公司内部统计工作的人员培训 587

1.1 土地 590

一、股份公司土地管理的意义 590

股份公司土地资产管理篇 590

1.2 我国现行土地制度 591

1.3 土地管理 592

1.4 地籍管理 593

1.6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594

1.5 土地利用管理 594

1.7 土地合理配置原则 595

2.1 土地所有权 596

二、我国土地使用制度 596

1.8 建设用地管理 596

2.4 土地租赁、承包、转包制 597

2.3 土地抵押 597

2.2 土地使用权 597

2.6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598

2.5 《中国土地法大纲》 598

3.2 土地供应 599

3.1 土地划拨供应方式 599

三、土地划拨供应方式 599

3.4 农业用地需求 600

3.3 土地需求 600

3.6 土地的供求平衡 601

3.5 非农业用地需求 601

4.1 土地使用权出租 602

四、土地有偿供应方式 602

4.3 土地市场 603

4.2 土地使用权抵押 603

5.1 马克思主义的土地价格理论 604

五、土地资产作价 604

5.3 土地价格的内涵 605

5.2 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土地价格理论 605

5.4 土地价格的影响因素 606

5.6 土地所有权价格 607

5.5 土地价格的确定方法 607

6.1 土地登记 608

六、土地登记 608

5.7 土地使用权价格 608

6.2 土地原始登记 609

6.4 土地证 610

6.3 土地变更登记 610

7.1 土地税收的概念 611

七、土地税费 611

6.5 土地征用及其程序 611

7.2 土地税收的种类 612

7.4 耕地占用税的征收 613

7.3 土地税收的功能 613

7.5 耕地占用税的计税 614

7.7 耕地占用税的管理 615

7.6 耕地占用税的减免 615

7.8 城镇土地使用税的征收 616

7.10 城镇土地使用税的减免和管理 617

7.9 城镇土地使用税的计税 617

7.11 城市土地使用费的构成 618

7.13 城市房地产税 619

7.12 城市土地使用费的计算 619

7.14 旧中国的土地税收 620

7.15 国外土地税收 621

8.2 土地使用权有偿转让 622

8.1 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 622

八、土地使用权出让 622

8.3 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 623

9.1 土地征用 624

九、土地征用 624

8.4 可以出让使用权的土地范围及其出让方式 624

9.2 土地征用的批准权限与程序 625

9.4 土地征用后有关问题的处理 626

9.3 土地征用的补偿 626

1.1 股份公司宏观管理的标 628

一、股份公司宏观管理导论 628

股份公司宏观管理篇 628

1.3 股份公司宏观管理的原则 629

1.2 股份公司宏观管理的意义 629

1.5 股份公司宏观管理的手段 630

1.4 股份公司宏观管理的基本内容 630

1.6 股份公司宏观管理模式的转变过程 631

1.8 政府职能管理部门对社会主义股份制企业的管理 632

1.7 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对社会主义股份制企业的管理 632

2.1 股权的经济实质 633

二、股份公司的股权结构 633

2.3 股权的构成 634

2.2 我国现阶段股份制企业股权结构的基本特征 634

2.4 “一企三制”的股份制模式 635

2.6 “一企两制”股份制模式 636

2.5 “一企四制”的股份制模式 636

2.8 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股份制模式 637

2.7 企业集团股份制模式 637

3.1 国家鼓励和限制发展的行业的科学依据 638

三、国家鼓励和限制发展的行业 638

3.3 国家制定产业政策的基本原则 639

3.2 有关选择主导产业发展序列的争论 639

3.4 产业政策的特点、功能和内容 640

3.6 国家鼓励发展的产业和产品 641

3.5 产业发展序列选择的目标问题 641

3.7 国家限制发展的产业和产品 642

3.9 国务院召开全国加快第三产业发展工作会议 643

3.8 党中央国务院决定采取十项措施,保持农业的稳定发展 643

4.2 国家控股公司的形式 644

4.1 国家控股公司的含义条件 644

四、国家必须控股的股份公司 644

4.4 国家控股公司经营管理的特点 645

4.3 纯粹控股公司和混合控股公司 645

4.6 国家控股公司与世行模式的相同点 646

4.5 国家控股公司的主要职能 646

4.7 国家控股公司与世行模式的不同点 647

5.1 新建扩建企业股份制 648

五、国建新建项目、扩建项目,设立股份制企业的审批 648

4.8 国家控股公司经营管理的原则 648

5.4 新建扩建项目动态分析 649

5.3 新建扩建项目评价 649

5.2 新建、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 649

5.6 新建扩建股份制企业的组建 650

5.5 新建扩建项目静态分析 650

5.7 股份制企业审批程序 651

6.1 国有企业为什么要实行股份制 652

六、国有企业股份制经营 652

5.8 新建项目试行股份制的几个问题 652

6.2 国有企业实行股份制是否会改变公有制性质 653

6.3 国有企业实行股份制经营应具备哪些条件 654

6.5 国有企业实行股份制应建立哪些特有的组织机构 655

6.4 国有企业实行股份制应注意解决哪些问题 655

6.7 对股份制企业的投资及国有资产收益管理 656

6.6 国有企业实行股份制的具体形式 656

6.8 国有资产参股经营收益分配的原则 657

七、国家对股份制企业的宏观指导 658

6.10 国有资产参股经营收益分配的核算 658

6.9 国有资产参股经营收益分配 658

7.2 对公有制股份制企业股权设置的宏观管理 659

7.1 关于股份制企业的资产管理 659

7.3 对股份制企业生产经营的宏观管理 660

7.4 关于股份制企业的工商登记管理 661

7.6 关于股份制企业的审计管理 662

7.5 关于股份制企业的税务管理 662

7.8 治理整顿,规范股份制等操作原则,限制侵占国家利益的行为 663

7.7 国家对企业发行外资股票的份额限制 663

一、股份制企业试点办法 665

股份公司法规篇 665

二、股份有限公司规范意见 668

三、有限责任公司规范意见 682

四、股份制试点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暂行规定 690

五、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 693

六、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实施细则 696

七、企业国有资产所有权界定的暂行规定 703

八、国有资产产权登记管理试行办法 705

九、国有资产产权登记管理试行办法实施细则 707

十、股份制试点企业会计制度 710

十一、股份制试点企业财务管理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 720

十三、关于股份制试点企业物资供销管理暂行规定 726

十二、股份制试点企业劳动工资管理暂行规定 726

十四、股份制试点企业有关税收问题的暂行规定 727

十五、股份制试点企业土地资产管理暂行规定 728

十七、股份制试点企业宏观管理的暂行规定 729

十六、股份制试点企业审计暂行规定 729

十八、股份制试点企业国家股股利收缴管理办法 730

十九、关于股份制试点企业所得税有关预算管理问题规定的通知 732

二十、关于从事证券业务的资产评估机构资格确认的规定 733

二十一、注册会计师执行股份制试点企业有关业务的暂行规定 743

二十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证券市场宏观管理的通知 746

二十三、深圳市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办法 748

二十四、深圳证券交易所业务规则 757

二十五、上海市证券交易管理办法 779

二十六、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市场业务试行规则 787

二十七、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 802

西方股份公司篇 815

一、西方股份制的产生与发展 815

1.1 西方股份制的起源 815

1.2 原始股份制的形成 816

1.3 原始股份制的特点 816

1.4 近代股份制的形成 817

1.5 近代股份制的特点 817

1.6 近代股份制在金融业的发展 818

1.7 近代股份制在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818

1.8 近代股份制在制造业的发展 819

1.9 现代股份制的形成 819

1.10 垄断性股份公司的出现 821

1.11 现代股份制的特点 821

1.12 现代股份制的发展趋势 822

1.13 西方股份有限公司的产生与发展 822

1.14 股票的产生与初步发展 823

1.15 近代股票制度的发展 824

1.16 现代股票制度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824

1.17 美国股票市场的产生与发展 825

1.18 英国股票市场的产生与发展 826

1.19 日本股票市场的产生与发展 826

二、股份公司的类型 827

2.1 公司的分类 827

2.2 原始的股份公司形式 828

2.3 近代股份公司形式 829

2.4 现代股份公司形式 829

2.5 无限公司 830

2.6 有限公司 830

2.7 股份有限公司 831

2.8 人合公司、资合公司和人资兼合公司 832

2.9 银行持股公司和互助公司 832

2.10 两合公司和股份两合公司 833

2.11 股份关联公司和股份不公开公司 833

2.12 控股公司和混合控股公司 834

2.13 本国公司、外国公司和跨国公司 834

三、西方股份公司经营 835

3.1 公司经营目标 835

2.14 母公司和子公司 835

3.2 公司经营战略的制定 836

3.3 密集性经营 836

3.4 一体化经营 837

3.5 混合经营 838

3.6 进入新经营领域的途径 838

3.7 在新兴产业中的竞争战略 839

3.8 在向成熟期转变产业中的竞争战略 840

3.9 在衰退产业中的竞争战略 840

3.10 在全球性产业中的竞争战略 841

3.11 攻击的方法 842

3.12 防守的方法 842

3.13 短期资金筹措途径 843

3.14 长期资金的筹措方法 844

3.15 股息政策 845

3.16 债息政策 845

3.17 选择目标市场的策略 846

3.18 新产品开发程序与方式 846

3.19 产品引入期的市场策略 847

3.20 产品成长期的市场策略 848

3.21 产品成熟期的市场策略 848

3.22 产品衰退期的市场策略 849

3.23 公司面临的主要公共关系纠纷 850

3.24 良好公司信誉的确立 850

3.25 公司所承担的社会责任 851

4.1 股权分散化和劳动者持股 852

4.2 法人股东崛起 852

四、西方股份公司的特点 852

4.3 资本具有最大流动性 853

4.4 资本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 853

4.5 较强的筹资能力 854

5.1 公司法的产生与发展 855

5.2 公司法的性质 855

五、西方股份公司法 855

5.3 公司法的基本原则 856

5.4 公司法的特点 856

5.5 公司法的内容 857

5.6 公司法的形式 858

5.7 公司法的作用 859

5.8 关于公司设立的法律规定 859

5.9 关于公司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的法律规定 860

5.10 关于公司机构设置的法律规定 861

5.11 关于公司的合并与分立的法律规定 861

5.12 关于公司的解散、破产和清算的法律规定 862

5.13 法国的公司立法 862

5.14 英国的公司立法 863

5.15 日本的公司立法 864

5.16 德国的公司立法 864

5.17 美国的公司立法 8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