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法战争史热点问题聚焦》PDF下载

  • 购买积分:14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黄振南编
  • 出 版 社:南宁市:广西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4
  • ISBN:7219026293
  • 页数:425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介绍了中法战争史研究中有争议的问题

第一章 从整体上探讨中法战争 1

1、中法战争始于何时 1

序 牟安世 1

第一章 从整体上探讨中法战争 1

1、中法战争始于何时 1

序 牟安世 1

前言 1

(1)1883年8—9月 2

(1)1883年8—9月 2

(2)1873年12月21日 2

(2)1873年12月21日 2

(3)1883年12月14日 3

(3)1883年12月14日 3

(4)1884年6月23日 7

(4)1884年6月23日 7

(5)1884年8月5日 7

(5)1884年8月5日 7

2、关于中法战争阶段的划分问题 8

2、关于中法战争阶段的划分问题 8

A、越法战争与中法战争并联划分法 9

(1)三阶段论 9

(1)三阶段论 9

A、越法战争与中法战争并联划分法 9

B、中法战争单独划分法 10

B、中法战争单独划分法 10

(2)两阶段论 11

A、1883年12月至1884年7月与1884年8月至1885年6月 11

B、1883年12月至1884年5月与1884年6月至1885年6月 11

A、1883年12月至1884年7月与1884年8月至1885年6月 11

B、1883年12月至1884年5月与1884年6月至1885年6月 11

(2)两阶段论 11

C、1883年12月至1884年5月与1884年8月至1885年4月 12

C、1883年12月至1884年5月与1884年8月至1885年4月 12

3、关于中法战争的性质问题 13

D、1884年6月至1885年2月与1885年2月至1885年4月 13

3、关于中法战争的性质问题 13

D、1884年6月至1885年2月与1885年2月至1885年4月 13

(1)中国援越抗法是正义之战 14

(1)中国援越抗法是正义之战 14

(2)中国和法国争夺越南是不义之战 20

(2)中国和法国争夺越南是不义之战 20

(3)法国侵越是对其在普法战争中失败的报复 23

(3)法国侵越是对其在普法战争中失败的报复 23

(1)把越南和中国变为其殖民地 25

4、关于中法战争中法国的战略目的 25

(1)把越南和中国变为其殖民地 25

4、关于中法战争中法国的战略目的 25

(2)把越南变为其殖民地 29

(2)把越南变为其殖民地 29

5、中国在中法战争中是否失败 32

(1)不败而败 32

(1)不败而败 32

5、中国在中法战争中是否失败 32

(2)并非“不败而败”,而是真正的失败 35

(2)并非“不败而败”,而是真正的失败 35

(3)失败不太大 36

(4)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失败 36

(3)失败不太大 36

(4)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失败 36

(5)没有失败 36

(5)没有失败 36

(1)越南阮氏王朝投降附敌 40

6、中国在中法战争中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40

(1)越南阮氏王朝投降附敌 40

6、中国在中法战争中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40

(2)清政府妥协投降 42

(2)清政府妥协投降 42

(3)清政府重用李鸿章 47

(3)清政府重用李鸿章 47

(1)肯定论 48

7、中法战争是洋务运动破产的标志吗 48

7、中法战争是洋务运动破产的标志吗 48

(1)肯定论 48

(2)否定论 49

(2)否定论 49

第二章 对几个具体问题的讨论 53

8、战和之争的评论 53

第二章 对几个具体问题的讨论 53

8、战和之争的评论 53

(1)战、和两论均合理,主战派应该否定 54

(1)战、和两论均合理,主战派应该否定 54

(2)战、和有是非之分,主战符合中华民族利益 56

(2)战、和有是非之分,主战符合中华民族利益 56

9、主战派的构成与作用如何 59

(1)由清流派和部分湘系军阀组成,空谈抗战 59

(3)主战者与主和者的功过与清政府的决策有关 59

9、主战派的构成与作用如何 59

(1)由清流派和部分湘系军阀组成,空谈抗战 59

(3)主战者与主和者的功过与清政府的决策有关 59

(3)由曾纪泽和清流派组成,起到约束李鸿章受协的作用 60

(2)由顽固派官僚和部分洋务派官员组成,其理论无补于国 60

(2)由顽固派官僚和部分洋务派官员组成,其理论无补于国 60

(3)由曾纪泽和清流派组成,起到约束李鸿章受协的作用 60

(4)主要由顽固守旧官僚组成,在一定程度上顺应人民要求 61

(4)主要由顽固守旧官僚组成,在一定程度上顺应人民要求 61

(6)由满洲贵族等三种人组成,促使清廷初期抗法 62

(5)主要由湘系集团组成,实际抵抗不力 62

(5)主要由湘系集团组成,实际抵抗不力 62

(6)由满洲贵族等三种人组成,促使清廷初期抗法 62

(7)由湘系军阀等三种人组成,作用重大 63

(7)由湘系军阀等三种人组成,作用重大 63

(8)由清流派等三种人组成,作用各不相同 63

(8)由清流派等三种人组成,作用各不相同 63

(1)从表现方面划分为两类 65

10、主战派应分为几种类型 65

10、主战派应分为几种类型 65

(1)从表现方面划分为两类 65

(2)从态度方面划分为两类 66

(2)从态度方面划分为两类 66

11、清朝地方官员援台态度的评价 67

(1)各派系军阀拥兵自重而不及时派兵援台 67

(3)从表现方面划分为四类 67

11、清朝地方官员援台态度的评价 67

(1)各派系军阀拥兵自重而不及时派兵援台 67

(3)从表现方面划分为四类 67

(2)南北洋未能及时援台事出有因 68

(3)各地方官员对援台态度不一 68

(2)南北洋未能及时援台事出有因 68

(3)各地方官员对援台态度不一 68

(1)作用巨大 69

12、大陆援台作用的评价 69

12、大陆援台作用的评价 69

(1)作用巨大 69

(3)非但无积极作用,反而加剧了湘淮矛盾 71

(2)作用不大 71

(2)作用不大 71

(3)非但无积极作用,反而加剧了湘淮矛盾 71

13、中国军队在宣光之役中是否取得了胜利 72

(1)获胜说 72

(1)获胜说 72

13、中国军队在宣光之役中是否取得了胜利 72

(2)未胜说 73

14、中国军队在临洮之役中的战果如何 73

(2)未胜说 73

14、中国军队在临洮之役中的战果如何 73

(1)大捷 74

(1)大捷 74

(2)较大的胜利 76

(3)战果不十分辉煌 76

(2)较大的胜利 76

(3)战果不十分辉煌 76

(4)大捷不存在 77

(4)大捷不存在 77

(1)大捷是中法战争的转折点 79

15、镇南关大捷在中法战争中的地位的评价 79

(1)大捷是中法战争的转折点 79

15、镇南关大捷在中法战争中的地位的评价 79

(2)大捷不是中法战争的转折点 83

(2)大捷不是中法战争的转折点 83

(3)大捷是中法战争的尾声 87

(3)大捷是中法战争的尾声 87

16、怎样评价清政府的“乘胜即收”政策 89

16、怎样评价清政府的“乘胜即收”政策 89

(1)“乘胜即收”是清政府推行投降主义路线的结果 90

(1)“乘胜即收”是清政府推行投降主义路线的结果 90

(2)“乘胜即收”并非“投降卖国”之举 92

(2)“乘胜即收”并非“投降卖国”之举 92

(3)“乘胜即收”与清廷摇摆不定的外交政策有关 97

(3)“乘胜即收”与清廷摇摆不定的外交政策有关 97

第三章 马江之役评价 98

(1)突然袭击 98

17、法军是否采用“突然袭击”战术 98

第三章 马江之役评价 98

17、法军是否采用“突然袭击”战术 98

(1)突然袭击 98

(2)等于突然袭击 100

(2)等于突然袭击 100

(3)不是突然袭击 101

(3)不是突然袭击 101

18、清军“关门打狗”是否可行 102

(1)不可行 102

18、清军“关门打狗”是否可行 102

(1)不可行 102

(2)可行 103

(2)可行 103

19、清军若利用早晨涨潮之机发动进攻能获胜吗 104

19、清军若利用早晨涨潮之机发动进攻能获胜吗 104

(2)不可获胜论 105

(1)获胜论 105

(2)不可获胜论 105

(1)获胜论 105

20、毁厂与卫厂孰是孰非 106

20、毁厂与卫厂孰是孰非 106

(2)毁厂是对的 107

(1)卫厂是对的 107

(2)毁厂是对的 107

(1)卫厂是对的 107

(1)杂泊对清军有利 108

21、“敌我杂泊”是非安在 108

(1)杂泊对清军有利 108

21、“敌我杂泊”是非安在 108

(2)杂泊对清军不利 109

(2)杂泊对清军不利 109

22、福建水师伤亡多少人 110

(1)阵亡(或伤亡)700多人 110

22、福建水师伤亡多少人 110

(1)阵亡(或伤亡)700多人 110

(2)伤亡722人 111

(2)伤亡722人 111

(3)阵亡730人(或伤亡3000余人) 112

(5)阵亡796人 112

(3)阵亡730人(或伤亡3000余人) 112

(4)阵亡760人(或伤亡760多人) 112

(4)阵亡760人(或伤亡760多人) 112

(5)阵亡796人 112

(6)伤亡819人 113

(6)伤亡819人 113

(7)阵亡856人(或伤亡1000多人) 113

(7)阵亡856人(或伤亡1000多人) 113

(2)有功 114

(8)伤亡约2000人(或2000多人) 114

23、马江战败原因何在 114

(8)伤亡约2000人(或2000多人) 114

23、马江战败原因何在 114

(2)有功 114

(1)原因较多,清政府推行“避战求和”的投降路线是根本 115

(1)原因较多,清政府推行“避战求和”的投降路线是根本 115

(2)清政府决策错误和闽省大吏实行李鸿章的投降政策 119

(2)清政府决策错误和闽省大吏实行李鸿章的投降政策 119

(3)张佩纶布阵错误 120

(3)张佩纶布阵错误 120

(4)福建地方大员昏庸 122

(4)福建地方大员昏庸 122

(5)李鸿章的“和戎”政策 123

(6)封建制度落后 123

(5)李鸿章的“和戎”政策 123

(6)封建制度落后 123

(7)法军采用突然袭击手法和中国当局指挥无方 124

(7)法军采用突然袭击手法和中国当局指挥无方 124

(1)清政府 125

24、谁是马江战败的罪魁祸首 125

(1)清政府 125

24、谁是马江战败的罪魁祸首 125

(2)李鸿章 126

(2)李鸿章 126

(1)肯定论 127

25、马江之役的失败是否洋务运动破产的开始 127

(1)肯定论 127

25、马江之役的失败是否洋务运动破产的开始 127

(2)否定论 129

(2)否定论 129

(1)阶级斗争的变节者,民族斗争的勇士 130

第四章 刘永福黑旗军评价 130

26、应给刘永福什么样的历史地位 130

第四章 刘永福黑旗军评价 130

26、应给刘永福什么样的历史地位 130

(1)阶级斗争的变节者,民族斗争的勇士 130

(2)伟大的爱国将领 131

(2)伟大的爱国将领 131

(3)反帝民族英雄 133

(3)反帝民族英雄 133

(4)集种种矛盾于一身的人物 135

(4)集种种矛盾于一身的人物 135

27、如何评价刘永福率黑旗军入越 136

27、如何评价刘永福率黑旗军入越 136

(2)保存革命力量 137

(1)背叛农民起义军 137

(2)保存革命力量 137

(1)背叛农民起义军 137

(3)企求简单生存 140

(3)企求简单生存 140

(1)是非难确定 141

28、刘永福与黄崇英火拼孰是孰非 141

(2)刘消灭战友应予否定 141

(3)黄攻刘出于误解,黄败亡咎不在刘 141

(1)是非难确定 141

28、刘永福与黄崇英火拼孰是孰非 141

(2)刘消灭战友应予否定 141

(3)黄攻刘出于误解,黄败亡咎不在刘 141

(4)黄应对火拼负主要责任 142

(5)刘应对火拼负主要责任 142

(5)刘应对火拼负主要责任 142

(4)黄应对火拼负主要责任 142

(6)刘在火拼不同阶段应负的责任不同 143

(6)刘在火拼不同阶段应负的责任不同 143

(7)刘击败黄有进步意义 144

(7)刘击败黄有进步意义 144

29、怎样看待刘永福接受越南王朝的职衔、封号及两者的合作 145

29、怎样看待刘永福接受越南王朝的职衔、封号及两者的合作 145

(1)义军性质未改变,合作抗法应肯定 145

(1)义军性质未改变,合作抗法应肯定 145

(2)双重身份出现,合作后既统一又矛盾 148

(2)双重身份出现,合作后既统一又矛盾 148

30、如何评论刘永福接受清政府的接济、官爵及双方联合 149

(1)积极作用与消极作用并存 149

30、如何评论刘永福接受清政府的接济、官爵及双方联合 149

(1)积极作用与消极作用并存 149

(2)虽有不足,仍应肯定 150

(2)虽有不足,仍应肯定 150

(3)抗法需要,意义深远 151

(3)抗法需要,意义深远 151

(4)战争中和战后接受的官爵情况有别 153

(4)战争中和战后接受的官爵情况有别 153

(1)肯定论 154

31、刘永福是否与清政府合流 154

(1)肯定论 154

31、刘永福是否与清政府合流 154

(2)否定论 155

(2)否定论 155

32、怎样看待刘永福回国 156

(1)为做官而放弃反帝斗争,在历史上留下了污点 156

(1)为做官而放弃反帝斗争,在历史上留下了污点 156

32、怎样看待刘永福回国 156

(2)虽为个人名利而回国,但不可过多指责 158

(2)虽为个人名利而回国,但不可过多指责 158

(3)回国并非为当官,不构成污点 159

(3)回国并非为当官,不构成污点 159

(4)回国原因复杂,不应视为污点 160

(4)回国原因复杂,不应视为污点 160

(5)服从抗法大局而回国,有功无过 163

(5)服从抗法大局而回国,有功无过 163

(1)起着领导、决定性的作用 164

33、黑旗军在中法战争中起了什么作用 164

(1)起着领导、决定性的作用 164

33、黑旗军在中法战争中起了什么作用 164

(2)未曾起到领导、决定性的作用 165

(2)未曾起到领导、决定性的作用 165

34、中法战争期间李鸿章是否一贯妥协投降、避战求和 168

第五章 李鸿章评价 168

34、中法战争期间李鸿章是否一贯妥协投降、避战求和 168

第五章 李鸿章评价 168

(1)一贯避战求和、妥协投降 169

(1)一贯避战求和、妥协投降 169

(2)并非一贯主和 174

(2)并非一贯主和 174

35、怎样评价李鸿章主和 179

(1)全盘否定 179

35、怎样评价李鸿章主和 179

(1)全盘否定 179

(3)在基本肯定中部分否定 180

(2)在基本否定中部分肯定 180

(2)在基本否定中部分肯定 180

(3)在基本肯定中部分否定 180

(4)对中有错 181

(4)对中有错 181

36、李鸿章主和是否称得上“投降卖国” 182

36、李鸿章主和是否称得上“投降卖国” 182

(1)“投降卖国”论 183

(1)“投降卖国”论 183

(2)“非投降卖国”或“爱国论” 187

(2)“非投降卖国”或“爱国论” 187

37、李鸿章主张放弃对越宗主权的评价 190

(1)颠倒法国侵越是非 190

37、李鸿章主张放弃对越宗主权的评价 190

(1)颠倒法国侵越是非 190

(2)维护中国自身安全 192

(2)维护中国自身安全 192

(1)李鸿章的判断是错误的 193

38、李鸿章对中法力量的判断问题 193

(1)李鸿章的判断是错误的 193

38、李鸿章对中法力量的判断问题 193

(2)李鸿章的判断乃知已不知彼 194

(2)李鸿章的判断乃知已不知彼 194

(1)阻止铁舰回国的是李鸿章,其目的在于保存北洋水师实力 197

39、“李鸿章阻止定购铁舰回华”真相及其目的 197

(1)阻止铁舰回国的是李鸿章,其目的在于保存北洋水师实力 197

39、“李鸿章阻止定购铁舰回华”真相及其目的 197

(2)阻止铁舰回国的是曾纪泽,目的在于减轻国家损失 198

(2)阻止铁舰回国的是曾纪泽,目的在于减轻国家损失 198

40、李鸿章拒绝援闽是否“由于自己卖国投降的政策和‘畛域’观念” 198

40、李鸿章拒绝援闽是否“由于自己卖国投降的政策和‘畛域’观念” 198

(1)肯定论 199

(1)肯定论 199

(2)否定论 201

(2)否定论 201

41、巴黎停战协定签订后李鸿章是否是“替法国侵略者大肆出力” 204

(1)肯定论 204

(1)肯定论 204

41、巴黎停战协定签订后李鸿章是否是“替法国侵略者大肆出力” 204

(2)否定论 206

(2)否定论 206

42、李鸿章是否与《中法新约》有关 207

42、李鸿章是否与《中法新约》有关 207

(1)有关说 208

(1)有关说 208

(2)无关说 209

(2)无关说 209

第六章 刘铭传评价 213

第六章 刘铭传评价 213

43、刘铭传在台湾抗法是否有功 213

(1)无功 213

43、刘铭传在台湾抗法是否有功 213

(1)无功 213

(3)功过参半 217

44、刘铭传从基隆撤军的评价 217

44、刘铭传从基隆撤军的评价 217

(3)功过参半 217

(1)借刀杀人,应该否定 218

(1)借刀杀人,应该否定 218

(2)错误判断敌情,对抗法斗争不利 218

(2)错误判断敌情,对抗法斗争不利 218

(3)保存力量,未可厚非 222

(3)保存力量,未可厚非 222

(4)丢车保帅,应予肯定 223

(4)丢车保帅,应予肯定 223

45、刘铭传与李鸿章关系的评价 227

(1)关系不融洽,甚至是对立的 227

(1)关系不融洽,甚至是对立的 227

45、刘铭传与李鸿章关系的评价 227

(2)关系密切,刘执行了李的投降政策 229

(3)关系虽融洽而密切,但两人的作为迥异 229

(2)关系密切,刘执行了李的投降政策 229

(3)关系虽融洽而密切,但两人的作为迥异 229

46、刘铭传与湘军将领的关系如何 231

46、刘铭传与湘军将领的关系如何 231

(1)刘主动消除畛域之见,湘淮两军合作杀敌 231

(1)刘主动消除畛域之见,湘淮两军合作杀敌 231

(2)刘与湘系军官的关系不和睦 233

(2)刘与湘系军官的关系不和睦 233

(1)两人均有责任 235

47、二刘交恶的责任应由谁来负 235

(1)两人均有责任 235

47、二刘交恶的责任应由谁来负 235

(2)刘铭传责任较大 236

(2)刘铭传责任较大 236

(3)主要责任应由刘璈负 237

(3)主要责任应由刘璈负 237

第七章 张佩纶与何如璋评价 239

48、张佩纶在马江之役中的表现的评价 239

48、张佩纶在马江之役中的表现的评价 239

第七章 张佩纶与何如璋评价 239

(1)倾向肯定 240

(1)倾向肯定 240

(2)倾向否定 242

(2)倾向否定 242

(3)一分为二 244

(3)一分为二 244

(1)未备战 247

49、马江战前张佩纶是否备战 247

49、马江战前张佩纶是否备战 247

(1)未备战 247

(2)已备战 249

(2)已备战 249

(3)前一阶段备战,后一阶段未备战 251

(3)前一阶段备战,后一阶段未备战 251

(4)已经备战,但有不足 252

(4)已经备战,但有不足 252

(2)否定论 255

50、马江战前张佩纶是否纵敌入口 255

50、马江战前张佩纶是否纵敌入口 255

(1)肯定论 255

(2)否定论 255

(1)肯定论 255

51、马江战前张佩纶是否曾派魏瀚向弧拔乞缓开战 256

51、马江战前张佩纶是否曾派魏瀚向弧拔乞缓开战 256

(1)肯定论 257

(2)否定论 257

(2)否定论 257

(1)肯定论 257

52、张佩纶在马江之役中是否临阵脱逃 259

(1)临阵脱逃 259

(1)临阵脱逃 259

52、张佩纶在马江之役中是否临阵脱逃 259

(2)非临阵脱逃 262

(2)非临阵脱逃 262

53、何如璋在马江战前是否做了战斗准备 265

(1)未做准备 265

53、何如璋在马江战前是否做了战斗准备 265

(1)未做准备 265

(2)做了准备 267

(2)做了准备 267

(1)肯定论 270

54、何如璋是否放法舰进入马尾 270

(1)肯定论 270

54、何如璋是否放法舰进入马尾 270

(2)否定论 271

(2)否定论 271

55、何如璋是否在马江战前匿藏战书 272

55、何如璋是否在马江战前匿藏战书 272

(1)肯定论 273

(1)肯定论 273

(2)否定论 274

(2)否定论 274

56、马江战前何如璋是否给士兵发子弹 274

56、马江战前何如璋是否给士兵发子弹 274

(1)未发 275

(2)已发 275

(1)未发 275

(2)已发 275

57、何如璋是否在马江之役中弃师潜逃 276

(1)弃师潜逃 276

57、何如璋是否在马江之役中弃师潜逃 276

(1)弃师潜逃 276

(2)不是弃师潜逃 277

(2)不是弃师潜逃 277

(1)肯定论 278

58、何如璋是否偷窃国帑 278

58、何如璋是否偷窃国帑 278

(1)肯定论 278

(2)否定论 279

(2)否定论 279

第八章 曾纪泽等人物评价与考证 280

第八章 曾纪泽等人物评价与考证 280

59、曾纪泽主战还是主和 280

59、曾纪泽主战还是主和 280

(1)主战 281

(1)主战 281

(2)主和 282

(2)主和 282

(3)介于主战与主和之间 283

(3)介于主战与主和之间 283

(4)以战求和 284

(4)以战求和 284

60、欧阳利见功过是非的评价 286

60、欧阳利见功过是非的评价 286

(1)否定论 286

(1)否定论 286

(2)肯定论 287

(2)肯定论 287

(3)不可绝对肯定或否定论 292

61、詹天佑曾否参加马江之役 292

(1)肯定论 292

(3)不可绝对肯定或否定论 292

61、詹天佑曾否参加马江之役 292

(1)肯定论 292

(2)否定论 295

(2)否定论 295

62、孤拔死于何时 297

(3)经历而未参战 297

62、孤拔死于何时 297

(3)经历而未参战 297

(1)1884年8月 298

(1)1884年8月 298

(2)1885年6月11日下午6时30分 299

(2)1885年6月11日下午6时30分 299

(3)1886年1月 300

(3)1886年1月 300

(1)福建闽江口 301

(4)待考 301

(4)待考 301

63、孤拔死于何地 301

(1)福建闽江口 301

63、孤拔死于何地 301

(2)台湾澎湖 302

(2)台湾澎湖 302

(3)浙江三门湾 303

(3)浙江三门湾 303

64、孤拔死于何因 304

(1)被击毙 304

(4)云南马关 304

64、孤拔死于何因 304

(1)被击毙 304

(4)云南马关 304

(2)服毒自尽 305

(2)服毒自尽 305

(3)病死 305

(3)病死 305

(4)累死 306

(4)累死 306

(6)因受伤、染疾、愤恨而死 306

(5)愤死 306

(5)愤死 306

(6)因受伤、染疾、愤恨而死 306

(7)死因复杂,染病是主因 307

(7)死因复杂,染病是主因 307

65、炮击(击毙)孤拔者是谁 308

65、炮击(击毙)孤拔者是谁 308

(2)费毓卿 309

(3)欧阳利见或其指挥的守军 309

(1)周玉泉 309

(2)费毓卿 309

(1)周玉泉 309

(3)欧阳利见或其指挥的守军 309

(4)吴杰 310

(4)吴杰 310

(5)杨金宝 312

(5)杨金宝 312

(8)一位佚名巡卒 313

(6)林狮狮 313

(7)李云珍 313

(8)一位佚名巡卒 313

(6)林狮狮 313

(7)李云珍 313

附录、中法战争史论著引得 314

附录、中法战争史论著引得 314

一、书目 315

1、史料 315

一、书目 315

1、史料 315

2、专书 316

2、专书 316

(1)学术著作与译著 316

(1)学术著作与译著 316

(2)通俗读物 317

3、论文集 317

(2)通俗读物 317

3、论文集 317

二、中法战争概论 318

(1)总论 318

1、一般论述 318

二、中法战争概论 318

1、一般论述 318

(1)总论 318

(2)中法战争的性质 320

(2)中法战争的性质 320

(3)中法战争的结局和影响 321

(3)中法战争的结局和影响 321

(5)其他 323

(4)中法战争的原因、教训和意义 323

(4)中法战争的原因、教训和意义 323

(5)其他 323

(1)对战争的态度、策略 326

2、清政府与中法战争 326

(1)对战争的态度、策略 326

2、清政府与中法战争 326

(2)机构、派别及争论 327

(2)机构、派别及争论 327

3、财经与军事 329

(1)财政经济 329

3、财经与军事 329

(1)财政经济 329

(2)军事 330

(2)军事 330

4、中法战争与边疆 331

4、中法战争与边疆 331

(1)广西 331

(1)广西 331

(2)云南 333

(2)云南 333

(3)广东、香港及东南沿海 335

(3)广东、香港及东南沿海 335

1、各国的态度和表现 336

1、各国的态度和表现 336

(1)法国 336

三、各国的反应与外交问题 336

三、各国的反应与外交问题 336

(1)法国 336

(2)美、日、英、德诸国 337

(2)美、日、英、德诸国 337

2、中越关系 338

(3)越南 338

2、中越关系 338

(3)越南 338

3、外交谈判与缔约 341

3、外交谈判与缔约 341

四、战役与事件 343

1、越南战场诸役 343

四、战役与事件 343

1、越南战场诸役 343

2、台湾保卫战 344

2、台湾保卫战 344

(1)专著与学术文章 346

3、马江之役 346

(1)专著与学术文章 346

3、马江之役 346

(2)史料 350

(2)史料 350

(3)调查报告、一般叙述 354

(3)调查报告、一般叙述 354

4、镇海之役 356

4、镇海之役 356

(4)建议、消息报道 356

(4)建议、消息报道 356

5、镇南关——谅山之役 357

5、镇南关——谅山之役 357

6、重要事件 359

6、重要事件 359

1、学术文章 361

五、黑旗军抗法 361

1、学术文章 361

五、黑旗军抗法 361

2、民间传说故事 364

2、民间传说故事 364

3、其他 365

3、其他 365

1、概论 366

六、人物述评 366

六、人物述评 366

1、概论 366

(1)书目 367

2、刘永福 367

2、刘永福 367

(1)书目 367

(2)传记与生平事迹 368

(2)传记与生平事迹 368

(3)论文 370

(3)论文 370

(4)学术观点介绍 374

(4)学术观点介绍 374

(5)籍贯考证 375

(6)史料及书评 375

(5)籍贯考证 375

(6)史料及书评 375

(7)秩闻秩事及民间传说 376

(7)秩闻秩事及民间传说 376

(8)新闻报道及其他 377

(8)新闻报道及其他 377

(2)小传 379

(2)小传 379

3、冯子材 379

3、冯子材 379

(1)专书 379

(1)专书 379

(3)论文及有关文章 380

(3)论文及有关文章 380

(4)民歌与传说 382

(4)民歌与传说 382

(5)其他 383

(5)其他 383

4、刘铭传 384

(2)论文及一般文章 384

(2)论文及一般文章 384

(1)专书 384

4、刘铭传 384

(1)专书 384

(3)年谱、综述及其他 386

(3)年谱、综述及其他 386

5、李鸿章 387

5、李鸿章 387

6、岑毓英 390

6、岑毓英 390

7、张之洞 392

7、张之洞 392

8、苏元春 393

8、苏元春 393

9、孤拔 395

9、孤拔 395

10、欧阳利见 397

10、欧阳利见 397

11、张佩纶 398

11、张佩纶 398

13、左宗棠 399

13、左宗棠 399

12、何如璋 399

12、何如璋 399

14、詹天佑 401

14、詹天佑 401

15、项崇(从)周 402

15、项崇(从)周 402

16、曾纪泽 403

16、曾纪泽 403

17、唐景崧 404

17、唐景崧 404

18、陈嘉 405

19、彭玉麟 405

18、陈嘉 405

19、彭玉麟 405

21、薛福成 406

20、李秉衡 406

21、薛福成 406

20、李秉衡 406

22、刘璈 407

22、刘璈 407

23、其他人物 408

23、其他人物 408

1、综介 413

1、综介 413

(1)专题综述及学术观点摘要 413

七、杂类 413

(1)专题综述及学术观点摘要 413

七、杂类 413

(2)学术活动综述 415

(2)学术活动综述 415

(3)国外研究情况介绍 416

(3)国外研究情况介绍 416

2、书评、出版信息、索引 417

2、书评、出版信息、索引 417

3、学术活动消息报道 419

3、学术活动消息报道 419

4、图片资料 420

4、图片资料 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