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曹端与明代理学的兴起 1
一 太极理气 1
二 诚与性命 5
三 诚敬与仁 8
第二章 薛瑄的河东之学与明代关中学者 12
一 无极而太极,理一分殊 12
二 知性与复性 16
三 格物与居敬 20
四 薛瑄与明代关中学者 23
第三章 吴与弼的自治力行与胡居仁的主敬 26
一 吴与弼的自治力行 26
二 胡居仁的主敬 29
三 胡居仁的理气心性诸说 32
四 胡居仁对佛老的批评 34
第四章 陈献章与心学的起始 39
一 自得之学 39
二 心与道俱的境界 41
三 义理融液,操存洒落 47
四 陈献章的诗学 52
五 陈献章的弟子 55
第五章 湛若水的“随处体认天理”及其学传 58
一 心体物不遗 58
二 随处体认天理 62
三 湛若水与王阳明的辩论 66
四 湛若水的学传 71
第六章 王阳明的良知之学 79
一 道德的凸显 79
二 心外无理 87
三 知行合一 93
四 致良知 100
五 四句教 116
第七章 王龙溪的先天正心和钱德洪的后天诚意 126
一 王龙溪的先天正心之学 126
二 寂与感 131
三 钱德洪的后天诚意之学 137
第八章 黄绾的“艮止”与季本的“龙惕” 142
一 “艮止”之旨 142
二 对王阳明的批评 147
三 季本的“龙惕” 151
第九章 邹守益“戒惧”之旨及其家学 156
一 “戒惧”宗旨 156
二 对同门偏离阳明本旨的批评 160
三 邹守益的家学 164
第十章 欧阳德的动静体用合一说 167
一 良知与知觉的关系 167
二 动静合一 170
三 对体用合一的发挥 173
第十一章 聂豹的归寂之学 175
一 寂与感的对立 175
二 与王门诸人的辩论 178
三 归寂之学的推广 184
第十二章 罗洪先对于归寂主静说的全面阐发 187
一 主静宗旨 187
二 对现成良知派的否定 190
三 罗洪先一生理论发展过程及对江右学派的超出 195
第十三章 王时槐的透性研几说 200
一 虚静与生生 200
二 透性 204
三 研几 208
第十四章 胡直对心学宗旨的发挥 212
一 理不离乎心,存神过化 213
二 物不外乎心,察之外无物 218
第十五章 李材的“止修”之学 223
一 知与性 223
二 止修宗旨及其内在矛盾 226
三 止修与艮止、归寂 229
四 修身与治平 232
第十六章 王艮及泰州之学的初创 234
一 良知现成自在 236
二 平民与精英 239
三 淮南格物 242
四 学与乐 245
五 王艮弟子中的不同趋向 247
第十七章 罗汝芳的“赤子良心”之学 250
一 大道只在此身 251
二 顺适当下 254
三 天明与光景 255
四 罗汝芳与王龙溪 257
五 慎独与孝慈 260
第十八章 耿定向的“不容已”之学 262
一 “真机不容已” 262
二 泰州平实之旨 266
三 “学有三关” 269
四 儒佛同一,佛为儒用 272
第十九章 焦竑的儒释道三学 277
一 儒家:知性复性 277
二 佛家:儒释不二 281
三 道家:以道补儒 286
四 礼的形上学解释 290
第二十章 李贽的童心说 293
一 童心说:回到本真自我 293
二 个体原则的突出 300
三 清净本原 305
四 李贽身后的影响 308
第二十一章 罗钦顺的哲学思想 312
一 理与气 313
二 心与性 318
三 对佛教和心学的批评 323
四 格物论及与王阳明的争论 331
第二十二章 王廷相的气论及其实证倾向 335
一 太极道体 335
二 性论 341
三 修养论 346
四 对佛道及理学诸家的批评 351
第二十三章 吴廷翰的哲学思想 358
一 气之混沦为天地万物之祖 358
二 对心学的批评 366
三 修养功夫论 371
第二十四章 陈建《学蔀通辨》对朱子学的阐扬 375
一 朱陆早同晚异 376
二 儒释之辩 382
第二十五章 顾宪成对朱子学阳明学的调和 391
一 先天良知与后天功夫并重 391
二 “无善无恶”辨 397
三 小心——敬 404
第二十六章 高攀龙的格物知本之学 408
一 气、心、性、理 409
二 格物与知本 414
三 悟与修 418
四 敬与顺乎自然 420
第二十七章 刘宗周的诚意慎独之学 426
一 道体 426
二 意与诚意 431
三 对王阳明及王门后学的批评 438
四 心性与慎独 443
第二十八章 黄宗羲对心学的总结 451
一 理气合一,心性合一 452
二 盈天地皆心 455
三 四句教 460
四 本体与功夫 466
五 哲学史方法论 471
六 《明夷待访录》中的政治思想 478
第二十九章 陈确的哲学思想 485
一 《大学》辨 485
二 知行辨 490
三 性善辨 492
四 理欲辨 496
五 丧葬辨 499
第三十章 方以智的哲学思想 503
一 学术渊源 504
二 质测与通几 505
三 气与火、太极与心 511
四 一与二与三 522
五 三教统合与打翻三谛 536
第三十一章 王夫之的哲学思想 542
一 太极:体用胥有而相需以实 542
二 天地之和与日新之化 554
三 心与性 570
四 知识论 584
五 历史观 596
六 治学方法论 612
第三十二章 从四大高僧看明代佛教的融通趋势 617
一 紫柏真可 618
二 云栖袾宏 627
三 憨山德清 635
四 蕅益智旭 639
第三十三章 明代道教哲学 650
一 张宇初 652
二 《性命圭旨》 658
三 陆西星 665
四 三一教的会三归一 670
第三十四章 明末天主教的传入及与中国本土文化的碰撞 676
一 天主 677
二 灵魂 686
三 伦理 694
四 科学与思维方法 706
本书引用书目版本 718
北大版后记 721
附录一 学术自述 723
附录二 王阳明致良知中道德和知识的结合 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