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5
第一节 始于思想革命,在政治革命高潮中发展 5
第二节 与世界文学潮流汇合 9
第三节 沿着回旋的路线向上运动 13
第一编 现代文学发生期(1917—1920) 18
第一章 “五四”文学革命 18
第一节 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 18
第二节 文学革命的内容 22
第三节 鲁迅的《狂人日记》出世 31
第四节 文学革命中的斗争与其历史意义 37
第二章 新文学的诞生 45
第一节 与思想革命同生的散文 45
第二节 诗体大解放 49
第三节 问题小说和问题剧 55
第二编 发展第一期(1921—1927) 61
第三章 伟大的奠基石 61
第一节 《呐喊》和《彷徨》 61
第二节 现代现实主义的坚实基石 73
第三节 《女神》,现代浪漫主义的发端 81
第四章 为人生派和为艺术派 96
第一节 文学研究会和创造社 96
第二节 冰心、叶绍钧等的为人生派小说 103
第三节 乡土文学 117
第四节 郁达夫等的抒情小说 125
第五章 在探索中的新诗 136
第一节 自由体诗的发展 136
第二节 闻一多、徐志摩和格律诗派 147
第三节 李金发和象征派的诗 161
第六章 多种风格的散文和话剧的起飞 168
第一节 鲁迅的散文 168
第二节 周作人和语丝社散文 175
第三节 朱自清等各家散文 182
第四节 话剧团体和话剧创作 189
第七章 文学革命的深入 200
第一节 批判《学衡》、《甲寅》等复古派 200
第二节 新文学队伍分化的加剧 204
第三节 革命文学的萌芽 215
第三编 发展第二期(1928—1937) 223
第八章 左翼文艺运动和三十年代文艺斗争 223
第一节 无产阶级文学的倡导和“左联”的成立 223
第二节 三十年代文艺战线的斗争 237
第三节 瞿秋白和新文艺理论的建设 249
第四节 苏区文艺运动 255
第九章 左翼文艺创作的发展(一) 262
第一节 从《幻灭》而《恢复》 262
第二节 左翼诗人的作品 274
第三节 柔石、丁玲等的小说 280
第四节 张天翼等左翼新秀 287
第十章 左翼文艺创作的发展(二) 307
第一节 鲁迅的杂文等创作成就 307
第二节 茅盾的《子夜》等社会剖析小说 321
第三节 田汉和左翼戏剧运动 332
第四节 报告文学的兴起 344
第十一章 长篇小说和多幕剧的成熟 350
第一节 老舍的《骆驼祥子》等小说 350
第二节 巴金的《家》等小说 361
第三节 曹禺的《雷雨》和《日出》 373
第四节 其他长篇小说和多幕剧 384
第十二章 不同思想倾向的各类作品 391
第一节 藏克家和戴望舒等的诗 391
第二节 各类散文和对闲适小品的批判 404
第三节 沈从文等小说家 414
第四节 抗日救亡的文艺运动和作品 427
第四编 发展第三期(1937.7—1949.9) 437
第十三章 为民族解放而歌的抗战文艺 437
第一节 抗战文艺运动的蓬勃兴起 437
第二节 艾青和自由体诗的新高潮 450
第三节 抗战初期其他各类作品 461
第四节 孤岛文学和沦陷区文学 470
第一节 抗日根据地的文艺运动 482
第二节 表现新的感受 486
第三节 毛泽东主持召开延安文艺座谈会 497
第四节 文艺整风运动的开展 506
第十五章 在“为工农兵服务”方向下的解放区作品 515
第一节 赵树理等的小说 515
第二节 各类长篇小说 527
第三节 民歌体叙事诗的大发展 540
第四节 解放区戏剧运动新貌 550
第五节 报告文学的新成果 561
第十六章 皖南事变以后的国统区文艺(一) 568
第一节 文艺界的斗争 568
第二节 在艰难中奋进的戏剧运动 576
第三节 中长篇小说硕果累累 592
第十七章 皖南事变以后的国统区文艺(二) 616
第一节 胡风和七月派 616
第二节 迎新送旧的诗和散文 631
第三节 用笑声埋葬旧世界的讽刺作品 643
结语 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