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老学论纲》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丁原明著
  • 出 版 社: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7
  • ISBN:7560718701
  • 页数:334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章 黄老学的产生、内涵特征与历史发展 1

一、黄老学的产生 2

(一)“黄老”之称的由来 2

(二)黄老学产生于战国 5

(三)黄老学产生的条件 14

二、黄老学的内涵特征 21

(一)是“老”而不是“黄” 21

(二)黄老学的内涵特征 25

(三)从原始道家到黄老学的逻辑发展 28

三、黄老学的历史发展 41

(一)战国黄老学的发展 42

(二)汉初黄老学的发展 72

(三)战国黄老学在秦汉间的传播 78

第二章 战国南方黄老学的思想 90

一、《黄老帛书》的思想 90

(一)“虚同为一”的宇宙论 90

(二)“抱道执度”的政治哲学 96

(三)辩证法思想 105

(四)帛书的哲学地位 110

二、《庄子·天道》诸篇的黄老思想 111

(一)法“天道”而治的思想 112

(二)君人南面术的“无为”论 115

(三)“道”兼仁义礼法思想 117

三、《鹖冠子》的思想 119

(一)“道”、“气”论 119

(二)法天地与法制度而治 121

(三)从道法结合到道与仁义忠信的结合 123

第三章 战国北方黄老学的思想 125

一、田骈、接子的思想 125

(一)田骈的思想 125

(二)接子的思想 129

二、慎到的思想 130

(一)《庄子·天下》中的慎到思想 132

(二)《慎子》七篇的慎到思想 133

三、《管子·法法》诸篇的道法思想 138

四、《心术》等四篇的思想 141

(一)“道”、“气”论 142

(二)“虚”、“静”、“一”的“心术”论 146

(三)“治术”与礼法兼用的治国论 150

五、战国南北两支黄老学的思想比较 154

(一)学派风格比较 155

(二)“道论”的比较 156

(三)用世方式比较 157

第四章 黄老学对先秦诸子的影响 160

一、黄老学对申不害的影响 160

(一)天道“正”、“静”论 161

(二)“无为”的君术论 162

(三)法治与尊君思想 165

二、黄老学对荀况的影响 166

(一)“天”、“气”“道”的自然观 168

(二)“道治”思想 172

(三)人性与“心术”理论 175

三、黄老学对韩非的影响 178

(一)对“道”的利用和改造 179

(二)对道家方法论的利用和改造 184

(三)对道家无为论的利用和改造 187

四、黄老学对《吕氏春秋》的影响 189

(一)“道”、“精气”、“天地”的自然论 193

(二)“因”与无为思想 197

(三)人性与养生思想 201

第五章 秦汉黄老学的思想 212

一、《文子》的黄老思想 212

(一)道论、气论与自然论的宇宙论 215

(二)对“无为”的利用和改造 224

(三)对百家之学的融合 231

二、陆贾对黄老学的传播 234

(一)高标“道术” 235

(二)高标“无为” 239

(三)尚道德而行仁义 244

三、贾谊对黄老学的传播 246

(一)“道德”说 248

(二)“六美”说 252

(三)“道术”说 254

四、韩婴对黄老学的传播 255

(一)道与德 256

(二)治气养性思想 257

(三)“无为”思想 260

(四)对百家之学的融合 263

五、《淮南子》对黄老学的总结 265

(一)道论 266

(二)无为论 275

(三)人学理论 282

(四)思维理论 288

(五)对百家之学的理论总结 298

第六章 黄老学的历史地位 302

一、黄老学的余波 302

二、黄老学与古代哲学、文化和政治 307

(一)黄老学与古代哲学 307

(二)黄老学与古代文化 317

(三)黄老学与古代政治 325

附录:作者发表的黄老学论文目录 332

后记 334